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家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引流
  • 4篇肿瘤
  • 4篇介入
  • 3篇血管
  • 3篇引流术
  • 3篇置管
  • 3篇置管引流
  • 3篇栓塞
  • 3篇脓肿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置管引流术
  • 2篇脓肿穿刺
  • 2篇下肝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介入治疗
  • 2篇颈部
  • 2篇颈部淋巴

机构

  • 12篇同济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篇徐家华
  • 10篇张家兴
  • 10篇李茂全
  • 9篇曹传武
  • 7篇徐霁充
  • 6篇汝复明
  • 4篇陆晨晖
  • 4篇潘慧
  • 2篇刘玉金
  • 1篇王永利
  • 1篇崔世涛
  • 1篇宋鹏
  • 1篇张孝军
  • 1篇王茂强
  • 1篇石洪成
  • 1篇奚豪
  • 1篇王杰军
  • 1篇王志军
  • 1篇吕中伟
  • 1篇郑曼华

传媒

  • 4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第四届全国肿...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第二届国际肿...
  • 1篇第十届中国介...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癌贫血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分析大肠癌的部位、分期、营养状况、治疗方法、性别、年龄等因素与贫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319例大肠癌患者资料,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大肠癌TNM分期法(2001年)进行分期,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分析大肠癌贫血的相关因素。结果贫血131例(41.06%),血红蛋白水平正常188例(58.94%)。升结肠癌(包括盲肠癌)64例(20.06%),其他部位大肠癌255例(79.94%)。低蛋白血症50例(15.70%),血清白蛋白水平正常269例(84.30%)。结论大肠癌贫血的发生与诊断部位、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果提示应将女性和低蛋白血症考虑为大肠癌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
曹传武徐家华徐霁充张家兴王杰军李茂全
关键词:大肠肿瘤贫血血红蛋白
^131I-美妥西单抗肝动脉灌注结合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比较^131I-美妥西单抗动脉灌注结合化疗栓塞(LTACE)与常规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效果。方法晚期肝癌患者72例,根据患者的要求分别采用LTACE治疗(LTACE组,29例)和常规TACE治疗(TACE组,43例)。LTACE组经肿瘤供血动脉缓慢注入27.75MBq/kg^131I-美妥西单抗后间歇30min,再以超液态碘油30m1与表阿霉素40mg混悬液栓塞直至血管铸型;TACE组经肿瘤供血动脉注入超液态碘油30ml与表阿霉素40mg混悬液栓塞直至血管铸型。治疗后,两组均行保肝和对症处理。疗效观察随访指标包括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情况,肝、肾功能,外周血常规及CT和核素发射计算机辅助断层显像(ECT)的检查结果。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两组生存率的比较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白细胞、血小板及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d后各指标比较的t值分别为0.250、0.907、0.629、0.005、0.250、0.453,14d时分别为0.978、1.250、1.942、0.733、0.315、1.243;P值均〉0.05)。ECT扫描显示LTACE组肿瘤组织对^131I-美妥西单抗摄取良好率为55.17%(16/29)。肿瘤大小两组治疗后病灶均有缩小,且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7,8.006,P〈0.01),但治疗前LTACE及TACE组肿瘤大小(cm^2)经对数转换后分别为(1.68±0.32)、(1.74±0.31);治疗后分别为(1.52±0.38)、(1.61±0.3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86,0.891,P值均〉0.05)。两组6个月的累计存活率分别为52%、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80,P〉0.05)。结论^131I-美妥西单抗动脉灌注结合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短期结果与常规肝动脉化疗栓塞相比无明显差�
李茂全张家兴吕中伟曹传武潘慧徐家华徐霁充陆晨晖石洪成
关键词:化学栓塞介入性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综合治疗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介入综合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109例,其中男54例、女55例,平均年龄(71±12)岁。所有患者经CT和(或)MRI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恶性胆道梗阻。先进行经皮肝胆道穿刺,随后置入引流管胆道引流(PTCD)或胆道内支架。术后1周。38病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果109例病例均成功穿刺并置入引流管(55例)或植入支架(54例),成功率100%。PTCD及支架引流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及Child—Pugh分级评分的独立样本t检验,P值分别为0.019、0.002、0.002及0.396。TACE后组间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及Child—Pugh分级评分的独立样本t检验,P值分别为0.834、0.000、0.002及0.002。全组平均生存期26.45(标准误,sE,4.07)周,PTCD及支架治疗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28.19(SE,6.54)和21.38(SE,2.51)周(P=0.713);38例行TACE治疗及71例未进一步治疗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43.71(SE,8.32)和14.38(SE,2.66)周(P=0.000)。不同引流方法在减轻黄疸,改善肝功能,延长生存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引流术后,接受了TACE治疗的患者其生存期明显超过未治疗组。结论胆道支架减轻黄疸的幅度优于PTCD,但黄疸缓解的比例组间无差异;两者短期内对肝功能的改善均无明显作用。在胆道引流术后短期,无论是否行TACE治疗,整体的总体胆红素水平都有继续下降,但行TACE治疗可明显加大胆红素水平下降的幅度,同时能改善整体的肝功能水平。
李茂全张家兴陆晨晖潘慧汝复明曹传武徐霁充徐家华
