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基业

作品数:219 被引量:1,069H指数:17
供职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7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7篇腹壁
  • 54篇切口
  • 50篇切口疝
  • 47篇补片
  • 36篇手术
  • 35篇疝修补
  • 29篇修补术
  • 27篇腹壁切口
  • 27篇补片修补
  • 25篇腹壁切口疝
  • 24篇外科
  • 24篇腹腔
  • 23篇切除
  • 23篇缺损
  • 20篇术后
  • 20篇细胞
  • 19篇肿瘤
  • 18篇疝修补术
  • 18篇腹壁缺损
  • 15篇乳腺

机构

  • 92篇中国人民解放...
  • 7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3篇解放军总医院...
  • 7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解放军第30...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隆福医院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 1篇解放军医学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总后勤...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18篇李基业
  • 64篇姚胜
  • 50篇刘飞德
  • 30篇费阳
  • 28篇黎沾良
  • 23篇王世斌
  • 17篇费阳
  • 17篇李涛
  • 16篇姚京
  • 14篇陆连荣
  • 14篇朱瑛梅
  • 13篇邓群
  • 13篇吴晓松
  • 12篇杜俊东
  • 11篇王世斌
  • 10篇王大东
  • 10篇蒋彦永
  • 9篇王世斌
  • 8篇张双喜
  • 8篇陆家齐

