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荫昌

作品数:72 被引量:31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0篇胃癌
  • 37篇肿瘤
  • 31篇胃肿瘤
  • 21篇病理
  • 14篇细胞
  • 11篇生物学
  • 10篇粘膜
  • 10篇胃粘膜
  • 9篇抗原
  • 8篇病理学
  • 7篇人胃癌
  • 7篇临床病理
  • 7篇病变
  • 6篇上皮
  • 6篇生物学行为
  • 6篇淋巴
  • 6篇克隆
  • 5篇单克隆
  • 5篇蛋白
  • 5篇组织化学

机构

  • 58篇中国医科大学...
  • 19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庄河市中医院
  • 3篇辽宁省肿瘤医...
  • 2篇沈阳医学院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沈阳矿务局
  • 1篇北京市肿瘤防...
  • 1篇延安医学院

作者

  • 72篇张荫昌
  • 21篇辛彦
  • 17篇袁媛
  • 15篇吴东瑛
  • 12篇杨广育
  • 11篇赵凤凯
  • 9篇林慧芝
  • 9篇董明
  • 8篇吴烨秋
  • 8篇王梅先
  • 8篇张素敏
  • 7篇王艳萍
  • 7篇宫伟
  • 6篇高华
  • 6篇张佩范
  • 5篇陈峻青
  • 5篇刘晓东
  • 5篇王舒宝
  • 5篇王兰
  • 5篇徐惠绵

