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春红

作品数:189 被引量:1,086H指数:17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0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4篇化学工程
  • 12篇文化科学
  • 8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31篇分离蛋白
  • 29篇大豆分离
  • 29篇大豆分离蛋白
  • 25篇改性
  • 20篇谷氨酰胺转胺...
  • 18篇功能性
  • 15篇黄酮
  • 15篇谷朊粉
  • 14篇猕猴桃
  • 13篇软枣
  • 13篇软枣猕猴桃
  • 12篇异黄酮
  • 12篇大豆异黄酮
  • 11篇发酵
  • 11篇大豆
  • 10篇食品
  • 10篇酶解
  • 9篇复合膜
  • 9篇纯化
  • 8篇低聚糖

机构

  • 187篇沈阳农业大学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大连水产学院
  • 6篇沈阳产品质量...
  • 4篇北京工商大学
  • 4篇辽宁医学院
  • 3篇北京农业职业...
  • 3篇黄河水利职业...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辽宁大学
  • 2篇辽宁省农业科...
  • 2篇沈阳师范大学
  • 2篇辽宁省经济林...
  • 2篇辽宁省农业机...
  • 2篇沈阳市粮食局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渤海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189篇张春红
  • 68篇刘长江
  • 21篇李长彪
  • 19篇赵秀红
  • 14篇常南
  • 14篇郑煜焱
  • 13篇李淑荣
  • 12篇高荣海
  • 11篇黄晓杰
  • 11篇李新华
  • 11篇刘欣
  • 11篇孙焕
  • 9篇赵前程
  • 9篇王烁
  • 9篇王丽
  • 8篇陈海英
  • 8篇孟宪军
  • 8篇王翀
  • 8篇郭永
  • 8篇孟宪文

传媒

  • 26篇食品工业科技
  • 20篇食品科技
  • 19篇农业科技与装...
  • 12篇食品工业
  • 10篇食品科学
  • 8篇中国油脂
  • 7篇粮食与油脂
  • 6篇粮油加工与食...
  • 5篇食品与发酵工...
  • 5篇食品研究与开...
  • 5篇粮食加工
  • 5篇粮油加工
  • 4篇中国酿造
  • 2篇粮油食品科技
  • 2篇中国调味品
  • 2篇北方园艺
  • 2篇核农学报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农产品加工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10篇2012
  • 17篇2011
  • 14篇2010
  • 18篇2009
  • 14篇2008
  • 17篇2007
  • 33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1
1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工艺制备的大豆浓缩蛋白功能特性的比较被引量:1
2010年
分别采用醇法、酸法和超滤的方法制备大豆浓缩蛋白,比较3种方法制备的浓缩蛋白在功能性质上的区别。结果表明:超滤法生产的浓缩蛋白其蛋白质含量、风味色泽、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均较突出,而泡沫稳定性则最差。
黄晓杰郭雪松王烁张春红
关键词:大豆浓缩蛋白
凝固型乳酸豆奶饮料发酵菌筛选及发酵条件的选择
1995年
本文对凝固型乳酸豆奶饮料的主要工艺:乳酸菌的筛选和发酵条件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并对产品中的某些成分进行了分析.
张春红赵增煜李新华
关键词:乳酸饮料豆奶营养成分发酵菌发酵
一种软枣猕猴桃果酒发酵方法
一种软枣猕猴桃果酒发酵方法,步骤是鲜果处理;打浆;果汁澄清:将果汁与纤维素酶、果胶酶进行混合处理,纤维素酶添加量为30—40mg/kg果汁、果胶酶添加量为40—50mg/kg果汁,先将酶用少量果汁溶解,再加入全部果汁中,...
杨玉红刘长江孙晓荣张春红许金光梁爽康宗利
文献传递
复合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的影响
本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试验对象,进行氮气和谷氨酰胺转胺酶(MTG)复合改性,测定改性后SPI的各种功能性,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具体方法是向SPI中连续充入高纯氮气,充氮量为5.0L/min,600℃反应...
张春红刘长江
关键词:食品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复合改性
文献传递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提取工艺的优化被引量:18
2007年
采用乙醇浸出工艺生产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实验研究考察了乙醇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固液比等因素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选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5%、固液比1∶7、浸提温度40℃、浸提时间80min。
郭雪松黄晓杰王烁张春红
关键词:浓缩蛋白
不同颜色蒜泥的风味及挥发性物质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以打破休眠期的大蒜为原料,制备白色、蓝色、绿色和黄色4种颜色蒜泥,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揭示其风味及挥发性物质的变化。电子鼻检测中,不同颜色蒜泥对传感器的响应值雷达图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显示各个样品间的风味存在显著差异。GC-MS结果显示4种颜色蒜泥共检测出83种挥发性物质,其中蒜泥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是硫醚类和醛类化合物,此为蒜泥的主要风味物质。使用PCA实现对蒜泥样品挥发性物质的区分,明确4种蒜泥风味差异的挥发性物质,为研究不同颜色蒜泥的风味差异提供理论依据。
郭思文王丹赵晓燕马越张敏张春红
关键词:蒜泥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主成分分析
ε-聚赖氨酸在湿面条防腐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研究ε-聚赖氨酸在湿面条中的防腐效果,研制一种含有ε-聚赖氨酸的湿面条生物复合保鲜剂。试验结果表明:ε-聚赖氨酸在湿面条中的最大使用量为200 mg/kg;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方为:ε-聚赖氨酸120 mg/kg、柠檬酸0.5%、山梨酸钾0.08%、双乙酸钠0.04%、丙酸钙0.015%。该防腐剂与目前市场常用的化学保鲜剂相比,生产成本降低37.7%,货架期为20℃下60 h,提高了20%,具有安全、防腐效果好,价格便宜的特点。
张春红窦洪莹贾茹珍岳喜庆
关键词:Ε-聚赖氨酸湿面条防腐效果
大豆低聚糖及其生理功能被引量:18
2006年
大豆低聚糖是通过物理方法提取出来的功能性低聚糖,具有低能量、难消化、防龋齿、增殖双歧杆菌、维持肠道生态平衡等许多生理功能,研究开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赵秀红李长彪张春红刘长江
关键词:大豆低聚糖双歧杆菌生理功能
利用赖氏乳杆菌发酵凝固型酸豆乳工艺优化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筛选了酸豆乳发酵的适宜菌种,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酸豆乳生产的配方和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合发酵酸豆乳的菌种是赖氏乳杆菌。酸豆乳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大豆在沸水中热烫4 min灭酶除腥,0.5%NaHCO3溶液浸泡12 h,磨浆豆水比1∶7,加入8.1%蜂蜜,接种量为4.1%,30.3℃发酵10 h。在此条件下,可得到组织均匀一致,色泽良好,香气怡人,酸甜适口的产品。
李文龙张春红凡晶刘冬梅郑煜焱
关键词:发酵
热烘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的影响被引量:20
2004年
研究了利用热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改性。热烘改性对SPI的吸水性、吸油性、发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无显著性影响,常温粘度、高温粘度、耐热性、凝胶性和保水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18%、135%、108%、81%和83%。比较适宜的热烘改性条件为10min/85℃。
张春红郭永唐宁刘长江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改性功能性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