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寅

作品数:129 被引量:834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7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9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8篇信息系统
  • 48篇医院信息
  • 48篇医院信息系统
  • 43篇用药
  • 38篇注射液
  • 36篇注射
  • 31篇联合用
  • 31篇联合用药
  • 31篇合用
  • 25篇中医
  • 23篇苦参
  • 23篇苦参注射液
  • 23篇复方苦参
  • 23篇复方苦参注射...
  • 23篇参注射液
  • 22篇肿瘤
  • 22篇恶性
  • 22篇恶性肿瘤
  • 16篇医疗数据
  • 14篇慢性

机构

  • 90篇中国中医科学...
  • 70篇中国人民大学
  • 6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6篇北京中医药大...
  • 30篇北京中医药大...
  • 18篇中国中医科学...
  • 13篇中国中医科学...
  • 10篇北京中医药大...
  • 8篇中国中医科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山东中医药大...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电力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129篇张寅
  • 83篇谢雁鸣
  • 63篇庄严
  • 24篇刘峘
  • 20篇陈岑
  • 18篇丁霞
  • 17篇苏泽琦
  • 15篇刘福生
  • 15篇贾萍萍
  • 13篇刘婷
  • 11篇黎元元
  • 10篇王晓迪
  • 9篇杜娜
  • 9篇陈亮
  • 9篇李培彩
  • 8篇易丹辉
  • 7篇姜俊杰
  • 7篇刘玥
  • 7篇王桂倩
  • 6篇王龙华

