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敏

作品数:20 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常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管
  • 5篇动脉
  • 5篇动脉瘤
  • 5篇栓塞
  • 4篇椎体
  • 4篇介入
  • 3篇弹簧圈
  • 3篇血管成像
  • 3篇血管造影
  • 3篇造影
  • 3篇椎体成形
  • 3篇椎体成形术
  • 3篇颅内
  • 3篇颅内动脉
  • 3篇经皮椎体成形
  • 3篇经皮椎体成形...
  • 3篇护理
  • 3篇成形术
  • 2篇动脉栓塞
  • 2篇多层螺旋CT...

机构

  • 20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张敏
  • 9篇陈文华
  • 9篇王祁
  • 8篇王慧
  • 5篇邢伟
  • 5篇何忠明
  • 4篇邱建国
  • 3篇彭亚
  • 3篇丁亮华
  • 2篇孙益芳
  • 2篇吴小凤
  • 2篇宣井岗
  • 2篇王栋
  • 1篇俞胜男
  • 1篇李蓓
  • 1篇王卫明
  • 1篇钱凤娟
  • 1篇陈璐
  • 1篇周海霞
  • 1篇许金梅

传媒

  • 2篇江苏医药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上海护理
  • 2篇中国CT和M...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天津护理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射频导管消融进行心房-肺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护理3例被引量:4
2005年
张敏邵山王卫明
关键词:肺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射频导管消融心脏内科导管射频消融
PICCO监测下运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压的管理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减少血压波动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影响,提高使用微量泵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的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收治的3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微量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通过随机分组,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其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总结护理人员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更换血管活性药存在的问题及护理要点。结果:在更换血管活性药物时,对照组与试验组相比,在血压波动方面,平均动脉压波动<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效果较好;在心律失常的发生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的重要手段,在使用微量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用药的护理,通过改进换泵的方法,减少因更换方法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此改良方法能被临床广泛采用,并予推广。
周海霞张允张敏陈建芬
关键词:微量泵血管活性药物感染性休克护理
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技术优化
2006年
目的:探讨时相预览法在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时相选择中的价值。方法:将52例疑冠心病的患者根据心率分为二组:第一组心率≤70次/min32例,第二组心率〉70次/min20例,进行16层CT冠状动脉扫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0.42s螺旋扫描、0.75mm准直器宽度。选取增强扫描图像的右冠脉中部层面,运用时相预览序列预览R.R心动周期0%-100%的21幅图像(间隔5%),选择显示左、右冠脉最清晰的一幅,记录其时相。对第一组采用单扇区重建算法,对第二组采用双扇区重建算法,应用原始数据重建最佳时相的薄层图像,再进行MIP、MPR、CPR、VR重建。结果:第一组单扇区重建的最佳时相为55%-65%R-R间期。第二组双扇区重建的最佳时相为60%-65%R-R间期(12/20),其次是35%-40%R-R间期(5/20)和70%-75%R-R间期(3/20)。结论:运用时相预览序列优选重建时相可以明显提高工作效率,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重建时相多位于55%-65%R-R间期。
孙益芳陈文华邢伟吴小凤王士英许金梅王慧张敏
关键词:冠状动脉心血管造影术
脑动脉瘤可脱落弹簧圈治疗术后随访MRA与DSA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通过与数字血管减影(DSA)对比,评价1.5T的MR血管成像(MRA)在可脱落弹簧圈治疗脑动脉瘤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65例接受可脱落弹簧圈治疗的患者在栓塞术后3至12个月行DSA和1.5T的MRA检查。MRA图像评价有无动脉瘤的残留,DSA作为参考标准。结果MRA评价动脉瘤残留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95%可信区间(CI):51.9~95.7%),100%(97.5%CI:93.5~100%)和95.7%(95%CI:88.0~99.1%)。阳性和阴性预测率为100%和94.8%。DSA与MRA的评价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5T的MRA是一种准确无创的脑动脉瘤栓塞术后随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陈文华邢伟邱建国王栋张敏
关键词:MR血管成像脑动脉瘤随访
