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毓珊

作品数:156 被引量:717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技术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1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0篇动力工程及工...
  • 21篇核科学技术
  • 18篇理学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化学工程
  • 5篇电气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1篇传热
  • 33篇两相流
  • 28篇锅炉
  • 28篇超临界
  • 28篇传热特性
  • 23篇螺纹管
  • 21篇内螺纹管
  • 15篇水冷壁
  • 15篇换热
  • 13篇数值模拟
  • 13篇超临界压力
  • 13篇值模拟
  • 12篇反应堆
  • 11篇临界锅炉
  • 11篇超临界锅炉
  • 9篇直流锅炉
  • 8篇汽水两相流
  • 8篇两相流不稳定...
  • 7篇射流
  • 6篇压水堆

机构

  • 15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7篇中国核动力研...
  • 9篇华北水利水电...
  • 4篇哈尔滨锅炉厂...
  • 4篇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上海锅炉厂有...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西安石油学院
  • 1篇中国航天推进...
  • 1篇济南市压力容...

作者

  • 156篇罗毓珊
  • 145篇陈听宽
  • 43篇王海军
  • 18篇郑建学
  • 17篇王为术
  • 16篇卢冬华
  • 15篇毕勤成
  • 13篇毛庆
  • 12篇胡志宏
  • 12篇李会雄
  • 11篇尹飞
  • 11篇张毅雄
  • 11篇杨冬
  • 10篇顾红芳
  • 10篇吴海玲
  • 9篇李红智
  • 9篇徐维晖
  • 8篇吴履琛
  • 8篇蔡继勇
  • 8篇王晓为

