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涛

作品数:134 被引量:481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5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3篇
  • 33篇成像
  • 26篇磁共振
  • 23篇细胞
  • 20篇
  • 18篇GD-EOB...
  • 18篇磁共振成像
  • 17篇增强MRI
  • 17篇细胞癌
  • 17篇肝细胞
  • 16篇肝硬化
  • 14篇影像
  • 13篇肝细胞癌
  • 13篇肝脏
  • 10篇信号
  • 9篇血管
  • 9篇造影
  • 9篇结节
  • 8篇影像报告
  • 7篇对比剂

机构

  • 73篇南通大学
  • 57篇南通市第三人...
  • 9篇北京大学第一...
  • 6篇南通市肿瘤医...
  • 3篇南通瑞慈医院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南通大学附属...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绥中县医院
  • 1篇启东市第二人...
  • 1篇南通市海门区...

作者

  • 123篇张涛
  • 63篇张学琴
  • 44篇姜吉锋
  • 40篇丁丁
  • 32篇缪小芬
  • 29篇陆健
  • 11篇杨雪飞
  • 11篇黄爱娜
  • 10篇姜吉峰
  • 10篇邢飞
  • 9篇王霄英
  • 9篇邢飞
  • 8篇程斌
  • 8篇梁宏伟
  • 7篇傅爱燕
  • 6篇郭雪梅
  • 6篇李飞宇
  • 6篇陈莹
  • 6篇蒋学祥
  • 6篇杜圣

传媒

  • 27篇临床放射学杂...
  • 8篇工企医刊
  • 8篇南通大学学报...
  • 7篇中国医学影像...
  • 5篇放射学实践
  • 4篇中国CT和M...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CT理论与应...
  • 3篇交通医学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国际医学放射...
  • 2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2篇第11届全国...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年份

