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玉

作品数:19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教育厅课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亚砷酸钠
  • 15篇酸钠
  • 9篇无机砷
  • 7篇细胞
  • 7篇
  • 5篇毒性
  • 4篇CHANG
  • 3篇致病
  • 3篇致病菌
  • 3篇细胞毒
  • 3篇细胞毒性
  • 3篇活性
  • 3篇活性氧
  • 3篇肝细胞
  • 2篇单加氧酶
  • 2篇氧化酶
  • 2篇氧化应激
  • 2篇氧自由基
  • 2篇中毒
  • 2篇砷中毒

机构

  • 19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张新玉
  • 16篇孙贵范
  • 15篇李冰
  • 14篇李昕
  • 13篇朱博
  • 5篇刘丹
  • 5篇邢晓越
  • 4篇王欣
  • 3篇薛鹏
  • 3篇陆春伟
  • 3篇宫慧芝
  • 2篇高双
  • 2篇徐苑苑
  • 2篇姜泓
  • 2篇王惠惠
  • 2篇侯永永
  • 2篇侯萍
  • 1篇吕秀强
  • 1篇金亚平
  • 1篇徐磊

传媒

  • 6篇环境与健康杂...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华医学会地...
  • 1篇中华医学会地...
  • 1篇中华医学会地...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见非致病菌对无机砷抵抗作用
2008年
目的初步探讨几种常见非致病菌对无机砷(As3+)的抵抗作用。方法采用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亚砷酸钠的方法研究各菌株对砷的耐受性,并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菌量计数,采用超低温捕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菌体中砷含量。结果绿脓杆菌可耐受100 mg/L的As3+浓度,大肠埃希菌、白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均可耐受1000 mg/L的As3+浓度;大肠埃希菌对As3+有一定的富集能力。结论实验所用各菌株均对As3+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对As3+的转化还需进一步研究。
宫慧芝陆春伟李冰姜泓高双张新玉孙贵范
关键词:微生物耐受性非致病菌
无机砷对核转录因子Nrf2和血红素单加氧酶HO-1的诱导作用
目的 砷是地壳中一种常见类金属元素,广泛分布于环境中。人类在生产生活中通过食物、饮水、呼吸等途径接触到砷化物,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研究显示急性或慢性砷暴露都会对机体产生损伤。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接近2亿人处在...
张新玉
关键词:亚砷酸钠活性氧自由基BSO
文献传递
亚砷酸钠对核转录因子Nrf2及血红素单加氧酶-1表达的影响
砷是地壳中常见类金属元素。核转录因子Nrf2对激活很多抗氧化酶和Ⅱ相药物代谢酶的表达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拟观察NaAsO2对Chang liver细胞中Nrf2及血红素单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应用甲硫氨酸...
李冰李昕张新玉朱博刘丹邢晓越王欣孙贵范
关键词:亚砷酸钠核转录因子抗氧化酶药物代谢酶
文献传递
人体摄入紫菜后尿中砷化物的排泄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正常人摄入紫菜后,尿中不同形态砷化物随时间的排泄规律。方法收集24名受试者(14名男性,10名女性)食入紫菜后72h内不同时点的尿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HPLC-HG-AFS)检测尿中砷代谢产物的形态与浓度。结果在食用紫菜后72h内,与食用紫菜前比较,男性除第1和48h外,尿中iAs浓度均显著增高(P<0.05);除第1和12h外,尿中一甲基胂酸(MMA)浓度显著增高(P<0.05);第1~72h尿中二甲基胂酸(DMA)浓度显著增高(P<0.05);女性受试者食用紫菜后,除第3、5和48h外,尿中iAs浓度明显增高(P<0.05);除第5和12h,尿中MMA浓度均显著增高(P<0.05);第1~72h尿中DMA浓度均有显著增高(P<0.05)。食用紫菜后,女性尿中DMA浓度显著高于男性。结论摄入相同剂量紫菜后女性尿中DMA浓度显著高于男性,并且DMA浓度随时间先升高后降低。
侯永永徐磊钟媛吕秀强金亚平张新玉薛鹏孙贵范
关键词:紫菜代谢
亚砷酸钠联合丁基硫堇亚胺致肝细胞毒性作用
2010年
目的研究亚砷酸钠(sodium arsenite,NaAsO2)单独、以及与丁基硫堇亚胺(buthionine sulfoximine,BSO)联合对Chang liver细胞毒性作用。方法常规培养的Chang liver细胞用NaAsO2单独或NaAsO2和BSO联合染毒24h,倒置相差显微镜采集细胞图像;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NaAsO2(0~250μmol/L)明显改变Chang liver细胞的形态并明显降低细胞生存率(P〈0.01),且呈剂量-反应关系;NaAsO2(5,20μmol/L)和BOS(1 mmol/L)联合作用,其细胞生存率明显低于相应浓度的NaAsO2单独作用组(P〈0.01)。结论NaAsO2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NaAsO2联合BSO能够加重NaAsO2对Chang liver细胞的毒性。
李冰李昕荣琳王惠惠朱博张新玉
关键词:亚砷酸钠
亚砷酸钠对Chang肝细胞鸟苷三磷酸环化水解酶及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亚砷酸钠(NaAsO2)对Chang肝细胞鸟苷三磷酸环化水解酶I型(GTPCH)及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PTPS)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NaAsO2(0、50、200及400μmol/L)染毒人类Chang肝细胞株12h。以MTT法测定细胞活力,以RT-PCR法测定GTPCH和PTP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50μmol/L剂量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组细胞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0、200及400μmol/L剂量组GTPCH和PTPS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NaAsO2暴露引起Chang肝细胞四氢生物蝶呤(BH4)合成酶GTPCH和PTPS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可能与砷致色素代谢异常有关。
