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秉钧

作品数:76 被引量:38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9篇麻醉
  • 16篇手术
  • 13篇血压
  • 11篇小儿
  • 11篇高血压
  • 9篇灌注
  • 8篇再灌注
  • 8篇粘膜
  • 8篇胃粘膜
  • 7篇动脉
  • 7篇休克
  • 6篇丹参
  • 6篇丹参提取
  • 6篇丹参提取物
  • 6篇再灌注损伤
  • 6篇围手术
  • 6篇围手术期
  • 6篇细胞
  • 6篇病人
  • 5篇丹参提取物F

机构

  • 66篇中国医科大学
  • 8篇辽宁省人民医...
  • 5篇北京医科大学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大连市中心医...
  • 2篇辽宁省肿瘤医...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医学科...
  • 1篇北京阜外医院
  • 1篇北京中日友好...

作者

  • 76篇张秉钧
  • 15篇崔健君
  • 14篇王多友
  • 11篇张锦
  • 11篇张丽红
  • 7篇姚常柏
  • 7篇陈卫民
  • 5篇孟凌新
  • 5篇宋良文
  • 5篇汤健
  • 5篇李和泉
  • 4篇王泰龄
  • 4篇黄波
  • 4篇盛卓人
  • 3篇吴秀英
  • 3篇丁平田
  • 3篇李宁章
  • 3篇王文祥
  • 3篇赵宏
  • 3篇韩盛

