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红旗

作品数:111 被引量:378H指数:1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5篇细胞
  • 24篇动脉
  • 22篇内皮
  • 21篇血管
  • 14篇皮损伤
  • 14篇猕猴
  • 14篇内皮损伤
  • 13篇通心络
  • 12篇电镜
  • 11篇电镜观察
  • 1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0篇血管内皮
  • 10篇中动脉
  • 10篇脑动脉
  • 10篇大脑
  • 10篇大脑中动脉
  • 9篇动脉硬化
  • 9篇中央支
  • 8篇形态学
  • 8篇淋巴

机构

  • 59篇复旦大学
  • 44篇复旦大学上海...
  • 42篇新乡医学院
  • 16篇中山医科大学
  • 9篇赣南医学院
  • 7篇华南濒危动物...
  • 5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3篇上海市心血管...
  • 2篇东华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鹤壁职业技术...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卫生管...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10篇张红旗
  • 33篇王克强
  • 31篇葛均波
  • 22篇孙爱军
  • 15篇贾剑国
  • 14篇李峰
  • 14篇龙大宏
  • 14篇徐丹令
  • 13篇邝国璧
  • 12篇文小军
  • 11篇王庆志
  • 11篇杨书善
  • 10篇郭志坤
  • 9篇杨文亮
  • 9篇林乐迎
  • 9篇邹云增
  • 8篇袁凌燕
  • 8篇郝颖
  • 8篇周京敏
  • 7篇陈乾生

