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飞

作品数:16 被引量:127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电气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传热
  • 7篇超临界
  • 7篇传热特性
  • 6篇锅炉
  • 4篇亚临界
  • 4篇水冷壁
  • 4篇两相流
  • 4篇临界锅炉
  • 4篇螺纹管
  • 4篇螺旋管圈
  • 4篇内螺纹管
  • 4篇沸腾传热
  • 4篇超临界锅炉
  • 3篇亚临界压力
  • 3篇螺旋管圈水冷...
  • 3篇壁温
  • 3篇传热恶化
  • 2篇动力机械
  • 2篇动力机械工程
  • 2篇直流锅炉

机构

  • 16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作者

  • 16篇尹飞
  • 13篇陈听宽
  • 11篇罗毓珊
  • 5篇李会雄
  • 4篇胡志宏
  • 4篇唐人虎
  • 3篇朱晓静
  • 3篇王为术
  • 3篇高峰
  • 2篇顾红芳
  • 1篇陈骏
  • 1篇李永星
  • 1篇刘伟民
  • 1篇卢冬华

传媒

  • 5篇核动力工程
  • 2篇动力工程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核科学与工程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10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临界及近临界压力区倾斜管与垂直管中汽水沸腾传热特性比较被引量:17
2005年
在亚临界及近临界压力下,对φ32×3mm不锈钢倾斜上升光管(倾角α=20°)及垂直上升光管中水的沸腾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参数范围:压力p=13~21.5MPa,质量流速G=600~1200kg/(m2s),内壁热负荷q=200~600kW/m2.试验结果表明:倾斜管比垂直管更容易发生第一类传热恶化(DNB),但倾斜管发生DNB后的壁温飞升峰值低于垂直管;倾斜管与垂直管类似,增加质量流速可以提高临界热负荷,在近临界压力区比亚临界压力区更容易发生DNB.提出了对超临界锅炉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倾斜管临界热负荷、垂直管及倾斜管最小传热系数的计算关联式.
尹飞陈听宽罗毓珊胡志宏唐人虎
关键词:质量流速亚临界压力传热特性超临界锅炉沸腾传热近临界
超临界锅炉螺旋管圈内螺纹管水冷壁传热及壁温特性研究
尹飞
关键词:传热直流锅炉超临界机组
倾斜内螺纹管中亚临界及超临界压力汽-液传热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在p=9~28MPa,G=600~1200kg/(m2ˇs),q=200~600kW/m2的工况范围内,研究了φ38.1×7.5mm倾斜上升内螺纹管(水平倾角α=19.5°)中亚临界以及超临界汽-液的传热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亚临界压力区,内螺纹管有效地抑制了膜态沸腾的发生,但近临界压力区内螺纹管传热强化作用减弱;超临界压力区内螺纹管的传热良好;工程设计时要保证足够的管内最小质量流速;文中还给出了临界质量流速的试验关联式。
尹飞李会雄陈听宽罗毓珊王为术朱晓静
关键词:内螺纹管亚临界压力超临界压力
超临界压力区倾斜上升光管壁温分布与传热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在超临界压力下,对倾角α=20°的φ25×2.5(mm)不锈钢倾斜上升光管内水的传热特性及管壁温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参数范围:p=23~28 MPa,质量流速G=600~1200 kg/(m2s),平均内壁热流密度q=300~600 kW/m2.试验结果表明:倾斜管壁温及传热系数沿周向分布不均匀;不均匀分布特性在不同焓值区不同;在略低于拟临界焓值区,管壁面换热系数有一个峰值;提高质量流速可减小不均匀性,压力对拟临界焓值区的传热特性和不均匀性影响较明显;内壁平均热流密度对不均匀性和传热的影响大,在较低热流密度时,上母线温度最高,下母线的温度最低,而在高热流密度时,侧面的温度最高.并研究了因为浮力引起的自然对流对不均匀性的影响.
王为术陈听宽罗毓珊李会雄顾红芳尹飞朱晓静
关键词:动力机械工程超临界壁温分布
超临界锅炉螺旋管圈水冷壁传热特性的研究
本文在全周均匀加热和侧面半周加热的条件下,对600MW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螺旋管圈水冷壁φ32×2mm不锈钢管,在倾角α=20°时的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参数的范围为:压力:p=13~30MPa,质量流速G=60...