  • 4篇2024
  • 15篇2023
  • 10篇2022
  • 7篇2021
  • 11篇2020
  • 10篇2019
  • 1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CT及MRI表现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提高对。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男3例、女2例,年龄23~61岁,平均49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包膜、钙化、CT密度、MRI信号、增强扫描的强化方式与程度、肾周侵犯及远处转移等情况,并作文献复习。结果5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2例并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4例位于左肾,1例位于右肾;均呈类圆形,长径1.5~7.5cm,与肾组织分界清,3例有假包膜。CT平扫1例呈稍高密度,1例呈稍低密度,3例呈等密度,其中2例有钙化,1例有囊变。2例行MRI检查者,T1WI上1例呈稍低信号为主伴有更低信号,1例基本呈等信号,T2WI上1例呈稍高一高信号,另1例呈稍高一高信号为主夹杂少许低信号。CT、MRI三期增强扫描肿瘤强化均明显低于肾皮质,3例皮髓期、实质期其内见点状或小片絮状轻度强化,2例皮髓期、实质期呈较均匀轻度强化,排泄期均呈持续性强化。5例均无肾周侵犯、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论。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尤其皮髓期、实质期其内小点状及片絮状强化及排泄期持续性强化的强化方式可能对它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黄爱娜韩希年陆健张学琴缪小芬张涛李敏达杨道华刘胜楠
关键词:肾肿瘤肾细胞癌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非动脉期高强化的肝胆期“甜甜圈”样高信号结节的影像及临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肝硬化背景下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非动脉期高强化(APHE)肝胆期(HBP)“甜甜圈”样高信号结节的影像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接受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的1752例肝硬化患者,从中筛选出HBP“甜甜圈”样高信号结节的病例。分析这类结节的发生率、影像学特征、随访中恶性转化率以及病理所见。结果 38例(2.2%)患者共发现355个非APHE的HBP“甜甜圈”样高信号结节,均为多发,其中,33例与乙型肝炎有关,2例与酒精性肝硬化有关,3例与自身免疫性肝炎有关。所有结节均表现为非APHE,门静脉期(PVP)明显强化,过渡期(TP)持续强化,HBP呈“甜甜圈”样高信号。在TWI及DWI上,病灶主体均呈等信号,38.9%(138/355)的病变中央部分TWI表现为稍高信号,其中68.8%(95/138)DWI上呈稍高信号。5例患者伴有HBP门静脉周围高信号(PHI)。同时,13例患者119个结节进行了Gd-EOB-DTPA随访观察,随访周期为(657.2±507.1)天(84~1520天),所有结节均未发现恶性转变。2个结节穿刺病理活检诊断为非肿瘤性肝硬化增生结节。结论 肝硬化背景下非APHE的HBP“甜甜圈”样高信号结节虽少见,但影像表现相对典型,无恶变倾向,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思路。
邢飞朱文静杜圣丁丁姜吉锋陆健张涛
Gd-EOB-DTPA增强MRI评估肝段肝功能的可行性及可重复性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ethoxybenzyl-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评估肝段肝功能的价值及可重复性。方法:自2015年8月—2018年8月共收集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患者84例,其中无慢性肝病肝功能正常(normal liver function,NLF)者(对照组,NLF组)1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异常者69例,Child-Pugh A级(CPA组)33例、B级(CPB组)26例、C级(CPC组)10例,所有患者根据临床需要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且获取影像学检查前后1周内血清学检查指标。测得肝脏各肝段增强后20 min肝脏肌肉信号比增加率(increase rate of liver-to-muscle ratio,△LMR)(△LMR20 min),肝脏各肝段△LMR20 min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肝段间的比较采用建立只考虑主效应的两因素方差分析模型,两两比较采用LSD法;△LMR20 min鉴别NLF-CPA和CPB-CPC组的诊断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LMR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对25例间隔半年以内行两次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的患者的测量参数进行可重复性分析。结果:不同肝功能组各肝段△LMR20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LF、CPA、CPB组肝脏8段间△LMR20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PC组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R20 min对鉴别NLF-CPA和CPB-CPC组的诊断效能较好。△LMR20 min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P<0.05)。配对t检验分析得出25例患者前后两次△LMR20 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次测量△LMR20 min的可重复性较好。结论:Gd-EOB-DTPA增强MRI可以描述不同肝段肝功能,且对肝功能的评估可重复性较好。
张继云陆健张学琴张涛
关键词:肝功能乙型肝炎肝硬化
256层iCT迭代重建技术低剂量扫描在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256层iCT iDOSE迭代重建技术低剂量扫描在颈部血管CT血管造影(CT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需行颈部血管CTA检查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2例。A组采用iDOSE迭代重建技术及管电流100 mAs;B组采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及管电流250 mAs,其他参数两组均保持不变。采用独立t检验比较两组图像不同解剖位置的动脉强化CT值、有效辐射剂量以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结果 A组主动脉弓、颈总动脉起始端、颈内动脉起始端血管内CT值分别为(364.61±57.65)HU、(400.09±65.83)HU、(337.35±54.29)HU,B组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起始端血管内CT值分别为(372.76±56.83)HU、(393.28±64.94)HU、(336.06±61.84)HU;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40±0.40)分、(4.10±0.30)分,A组显著高于B组(t=3.39,P<0.01);辐射剂量分别为(1.58±0.09)mSv、(7.60±0.88)mSv,A组显著低于B组(t=38.50,P<0.01)。结论采用iDOSE迭代重建技术低剂量扫描行颈部CTA检查,在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前提下,既可提高图像质量又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张涛陆健黄爱娜张学琴王绍刚沈继明
关键词:颈部血管
肝硬化背景下肝细胞癌Gd-EOB-DTPA和MDCT表现:基于LI-RADS(2014版)分类标准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基于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2014版分类诊断标准,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MRI和CT动态增强(MDCT)对肝硬化背景下肝细胞癌(HCC)分类的对照研究。方法搜集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共95例(107枚HCC病灶)经病理证实的慢性肝硬化患者资料,均行Gd-EOB-DTPA MRI和MDCT检查。根据LI-RADS评分系统,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对HCC主要征象独立分析并进行分类,再分别结合GdEOB-DTPA MRI和MDCT次要征象调整分类,最后采用Mc Nemar检验比较Gd-EOB-DTPA MRI和MDCT对诊断LR-5/5V的阳性率。结果 Gd-EOB-DTPA MRI和MDCT对诊断LR-5/5V的阳性率阅片者1分别为52.3%(56/107)和47.7%(51/107),P=0.302;阅片者2分别为49.5%(53/107)和46.7%(50/107),P=0.453,2名阅片者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经2名阅片者对107个HCC主要征象共同分析,动脉期高强化显示率Gd-EOB-DTPA MRI与MDCT无显著差异[94.4%(101/107)vs 86.9%(93/107),P=0.115];廓清显示率Gd-EOB-DTPA MRI低于MDCT[69.2%(67/107)vs 84.1%(90/107),P〈0.001];包膜显示率Gd-EOB-DTPA MRI高于MDCT[29.0%(31/107)vs16.8%(18/107),P〈0.001]。结合次要征象,Gd-EOB-DTPA MRI中所有的LR-3结节进行了重新分类,均上调至LR-4,其中1枚结中结病灶显示范围增大;CT中2枚结节因瘤内含脂从LR-3上调至LR-4。结论基于LI-RADS评分系统,Gd-EOB-DTPA MRI和MDCT对肝硬化背景下HCC分类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Gd-EOB-DTPA MRI对显示HCC中的包膜更具优势,对病灶范围的显示可能更准确。结合次要征象,Gd-EOB-DTPA MRI中绝大部分结节分类从LR-3上调至LR-4。