介入化疗栓塞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栓塞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行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2-3周后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68例的总有效率为86.8%(59/68),完全缓解13例(19.1%),部分缓解46例(67.7%),病情稳定6例(8.8%),病情进展3例(4.4%)。介入治疗后病灶明显缩小,术中出血量较少。结论中晚期宫颈癌行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可以缩小局部病灶以利于手术,降低手术风险。
王祁陈文华何忠明张敏王慧
关键词:宫颈癌介入化疗栓塞
肝癌穿刺活检并发动静脉分流及其对TACE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肝癌穿刺活检并发动静脉分流的发生率、相关因素以及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经穿刺肝活检证实且行TACE的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65例和临床确诊为HCC行TACE的患者160例。比较穿刺活检患者和临床确诊患者肝动静脉分流的发生率以及TACE的疗效,并分析穿刺活检引起动静脉分流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组24例(36.9%)发生动静脉分流,对照组20例(12.6%)发生动静脉分流,研究组和对照组动静脉分流发生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研究组TACE的碘油积聚良好患者56例(86.2%),对照组碘油积聚良好患者140例(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5)。动静脉分流可能与肿瘤的大小、穿刺进针次数相关。结论肝癌患者穿刺活检明显增加了动静脉分流的发生率,但并不影响肝癌TACE的疗效。
王祁谭华桥何忠明张敏王慧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数字减影介入放射学
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胆汁瘤形成的原因及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胆汁瘤形成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分析1 840例行TACE治疗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临床资料,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常规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制定TACE方案,使栓塞剂充分充填肿瘤病灶。结果 15例(0.82%)患者出现胆汁瘤,其中原发性肝癌3例,转移性肝癌12例;6例经单纯B超引导下穿刺抽出胆汁后治愈,其余9例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出胆汁后复发,7例复发患者经放置引流管引流(12~23 d)治愈,2例经放置引流管引流25 d后仍有一定量的胆汁引流出,经DSA证实胆汁瘤未与肝内胆管相通,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后治愈。结论 TACE术后出现胆汁瘤可在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抽出胆汁,如果胆汁瘤复发,则应放置引流管引流或在排除胆汁瘤与肝内胆管相通的情况下,应用无水乙醇消融治疗。
何忠明王祁陈文华张敏王慧
关键词:肝癌胆汁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配制的改进
2004年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配制的适当比例和科学的取量配制方法 ,从而达到理想注射量的成功率。方法 :将生产厂家推荐比例 2∶1改为 1∶1;粉、液取量单位用体积代替重量 ;调制骨水泥在 2 0mL针筒内进行。结果 :3 6个椎体骨水泥注射均达到理想注射量 ,胸椎平均注射量为 4 1mL ,腰椎平均注射量 5mL。结论 :合适的骨水泥配制比例及科学的取量配制方法 ,操作时间从容 ,有助于骨水泥注射达到理想的注射量。
张敏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42例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子宫肌瘤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子宫切除术、肌瘤摘除术、肌瘤溶解术、冷冻及激素治疗。因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创伤小、疗效佳、可保留生育功能,易被患者接受。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接受UAE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何忠明王祁陈文华张敏王慧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术ARTERY保留生育功能肌瘤摘除术
医源性动脉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医源性动脉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5例医源性动脉出血、接受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观察介入栓塞治疗医源性动脉出血的疗效。结果对35例外科术后动脉出血患者均成功进行介入栓塞治疗。5例肠道术后出血DSA示局部血管紊乱,其中3例见少量对比剂外漏进入肠管,给予适量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余30例DSA均可见对比剂外漏,其中17例伴假性动脉瘤形成,均采用微弹簧圈予以栓塞。随访10~15天,33例出血停止,2例肠道术后出血患者仍有持续性少量便血,进行再次手术止血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器官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医源性动脉出血具有一定优势;对于外科术后导致动脉出血、尤其是病情危重的患者,采取介入栓塞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何忠明王祁陈文华张敏王慧
关键词:动脉出血弹簧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