陈听宽罗毓珊胡志宏尹飞
关键词:超临界锅炉螺旋管圈水冷壁沸腾传热传热恶化传热特性
文献传递
直接安注反应堆压力容器下降环腔内射流传热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失水事故工况 (LOCA)下反应堆下降环腔内的流动和传热研究 ,对反应堆压力容器 (RPV)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一种直接安注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内流动和传热的研究 ,将流动分为横穿射流和冲击射流 ,比较了在两种射流下下降环腔内流动和传热的特点 ,分析了流速比和对流换热系数及温度的关系 ,当流速比在 1~ 1 0时 ,流动属于横穿射流 ,对流换热主要由环腔流速决定 ;流速比大于 1 0后 ,属于冲击射流 ,环腔内对流换热主要决定于安注流速 。
卢冬华尹飞陈骏
关键词:反应堆压力容器传热
亚临界及近临界压力区倾斜上升管传热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在亚临界及近临界压力下,对倾角α=20的Φ323mm不锈钢倾斜上升光管内汽水两相流体的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参数范围:p=13~21.5MPa;质量流速G=600~1200kg/(m2·s);内壁热负荷q=200~600kW/m2。试验结果表明:倾斜管壁温及内壁热负荷沿管壁周向不均匀分布;提高质量流速可以减弱甚至消除这种不均匀性;在不同工况下,压力对传热的影响规律是不同的。还提出了倾斜管最小传热系数的计算关联式。
尹飞陈听宽李会雄罗毓珊胡志宏唐人虎
关键词:传热亚临界近临界
倾斜并联内螺纹管汽-水两相流密度波型脉动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在系统压力p=3~10MPa,质量流速G=300~600kg/s,进口过冷度Δtsub=30~90℃,内壁热负荷q=0~190kW/m2的工况范围内,采用试验段长度与内径之比(L/d)大于600、倾角为19.5o的φ38.1×7.5mm6头内螺纹管,研究了压力、质量流速、进口过冷度以及两管热负荷不均匀对高压汽-水两相流密度波脉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压力增加,系统稳定性增加;随质量流速增加,临界热负荷增加,而临界干度下降;进口过冷度对密度波脉动呈现单值性影响,随进口过冷度下降,临界热负荷降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并联管不对称加热时的临界热负荷较对称加热时的临界热负荷更高。
高峰陈听宽罗毓珊尹飞刘伟民
超临界压力下倾斜上升内螺纹管传热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在超临界压力下,对倾角α=19.5°的φ28.6×5.8(mm)倾斜上升内螺纹管内水的传热特性及管壁温度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参数范围:p=23~28 MPa,质量流速G=600~1200kg/(m2s),平均内壁热流密度q=300~600kW/m2.试验结果表明:管内螺纹造成的漩流作用可减弱内螺纹管截面上自然对流的影响.倾斜内螺纹管壁温及传热系数沿周向分布不均匀性很小.壁面热负荷越大,壁温越高;提高质量流速可降低壁温.在高焓值区,压力越高,传热越强.此外,还提出了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以供工程设计参考.
王为术罗毓珊陈听宽尹飞顾红芳李会雄朱晓静
关键词:动力机械工程超临界壁温分布
内螺纹管中汽-液两相流体摩擦压降特性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在压力为9~22MPa,质量流速为600~1200kg/(m2·s),含汽率为0~1的工况范围内,对Φ38.1mm×7.5mm的6头内螺纹管中汽-液两相流体的摩擦压降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段采用水平绝热布置。试验结果表明:压力对两相流摩擦压降的影响很大,随压力增加,两相流摩擦压降倍率减小,在临界压力附近,两相流摩擦压降倍率趋近于1;随含汽率增加,两相流摩擦压降倍率先增加,然后有减小的趋势;随质量流速增加,两相流摩擦压降倍率减小。用于计算单相水摩擦压降系数以及用于计算汽-液两相流体摩擦压降的试验关联式被提供。
李永星尹飞陈听宽李会雄
关键词:汽-液两相流内螺纹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