传媒

  • 29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实用肿瘤学杂...
  • 5篇中华肿瘤杂志
  • 5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国肿瘤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癌症研究...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外科杂志
  • 1篇生物化学杂志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 3篇1994
  • 12篇1993
  • 9篇1992
  • 9篇1991
  • 3篇1990
  • 9篇1989
  • 1篇1982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在胃癌发生和演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利用抗MMP-7、抗CD34抗体研究 113例胃癌原发灶中 MMP-7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比较 MMP-7 表达和 MVD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胃癌组织中MMP—7表达与MVD的关系。结果:MMP-7在胃癌旁黏膜中阳性表达率为29.2%(33/113),低于胃癌组织的阳性率 69.0%(78/113);MMP-7表达与胃癌肿块大小、浸润深度、转移和TNM 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胃癌的生长方式和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中MVD与肿块大小、浸润深度、转移和TNM分期关系密切(P<0.05),但与胃癌的组织分化和生长方式无显著相关性(P>0.05);特别是MVD的大小依赖于胃癌组织中 MMP—7表达(P<0.05)。结论:MMP-7在胃癌中表达上调,可作为揭示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其可能通过参与胃癌的生长、浸润、转移和血管形成而在胃癌的发生和演进中起到重要作用。
孙晋民郑华川杨雪飞辛彦张荫昌
关键词:胃癌临床病理肿瘤生物学血管形成细胞外基质
胃癌的早期发现与早期诊断被引量:1
1991年
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即胃癌“三早”)是我们70年代初提出的胃癌研究方向,20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就胃癌的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工作,做一概括的回顾并展望未来。一、关于早期胃癌的定义早期胃癌(EGC)是指癌组织只限于胃粘膜层或粘膜下层,而不管引流区淋巴结是否有转移。虽然在第一届全国胃癌协作组会议(1978年)上曾对此定义提出过疑义,但我们仍沿用了这个定义。二、胃癌早期发现的途径早期胃癌的检查方法,可以概括出两个途径:一是在临床,二是在胃癌高发区现场。
张荫昌
关键词:消化系癌胃癌
食用自腌咸猪肉对其胃粘膜的损伤作用
1993年
作者对胃癌高发区庄河县,食用自腌咸猪肉10年以上的居民150例与对照组150例,进行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食用咸猪肉组中有胃粘膜上皮变性并糜烂改变者55例,胃粘膜腺体增生31例,肠上皮化生16例,异型增生9例,重度异型增生癌变1例,低分化腺癌2例,食咸猪肉年限愈长病变愈重。对照组只见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肠化生7例。
林慧芝袁媛郑桂芬张荫昌王选杰刘言厚娄淑清
关键词:胃癌糜烂饮食习惯
与人胃癌反应的单克隆抗体GL-013
1989年
应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以胃癌转移淋巴结中的癌细胞为免疫原,经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筛选,研制出一种鼠单克隆抗体GL-013。免疫亲和层析纯化抗原,Western Blot鉴定抗原分子量约大于200kd的糖蛋白,抗原对1%过碘酸处理敏感,与CEA、NCA和血型前体Lewisy抗原不相关。免疫组化研究表明抗体与胃癌有较高的特异性,抗原的表达与转移相关。
杨广育董明宫伟吕化仙MR Price川崎宏张荫昌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胃癌
辽宁庄河胃癌防治现场报告被引量:7
2009年
回顾总结辽宁庄河胃癌防治现场二十余年建设与发展历程,探讨癌症高发地区开展防治工作的成功经验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模式,为政府制定肿瘤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袁媛张荫昌
关键词:胃肿瘤高发现场
介绍一种用细胞包被酶标板的新方法——细胞培养包被法被引量:3
1989年
应用细胞性抗原包被酶标板进行ELISA检测,要求细胞稳固、均匀地分布于酶标板上。目前多采取将分离后的细胞悬液加入酶标板,离心后加固定液的方法包被,不易使细胞均匀分布于板上。我们通过实践,摸索出一种新的细胞培养包被法,现介绍如下:
董明徐迈曹学松杨广育张荫昌
关键词:细胞培养酶标板
与胃肠粘液核心多肽骨架反应的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GL-013被引量:3
1992年
抗人胃肠癌大分子糖蛋白抗原的单抗GL-013(IgG_1),其所识别抗原决定簇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与CEA、NCA、血型前体y配基和大肠癌组织次氯酸提取物及全脂成分提取物均无反应;然而,GL-013单抗与人胃肠粘液核心多肽骨架的人工合成肽链序列有较强的反应,并发现其是目前唯一一个识别富含苏氨酸的七肽决定簇的人胃肠粘液核心多肽骨架的单抗。免疫组化证实,其抗原表达于胃肠粘膜杯状细胞中,免疫电镜定位于细胞的粘液泡中。本文对此单抗在胃肠癌诊治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杨广育刘晓东袁媛张荫昌M.R.Price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人胃癌组织中层粘连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3
1993年
对62例胃癌组织进行层粘连蛋白(Laminin)免疫组化研究的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Laminin的含量和分布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大体类型、组织学生长方式密切相关,胃癌细胞合成Laminin的能力与其浸润能力呈负相关。提示Laminin的减少或丢失以及分布的异常可作为胃癌细胞具有较强浸润扩散能力的生物学指标。
辛彦赵凤凯吴东瑛张佩范张荫昌王艳红
关键词:层粘连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胃肿瘤
癌高胃发区庄河咸猪肉等食品致突变性及与胃粘膜病变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1990年
本文对辽宁胃癌高发区庄河地区居民长年食用的自腌咸猪肉及时有摄取的两种小咸杂鱼做了致变性检测,结果显示,对沙门氏菌属TA98、TA100及大肠菌E.coliWP2uvrA/pKM 101有致突变作用。长年摄取自腌咸猪肉居民胃粘膜呈现明显损伤性病理改变。
林慧芝张荫昌白希文于晓松笹川千晶青木国雄佐佐木隆一郎
关键词:胃癌致突变性胃粘膜病变
胃癌细胞功能分化表型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建立一种胃癌细胞功能分类新方法,探索胃癌细胞功能分化表型与侵袭转移的关系和意义。方法:按癌细胞功能分化方向和状态,将361例胃癌分为5型。结果:吸收功能分化型 (AFDT):82例(22.7%),中老年男性占92....
辛彦李晓玲王艳萍张素敏吴东瑛张荫昌
关键词:胃肿瘤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