传媒

  • 19篇临床外科杂志
  • 14篇中国普外基础...
  • 13篇中国实用外科...
  • 13篇中华普通外科...
  • 12篇外科理论与实...
  • 10篇中国修复重建...
  • 8篇中华外科杂志
  • 7篇中华普外科手...
  • 6篇解放军医学杂...
  • 5篇中国急救复苏...
  • 4篇中国危重病急...
  • 4篇人民军医
  • 4篇中国微创外科...
  • 4篇感染.炎症....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北京医学
  • 3篇肝胆胰外科杂...
  • 3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武警医学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19篇2011
  • 14篇2010
  • 15篇2009
  • 18篇2008
  • 31篇2007
  • 21篇2006
  • 14篇2005
  • 11篇2004
  • 9篇2003
  • 10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6
2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roGrip自固定补片与聚丙烯补片修补切口疝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比较ProGrip自固定补片和聚丙烯补片肌后修补切口疝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3例切口疝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6例采用ProGrip自固定补片肌后修补(Sublay技术)切口疝(自固定组),37例应用聚丙烯补片肌后修补切口疝(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切口疝类型、疝环直径、病程、合并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自固定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7,P=0.004;t=2.270,P=0.026)。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未发生血清肿及补片感染。术后24 h、7 d、30 d时自固定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固定组43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5~53个月,平均25.8个月;对照组33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7~54个月,平均27.4个月。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发现慢性疼痛及疝复发。结论 ProGrip自固定补片肌后修补切口疝安全可行,与聚丙烯补片相比,可以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疼痛。
孙鹏君费阳王世斌张妍李基业
关键词:切口疝聚丙烯补片
保留Latarjet神经门奇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51例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①目的探讨保留Latarjet神经门奇断流手术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②方法回顾性分析该术式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再出血、食后腹胀、腹泻等并发症进行分析,并与同期传统术式进行比较,其中包括门奇断流术55例,门奇断流加行幽门成型术37例。③结果术后再出血、食后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术式(P<0.05)。④结论保留Latarjet神经门奇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患者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低。
费阳李基业王世斌
关键词:高血压门脉高压门奇断流术
Onlay法原位修补造口旁疝45例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总结采用Onlay法原位修补造口旁疝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6年2月至2012年4月应用聚丙烯补片经原中线切口入路采用Onlay法原位修补造口旁疝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43—80岁,平均(49±8)岁。疝病史1—17年,平均(12±3)年。其中复发性造口旁疝6例。疝环直径4~9cm,平均(5.0±2.0)cm。结果45例均顺利完成Onlay手术。手术时问96~148min,平均(109±23)min。术后12h至3d拔除胃管,平均(2.0±2.0)d;术后4—9d拔除引流管,平均(6.0±2.0)d。术后住院时间9~16d,平均(11±3)d。术后42例切口I期愈合;发生浆液肿7例,经穿刺并局部加压后消失。术后4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8~48个月,平均(38±8)个月。患者无术区慢性疼痛、腹壁异物感、术区局部膨出等并发症发生。4例分别于术后3、4、4.5个月及7个月复发,经保守治疗及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应用补片经原切口人路采用Onlay法原位修补造口旁疝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朱新勇李基业姚胜景圆圆
关键词:腹部外科手术手术后并发症
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技术的改进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改进的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同系BALB c小鼠 80只 ,均为雄性 ,体重 2 3~ 2 7g。苯巴比妥纳 (70mg kg)行腹腔内注射麻醉。心脏移植 :在受体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游离后 ,用一弧形小动脉钳将上述血管一并钳夹阻断血流。在 2 5倍显微镜下用 11- 0的尼龙线将供心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 ,肺动脉与下腔静脉作端侧连续吻合。经阴茎背静脉注入林格氏液 0 3ml,然后松开阻断钳恢复血流。结果 成功施行心脏移植术 4 0例。受体手术时间为 (6 1 8± 6 5 )min ,血管阻断时间为 (2 8 6± 3 4 )min ,供体心脏缺血(36 2± 3 7)min。 7d成功率为 92 % (37 4 0 ) ,30d为 90 % (36 4 0 ) ,10 0d为 80 % (32 4 0 )。结论 改进的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技术是一种简便、成功率高的方法。
李基业
关键词:异位心脏移植小鼠阻断下腔静脉腹主动脉供体
腹部脏器移植术后腹壁切口疝的治疗被引量:1
2005年
李基业
关键词:器官移植切口疝腹部
专家答疑
2011年
医生:我外婆今年62岁,两年前,外婆因为腹部疝气做了手术。因为身体一直不是特别好,后来因为慢性咳嗽,腹压增强,导致疝气复发,腹部的鼓包变得很大,现在直径大约有15厘米左右。我们想知道:疝气可不可以不通过手术治疗?或者,能通过微创的方式治疗吗?现在医学上有没有网状脂肪替代品(因为当时只是简单地缝合了网状脂肪,感觉效果不是特别好,是否长期的咳嗽导致网状脂肪被撑开了?对于我外婆这样年纪比较大的人,有没有比手术更好的方法?
李基业
关键词:补片材料修补术
改良Stoppa技术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和缺损(31例报告)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总结应用改良的Stoppa技术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和缺损的经验。 方法  3 1例腹壁巨大切口疝 ,腹壁缺损平均直径 14 .7cm。将聚丙烯网片或复合补片置入腹肌后筋膜前间隙修补 ,但对缺损边缘不强行拉拢缝合。结果 术后无一例发生皮下积液及切口感染。 3 0例患者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2~ 3 6个月 ,平均 2 5个月 ,无一例复发。
李基业邓群李涛姚胜黎沾良
关键词:切口疝网片
榄香烯对胃癌细胞株耐药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榄香烯对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ADM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耐药肿瘤细胞SGC7901/ADM分为对照组和榄香烯处理组,MTT法检测各组对胃癌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胃癌细胞株中的核转录因子活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细胞株凋亡率。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SGC7901/ADM胃癌细胞于阿霉素处理后9~12 h后可检测到核转录因子活化,最高达到60~65%,而榄香烯处理组胃癌细胞株可检测到核转录因子活化明显降低,并随其浓度升高呈反比,最低至8~12%。SGC7901胃癌细胞株凋亡率随榄香烯浓度而升高(5.30±0.81)%~(48.53±1.02%),在同一浓度下,凋亡率随ADM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MTT法结果示非细胞毒浓度的榄香烯能增强ADM对SGC7901/ADM细胞的杀伤作用,并与ADM有协同作用,作用强度与榄香烯剂量呈正相关。结论:榄香烯可逆转胃癌细胞株耐药性,抑制核因子-κB活化可能在其中发挥一定作用。
傅庭焕李基业景圆圆孙鹏君白雪
关键词:榄香烯阿霉素核因子-ΚB耐药性胃癌细胞株凋亡
半月线疝误诊为腹股沟疝一例教训
2014年
半月线疝为临床少见,极易误诊的腹外疝,临床外科医生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术前误诊率较高,误诊给患者带来身心负面影响较大,以下病例分析及教训,予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
景圆圆李基业
关键词:误诊
肿瘤DNA含量分析临床意义
李基业王世斌蒋言永张双喜陆连荣魏文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疾病谱的第二位。本成果对DNA含量分析在乳腺、甲状腺及胃肠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进行了系列研究:1.在国内首先开展了针吸乳腺和甲状腺肿瘤DNA含量分析技术,并...
关键词:
关键词:DNA含量肿瘤预后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