传媒

  • 23篇中国中药杂志
  • 16篇中华中医药杂...
  • 8篇中国中医药信...
  • 8篇辽宁中医杂志
  • 8篇世界中西医结...
  • 6篇世界科学技术...
  • 4篇中药药理与临...
  • 3篇中医杂志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世界中医药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成药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南药学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国际中医中药...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西部中医药
  • 2篇现代中医临床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0
  • 9篇2019
  • 24篇2018
  • 27篇2017
  • 15篇2016
  • 15篇2015
  • 14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化痰通腑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化痰通腑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PUBMED、EMBASE、CBMDISC、VIP...
刘獺张寅张允岭
关键词:化痰通腑法缺血性中风急性期META分析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被引量:1
2019年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UC)属于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的一种,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缺血性心脏病(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 是 IBD及其罕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IBD患者的IHD发生率较一般人群增加1 9 % ,且以女性为主[1]。目前有关此方面的报道甚少,现结合已发表的文献介绍我院收治的1 例UC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
徐薇薇朱立张寅刘月张立晶朱陵群刘大铭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心肌梗死炎症性肠病高凝状态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肝恶性肿瘤真实世界临床应用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医疗数据,探索真实世界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肝恶性肿瘤临床应用特征,为临床合理规范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对22家三甲医院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肝恶性肿瘤的5 611例患者电子医疗数据进行提取,基于描述性统计分析其人口学特征、入院一般特征、品种应用特征、联合用药特征、治疗转归等。[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8.12岁;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由消化内科、肿瘤科收治入院;单次用药剂量以10~20ml居多;用药疗程以8~14d为主;基于出院转归判定的住院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1.56%;主要联合用药包括抗肿瘤化疗药、免疫调节药、保肝药、抗生素类药、镇痛药等。[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肝恶性肿瘤人群特征符合疾病一般规律,基于出院转归判定的住院患者临床疗效相对确切,其真实世界用药方式基本符合药品说明书相关规定,联合用药类型广泛。
韩凯利谢雁鸣张寅陈岑庄严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肝恶性肿瘤医院信息系统
反流性食管炎证素诊断量表的编制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运用量表学原理进行反流性食管炎证素诊断量表的编制研究。方法综合离散趋势法、集中趋势分析(频数分布法)、因子分析法、复杂网络法、复杂系统熵聚堆法、克朗巴赫系数法,筛选条目,以复杂系统熵聚堆法提取四诊条目并确定四诊信息对证候的贡献分值,对条目完成赋分。以ROC曲线确定证候诊断阈值,完成反流性食管炎证素诊断量表的编制。利用诊断试验完成量表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评价。结果编制完成了反流性食管炎证素诊断量表,由气滞证、热证、痰湿证、气虚证、阳虚证、血瘀证6个分量表构成,其条目分别为9,8,4,5,2,2个,显示出较高的诊断价值。诊断试验评价显示各分量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较高。结论借助证素量表这个媒介,综合运用数理学统计方法研究疾病的中医辨证,可使中医证候诊断迅速、标准,并可以重复。
师宁陈建新刘敏李晓林李志红苏泽琦张寅刘福生丁霞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证素诊断量表
慢性胃炎中医病机演变规律浅析被引量:14
2014年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疾病中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笔者探讨慢性胃炎中医病机演变规律,以期对慢性胃炎诊治及预防病变进展起到积极作用。
王龙华朱辰辰王晓迪苏泽琦郭强李培彩张寅杜娜陈亮丁霞
关键词:慢性胃炎治未病病机演变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真实世界胃恶性肿瘤死亡患者中医证候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胃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真实世界中医证候特征,为胃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及转归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大型集成数据仓库电子医疗数据,对第一诊断为"胃恶性肿瘤"且治疗结局为"死亡"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中医证候分布等数据进行基于频数和频率的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数据涉及384例患者,以男性、体力劳动者、中老年人为主。中医证型以脾胃虚损最为多见,其余证型有瘀毒内阻、气阴两虚、肝胃不和、气血两虚、痰湿凝滞、胃热伤阴。男性以脾胃虚损为主,女性以气阴两虚为主;18~44岁患者较少,45~59岁患者以脾胃虚损为主,60~74岁患者以气阴两虚为主,75~89岁患者以瘀毒内阻为主。结论脾胃虚损可能是胃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核心病机之一,与中医学胃气决死生的传统认知相符合。本研究可为临床针对胃恶性肿瘤危重患者可能出现的死亡终点事件进行病证结合预警及风险防控提供参考。
孙凯谢雁鸣张寅凤博庄严
关键词:胃恶性肿瘤医院信息系统证候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对复方苦参注射液真实世界临床应用特征的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真实世界临床应用特征。方法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集成数据仓库,提取2002年8月至2014年12月全国22家三级甲等医院49 597例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患者的电子医疗数据,对患者入院信息、临床诊断及用药情况、联合用药、出院转归等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真实世界用药患者年龄主要在46~65岁之间(50.84%),住院天数集中在15~28天(27.93%),使用科室前3位的分别为肿瘤科、消化内科、心血管科。广泛用于肺恶性肿瘤(24.29%)、肝恶性肿瘤(11.66%)、胃恶性肿瘤(9.23%)的临床治疗;单次用药剂量、每日用药剂量均以10~20 ml、20~30 ml为主,用药疗程以4~14天为主。常与地塞米松、托烷司琼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联合使用,合并用药个数以10种左右最为常见。共有1994例患者出院转归为死亡,死亡原因前3位的疾病为肺部感染、电解质代谢紊乱、肺恶性肿瘤。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主要适应症为恶性肿瘤,真实世界用药人群以中老年患者居多,符合适应症人群疾病的一般规律;用药剂量、疗程基本符合说明书规定,临床联合用药广泛,疗效确切。
尹业辉谢雁鸣张寅陈岑庄严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医院信息系统
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腹部超声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腹部超声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探求对乙肝后肝硬化辨证分型有价值的超声检查指标,为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开拓新思路。方法对符合乙肝后肝硬化标准的135例患者,进行规范中医辨证和超声检查。记录肝、脾外形及实质回声、胆壁双边征、胆囊内透声、结石等声像特征,测量肝右叶最大斜径和前后径、肝左叶上下径和前后径、脾厚径、脾长径、胆囊壁厚度、腹水深度。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2组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构成比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瘀血阻络证与肝气郁结、湿热蕴结、水湿内阻证相比较,肝左叶上下径缩小趋势更明显,脾脏增大较肝气郁结、湿热蕴结证更加显著。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证更容易出现肝叶形态比例失调、肝被膜锯齿状、弥漫性回声增高、胆囊壁增厚的表现。肝左叶上下径缩小可能是瘀血阻络证的特征,而肝叶形态比例失调、被膜锯齿状、弥漫性回声增高可能是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证的特点。胆囊壁增厚可能是水湿内阻、脾肾阳虚、瘀血阻络证的特征,胆囊腔内回声不均和胆壁毛糙可能是湿热蕴结证的提示指征。结论乙肝后肝硬化腹部超声形态学特征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特点与中医关于肝硬化病机演变特点的传统认识相符合。
张寅王新月江宇泳
关键词: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超声形态学特征
基于40,139例真实世界数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用药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全国20家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数据,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描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合并用药等信息。采用clementine12.0软件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西医联合用药相关模型,得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联合用药特征。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性居多,合并疾病是高血压、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病等,西药多采用解热镇痛药、激素,如地塞米松、甘露醇、甲钴胺等,中成药多采用活血化瘀、补肾健骨类,如川芎嗪、丹参川芎嗪、金天格胶囊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根据其发病特征及合并疾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如腺苷钴胺+川芎嗪/丹参川芎嗪/金天格胶囊,血栓通+普鲁卡因+青霉素+利多卡因,腺苷钴胺/利多卡因/甲钴胺+川芎嗪+丹参川芎嗪等,但临床需注意用药配伍,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黄雯静姜俊杰谢雁鸣张寅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医院信息系统合并用药
化痰通腑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Meta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评价化痰通腑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PubMed、Embase、CBMdisc、VIP、CNKI和WANFANG数据库,检索并纳入以化痰通腑法为主要组方依据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年限自198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 5.2软件进行分析,文献质量评价采用修改后的Jadad量表。提取资料采用χ2检验鉴定研究间异质性,根据检验结果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分别按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的病情改变情况、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ADL-Barthel指数积分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纳入8个随机对照实验,共1 037例受试者,文献质量普遍较低。6个研究评价涉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5个研究评价涉及NIHSS评分,4个研究评价涉及ADL-Barthel指数积分;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加用中药干预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病情改变情况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RR=5.21,95%CI(3.53,7.68),P<0.00001];对NIHSS评分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MD=-7.44,95%CI(-8.68,-6.19),P<0.00001];对ADL-Barthel指数积分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MD=17.58,95%CI(14.49,20.68),P<0.00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化痰通腑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
刘玥张寅张允岭
关键词:化痰通腑法缺血性中风急性期META分析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