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力

作品数:16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血压
  • 7篇高血压
  • 6篇动脉
  • 6篇老年
  • 4篇老年高血压
  • 4篇高血压患者
  • 3篇动脉硬化
  • 3篇心肌
  • 3篇脉压
  • 3篇颈动脉
  • 2篇动脉硬化指数
  • 2篇动态动脉硬化...
  • 2篇动态脉压
  • 2篇心病
  • 2篇心肌梗塞
  • 2篇循证
  • 2篇循证医学
  • 2篇药物
  • 2篇药物不良
  • 2篇药物不良反应

机构

  • 16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6篇张力
  • 9篇刘平
  • 5篇王建昌
  • 5篇苏日格
  • 4篇魏璇
  • 4篇陈蕾
  • 3篇何志原
  • 3篇刘丽芳
  • 3篇毛树森
  • 3篇江一清
  • 2篇张龙方
  • 2篇张晓艳
  • 2篇左秀芳
  • 2篇王满华
  • 2篇郄晓红
  • 1篇谢晋湘
  • 1篇候晓平
  • 1篇刘清珍
  • 1篇汪娜
  • 1篇王岩

传媒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华保健医学...
  • 2篇空军总医院学...
  • 2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解放军保健医...
  • 1篇第三次全国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血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价值
1990年
自1968年Cord和Fridovich阐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 dismutase称SOD)具有清除超氧自由基(O(?))的特异作用以来,对其研究的发展十分迅速,然而用于对急性心肌梗塞(称AMI)的临床研究报道甚少。本文用微量快速测定法,检测AMI患者全血Cu-ZnSOD的活力,研究它对AMI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的价值。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1.AMI组:选我院自1989年10月至1990年7月符合WHO诊断标准的住院AMI患者30例。年龄:26岁、44岁各1例,45~64岁22例,65~76岁6例;男28例、女2例。梗塞部位:单面梗塞21例:下壁8例,前间壁8例,广泛前壁3例,前壁和内膜下梗塞各1例;
毛树森张力刘宣力魏璇王岩赵新华刘亚宁
关键词:全血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急性心肌梗塞
老年和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脉压(PP)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88例EH患者及167例健康对照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按年龄分为老年EH组与中青年EH组,老年健康组与中青年健康组,对各组的动态PP、动态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比较。结果①在不考虑年龄的情况下,EH组动态PP、SBP、DB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②无论是老年EH组还是中青年EH组,动态PP、SBP、DBP水平均显著高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③老年EH组动态PP显著高于中青年EH组,两组间动态SBP比较无明显差异,而老年EH组动态DBP显著低于中青年EH组。④老年健康对照组与中青年健康对照组比较,动态PP水平显著增高;SBP水平无明显差异;DBP水平显著下降。结论动态PP随增龄而增大。老年EH与健康对照组动态PP增高主要与动态DBP下降有关。
刘平王建昌陈蕾张力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脉压老年人
硝酸甘油、肝素连续静滴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被引量:10
1989年
报告用 NTG、肝素连续静滴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7例,与11例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效果非常显著(前者显效94.7%,后者45.5%,P<0.01)。治疗组于治疗后血 T_xB_2由438±179.4降为173.7±62.93ng/ml(P<0.001),血小板聚集堆由31.8%降为20.3%(P<0.05),病人全部脱险;对照组2例(18%)转为 AMI,1例(9.1%)死亡。提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早期使用 NTG、肝素静滴可防止 AMI 的发生,并能缓解有关症状。
江一清马复先刘清珍毛树生何志原王满华周志强张力郑晓红曾益华万梅李国忠黄妙清刘朝中
关键词:硝酸甘油肝素心绞痛
高血压专业管理的思考和策略
2012年
高血压专业管理在不断的循证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发展,有效的专业管理是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改善高血压转归的迫切需要。最大限度降低总体心血管风险是降压治疗的目标,也是高血压专业管理的方向。
张力张晓艳刘平
关键词:高血压专业管理循证医学风险评估综合干预
院前抢救冠心病被引量:1
1991年
冠心病抢救组在17年中住院前就地抢救360例心血管急症,其中冠心病占83.3%(300/360),急性心肌梗塞(AMI)占冠心病(CHD)之39.3%(118/300),不稳定型心绞痛(UA)占14.7%(44/300),在开展就地抢救后病人能在发病后30分钟内得到救治者由23.8%提高到94%,AMI死亡率由26.1%降为4.23%。建立防治体系可及早实施抢救;用扩冠抗凝防栓治疗可防止、减轻AMI及其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江一清毛树森左秀芳郄晓红张力何志原王满华候晓平纪桂英王洪泉
关键词:AMI冠心病CHDUA硝酸甘油
正常高值血压中升高的中心动脉压及增强指数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与中心动脉压及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脉搏波分析仪记录472例受试者(理想血压组167例,正常高值血压组129例,及高血压组176例)的桡动脉脉搏波,经计算机转换函数自动转换为相应的中心动脉脉搏波,并计算中心动脉压力及反映全身动脉硬化的增强指数(AIx)。结果与理想血压者相比,正常高值血压患者体重指数、吸烟及饮酒的比例、血尿酸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增高;中心动脉收缩压、收缩末期压及中心动脉增强压分别增加13.39 mmHg(95%CI,9.71~17.08 mmHg)、11.66 mmHg(95%CI,8.37~14.94 mmHg)及1.95 mmHg(95%CI,0.52~3.38 mmHg),增强指数增加3.97%(95%CI,0.27%~7.68%)。虽然正常高值血压组的偶测血压显著低于高血压组,但经年龄、性别及身高、心率等调整后,两组的增强指数无显著差异。结论与理想血压者相比,正常高值血压患者有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且中心动脉压力及增强指数升高,提示患者左心室负荷加重,动脉顺应性下降。这些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能有助于增加心血管病危险,对其进行评价有助于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危险分层及防治。
刘丽芳谢晋湘王建昌魏璇张力刘力生
关键词:正常高值血压偶测血压中心动脉压
氨氯地平致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水及全身水肿一例被引量:4
2002年
刘平石津生张力张道武
关键词:氨氯地平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水药物不良反应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策略被引量:1
2009年
80岁以上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而越来越受关注。评估高龄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获益与风险,在循证医学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依据全身情况和耐受程度调整血压控制水平,慎重选择药物,平稳缓慢降压,将使高龄高血压患者最大程度受益。
张力张晓艳刘平苏日格刘丽芳魏璇
关键词:高龄高血压循证医学
机械通气导致痰栓阻塞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2005年
刘平张力苏日格王建昌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医源性
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功能变化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评价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对 39例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7例老年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及 2 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 ,检测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内径 (r)、IMT/ r比值和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 (FMD)。结果 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并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 IMT及 IMT/ r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增大 (P<0 .0 5) ,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下降 (P<0 .0 5) ,尤以高血压并脑梗死组改变更明显 ,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结论 老年高血压尤其并发脑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 ,高分辨率超声检测颈动脉 IMT和肱动脉 FMD这两项指标对高血压脑梗死的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张力刘金耀郭华朝
关键词:高血压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高分辨率超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