传媒

  • 34篇中华麻醉学杂...
  • 10篇临床麻醉学杂...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实用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国外医学(麻...
  • 2篇中国高血压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生理学报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生殖与避孕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7篇2002
  • 4篇2001
  • 5篇2000
  • 6篇1999
  • 6篇1998
  • 4篇1997
  • 6篇1996
  • 6篇1995
  • 5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部分液体通气对急性肺损伤兔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研究部分液体通气(PLV)对油酸诱导的急性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成年日本大白兔随机分成三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单纯机械通气组(C组);油酸肺损伤机械通气组(MV组)和油酸肺损伤部分液体通气组(PLV组)。中心静脉滴注油酸150μg/kg诱导急性肺损伤(ALI)模型,1h后当PaO_2/FiO_2<300时,认为造模成功,再连续通气4h,用多导生理监测仪连续记录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并测定基础、肺损伤及治疗后1、2、4h动脉血气。治疗4h立即处死动物,描记肺的压力-容积曲线,行右肺支气管灌洗,测量灌洗液中双饱和磷脂酰胆碱(DPPC)、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总蛋白(TP)的浓度。结果 PLC组经PLV治疗后,PaO_2提高(P<0.01),各时段PaO_2高于MV组(P<0.01);PLV组PaCO_2逐渐降低,治疗后4h,PaCO_2与MV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LV组灌洗液中DPPC、SP-A的含量高于MV组(P<0.01),而TP的含量低于MV组(P<0.01)。PLV组肺的顺应性较MV组提高。结论 PLV可增加油酸性急性肺损伤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改善肺功能。
孙震吕晶陈卫民张秉钧
关键词:液体通气急性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呼吸窘迫综合征
多巴胺对大鼠肾髓质间质细胞内脂质颗粒的影响
1997年
目的:探讨血压的变化对肾髓质间质细胞内脂质颗粒的影响。方法:对正常大鼠股静脉滴注多巴胺使其血压升高,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图像分析,计数肾髓质间质细胞细胞内抗高血压脂质颗粒的数量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肾髓质间质细胞内脂质颗粒的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大鼠。结论:血压升高后刺激了肾髓质间质细胞脱颗粒以维持机体血压平衡,说明肾间质细胞在机体抗高血压过程中的重要性。
张秉钧李宁章胡青华王泰龄
关键词:高血压多巴胺降压作用
大鼠胃粘膜不同部位再灌注损伤
1997年
胃粘膜随其解剖部位的不同,其血流分布及抵抗酸的能力也不同,现已知,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可致包括胃粘膜在内的多器官发生损伤。本实验通过观察大鼠胃粘膜体部、窦部再灌注损伤情况,探讨胃粘膜前列腺素的不同含量在组织损伤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动物模型复制选用Wistar系雄性健康大鼠,体重260~300g,按Itoh法复制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前禁食24小时,20%乌拉坦(5mg·100g^(-1)w·t)腹腔注射麻醉,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颈动脉插管监测MAP,股动脉插管放血及血液回输,尾静脉穿刺以0.03ml·min^(-1)速度输注生理盐水,25分钟后胃内灌注0.1mmol/L HCl,5分钟后放血,至MAP2.67~4.00kPa,维持20分钟,回输全部放出的血液,20分钟后处死。
张丽红姚常柏张秉钧崔健君
关键词:胃粘膜再灌注损伤
静吸复合麻醉下小儿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
2004年
目的 通过三种静吸复合麻醉条件下检测小儿血中碳氧血红蛋白(COHb)浓度的变化,评价其用于小儿的安全性。方法 行择期手术的患儿24例,根据使用吸入麻醉药及设置的新鲜气流量(FGF)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Ⅰ组(地氟烷,500ml/min)、Ⅱ组(地氟烷,2000ml/min)和Ⅲ组(安氟烷,500ml/min),新鲜气流中O2:N2O为1:1。分别于机械通气前、后30、45、60min测定动脉血中COHb浓度,监测机械通气过程中各时点吸入麻醉药呼气末浓度(Cexp)、MAC等值。结果 (1)Ⅰ组和Ⅲ组:COHb在60min时点值高于其他时点值。Ⅱ组:COHb在45min时点值高于其他时点值。(2)Ⅰ组和Ⅱ组地氟烷Cexp分别为3.93%-4.24%、4.31%-4.43%,各时点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组安氟烷Cexp为0.87%-0.93%,与Ⅰ组相比各时点MAC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3)Ⅰ组与Ⅱ组相比较、Ⅰ组与Ⅲ组相比较:各时点COHb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含水量为6.08%以上的钠石灰、Cexp为0.87%~0.93%安氟烷或Cexp为3.93%~4.24%地氟烷(合并使用N2O)以及500ml/min FGF,这些条件可以安全地联合应用于机械通气在60min以内的小儿静吸复合麻醉;同样条件下,Cexp为4.31%-4.43%地氟烷和2000ml/min FGF同时应用于机械通气在60min以内的小儿静吸复合麻醉是安全的。
韩宁于铁英王多友张秉钧
关键词:静吸复合麻醉小儿碳氧血红蛋白恩氟烷
胃液误吸后不同时刻补充肺表面活性剂的疗效比较
1998年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剂替代疗法对防治胃液误吸后急性呼吸衰竭形成的作用。方法:在定压式人工呼吸下,经气管给大鼠肺内注入胃液(pH=1.5)2.5ml/kg,造成误吸。然后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G组仅接受人工呼吸;S1组和S2组分别在误吸后3min、60min时接受肺冲洗和肺表面活性剂替代疗法。结果:误吸后,G组的动脉血气恶化;S1组由于应用了肺冲洗和肺表面活性剂有效地防止了急性呼吸衰竭的形成;而S2组行治疗后虽阻止了PaO2的进一步下降,但其PaO2明显低于早期治疗的S1组。结论:胃液误吸后应及早实施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措施。
陈卫民盛卓人张秉钧许国忠王俊科孙新艳
关键词:呼吸衰竭肺表面活性剂
高血压大鼠血压波动时的心肌损伤及机制被引量:5
1998年
应激可使体内的交感肾上腺系统激活,尤其是气管插管、切皮、探查及拔管等刺激可使此系统释放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NA),引起血压骤升。高血压患者其血压调节机能减退,麻醉手术的刺激易致血压的剧烈波动,引起心肌供血不足。本研究采用高血压大鼠通过静滴NA复制SHR血压骤升模型,探讨SHR血压骤升时的SP、HR,ECG及氧自由基(OFR)的变化,揭示其心肌损害的部分机制及防止高血压者血压骤升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动物及分组选用雄性14~18周龄HR,体重250~280g,收缩压(SP)24~29.34kPa(用尾动脉容积法测定SP3次,取相近2次的平均值),HR350~400次/分。
张丽红王浩张秉钧
关键词:高血压心肌损伤血压波动并发症
地氟醚与异氟醚麻醉对小儿循环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比较地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小儿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 8例 1~ 5岁小儿 ,ASAⅠ~Ⅱ级 ,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随机分为地氟醚 (D)和异氟醚 (I)两组 ,每组 14例。分别测量呼气末麻醉药浓度为 0、0 5、1 0和 1 5MAC稳定 5分钟后的SI、CI、SVR、HR及MAP。结果 与0MAC比较 ,0 5MAC时两组MAP和SVR均略有降低 (P <0 0 5 ) ,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1 0MAC时 ,SVR和MAP进一步降低 ,其幅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HR和SI均略有升高 ,但无显著差异 ;CI值D组显著高于I组。达 1 5MAC时 ,D组的HR显著高于I组 ,而SI下降与 0MAC近似 ;SVR和MAP两组无进一步降低。结论 地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小儿心肌收缩功能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
龙波吴秀英王多友张秉钧
关键词:地氟醚异氟醚血液动力学麻醉
胃液与盐酸误吸导致大鼠肺损伤的对比性研究被引量:8
1996年
在定压式人工呼吸下,分别经气管给大鼠肺内注入胃液(pH=1.5)和相同pH值的盐酸3.0ml/kg,然后用纯氧持续通气3小时。结果:误吸后胃液组的PaO_2由60kPa左右下降至14kPa以下,而盐酸组仅下降至30kPa左右(P<0.01)。胃液组的PaCO_2与盐酸组相比上升速度快,幅度高(P<0.05)。胃液组pH的下降幅度明显大干盐酸组(P<0.01)。8只胃液组大鼠有5只在3小时内因乏氧、酸中毒等休克死亡,而盐酸组无一例死亡。胃液组肺灌洗液中的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数明显高于盐酸组,以上结果表明,由胃液引起的误吸对肺组织的损伤远远大于单纯盐酸的误吸。
陈卫民盛卓人张秉钧许国忠
关键词:误吸胃液盐酸肺损伤
口服术前药对大鼠神经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2002年
小儿对手术及注射的恐惧,常导致麻醉中的不平稳和术后精神异常,尤其是多次手术的小儿影响更大.但国内外尚无一种术前药能有效解决此问题.本研究通过观察大鼠口服不同配方麻醉前用药对其神经行为的影响,筛选出一种对神经行为影响小、疼痛刺激反应轻、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的最佳麻醉前用药.
韩盛张锦崔健君张秉钧丁平田
关键词:神经行为麻醉
血定安对母儿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2
1998年
研究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中输注血定安对母儿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为剖宫产术中输液种类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选择 ASAⅠ级择期剖宫产产妇20例,妊娠39.5±1.2(37~42)周,年龄26.7±2.5(23~32)岁,术前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禁食8~12小时。随机分成2组,每组10例,一组为血定安(G)组,一组为乳酸林格氏液(R)组。经L_2~3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右臀抬高15度,术中均不吸氧,麻醉诱导同时开始输液。G组输入血定安10ml·kg^-1·h^-1,输完500ml后续输乳酸林格氏液;R组输入乳酸林格氏液。
吴秀英崔健君张秉钧
关键词:剖宫产硬膜外腔阻滞麻醉血定安抗氧化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