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捷

作品数:16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椎间孔
  • 5篇腰椎
  • 4篇手术
  • 3篇入路
  • 3篇椎间盘
  • 3篇后路
  • 3篇脊柱
  • 2篇胸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神经根
  • 2篇神经根型
  • 2篇神经根型颈椎...
  • 2篇术后
  • 2篇突出症
  • 2篇前路
  • 2篇切除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机构

  • 15篇怀化市第二人...
  • 4篇怀化市第一人...

作者

  • 15篇曾捷
  • 5篇李峰
  • 5篇黄沙
  • 3篇舒文锋
  • 2篇曾祥彬
  • 2篇吕国华
  • 2篇张斌
  • 1篇杨鸿海
  • 1篇佘科霖
  • 1篇孙利萍
  • 1篇周绍成
  • 1篇全超

传媒

  • 3篇中国民康医学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椎间孔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DER)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将骨科住院患者132例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分组,观察组患者80例实施DER治疗,对照组患者52例实施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封闭前、后、治疗后1 d、3个月和6个月的腰痛和牵涉痛VA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封闭前腰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后腰痛评分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观察组患者封闭后、治疗后1 d、3个月和6个月的腰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腰痛反弹比观察组更明显。两组封闭前的牵涉痛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延长,观察组VAS评分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则逐渐上升。结论:采用DER方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具有较好的效果,可很好的缓解患者腰痛和牵涉痛不良症状,且疗效作用持久。
李峰唐接福曾捷舒文锋
胸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脊柱前路手术的比较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传统脊柱前路手术与胸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8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2例,采用传统脊柱前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46例,采用胸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Cobb角矫正度和丢失度、椎管侵占率下降值及ASIA改善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脊柱前路手术的疗效相似,但其手术的切口小、出血少,临床治疗更安全。
曾捷唐接福张斌彭湘霖
关键词:出血量手术时间COBB角
下颈椎侧方椎间孔镜入路的应用解剖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下颈椎侧方椎间孔镜入路的应用解剖,对其手术执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保存的30例成人尸体标本,沿着标本的胸锁乳突肌后缘对应的椎体位置进行解剖,在切开的过程中,由浅入深,从手臂前侧一路向着后侧按照临床手术方法沿着椎问孔途径进行解剖,详细的观察其结构部位,详细的了解其椎体结构,采用手术方法,通过牵拉相应的组织细胞,从而能够有效的测量其牵拉的角度和范围,对其解剖研究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椎体脉在进入颈椎横突孔内进行操作的一段距离是骨内段,主要在C6-C3的一段横突处向中间和后面一侧偏移,椎动脉在横突孔上是靠近孔的内侧壁,并且和孔的后壁也非常贴近。要想降低手术风险,必须要在C7段进行椎侧水平操作过程中沿着侧方和前方做好一定的牵拉保护,这样避免手术过程中造成对相连组织的损伤,提高手术效率。结论:通过下颈椎侧方椎间孔镜入路的方法能够为临床开展颈椎间孔镜手术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提供很好的操作线路,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唐接福舒文锋满益旺曾捷周邵成黄沙
经皮椎间孔镜与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与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显微内窥镜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及治疗优良率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2%,对照组88%,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具有手术出血量少、创伤小、疗效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曾捷唐接福李峰石梅莲
关键词: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对2002~2007年间我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发生T管并发症的1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保守治疗治愈1...
戴北鸿杨鸿海佘科霖向明松曾捷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前、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分析对脊柱结核(胸腰段)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理想化方案。方法对本院2007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脊柱结核(胸腰段)患者中65例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5例患者采取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的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在A组中30例患者于一期前路行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后再予以钉棒矫形的内固定术;在B组中35例患者于一期后路行钉棒矫形后再予以内固定术,之后行前路病灶的清除并植骨融合术。两组又分成累及单个椎体组(即A1组与B1组)和累及多个椎体组(即A2组与B2组)。再对A1组与B1组,以及A2组与B2组其手术时间与术中的出血量及其矫形率进行对比。结果其中,A1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的出血量显著低于B1组(P<0.05);而B2组的矫形率与稳定性均优于A2组(P<0.05)。结论脊柱结核(胸腰段)累及单个椎体时,于一期前路行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之后行钉棒矫形的内固定术治疗,为理想化方案;而累及多个椎体,特别脊柱后凸的角度偏大时,于一期后路行钉棒矫形后再予以内固定术,之后行前路病灶的清除并植骨融合术则为理想化方案。
满益旺唐接福唐永太黄沙曾捷周邵成
关键词:脊柱结核胸腰椎内固定器骨科
经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经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联合椎间孔减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的效果。方法:CSR住院患者60例行后路椎间盘切除术联合椎间孔减压术,评价治疗前后患者颈椎曲度、病变椎间高度、VAS视觉疼痛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的JOA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颈椎曲度测量值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0.01),但治疗前后病变椎间高度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JOA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P<0.01)。结论:经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联合椎间孔减压治疗CSR患者可有效恢复病变颈椎的生理结构,减轻疼痛症状,具有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其手术适应证较为局限。
唐接福满益旺张斌曾捷
关键词:后路手术椎间盘切除术神经根型颈椎病
微创骨科椎间孔镜手术系列新技术
王冰唐接福吕国华石梅莲李峰李亚伟曾捷李磊曾祥彬满益旺周邵成
研究背景及内容简介:“微创”是当今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该系列成果着手于研究椎间孔镜创新技术在微创骨科的临床应用,创新并丰富了骨科多种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手段,填补了该省、中国甚至世界上在该研究领域的多项空白。课题组对已开展...
关键词:
关键词:微创治疗疾病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柱转移性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柱转移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其疗效,评价其在脊柱转移性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45例共58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观察其疗效、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疼痛情况都有所减轻,疼痛完全消失共计49个,另有9个术后3个月随访时疼痛消失。42例54个椎体穿刺1次即成功;2例3个椎体穿刺2次;1例1个椎体穿刺3次。结论经皮椎体形成术应用于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治疗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唐接福曾祥彬舒文锋满益旺彭湘霖曾捷周邵成黄沙唐永太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脊柱转移性肿瘤
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腰腿疼痛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腰疼痛 VAS评分、腿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9±1.1)分、(1.5±0.2)分,对照组分别为(3.1±1.4)分、(2.8±0.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8.6%,对照组为4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效果显著,且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唐接福曾捷李峰石梅莲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椎间孔入路微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