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多友

作品数:63 被引量:312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攻关计划项目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麻醉
  • 8篇手术
  • 7篇氯胺酮
  • 6篇动脉
  • 6篇硬膜
  • 6篇硬膜外
  • 6篇气管
  • 6篇气管导管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导管
  • 5篇小儿
  • 5篇静脉
  • 4篇单肺
  • 4篇动脉旁路
  • 4篇动脉旁路移植
  • 4篇移植术
  • 4篇异丙酚
  • 4篇体外循环
  • 4篇旁路移植

机构

  • 29篇大连市中心医...
  • 26篇中国医科大学
  • 6篇吉林大学第一...
  • 5篇吉林大学白求...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辽宁省人民医...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辽宁省肿瘤医...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曼彻斯特大学
  • 1篇广东省梅州市...

作者

  • 63篇王多友
  • 14篇张秉钧
  • 7篇段文健
  • 6篇麻海春
  • 6篇韩梅
  • 5篇赵平
  • 4篇邹瑾
  • 4篇王莉
  • 4篇张庆华
  • 4篇何学志
  • 4篇韩枫桐
  • 4篇刘继红
  • 4篇庄熙晶
  • 4篇赵晖
  • 3篇苏海荣
  • 3篇黄波
  • 3篇王俊科
  • 3篇刘静
  • 2篇吴秀英
  • 2篇唐建武

传媒

  • 22篇中华麻醉学杂...
  • 6篇临床麻醉学杂...
  • 5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辽宁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国际麻醉学与...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俯卧位手术全麻苏醒期加强型气管导管部分断裂一例被引量:4
2018年
患者,男,58岁,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于全麻下行腰椎后路椎间盘髓核常规摘除术。既往体健,无酗酒史。麻醉诱导顺利,予喉镜明视下置入ID 7.5mm加强型气管导管,导管深度22cm,使用胶布固定,行机械通气,静-吸联合麻醉维持。诱导完成后在脊柱外科医师与麻醉科医师共同配合下将患者置于俯卧位。
张晓宇段宗生孙艳平王多友王虎山麻海春
关键词:全麻苏醒期俯卧位手术气管导管椎间盘髓核麻醉科医师腰椎后路
应用心率变异系数及脑电频谱分析测定ICU病人镇静深度的比较被引量:8
1997年
应用心率变异系数及脑电频谱分析测定ICU病人镇静深度的比较王多友*危重病人在ICU行呼吸机治疗期间常需要应用镇静药(或麻醉药)和肌松药,以利于病人能够耐受留置气管导管及机械通气。目前普遍应用Glasgow昏迷评分法[1]或Ramsay评分法[2]来判...
王多友
关键词:ICU脑电频谱
地氟醚与异氟醚麻醉对小儿循环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比较地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小儿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 8例 1~ 5岁小儿 ,ASAⅠ~Ⅱ级 ,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随机分为地氟醚 (D)和异氟醚 (I)两组 ,每组 14例。分别测量呼气末麻醉药浓度为 0、0 5、1 0和 1 5MAC稳定 5分钟后的SI、CI、SVR、HR及MAP。结果 与0MAC比较 ,0 5MAC时两组MAP和SVR均略有降低 (P <0 0 5 ) ,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1 0MAC时 ,SVR和MAP进一步降低 ,其幅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HR和SI均略有升高 ,但无显著差异 ;CI值D组显著高于I组。达 1 5MAC时 ,D组的HR显著高于I组 ,而SI下降与 0MAC近似 ;SVR和MAP两组无进一步降低。结论 地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小儿心肌收缩功能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
龙波吴秀英王多友张秉钧
关键词:地氟醚异氟醚血液动力学麻醉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椎病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研究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与神经阻滞联合应用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神经阻滞治疗组(60例)和联合治疗组(60例),观察治疗1个疗程前后VAS评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的恢复情况以及对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的优良率、有效率,随访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神经阻滞治疗组的优良率、有效率分别为75%,93%。联合治疗组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3%,98%。1年后两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8%,7%。结论超激光疼痛治疗仪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椎病效果明显优于神经阻滞治疗组,联合应用具有优势互补的协同作用,治疗效果可靠而且持久稳定。
赵晖徐萍王多友宋品
关键词:神经阻滞治疗颈椎病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有效率复发率
硬膜外腔注射芬太尼对胃癌根治术病人单核细胞、TNF-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硬膜外芬太尼复合全麻较单纯全麻对胃癌根治术病人单核细胞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30)术前芬太尼0.1 mg注入硬膜外腔,术中每1.5 h重复注入与术前相同剂量,同时复合全麻。Ⅱ组(n=30)单纯使用全身麻醉。于麻醉前、术终、术后24 h采血,观察单核细胞TNF-α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两组病人单核细胞TNF-α阳性率术终和术后24 h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术终单核细胞TNF-α阳性反应组Ⅰ低于组Ⅱ(P<0.05)。结论硬膜外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较单纯全身麻醉能明显抑制开腹手术病人单核细胞TNF-α阳性反应。
丛勇滋唐建武王多友赵俊君
关键词:芬太尼硬膜外单核细胞
根据简化危险因素评分防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2006年
目的探讨应用简化危险因素评分防治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意义。方法住院手术病人12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在观察组中,将病人分为低、中、高危险因素病人,中危因素病人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氟哌利多0.625mg,高危病人静注地塞米松4mg+氟哌利多0.625mg;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前不用药。对比两组病人PONV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23例(38.3%),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5例(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简化PONV危险因素评分,预先小量抗呕吐药能减少PONV的发生率。
刘静王多友邹瑾
关键词:恶心呕吐
气管内巨大肿瘤切除术困难气道管理1例被引量:3
2013年
患者,男性,42岁,体重65妇。1年半前开始出现胸闷、气短伴刺激性咳嗽,加重1周入院。CT检查示:上段气管后壁增厚,并有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影向管腔内突出,相应气道管腔变窄,肿物占据管腔内面积〉90%,病灶与邻近食道、甲状腺左叶分界欠清,见图1。主诉有局麻药过敏史,具体药物名称不详,表现为过敏性休克。查体:慢性病容,口唇轻度紫绀。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和水泡音。诊断为气管肿瘤(上段),拟在全麻下行气管肿瘤切除术。
庞磊王嵘麻海春王多友董愫
关键词:气道管理气管内刺激性咳嗽软组织密度药物名称
神经刺激仪在骶管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孔建忠薛和令王多友
关键词:神经刺激仪骶管麻醉骶管穿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后并发大出血、呼衰的抢救
2001年
吴秀英张正罡崔健君王多友张秉钧
关键词:妊娠合并症呼吸衰竭
不停跳冠脉搭桥术280例的麻醉管理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就280例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的麻醉进行总结,提高麻醉管理水平。方法:术前根据心绞痛的不同类型给予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及镇静药。以芬太尼为主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控制心率在50-70次/min。结果:术中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结论:此类手术的麻醉,要对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充分理解,对监测、各种用药及每个操作可能引起的循环变化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做到循环平稳。
段文健王多友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麻醉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