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玉国

作品数:336 被引量:2,205H指数:2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4篇期刊文章
  • 62篇专利
  • 27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3篇医药卫生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7篇动脉
  • 85篇心肌
  • 73篇冠状
  • 73篇冠状动脉
  • 55篇心肌梗死
  • 55篇梗死
  • 44篇血管
  • 44篇介入
  • 38篇急性心肌梗死
  • 37篇心脏
  • 31篇再灌注
  • 31篇急诊
  • 30篇介入治疗
  • 25篇冠脉
  • 25篇超声
  • 23篇心病
  • 23篇冠心病
  • 21篇综合征
  • 21篇灌注
  • 19篇急救

机构

  • 300篇山东大学
  • 28篇山东医科大学...
  • 11篇教育部
  • 11篇北京协和医院
  • 9篇海南医学院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浙江大学医学...
  • 9篇中华医学会
  • 8篇北京大学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滕州市中心人...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中国医师协会
  • 5篇复旦大学
  • 5篇河南省人民医...
  • 4篇北京大学第一...
  • 4篇成都军区昆明...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中日友好医院
  • 4篇山东大学第二...

作者

  • 331篇陈玉国
  • 114篇徐峰
  • 100篇张运
  • 76篇李继福
  • 60篇李贵双
  • 38篇吕瑞娟
  • 32篇纪求尚
  • 29篇边圆
  • 27篇孙祎
  • 25篇刘同涛
  • 25篇李瑞建
  • 24篇王甲莉
  • 24篇张梅
  • 23篇张薇
  • 22篇李传保
  • 18篇丁士芳
  • 16篇薛丽
  • 15篇陈文强
  • 14篇魏述建
  • 11篇季晓平