邢飞陆健张涛张学琴姜吉锋丁丁
关键词:肝硬化
Gd-EOB-DTPA 增强T1mapping 成像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评估价值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T1mapping成像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健康志愿者23名(S0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S1期13例,S2期13例,S3期26例,S4期24例。检查采用Look-Locker序列于Gd-EOB-DTPA增强前及增强后20 min(肝胆期)采集T1mapping图像,并测量肝组织T1弛豫时间,同时计算肝胆期T1弛豫时间减低率(ΔT1)。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增强前及增强后20 min不同组别之间肝脏ΔT1及T1弛豫时间,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肝脏ΔT1及T1弛豫时间对相邻肝纤维化级别的诊断效能。结果 S0组肝增强前T1弛豫时间(T1 pre)、肝胆期T1弛豫时间(T1HBP)、ΔT1分别为(777.70±72.40) ms、(230.09±37.73) ms、(70.06±6.61)%,S1组为(860.69±90.14) ms、(310.62±104.49) ms、(64.42±13.80)%,S2组分别为(903.15±80.01) ms、(316.38±115.41) ms、(63.44±13.56)%,S3组分别为(822.92±104.59) ms、(554.54±86.7) ms、(39.18±11.57)%,S4组分别为(924.16±99.98) ms、(558.69±101.00) ms、(38.93±12.41)%。S0、S1、S2、S3与S4组T1pre及T1H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pre、T1HBP、ΔT1鉴别S0与S1的AUC分别为0.771、0.771、0.629,鉴别S2与S3的AUC分别为0.582、0.933、0.913。结论 Gd-EOB-DTPA增强T1mapping成像对肝纤维化的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张涛陆健张学琴张继云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肝纤维化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列线图预测肝细胞癌CK19阳性表达的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列线图在术前无创预测肝细胞癌(HCC)CK19阳性表达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经病理证实的220例HCC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经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K19的表达情况,分为CK19阳性组(59例)和CK19阴性组(161例)。两组间的定性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将单因素分析P<0.05的参数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C CK19阳性表达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预测HCC CK19阳性表达的列线图。结果两组间甲胎蛋白(AFP)、肿瘤形态、动脉期环形强化、动脉期瘤周强化、DWI靶征和病灶-肝脏信号强度比(LLR)肝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FP≥400 ng/ml、环形强化、DWI靶征、LLR肝胆期是预测HCC CK19阳性表达的独立预测因素。AFP≥400 ng/ml、环形强化、DWI靶征、LLR肝胆期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2、0.697、0.694、0.674,联合4个因素的列线图预测HCC CK19阳性表达的曲线下面积为0.846。结论Gd-EOB-DTPA增强MRI列线图在术前无创预测HCC CK19阳性表达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徐磊贾中正张学琴张涛姜吉锋顾春燕陈莹刘茂童沈伟
关键词:肝细胞癌角蛋白19列线图
脉络膜裂囊肿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2009年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囊肿的MRI表现和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对8例脉络裂囊肿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例均曾行MRI检查,2例同时做了CT检查,3例行MR增强扫描。结果:8例患者均为单侧单发病变,病变均位于脉络膜裂内,右侧6例、左侧2例,呈境界清楚的囊样信号,囊壁光滑菲薄,周围无水肿,病灶在不同序列上均与脑脊液信号一致,最大直径21mm,最小直径9mm,3例行Gd-DTPA增强扫描后病灶均无强化。结论:脉络膜裂囊肿由于位置特殊,再加上MRI具有多参数、多平面成像的特点,可明确诊断并能与其他囊样病变鉴别。
程斌陆健张涛孙春锋姜吉锋丁丁
关键词:脉络膜裂囊肿磁共振成像
一种可组装微纳米渗流装置、设计方法及工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材料工程、力学领域、膜工程领域内结合力学场后微纳米材料对气体或液体外部实验材料的渗流性能的测试。具体为一种可组装微纳米渗流装置、设计方法和工作方法。解决了可以模块化安装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包括载物片、传力块、受力...
高远喻梓轩龚宸陆帅杰陈伟强张涛
256 iCT不同低辐射剂量扫描条件联合iDose^4在头颈部CTA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分析比较256 iCT不同低辐射剂量扫描条件联合高级迭代重组算法(iDose4)对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E 5组,每组30例。A组行常规剂量扫描,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s,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重组;B、C、D、E组行低剂量扫描,B组行管电压120 kV,低管电流150 mAs扫描,C组行管电压120 kV,低管电流100 mAs扫描,D组行低管电压100 kV,管电流250 mAs扫描,E组行低管电压100 kV,低管电流150 mAs扫描,B组、C组、D组及E组均采用iDose4,迭代重组级别5。测量各组患者颈部CTA检查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C1段(ICA C1)、椎动脉V1段(VA V1)3个水平的动脉CT值、肌肉CT值、SD噪声值,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并计算辐射剂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图像的客观评价指标,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各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及辐射剂量。结果 CCA、VA V1水平SD噪声 E组与B组、C组、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A水平SD噪声 E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A、VA V1、ICA C1水平的SNR、CNR D组分别与A组、B组、C组及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颅、颈部、肩关节3个水平的主观评分5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水平的主观评分均为D组最高。B组、C组、D组、E组辐射剂量与A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且5组的辐射剂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辐射剂量最低。结论 256 iCT不同低辐射剂量扫描条件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头颈部CTA辐射剂量,联合iDose4均能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图像。E组采用低管电压100 kV,低管电流150 mAs扫描,辐射剂量最低,联合iDose4,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图像相当,能够满足临床诊断;D组采用低管电压100 kV,管电流250 mAs扫描,辐
黄爱娜陆健张涛张学琴缪小芬王绍刚许梁翟丽娟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低剂量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