传媒

  • 25篇核动力工程
  • 17篇西安交通大学...
  • 13篇动力工程
  • 12篇工程热物理学...
  • 9篇化工学报
  • 8篇化学工程
  • 7篇热能动力工程
  • 4篇华北水利水电...
  • 3篇发电设备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计量技术
  • 2篇热力发电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核科学与工程
  • 2篇锅炉技术
  • 2篇推进技术
  • 2篇油气田地面工...
  • 2篇2006中国...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11篇2009
  • 8篇2008
  • 10篇2007
  • 6篇2006
  • 13篇2005
  • 6篇2004
  • 11篇2003
  • 18篇2002
  • 17篇2001
  • 6篇2000
  • 11篇1999
  • 5篇1998
  • 3篇1997
1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横向射流近壁区的温度变化研究被引量:12
2001年
当热射流垂直入射至主流中时 ,在宽广的射流与主流流速比 ( 0 0 1~ 1 50 )下 ,测量了 3个不同区域内近壁区流体的温度随流速比变化的情况 .通过实验发现 ,横向射流的流动形式复杂 ,不同区域近壁区流体的温度随流速比变化的情况不尽相同 .在射流下游区 ,当流速比大于 0 4 0以后 ,射流核心区已基本离开近壁处 .在射流管出口处 ,低流速比时射流出口温度分布极不均匀 .在射流管内 ,低流速比时存在有紊动区 ,当流速比大于 0 0 5以后 。
王海军卢冬华罗毓珊陈听宽毛庆黄伟
关键词:横向射流近壁区温度变化
液滴冲击无限大液面过程的边界元模拟
液滴冲击液面现象在自然界和工农业生产中极其普遍,如雨滴冲击水体表面、喷淋冷却及高温液滴破碎等.本文采用理想不可压缩势流模型,利用边界元方法对液滴冲击同种液体的无限大液面现象做了数值模拟研究,同时考虑到了重力和表面张力的影...
罗朝霞李会雄陈听宽罗毓珊
关键词:边界元液滴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利用双节流元件测量两相流干度被引量:7
2001年
以经典均相流和分相流模型为基础 ,推导了一个理想条件下直接测量两相流干度的公式 ,分析了公式的适用范围。设计了水平孔板和垂直下降文丘利管串联组合的实验装置 ,并以空气和水为工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表明 ,在环状流区垂直下降文丘利管的压降特性更接近于均相流模型的计算结果。这种方法在文中给定的干度范围内测量的相对误差小于± 10 %。
叶强陈听宽罗毓珊
应用不同紊流模型的二维横向射流传热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31
2001年
为了研究紊流横向射流的流动与传热特征 ,基于控制容积法和协调一致的求解压力耦合方程的半隐方法 (SIMPLEC) ,应用标准k ε模型、重整化群 (RNG)k ε模型和易实现的 (Realizable)k ε模型 ,对射流与主流动量通量比为 0 .5~ 10 0的二维横向射流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 .通过考察二维横向射流的平均流动和紊流特性 ,分析了回流区对射流下游壁面换热的影响 ,从流动机理角度解释了壁面换热峰值点位于重接触点近上游的现象 ,并结合横向射流特征讨论了 3种紊流模型的优劣 .计算结果表明 ,RNGk ε和Realizablek ε模型 ,尤其是Realizablek ε模型的预测值比标准k ε模型的预测值更为准确 .
吴海玲陈听宽罗毓珊
关键词:紊流模型数值模拟传热特性
非均匀受热管管壁温度场的数值计算被引量:3
2007年
针对非均匀受热管管壁周向壁温和热负荷等热特性参数分布不均性,将外壁温度与外壁散热热负荷作为边界条件,建立非均匀受热管的温度场计算二维模拟数学模型,基于径向节点推进思想,采用有限容积法建立离散方程,编制求解流体换热和管壁导热耦合决定的非均匀受热管二维温度场导热反问题数值计算程序。利用程序计算了Φ32mm×3mm和Φ24mm×4mm半周加热垂直上升光管对超临界水的传热特性,计算结果都可以很好地反映非均匀加热管管壁温的分布规律,同时计算收敛性良好。计算结果表明:超临界压力下,半周加热垂直上升光管壁温及壁面热负荷周向分布不均,高热负荷侧温度高,而低热负荷侧温度低。在拟临界区,出现传热强化,管内传热系数的增大会减小热量沿管壁周向的均流作用。
王为术徐维晖陈听宽罗毓珊
关键词:温度场导热反问题热负荷
大粗糙度横肋管摩擦阻力与传热特性被引量:6
2002年
在凝结换热实验台上 ,采用恒壁温法和恒热流法对油品在大粗糙度横肋管中的层流与湍流摩擦阻力与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过程中Re为 5 0~ 6 2 0 0 ,Pr为 75~ 2 6 0 ,管子粗糙高度为 5mm ,导程为 30mm .实验结果表明 ,由于实验管特殊几何结构 (大粗糙度 )和油品物性参数的相互作用 ,使其表现出与以水或空气为工质的常用强化管不同的流动传热规律 ,并且实验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大 .根据实验结果 ,提出了层流区和湍流区油品量纲 1摩擦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关联式 ,并将实验数据与Ravigururajan和Bergles关联式的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可用于大粗糙度横肋管换热器的设计及运行参数优化 .
杨冬陈听宽罗毓珊汤敏姚建安
关键词:传热
亚临界及近临界压力区倾斜上升管传热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在亚临界及近临界压力下,对倾角α=20的Φ323mm不锈钢倾斜上升光管内汽水两相流体的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参数范围:p=13~21.5MPa;质量流速G=600~1200kg/(m2·s);内壁热负荷q=200~600kW/m2。试验结果表明:倾斜管壁温及内壁热负荷沿管壁周向不均匀分布;提高质量流速可以减弱甚至消除这种不均匀性;在不同工况下,压力对传热的影响规律是不同的。还提出了倾斜管最小传热系数的计算关联式。
尹飞陈听宽李会雄罗毓珊胡志宏唐人虎
关键词:传热亚临界近临界
垂直并联管内高压汽水两相流压力降型脉动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本文在宽广的参数范围内,对垂直并联管内高压汽水两相流压力降型脉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系统参数对脉动起始点、周期和振幅的影响。根据两相流的均相模型,对压力降型脉动的周期和振幅进行了数值计算。此方法考虑了系统非线性的影响,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陈听宽荆建刚罗毓珊
关键词:蒸汽发生器汽水两相流
亚临界及近临界压力区内螺纹管两相流阻力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汽水两相流摩擦阻力压降的计算一直是两相流研究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但至今为止,有关内螺纹管高压汽水两相流摩擦阻力特性的研究还很有限,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都很少。该文论述了内螺纹管两相流摩擦阻力的研究概况,并在西安交通大学高压汽水试验台上进行了内螺纹管汽水两相流摩擦阻力的试验研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计算内螺纹管摩擦压降的关联式。试验管为我国600MW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所采用的φ28×5.41mm的12Cr1MoV四头内螺纹管。试验压力为:13~22MPa,质量流速为:400~1800kg/m2·s,蒸汽干度为:0~1.0。
郑建学陈听宽罗毓珊毕勤成吴履琛王晓为刘宝森陈春达
关键词:内螺纹管汽水两相流锅炉
T型三通管横向射流流动与传热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02年
对不同射流与主流流速比下T型三通管中横向射流的流动与传热进行了实验研究 ,得到了流动的基本特性以及不同流速比下局部点的温度波动特性 ,测量了几个关键处的局部传热系数。
王海军陈听宽罗毓珊吴梅
关键词:横向射流传热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