传媒

  • 28篇中华急诊医学...
  • 16篇心血管病学进...
  • 15篇山东大学学报...
  • 14篇中华超声影像...
  • 12篇中华心血管病...
  • 10篇山东医药
  • 9篇中国老年学杂...
  • 9篇中国急救医学
  • 7篇临床急诊杂志
  • 6篇中国介入心脏...
  • 6篇中国动脉硬化...
  • 6篇新医学
  • 6篇中国实用内科...
  • 6篇山东医科大学...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国新药与临...
  • 4篇中华危重病急...
  • 3篇医学综述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24
  • 23篇2023
  • 25篇2022
  • 14篇2021
  • 10篇2020
  • 19篇2019
  • 16篇2018
  • 7篇2017
  • 14篇2016
  • 13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12篇2012
  • 10篇2011
  • 15篇2010
  • 9篇2009
  • 8篇2008
  • 16篇2007
  • 18篇2006
  • 25篇2005
3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提升心脏骤停救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
2023年
心脏骤停发病突然、致死致残率高,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心脏骤停发病负担日渐加重,积极探索更多高效的预防及救治措施对于改善心脏骤停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急危重心血管病救治能力、心脏骤停救治药物和技术、骤停注册登记研究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对相关热点及争议问题加以述评,旨在进一步推动心脏骤停预防、救治、防治质量,持续促进各阶段关键能力的有效改善。
郑雯徐峰边圆张健唐梦熊李传保陈玉国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
生脉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0年
陈玉国郭平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疗法生脉胶囊
青年人心肌梗塞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2004年
目的 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 将年龄≤ 40岁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2 5例作为青年组 ,年龄 >40岁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95例为中老年组 ,观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发病有无过量饮酒、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诱发因素。 12 0例患者均在急性心肌梗塞后 2 8d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青年组与中老年组吸烟、饮酒、疲劳或精神紧张、血脂、高血压例数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均 <0 .0 1) ,两组冠状动脉病变例数及病变范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 0 .0 5 )。结论 过量饮酒、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可能是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诱发因素 ,这些因素诱发的冠脉痉挛在青年人中的心肌梗塞起了关键性作用。
朱永锋李继福李贵双陈玉国刘同涛纪求尚
关键词:青年人心肌梗塞冠状血管造影术
一种基于可穿戴超声装备的院前急救辅助系统
本发明涉及医疗院前急救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超声装备的院前急救辅助系统,其包括穿戴本体以及超声相控阵,超声相控阵耦接到穿戴本体上;超声相控阵电连有边缘计算平台,超声相控阵中发出的原始超声回波射频数据转接到边缘计...
李瑞建陈玉国杨晓云刘治张建波孙保林陶可猛马佳霖
构建基于健康医疗数据的急危重症数据集的技术规范被引量:1
2022年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医疗大数据”的概念深入人心,逐渐被应用到临床、科研、教学、管理等环节,尤其专科专病数据库已经应用到了临床科研方面,对开展真实世界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是1979年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一门独立的二级临床学科,在专业知识、临床思维、诊疗技术等方面与各传统专科相互交叉且具有自己独特的鲜明专业特征[1]。急诊患者的特点是急、危、重,急诊科医生对患者的诊断、治疗涉及到多个专业,仅凭某一专业或某一专科的知识不能很好解决患者的问题,急诊科医生不得不以最少的数据、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救治患者。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循证医学的出现和发展,给急诊医学指引了一个方向,已经深入影响和指导急诊科医生的医疗行为[2]。
高珍珍杨军朱华玲郭树彬梅雪朱华栋朱继红陈玉国吕传柱
关键词:急诊医学急危重症数据集数据元
一种超声探头上膜器
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探头上膜器,包括壳体、出膜电机、上辊、下辊、膜卷和控制电路,壳体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出膜、覆膜腔,出膜腔的上设置有上盖,特征在于:覆膜腔中设置有与超声探头相配合的覆膜洞,上盖上朝向覆膜洞的一侧开设有出膜口...
王昊陈玉国翟茜秦伟栋杨洪娜张建宁李远张帆单悌超
文献传递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小剂量 ( 50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0min内静脉注射rt PA50mg治疗AMI 116例 ,依据临床指标判断再通。应用超声心动图比较再通组与未通组的心功能。结果 :冠脉再通率、出血发生率及住院期间再梗死率分别为78 4 % ( 91/116)、14 7% ( 17/116)和 5 2 % ( 6/116) ,再通组心功能明显好于未通组 (P <0 0 1) ,5w病死率再通组 1 1%显著低于未通组 8 0 % (P <0 .0 0 1)。结论 :小剂量rt PA静脉溶栓可获较高冠脉再通率 ,明显改善心功能 ,降低病死率、出血并发症及医疗费用。
陈玉国张运张薇李贵双李继福黎莉刘同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药物疗法
乙醛脱氢酶2的脏器保护研究及转化应用
陈玉国徐峰王甲莉庞佼佼薛丽潘畅魏述建袁秋环薛梦阳边圆郑雯刘文
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对多种醛类物质具有代谢解毒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保护酶,ALDH2在肝脏、心脏、脑中的含量最为丰富,且在东亚人群中的突变率明显高于欧美。因此,...
关键词:
关键词:乙醛脱氢酶药物防治细胞保护酶
乌司他丁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区神经功能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认知记忆功能、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炎症因子及氧化介质改变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采用组织病理学法观察海马区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海马NF-κB p65的表达;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生物化学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水平。另取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 UTI提高海马区存活锥体细胞数,改善组织病理变化;可显著增强大鼠海马NF-κB的表达;明显降低致炎因子TNF-α的水平,升高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降低MDA的含量,升高抗氧化介质SOD的含量;使逃避潜伏期缩短,平台象限距离百分比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增加。结论 UTI能增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认知记忆能力,抗炎及抗氧化作用是其可能机制。
曹立军王进孙春丽陈玉国
关键词:乌司他丁再灌注损伤海马抗氧化作用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从实验台到临床(英文)被引量:10
2015年
急性心肌梗死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致死疾病之一,及时再灌注是限制心肌梗死面积的最有效方法,然而,再灌注本身会导致进一步的心肌损伤。线粒体乙醛脱氢酶(mitochondrial 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2)被广泛熟知为代谢乙醛的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LDH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起到心肌保护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ALDH2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减轻心功能紊乱,防止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突变型ALDH2*2基因编码的ALDH2酶活性显著降低,而该基因的突变率在亚洲人群中约为40%。在亚洲人中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ALDH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面积和冠状动脉疾病发生率紧密相关。因此,将ALDH2作为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靶点将很有前景。本文综述ALDH2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并探讨ALDH2的转化应用研究前景。
庞佼佼Linzi A.Barton陈玉国任骏
关键词:ALDH2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损伤内质网应激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