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继福

作品数:155 被引量:651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14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7篇动脉
  • 67篇冠状
  • 67篇冠状动脉
  • 41篇心肌
  • 29篇血管
  • 28篇介入
  • 28篇超声
  • 27篇心病
  • 27篇冠心病
  • 23篇心肌梗死
  • 23篇梗死
  • 2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8篇介入治疗
  • 18篇冠脉
  • 16篇成形术
  • 14篇心动图
  • 13篇动脉疾病
  • 13篇冠状动脉疾病
  • 11篇综合征
  • 9篇血管内超声

机构

  • 119篇山东大学
  • 30篇山东医科大学...
  • 7篇山东省交通医...
  • 6篇山东大学第二...
  • 5篇山东中医药大...
  • 4篇济南铁路中心...
  • 2篇山东省千佛山...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2篇济南市第四人...
  • 2篇淄博矿业集团...
  • 2篇淄博市中心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滕州市中心人...

作者

  • 149篇李继福
  • 76篇陈玉国
  • 75篇张运
  • 65篇李贵双
  • 34篇张梅
  • 32篇纪求尚
  • 29篇张薇
  • 22篇刘同涛
  • 19篇陈文强
  • 18篇徐峰
  • 13篇吕瑞娟
  • 11篇孙祎
  • 11篇季晓平
  • 11篇黎莉
  • 10篇李瑞建
  • 10篇丁士芳
  • 10篇潘其兴
  • 9篇李大庆
  • 8篇王营
  • 8篇许延路

