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光耀

作品数:80 被引量:566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方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6篇交通运输工程
  • 64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4篇隧道
  • 22篇隧道工
  • 22篇隧道工程
  • 16篇地震
  • 14篇抗震
  • 11篇断层
  • 10篇震害
  • 10篇公路
  • 9篇公路隧道
  • 8篇地铁
  • 8篇汶川地震
  • 8篇减震
  • 7篇烈度
  • 7篇衬砌
  • 6篇震区
  • 6篇铁路
  • 6篇强震
  • 6篇强震区
  • 6篇桩基
  • 5篇模型试验

机构

  • 60篇北方工业大学
  • 38篇西南交通大学
  • 16篇四川省交通厅...
  • 8篇河北交通职业...
  • 8篇中铁隧道集团...
  • 5篇中铁二院工程...
  • 4篇中铁城市发展...
  • 3篇四川电力设计...
  • 2篇中铁第四勘察...
  • 2篇四川省交通运...
  • 2篇石家庄铁道大...
  • 2篇四川高速公路...
  • 2篇北京市市政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西华大学
  • 1篇铁道部第二勘...
  • 1篇中国铁路设计...
  • 1篇河北建设集团...
  • 1篇河北建设集团...

作者

  • 79篇崔光耀
  • 31篇王明年
  • 15篇林国进
  • 8篇王道远
  • 6篇于丽
  • 5篇喻波
  • 5篇路军富
  • 5篇许海亮
  • 4篇刘维东
  • 4篇侯占鳌
  • 3篇王维嘉
  • 3篇贾媛媛
  • 3篇袁金秀
  • 3篇王庆建
  • 3篇朱长安
  • 3篇郭艳军
  • 3篇王雪来
  • 2篇郭春
  • 2篇周济民
  • 2篇王玉锁

传媒

  • 20篇高速铁路技术
  • 6篇土木工程学报
  • 6篇铁道工程学报
  • 5篇北京工业职业...
  • 3篇现代隧道技术
  • 3篇岩土工程学报
  • 3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岩土力学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世界地质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铁道建筑
  • 1篇公路
  • 1篇工程勘察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灾害学
  • 1篇西南公路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年份