传媒

  • 20篇解剖学杂志
  • 9篇新乡医学院学...
  • 8篇中国临床医学
  • 5篇复旦学报(医...
  • 5篇中国临床解剖...
  • 5篇广东解剖学通...
  • 4篇解剖学研究
  • 3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解剖学报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2篇四川解剖学杂...
  • 2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医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4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1
  • 4篇2000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脂血症对老年猕猴大脑中动脉及其中央支结构的影响被引量:6
1996年
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喂养猕猴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动物分为成年组(10~16岁)和老年组(20~23岁),造型期历时16~28个月。动物灌注固定后取双侧大脑中动脉及其中央支。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皮改变,结果发现成年猴大脑中动脉内皮细胞水肿,表面可见血细胞和纤维成份粘附。中央支病变稍轻,老年猴大脑中动脉内皮细胞水肿严重,细胞排列紊乱,并有局部破溃,内皮下结构裸露。中央支内皮破溃,甚至成片脱落,有血液成分粘附。实验结果表明高血脂可诱发脑动脉损害,并随年龄的增加而加重。
皇甫超申邝国璧李峰丁贞佳龙大宏张红旗陈乾生
关键词: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大脑中动脉中央支
转基因内皮细胞的构建及其在复合血管上种植的初步研究
2006年
目的:为了解决小口径(直径7mm以下)人造血管术后通畅率低下的问题,利用生物-人工复合血管,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将转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基因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种植于复合血管内腔面,为解决此临床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材料方法:构建VEGF165真核表达质粒pCI-neo-VEGF165,获得正确的质粒用于转染HUVEC。从中科院购买HUVEC(代号:ECV-304),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CI-neo-VEGF165转入细胞,经G418筛选后,计数阳性克隆,以比较脂质体和质粒在不同比例情况下转染效率的高低。实验组按质粒和脂质体比例的不同分为4组:1μg/3μl;2μg/6μl;2μg/8μl;3μg/12μl。ELISA检测瞬时转染后HUVEC培养上清中VEGF的表达。再将VEGF165基因瞬时转入HUVEC,利用自己设计的旋转培养装置,将细胞均匀地粘附、种植于复合血管内腔面。复合血管是人工材料(聚酯)和生物材料(成纤维细胞长入,胶原形成)有机结合而成,是将包有聚酯网的硅胶棒埋入绵羊背部皮下组织,3个月后取出,抽去硅胶棒而得到的。结果:脂质体转染效率以2μg/8μl组阳性克隆数最多;ELISA测定瞬时转染后HUVEC培养上清中VEGF的表达量为532·5±43·1pg/ml。使用旋转培养装置的细胞均匀地粘附于复合血管,未使用者细胞积聚于血管腔面下部;转入和未转入VEGF165基因的HUVEC在复合血管内腔面覆盖面积百分比分别为69·9%±3·5%、43·7%±2·5%,有明显改善。结论:转入VEGF后可促进HUVEC在复合血管上生长,旋转培养装置有利于细胞的均匀粘附。
顾兴华贾剑国汪洋毛红霞宿燕岗左伋孙爱军张红旗徐丹令邹云增王克强葛均波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转染复合血管
姜黄素对大鼠肺微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和增殖能力的影响
为了探讨姜黄素对肺微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我们采用原代SD雄性大鼠肺微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鉴定、传代,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RT-PCR检测mRNA的表达,Western blo...
廖华孙爱军张红旗
大鼠心肌细胞间质存在线粒体2例
2007年
田香勤张红旗徐晶李娜娜
关键词:细胞间质大鼠心肌线粒体电镜观察细胞器颗粒状
狗心脏瓣膜、梳状肌、不同动脉段及静脉内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2006年
目的:观察狗心脏瓣膜、梳状肌、不同动脉段及静脉内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为狗血管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资料。方法:健康成年狗麻醉后,常规灌注固定,取出心脏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左右心房梳状肌、不同的动脉段和下腔静脉等,用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在不同动脉段内皮细胞一般呈梭形,核区较隆起,长轴与血流的方向一致,有时可见桥样结构,但在不同的动脉段细胞隆凸程度不同。在二尖瓣与三尖瓣,细胞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其瓣膜下面的细胞排列较上面的细胞极性明显;在左、右心房的梳状肌,细胞多呈长方形,排列较规则;在下腔静脉,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极性不明显,有少量低矮的微绒毛。在主动脉弓细胞形态多样。结论:内皮细胞的形态、排列、微绒毛的长度和密度,桥样结构的多少等均随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切应力可能是造成这些差异的重要因素。不同种属的动物的同一部位,其细胞形态也有差别。
李炳宪张红旗王克强葛均波
关键词:心脏瓣膜内皮细胞形态学扫描电镜
用血管紧张素Ⅱ缓释泵制作大鼠血管内皮损伤模型探讨一种内皮早期损伤模型的新方法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通过在背部埋置血管紧张素Ⅱ缓释泵的方法建立一种新的大鼠血管内皮早期损伤动物模型。方法:SD大鼠30只,分成模型组18只、假手术组12只,每个组又分为1d、3d、7d 3个时间段。模型组在背部埋置血管紧张素Ⅱ缓释泵,剂量为200ng·min^(-1)·kg^(-1),假手术组埋置0.9%氯化钠缓释泵。在埋泵后的第1、3、7d分别处死动物,检测血液中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及血液粘度的变化;电镜观察内皮的形态;用TUNEL法检测肾脏组织细胞的凋亡;同时对肾脏ROS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在实验组可见内皮细胞受损,血浆ET-1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1~3 d达高峰,7d时又略有下降。肾脏组织细胞凋亡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并伴ROS升高;血液粘度升高。而假手术组上述指标无改变。结论:用埋血管紧张素Ⅱ缓释泵的方法可以成功制造大鼠血管内皮早期损伤的模型,与球囊拉伤,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造模方法相比,具有简单稳定易于操作的特点。
张红旗徐丹令郝颖贾剑国孙爱军周京敏王克强葛均波
关键词:内皮损伤
线粒体电子传递呼吸链及其生物学意义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5年
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基本能量。其内膜上的呼吸链酶传递氢和电子到ATP酶复合体,用于合成能量及维持跨内膜氢离子梯度循环。细胞生存所需能量的95%由线粒体呼吸链提供,主要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5个复合体(Ⅰ、Ⅱ、Ⅲ、Ⅳ、Ⅴ)组成的线粒体呼吸链酶完成,即NADPH-泛醌、琥珀酸-泛醌还原酶、泛醌-Cytc还原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及ATP合成酶。本文对线粒体呼吸链Ⅰ/Ⅱ/Ⅲ/Ⅳ/Ⅴ的分子结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等进行了综述。
徐婷李华鲁姗姗张红旗葛均波
关键词:ATP合成酶
通心络对大鼠血管内皮早期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大鼠损伤内皮是否有保护作用。 方法:SD大鼠50只,分成假手术组(对照组)10只、内皮损伤组20只和通心络组20只。每个组又分为1d、3d、7d和14d组4个时段。对照组动物仅在背部埋置生理盐水...
张红旗徐丹令郝颖贾剑国孙爱军周京敏王克强葛均波
关键词:通心络内皮损伤血液黏度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兔面神经乳突段神经纤维的空间构筑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应用三维重建技术研究面神经乳突段神经纤维的空间配布规律。方法取5只新西兰大白兔面神经全段及周围颞骨、脱钙、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后神经三色染色,观察拍照、经图形配准后,利用Mimics软件重建显示面神经纤维的空间构筑。结果兔面神经乳突段神经纤维聚集成簇,但周围无明显神经束膜;神经纤维之间相互交叉,重组,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结论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可显示面神经乳突段神经纤维的空间配布规律,为研究面神经显微解剖形态提供参考。
吴彩琴戴培东杨琳张天宇王克强张红旗
关键词:面神经神经纤维
麝香通心滴丸对大鼠血管内皮早期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探讨麝香通心滴丸对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所致的内皮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125只,分成1、3、7、14和28d组,每组25只,又分为假手术组5只,内皮损伤组和麝香组各10只。对照组埋置0.9%氯化钠液缓释泵;内皮损伤组埋置AngⅡ缓释泵,剂量为200ng·min-1·kg-1,麝香组在埋置AngⅡ缓释泵前3d至实验结束用麝香通心滴丸超细粉灌胃(剂量5mg/kg/d)。动物分别在术后1、3、7、14和28d处死,用放免法测定血液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ELISA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扫描电镜观察主动脉内皮形态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肾动脉内皮的结构。结果:假手术组内皮完好;内皮损伤组见内皮细胞(EC)充血、水肿、脱落,内弹力板暴露;而麝香组在1d组、3d组、7d组损伤相对较轻。14d组和28d组见EC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麝香通心滴丸可以降低血液中ET,CRP和TNF-α含量,增加NO的含量,对EC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张红旗徐丹令杨琳袁凌燕贾剑国孙爱军解小刚王未沫刘剑王克强葛均波
关键词:内皮损伤麝香通心滴丸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