传媒

  • 16篇中华超声影像...
  • 16篇山东医药
  • 14篇山东大学学报...
  • 7篇中国老年学杂...
  • 7篇山东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动脉硬化...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临床心血管病...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血栓与止血学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新医学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临床急诊杂志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第九届全国超...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13篇2008
  • 13篇2007
  • 6篇2006
  • 17篇2005
  • 14篇2004
  • 3篇2003
  • 9篇2002
  • 12篇2001
  • 12篇2000
  • 1篇1999
  • 4篇1998
  • 3篇1997
  • 6篇1996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时间对无复流和心肌水平再灌注的影响分析
<正>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时间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无复流和心肌水平再灌注的影响。方法 1999年10月至2004年10月因STEMI在我院行PCI的患者145例,有陈旧性心梗或PCI前已行溶栓治疗者均排除。其中...
徐峰陈玉国张运李继福吕瑞娟李贵双纪求尚刘同涛黎莉张薇
文献传递
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后管壁原癌基因c-myc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与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的关系。方法 :建立猪的冠状动脉球囊损伤模型 ,观察形态学变化 ,并用RT -PCR的方法检测损伤冠状动脉壁内c-mycmRNA的表达。结果 :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后 6周管壁内膜明显增生 ,管腔狭窄 ,c-mycmRNA的相对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冠状动脉壁。结论
岳欣潘其兴张薇李继福李贵双陈玉国刘春生马道新于爱琴马玉林杨凯
关键词: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原癌基因术后再狭窄MYC基因
冠心病患者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研究
2006年
李继福许延路黎莉张薇朱媛媛
关键词: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冠心病患者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纤溶因子
梗死前心绞痛有益作用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前发生先兆性心绞痛(AP)患者近期预后的因素。方法:①在489例住院的首次AMI患者中,分析伴有AP(A组,n=234)及不伴有AP(B组,n=255)的临床资料及院内终点事件(心原性死亡,左室功能减退、心律失常、再梗死);②分析A组经静脉溶栓(A1组,n=147)、冠脉介入(A2组,n=87)及B组经静脉溶栓(B1组,n=70)、冠脉介入(B2组,n=185)的临床资料及院内终点事件。结果:①A、B两组的临床资料及院内终点事件无差异;②A1组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峰值均降低[(2 386±1 271)IU/L vs(3 060±1 241)IU/L,P<0.001;(166±94)IU/L vs(198±127)IU/L,P<0.05];左室功能减退、再梗死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均低于B1组(10.9%vs 25.7%,P<0.01;6.8%vs18.6%,44.9%vs 60.0%,P均<0.05)。A1组患者心原性死亡、心律失常、再梗死与糖尿病、入院时高血糖有关(P<0.01、P<0.05、P<0.05)。心律失常与高龄、冠心病史有关(P<0.05、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室功能减退增加与心律失常、再梗死独立相关(OR值:14.9,CI:4.39-50.39,P<0.001;OR值:26.4,CI:15.73-121.64,P<0.01);心原性死亡增加与左室功能减退独立相关(OR值:84.0,CI:9.20-767.31,P<0.01);心律失常增加与左室功能减退、血糖浓度独立相关(OR值:14.71,CI:4.57-47.62,P<0.001;P<0.001);③A2、B2两组院内终点事件无差异。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可减少经静脉溶栓的AMI患者院内终点事件,而对介入治疗患者的院内终点事件无影响。糖尿病及入院后高血糖可抵消,而高龄、冠心病史、左室功能减退可减弱经静脉溶栓的AMI前心绞痛的有益作用。
刘黎明丁士芳王青高巍张运周聊生李继福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绞痛预适应预后
一种含雷洛昔芬的药物配伍组合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雷洛昔芬的药物配伍组合及其在制备防治绝经后女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由盐酸雷洛昔芬、戊酸雌二醇、阿司匹林组成,其质量比例为105∶1∶43.75。通过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
贺红杨发林户可庆王欣李继福
文献传递
利声显经静脉心肌灌注显像的方法学和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7
2000年
目的 探讨利声显经静脉心肌灌注显像的方法学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 6例正常人和 5 0例心肌梗死、心绞痛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 ,应用能量多普勒、递增触发和谐波显像的综合显像技术、特殊的仪器设置和利声显静脉输注法 ,记录心尖四腔观和两腔观 ,对 6个心肌节段的能量多普勒信号进行强度记分分析。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获得了满意的心肌显像效果 ,正常心肌各节段显像的最大记分无显著性差异 ,但梗死和缺血节段显像的最大记分显著低于正常节段 (P <0 .0 5~ 0 .0 1) ,室间隔显像的最大记分与左前降支狭窄程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 r=-0 .66,P <0 .0 0 1)。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心肌显像方法具有很高的成功率 ,能够区别正常、狭窄、闭塞和再通的冠状动脉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运赵静张薇季晓平张梅钟明葛志明李秀昌郑昭伦李继福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造影剂冠状动脉疾病
利声显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评价冠心病再灌注治疗的价值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 探讨利声显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 (MCE)在冠心病再灌注治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在 9例行溶栓治疗 (Ⅰ组 )、10例行经皮冠脉成形术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 (Ⅱ组 )以及 6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 (Ⅲ组 )共 2 5例冠心病患者中分别于治疗前后行MCE检查 ,分析利声显输注和递增触发时的心肌多普勒信号并描绘时间 强度曲线 ,测量平台期心肌显影强度A、曲线上升平均斜率 β以及A·β乘积在治疗前后的变化。 结果 Ⅰ组溶栓后A、β及A·β值均显著增加 ( P <0 .0 5~ 0 .0 1) ;Ⅱ组术后 β值显著增加 ( P <0 .0 5 ) ,但A及A·β乘积无明显改变 ;Ⅲ组术后 β及A·β乘积均显著增加 ( P <0 .0 5 ) ,但A值变化未达统计学意义。结论 MCE为评价冠心病再灌注治疗疗效提供了简便、安全和可靠的新途径。
赵静张运张薇季晓平张梅李继福陈玉国钟明李秀昌张园园
关键词:造影剂心肌再灌注冠心病
急诊直接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正>目的评价急诊直接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价值。方法 1999年10 至2004年6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133例。男80例,女53例。入选标准:①诊断为STEMI;②发病在...
陈玉国徐峰张运李继福李贵双吕瑞娟孙祎李瑞建纪求尚刘同涛
文献传递
经食管超声技术评价左室心肌肥厚患者冠脉血流储备功能
2000年
目的 :应用多平面经食管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 TEE)潘生丁负荷试验 ,探讨左室心肌肥厚患者的冠脉循环特点及血流储备 ( CFR)功能。 方法 :53例受试者分为 A组 (对照组 )、B组 (冠心病组 )、C组(左室心肌肥厚组 )。应用 TEE测定冠脉前降支血流参数 ,以基础状态 ( R)和潘生丁负荷后 ( D)冠脉舒张期最大流速比值 ( D/R PDV)为 CFR的指标。结果 :B组和 C组与 A组比较 ,D/R PDV明显减低〔( 1 .55± 0 .43)cm/s vs ( 3.43± 0 .71 ) cm/s P<0 .0 0 1 ;( 2 .1 6± 0 .65) cm/s vs ( 3.43± 0 .71 ) cm/s P<0 .0 0 1〕B组 D/R PDV与冠脉狭窄程度负相关 ( r=- 0 .83,P<0 .0 0 1 )。C组 D/R PDV与基础状态时 PDV负相关 ( r=- 0 .63,P<0 .0 1 )。结论 :冠心病和左室心肌肥厚者的 CFR均减低 ,但发生机理不同 ;TEE潘生丁负荷试验是检测 CFR的重要方法。
张薇白晨张运李继福朱式娟陈玉国张学义钟明
关键词:心肌肥厚冠脉血流储备超声心动图TEE
不稳定型心绞痛血运重建后氧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2004年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观察 2 5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经皮冠脉治疗术前及术后 1、2 4和 72h血液中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变化。另设单纯行冠脉造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 0例和健康者 2 0名作对照 ,MDA和SOD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其血清含量 ,并随访术后 3个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MDA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者 ,介入治疗后 1h进一步升高 ,持续至 2 4h(P =0 .0 0 1) ,72h回复至术前水平 ;单纯行冠脉造影者 ,术前与术后无明显改变。SOD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浓度明显低于健康者 (P〈0 .0 5 ) ,介入治疗后进一步降低。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MDA和SOD在 72h内有动态变化 。
左岩霞韩艳丽王营王健姜红菊刘芳李继福纪求尚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