关键词:胆汁郁积引流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被引量:22
2009年
门静脉高压症常继发于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腹水,同时亦可引起脾功能亢进。众多临床研究证明,部分性脾栓塞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总结近年来门脉高压症、脾肿大的发病机制,分析门脉高压与脾脏肿大的血流动力学关系,综述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原理和临床应用现状,并评价其疗效。
徐家华李茂全
关键词:部分性脾动脉栓塞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
^(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短期疗效评估。资料与方法9例中,食管来源肿瘤2例,乳腺来源肿瘤2例,甲状腺来源肿瘤2例,肺来源肿瘤3例。每例颈部转移淋巴结3个以下,最大淋巴结直径1.5~6.5cm,平均4.2cm。采用计算机三维肿瘤治疗计划系统(TPS);Philips MX 8000螺旋CT;转盘式全封闭防辐射连击式植入器,18G粒子植入针。125I放射粒子半衰期为59.43d,平均能量27.4keV,组织穿透1.7cm,初始能率7cGy/h,共211粒。CT自C1水平向下扫描至T1水平,层厚5mm,利用TPS计算布源后,在CT定位下植入125I放射粒子。术后2个月复查CT及再次穿刺活检。结果治疗后2个月复查CT进行比较,9例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例,无变化(NC)6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为88.9%;2个月内无死亡病例;局部皮肤红肿及破溃1例,经换药后好转;无一例发生血管栓塞。术前与术后2个月行淋巴结活检,病理明确病灶内肿瘤活性降低。结论CT定位引导下能够准确地植入125I放射粒子并有效地控制肿瘤转移灶的生长,创伤小,并发症少,近期效果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茂全张家兴徐家华陆晨晖潘慧曹传武汝复明徐霁充奚豪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
纵隔肿瘤血管造影及栓塞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评价纵隔肿瘤供血动脉来源及其栓塞的价值。方法收集近年来经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治疗的纵隔肿瘤6例,其中胸骨后甲状腺肿1例,恶性胸腺瘤1例,恶性神经纤维瘤2例,滑膜肉瘤1例,纵隔型肺癌1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纵隔肿瘤的动脉供血来源,评估栓塞对辅助手术切除及预后的价值。结果纵隔肿瘤根据生长位置可有不同的供血动脉,本组病例所见主要供血动脉有甲状颈干、胸廓内动脉、支气管动脉、膈下动脉和肋间动脉,发生胸壁侵犯时可有胸壁外侧动脉供血。肝动脉也可向邻近纵隔肿瘤供血。可同时有纵隔两侧动脉供血。3例于栓塞后20 h内手术切除,术中出血明显较少,肿瘤易于剥离,切除标本可见肿瘤大部分变性坏死。3例因为术后复发、瘤体巨大未行手术切除,复查可见肿瘤大部分坏死、体积萎缩。结论纵隔肿瘤供血动脉来源复杂,需根据肿瘤部位、大小及侵犯范围全面寻找可能的供血动脉,以达到彻底栓塞的目的。栓塞对于辅助手术切除和控制肿瘤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刘玉金张孝军宋鹏王志军徐家华王茂强
关键词:纵隔肿瘤血管造影栓塞
CT引导下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探讨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引流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20例肝脓肿患者,均经临床、生化和影像学(CT)检查确诊为肝脓肿,行CT引导下定位穿刺抽吸并置管引流。脓肿位于肝左叶6例,肝右叶9例,肝2叶5例。结果14例为单个脓肿,6例为多发脓肿,单个脓肿经1次抽吸后脓肿完全消失9例,l例经2次抽吸基本消失,多发或多房脓肿穿刺先抽较大脓肿,后抽较小脓肿,或分次抽吸,20例均放置引流管并冲洗,平均引流置管时间为19.2d,所有患者至随访截止日未见复发。结论CT引导下穿刺抽吸引流是治疗肝脓肿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徐家华张家兴曹传武李茂全汝复明郑曼华
关键词:肝脓肿CT引导置管引流
血管介入治疗小肠间质瘤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报道1例我院消化道大出血致休克的回肠间质瘤经消化道血管造影诊治的情况.方法:患者,男性,69岁,2009年2月入院.入院前两天出现进食后持续数秒胸闷不适,全身湿冷,并晕厥数分钟,不伴抽搐、口吐白沫、凝视等症状.解暗...
曹传武张家兴徐家华刘玉金徐霁充李茂全
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症介入诊疗价值和影响因素被引量:28
2009年
目的分析急症介入在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影响因素,探讨其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资料。分析导管在2级动脉和3~4级动脉开口造影时出血阳性率差异;经导管灌注缩血管药、止血剂和经导管栓塞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结果导管在2级和3~4级动脉开口处出血的阳性诊断率分别为21.4%(12/56)和100%(56/5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前、后(24h内)平均收缩压分别为(93.14±18.63)mmHg和(116.84±13.61)mmH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经导管灌注垂体后叶素和血凝酶20例,技术成功率80%(16/20),临床成功率55%(11/20)。再出血9例行微导管超选择栓塞,7例成功,2例失败,接受手术治疗。经导管灌注血凝酶和明胶海绵条栓塞共45例(36例+9例灌注后再出血),技术成功率93%(42/45),临床成功率89%(40/45)。2种介入治疗方法比较,止血的技术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8),临床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例患者栓塞后因酗酒再出血,血管造影显示原出血动脉闭塞;1例患者仅行胃、十二指肠动脉灌注和栓塞,死于动脉性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肝动脉-门静脉瘘)。结论急症介入能快速发现出血部位并有效控制出血,是急性上消化道动脉性出血的有效诊疗手段;出血的诊断率、止血的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受多重因素影响。
王永利崔世涛张家兴汝复明徐家华徐霁充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介入治疗
肝脓肿诊治回顾性分析
目的:发现肝脓肿的早期诊断线索,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肝脓肿的治愈率。方法:收集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我院收治的44例肝脓肿患者的资料,对其临床表现、病原学特征、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细菌性肝...
曹传武张家兴徐家华汝复明李茂全
关键词:肝脓肿引流术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