  • 5篇2023
  • 7篇2022
  • 12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汶川地震隧道震害特点的抗震设防标准评价及建议被引量:3
2013年
基于汶川地震公路隧道震害调查资料,对《JTJ 004-89公路工程抗震规范》进行抗震设防标准评价。结果表明:现有的抗震设防是偏于安全的;现有抗震设防对于软岩隧道仅能满足设防要求,但硬岩隧道却可以承受更高的地震烈度而不发生较严重的震害;应加强现有设防标准中防治断层错动的规定。对涉及隧道的10条条文进行评价,有5条合适,5条不合适,并提出了具体修改建议。最后提出了断层破碎带段隧道结构、洞口结构和普通段隧道结构的抗震设防建议。研究成果对现行规范的修订以及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抗震设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崔光耀王明年于丽林国进
关键词:公路隧道震害特点汶川地震
季冻区隧道冻胀力计算方法及防冻技术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21年
季冻区隧道的冻害整治是隧道工程的一大难点,本文主要从冻胀力的计算方法和防冻技术两个方面对季冻区隧道的冻胀力计算和防冻技术展开分析。在冻胀力计算方面,主要总结了冻胀力计算的3种计算模型,即含水风化层冻胀模型、整体冻胀模型和局部存水冻胀模型;在防冻技术方面,所采取的防冻措施主要分为主动保温措施和被动防冻措施。研究发现:现有冻胀力计算模型仅从纯力学角度解释了冻胀力的来源,与实际工程有较大出入,如何建立更贴合实际的冻胀模型,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此外,目前对防冻效果优越的离壁式保温套衬的研究较少,对防水保温材料的研究与创新也需进一步加强。
崔光耀田宇航王雪来侯占鳌
关键词:隧道工程冻胀力计算方法防冻技术
城市浅埋近接桩基客运专线隧道施工方案研究
2011年
依托成绵乐客运专线机场路隧道下穿成都市蓝天立交工程,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主要从隧道开挖所造成的地表沉降、桩基下沉量以及桩基端部水平位移差值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暗挖施工方案明显优于明挖施工方案。研究成果为既有立交桥的正常运营以及机场路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又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崔光耀苏昊路军富
关键词:客运专线隧道施工方案地表位移竖向位移
隧道钻爆法施工安全5参数判定方法
隧道钻爆法施工安全5参数判定方法。本发明提供了判定指标由位移值所属范围、变形速率范围、变形加速度、支护裂缝状态和地下水状态组成,将判定的危险等级和18种状况类别等一并列入表1,对应的施工措施列入表2,同时提出按现场对钻爆...
王明年路军富刘大刚郭春童建军崔光耀王玉锁张建国魏龙海贾媛媛
文献传递
高地温跨断层隧道隔热减震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为探索高地温跨断层隧道隔热减震技术,本文依托桑珠岭隧道工程,分析了初支与二衬之间设置减震层和阻尼层的隔热减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在初支与二衬间设置减震层和阻尼层后,隧道整体温度下降,最高温度降低了326%;(2)隧道应力降低效果明显,最大主应力最大值减小了2517%,最小主应力最大值减小了4328%;(3)隧道安全系数有较大提升,最小安全系数提高了17562%;(4)设置减震层和阻尼层可降低高地温跨断层隧道的温度,提高隧道安全性能。
魏杭杭庄永香邱枫博谢优崔光耀
关键词:隧道工程高地温断层阻尼层
强震区跨断层隧道刚柔并济抗震技术被引量:1
2022年
为进一步提高强震区跨断层隧道的抗震性能,依托达州―万州高速公路天坪寨隧道F_(1)断层段,利用有限差分数值软件FLAC3D对强震区跨断层隧道刚柔并济抗震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刚柔并济抗震技术后,隧道的横向位移减小9.11%,竖向位移减小8.54%;最大主应力减小51.14%,最小主应力减小3.33%;最大剪应力减小14.59%;最小安全系数提高21.14%~48.25%;抗震效果有明显提高。研究成果可为强震区跨断层隧道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石文昊邱枫博谢优崔光耀
关键词:隧道工程强震区断层破碎带刚柔并济抗震效果
破碎板岩隧道两台阶带仰拱一次开挖工法特性研究
2023年
为保证破碎板岩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本文以玉磨铁路立新隧道为研究背景,对破碎板岩隧道的破坏特征和工法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破碎板岩隧道的破坏特征可分为应力重分布作用下的层理破坏、重力作用下的块体滑落、掉块导致的大范围塌方3个阶段;(2)两台阶带仰拱一次开挖工法较传统台阶法拱顶沉降最大值减小10.66%,仰拱隆起最大值减小8.22%;开挖阶段最大水平位移值减小7.92%;(3)两台阶带仰拱一次开挖工法下收敛值较传统台阶法有所减小,控制效果为12.22%;(4)在支护完成时,两台阶带仰拱一次开挖工法较传统台阶法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最大剪切应力分别减小14.29%、13.33%、13.17%;(5)破碎板岩隧道中两台阶带仰拱一次开挖工法优于传统台阶法。研究成果可为破碎板岩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崔光耀熊泳王庆建
关键词:破坏特征数值模拟
岩质边仰坡绿色支护及涵养装置
一种岩质边仰坡绿色支护及涵养装置,包括储水盒和支护板;储水盒通过锚杆固定,储水盒和支护板形成网状布置对混合种植基材分区固定防护水土流失,同时对岩质边仰坡进行支护;雨天时,雨水依次经过支护板正面锯齿面的初步过滤和减速、鱼嘴...
许海亮郭旭宋义敏崔光耀安栋朱万宇
文献传递
高烈度地震区跨断层隧道围岩注浆抗震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为进一步提高高烈度地震区跨断层隧道的抗震性能,文章依托七达里隧道断层段,利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对采用不同注浆措施的抗震作用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跨断层隧道采用全环接触注浆和全环间隔注浆抗震措施,对二衬拱顶竖向位移和边墙收敛的控制效果较为显著;(2)全环间隔注浆在控制隧道结构主应力方面优于全环接触注浆;(3)全环接触注浆最小安全系数抗震效果达8.16%以上,全环间隔注浆最小安全系数抗震效果达18.97%以上;(4)跨断层隧道采用全环间隔注浆抗震措施的作用效果优于全环接触注浆抗震措施。研究成果可为高烈度地震区跨断层隧道的抗震设防设计提供参考。
王李斌崔光耀荆鸿飞
关键词:高烈度地震区围岩注浆抗震措施
高烈度艰险山区抢通阶段公路震害评价等级体系及处治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强震后,科学、快速地抢通高烈度艰险山区交通生命线是一个难点。以汶川地震灾区公路抢通工程为研究背景,对高烈度艰险山区公路震害评价等级体系及处治技术进行研究。根据公路震害的破坏特点、恢复难易程度,并结合公路抢通的原则、特点及目标,通过分别建立抢通阶段桥梁、隧道及路基震害的评价等级,最终建立了抢通阶段公路震害评价等级体系。公路A、B级震害不需处治;C级震害处治技术为:桥梁半幅限行,隧道及路基采用除危、清方;D级震害处治技术为:桥梁临时支撑或限位、桥上架桥,隧道喷混凝土或安设型钢钢架临时支护,除危、清方,岩石松动爆破;E级震害处治技术为:埋设涵管、设置槽渡、搭设便桥、硐室定向爆破及便道绕避。
崔光耀倪嵩陟张国强
关键词:公路处治技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