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平

作品数:5 被引量:66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研究开放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油松
  • 3篇密度效应
  • 3篇结构与功能研...
  • 2篇同密
  • 2篇不同密度
  • 1篇油松林
  • 1篇元宝枫
  • 1篇造林
  • 1篇造林密度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 1篇松林
  • 1篇小流域
  • 1篇小流域综合治...
  • 1篇流域综合治理
  • 1篇混交
  • 1篇混交林

机构

  • 5篇北京林业大学
  • 5篇河北省生态环...
  • 3篇河北地质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河北省林业局

作者

  • 5篇李春平
  • 5篇刘凤芹
  • 5篇鲁绍伟
  • 4篇余新晓
  • 4篇杨新兵
  • 2篇樊金栓
  • 1篇鲁少波
  • 1篇刑文发
  • 1篇张文宗
  • 1篇王树森
  • 1篇王玉华
  • 1篇王攀

传媒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3S”技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3S”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S”技术在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规划、工程设计、效益评估等提供准确、快速的手段;为领导决策提供全面、科学、准确的依据。使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进一步提高水土流失的防治水平。
刘凤芹鲁绍伟杨新兵李春平张文宗刑文发
关键词: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
北京山区不同密度油松结构与功能研究被引量:20
2008年
对北京八达岭林场32a生5种造林密度阳坡油松林生物多样性、蓄积量、碳密度、水源涵养等功能进行调查与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小,林木生长状况良好,林下植被层各种生物多样性指数较其它林分高,并伴随着出现辽东栎等其它栎类更树种的生长;1200株/hm^2的油松林蓄积最大为95.53m^3/hm^2,但从单株蓄积量来看,不同密度的油松林单株蓄积随着油松林密度的减小而增大,油松800株/hm^2的单株蓄积为0.1017m^3/hm^2,是2000株/hm^2单株蓄积的3.17倍。不同密度油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范围为78.87~142.13t/hm^2,平均碳密度为119.14t/hm^2,且随着密度增大而减小。油松林碳密度主要有3个部分组成:植被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其空间部分为土壤层〉植被层〉枯落物层,林地土壤的碳密度平均为79t/hm^2以上,地上部分碳密度与地下(包括土壤、树根和死地被物)碳密度之比平均为1/3.30;油松林地的稳渗速率、产流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这对增加当地的径流水量、涵养水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产沙量也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这对选择油松800株/hm^2作为最优林分密度是不利因素,但从北京的多年降雨来看,这种影响对选取油松在800株/hm^2作为首选经营密度还是较小。
鲁绍伟刘凤芹余新晓樊金栓杨新兵李春平
关键词:油松密度效应
北京山区不同密度油松结构与功能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对北京八达岭林场32年生5种造林密度(2000株/hm^2、1500株/hm^2、1200株/hm^2、1000株/hm^2、800株/hm^2)阳坡油松林生物多样性、蓄积量、碳密度、水源涵养等功能进行调查与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小,林木生长状况良好,林下植被层各种生物多样性指数较其它林分高,并伴随着出现辽东栎等其它栎类更树种的生长;1200株/hm^2的油松林蓄积最大为95.53 m^3/hm^3,但从单株蓄积量来看,不同密度的油松林单株蓄积随着油松林密度的减小而增大,油松800株/hm^2的单株蓄积为0.1017 m^3/hm^3,是2000株/hm^2单株蓄积的3.17倍。不同密度油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范围为78.87~142.13 t/hm^2,平均碳密度为119.14 t/hm^2,且随着密度增大而减小。油松林碳密度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植被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其空间为部分为土壤层〉植被层〉枯落物层,林地土壤的碳密度是相当可观大的,碳密度平均为79 t/hm^2以上,地上部分碳密度与地下(包括土壤、树根和死地被物)碳密度之比平均为1/3.30;油松林地的稳渗速率、产流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这对增加当地区的径流水量、涵养水源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产沙量也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这对选择油松800株/hm^2作为最优林分密度是不利因素,但从北京的多年降雨来看,这种影响对我们选取油松在800株/hm^2作为首选经营密度还是较小的。
鲁绍伟刘凤芹余新晓樊金栓杨新兵李春平
关键词:油松密度效应
华北土石山区不同造林密度的油松林结构与功能研究被引量:34
2007年
对北京八达岭林场32年生5种造林密度(2000株/hm2、1500株/hm2、1200株/hm2、1000株/hm2、800株/hm2)阴坡油松林生物多样性、碳密度、水源涵养等功能进行调查与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小,林木生长状况良好,林下植被层各种生物多样性指数较其它林分高,并伴随着出现辽东栎等其它栎类更树种的生长;800株/hm2的阴坡油松林蓄积为108.19m3/hm2,是2000株/hm2油松林蓄积的1.22倍;不同密度油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范围为107.43 t/hm2-174.30 t/hm2,平均碳密度为135.99 t/hm2,且随着密度增大而减小。油松林碳密度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植被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其空间部分为土壤层>植被层>枯落物层,林地土壤的碳密度是相当可观大的,碳密度平均为90.34 t/hm2以上,地上部分碳密度与地下(包括土壤、树根和死地被物)碳密度之比平均为1?3.173;油松林地的稳渗速率、产流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这对增加该地区的径流水量、涵养水源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产沙量也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这对选择油松800株/hm2作为最优林分密度是不利因素,但从北京的多年降雨来看,这种影响对我们选取油松在800株/hm2作为首选经营密度还是较小的。
鲁绍伟刘凤芹余新晓王树森杨新兵李春平
关键词:油松密度效应
华北土石山区油松-元宝枫混交林的结构与功能被引量:6
2007年
在调查北京八达岭林区不同混交模式林分生产力、生物量及其分配状况、林分土壤养分分配状况、混交距离对油松生长的影响与不同林分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混交模式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结果表明,油松-元宝枫块状混交林的生产力、生物量及其分配状况均好于油松-元宝枫带状混交林与油松纯林。油松-元宝枫块状混交林林下枯落物分解速度较快,积累量明显少于油松-元宝枫带状混交林与油松纯林,说明油松-元宝枫块状混交林具有较好的改良土壤作用,油松-元宝枫块状混交林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涵养水源功能好于油松-元宝枫混交林与油松纯林。此外,15a油松-元宝枫混交林混交距离应大于760cm;混交方式采用块状混交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鲁绍伟刘凤芹余新晓李春平鲁少波王玉华王攀
关键词:油松元宝枫混交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