李昕侯萍李冰张新玉朱博徐苑苑孙贵范
关键词:亚砷酸钠
无机砷对Chang肝细胞活性氧的诱导和核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亚砷酸钠(NaAsO_2)对Chang肝细胞中活性氧(ROS)的诱导以及对核转录因子Nrf2的活化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采用0~10μmol/LNaAsO_2溶液对Chang肝细胞染毒2、6、12和24 h。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印记实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内ROS含量和Nrf2蛋白的表达。结果2.5μmol/lNaAsO_2溶液染毒6 h、5.0μmol/L NaAsO_2溶液染毒2、6、12、24h的平均荧光强度的相对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ROS的产生量随着NaAsO_2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多。5.0μmol/L NaAsO_2溶液染毒12 h、5.0μmol/L NaAsO_2溶液染毒2、6、12 h的核转录因子Nrf2蛋白表达均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核转录因子Nrf2蛋白表达的活化具有时间相关性,即在NaAsO_2溶液染毒12 h时核转录因子Nrf2蛋白表达的活化出现高峰,而后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结论无机砷能够诱导Chang肝细胞内ROS的生成和增强核转录因子Nrf2蛋白的表达。
张新玉李冰李昕朱博孙贵范
关键词:亚砷酸钠砷中毒
几种常见非致病菌对无机砷毒性拮抗作用的初步研究
砷是一种地壳中广泛存在的有毒害作用的元素,是肯定的人类致癌物.自然环境由于地质地理原因导致的高砷地区水体中及由于采矿、冶金、化工等工业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无机砷(iAs<'Ⅲ>,iAs<'Ⅴ>),它们可引起人类严重的毒害...
宫慧芝张新玉陆春伟孙贵范
关键词:非致病菌拮抗作用无机砷毒性
文献传递
叔丁基对苯二酚对亚砷酸钠致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的拮抗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亚砷酸钠(NaAsO:)致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Chang肝细胞用tBHQ[0(对照)、5、25Ixmol/L]预处理24h,再用5Ixmol/LtBHQ和NaAs02[O(对照)、30、40、50、60μmol/L]共同作用24h,采用刃天青钠(Alamarblue)还原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用实验组Alamarblue还原率与对照组Alamarblue还原率的相对比值表示;Chang肝细胞用tBHQ[0(对照)、5、25μmol/L]预处理24h,再用5μmol/LtBHQ和NaAs02[0(对照)、40、50μmol/L]共同作用24h,采用荧光探针2’,7'-二乙酰二氯荧光素(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生成,结果用实验组平均荧光强度与对照组平均荧光强度的相对比值表示。结果30、40、50、60μmol/L的NaAsO:暴露能够显著降低细胞活力,而tBHQ预处理(5、25μmol/L)则可明显恢复细胞活力,NaAsO2和tBHQ两因素的主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66.57、55.09、14.50,P均〈0.05);5、25μmol/LtBHQ预处理的30、40、50、60Ixmol/LNaAs02组细胞活力(0.75±0.02、0.70±0.04、0.59±0.03、0.43±0.03和0.75±0.02、0.734-0.03、0.654-0.02、0.50-t-O.02)较相应NaAs02单独作用组(0.70±0.03、0.644-0.03、0.43±0.03、0.33±0.01)显著升高(P均〈0.05),25μmol/LtBHQ预处理的50、60μmol/LNaAsO2组细胞活力高于相应5μmol/LtBHQ预处理组(P均〈0.05)。40、50μmol/L的NaAsO2能显著诱导Chang肝细胞内ROS的产生,而tBHQ预处理(5、25μmol/L)则可使NaAs02诱导产生的细胞内ROS水平显著下降,NaAsO2和tBHQ两因素的主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81.78、60.55、4.93,P均〈0.05);5、25μmol/LtBHQ预处理的40、50μmol/LNaAs02组细胞内ROS水平(1.87±0.09、1.80±0.07和1.36±0.1l、1.44±0.12)较相应NaAs02单独作用�
李冰李昕朱博张新玉邢晓越刘丹王欣孙贵范
关键词:亚砷酸盐类叔丁基对苯二酚活性氧
亚砷酸钠致SV-HUC-1细胞氧化应激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NaAsO2)对人膀胱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的氧化应激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NaAsO(20、0.1、0.2、0.5、1、2、4、6、8、10、20μmol/L)对SV-HUC-1细胞进行染毒,采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利用2’,7’-二乙酰二氯荧光素(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分别应用DTNB比色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和黄嘌呤氧化法检测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全部染毒组细胞活力均下降(P<0.05);染毒24h后,全部染毒组RO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2、4μmol/LNaAsO2组细胞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全部染毒组细胞MDA含量均无变化(P>0.05);全部染毒组细胞SOD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氧化应激可能是NaAsO2致SV-HUC-1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之一。
薛鹏席淑华张新玉王惠惠徐苑苑李冰李昕孙贵范
关键词:砷中毒亚砷酸钠氧化应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