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4篇大桥
  • 3篇桥梁
  • 2篇东海大桥
  • 2篇应力
  • 2篇运输条件
  • 2篇索鞍
  • 2篇桥梁基础
  • 2篇桥面
  • 2篇桥面板
  • 2篇主索
  • 2篇主索鞍
  • 2篇桩基
  • 2篇桩基础
  • 2篇梁基础
  • 2篇跨海
  • 2篇跨海大桥
  • 2篇焊接残余应力
  • 2篇横肋
  • 2篇残余应力
  • 1篇吊装

机构

  • 9篇中铁大桥勘测...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0篇李振岭
  • 4篇杜萍
  • 3篇徐恭义
  • 3篇唐贺强
  • 3篇杨灿文
  • 3篇王志平
  • 3篇刘汉顺
  • 3篇胡骏
  • 3篇张德平
  • 2篇李刚
  • 2篇薛雄
  • 2篇王东绪
  • 2篇谢尉鸿
  • 1篇邱琼海
  • 1篇王乐兵
  • 1篇高宗余
  • 1篇李翠霞
  • 1篇张敏
  • 1篇于俊杰
  • 1篇刘红燕

传媒

  • 2篇桥梁建设
  • 2篇世界桥梁
  • 1篇铁道建筑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199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海大桥耐久性设计及防腐蚀措施
东海大桥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的配套工程,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全长约31km,其中海上段长约25km,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外海恶劣的环境条件,对结构的防腐蚀和耐久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保证大桥100年安...
李振岭
关键词:跨海大桥桥梁防腐防腐设计
文献传递
济南洛口黄河铁路大桥抬高修复工程设计研究
1999年
】论述济南洛口黄河铁路大桥抬高修复工程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介绍所采取的各种加固措施。
李振岭
关键词:铁路桥
深水基础水下系梁设计与施工研究
2006年
东海大桥PM445号桥墩墩位处基岩裸露,岩面高低起伏,岩石强度高,水流流速大,下部桩基施工难度大。设计根据现场情况对PM445号桥墩进行了优化,较好地满足了工期要求,为东海大桥早日建成做出了贡献。
李振岭邱琼海
关键词:深水基础桩基础系梁
跨海大桥典型基础设计被引量:1
2008年
东海大桥全长约31 km,工期紧,施工环境恶劣,非通航孔70 m跨下部结构是控制工期的关键工程,通过采用钢管桩、预制混凝土吊箱承台、预制墩身等快捷施工技术,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简要介绍一些设计细节。
李振岭刘红燕
关键词:桥梁基础钢管桩承台
一种具有轧制复合桥面板的钢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轧制复合桥面板的钢桥,涉及铁路钢桥领域,该装置包括桥面板,桥面板包括若干第一桥板,第一桥板包括不锈钢板和桥梁钢板;相邻第一桥板对接位置处依次设有填充焊层、第一过渡焊层和盖面焊层,填充焊层设于对接位...
徐恭义刘汉顺蔡銮唐贺强王志平杜萍张德平李振岭杨灿文胡骏于俊杰
文献传递
一种多块式主索鞍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块式主索鞍结构,悬索桥主索鞍在高度方向通过分块界面分为上鞍头和下鞍体;分块界面位于主缆承缆槽底板以下30±5cm,分块界面采用凹凸式拼接缝,分块界面的端横肋在凹凸式接缝处用拼接板和高强螺栓连接;在纵向将上...
徐恭义唐贺强薛雄刘汉顺王东绪杜萍李刚王志平胡骏李振岭杨灿文张德平
东海大桥主、副通航孔桥墩防撞体设计与模型试验被引量:2
2004年
介绍东海大桥主、副通航孔桥墩防撞体的设计思路及相应试验。主通航孔在主墩横桥向设置固定式防撞体,提出将防撞体与主墩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抵抗船撞力的设计构思;副通航孔设置悬挂式防撞体,采用三维带孔防护钢套箱结构。
谢尉鸿李振岭
关键词:桥墩防撞模型试验
一种多块式主索鞍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块式主索鞍结构,悬索桥主索鞍在高度方向通过分块界面分为上鞍头和下鞍体;分块界面位于主缆承缆槽底板以下30±5cm,分块界面采用凹凸式拼接缝,分块界面的端横肋在凹凸式接缝处用拼接板和高强螺栓连接;在纵向将上...
徐恭义唐贺强薛雄刘汉顺王东绪杜萍李刚王志平胡骏李振岭杨灿文张德平
文献传递
斜拉桥钢-混凝土箱形结合梁
斜拉桥钢—混凝土箱形结合梁,涉及一种用于斜拉桥的钢—砼结合梁。开口钢箱梁上装混凝土桥面板,斜拉索锚固在开口钢箱梁中部。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剪力联接件将钢箱梁和钢筋混凝土行车道板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复合式结构,充分利用了钢材良好的...
高宗余谢尉鸿杜萍张敏李振岭王乐兵李翠霞
文献传递
一种深水组合基础的设计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为了解决跨海大桥常见的水深、软基、基础沉降量大等难题,以规划中的琼洲海峡大桥中线桥为背景,研究分离的四柱式沉井+桩基的组合基础形式。该组合基础中的四柱式沉井上下设2道系梁(采用2个"一"字形或倒扣的"U"字形);在沉井壁内打入桩。沉井与桩基础共同承受竖向力,减少了桩基数量;沉井基础可作为桩基础的施工平台,解决了海上施工平台难以搭建的难题;同时桩基础有利于减少基础沉降。桩基和沉井所受竖向力按其与承台的竖向接触刚度来分配,桩身受力按低桩承台假定进行受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桩身强度完全满足受力要求。该组合基础的下沉施工顺序和自浮式沉井的下沉施工顺序基本相同。
李振岭
关键词:桥梁基础深基础沉井基础桩基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