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芳

作品数:38 被引量:259H指数:9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0篇结石
  • 9篇胆总管
  • 9篇胆总管结石
  • 7篇术后
  • 7篇结肠
  • 6篇疗效
  • 6篇溃疡
  • 5篇易激综合征
  • 5篇综合征
  • 5篇健脾
  • 5篇肠易激
  • 5篇肠易激综合征
  • 4篇胆管
  • 4篇中药
  • 4篇疗效观察
  • 4篇结肠炎
  • 4篇溃疡性
  • 4篇溃疡性结肠炎
  • 4篇腹泻型
  • 4篇腹泻型肠易激...

机构

  • 38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辽宁省中医研...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38篇季芳
  • 26篇巩阳
  • 26篇林一帆
  • 26篇刘杨
  • 25篇陆宇平
  • 25篇高文艳
  • 21篇王长洪
  • 9篇雷春红
  • 8篇徐旭
  • 7篇麻树人
  • 6篇李昊燃
  • 6篇盛天骄
  • 5篇王立新
  • 5篇陈山泉
  • 4篇李海瑛
  • 3篇韩菲
  • 3篇朱虹
  • 3篇张宁
  • 3篇邹蕾
  • 2篇王洋

传媒

  • 12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国病案
  • 3篇沈阳部队医药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国卫生质量...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解放军医院管...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人民军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5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总管结石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改变
2013年
[目的]观察胆总管结石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改变。[方法]对100例经腹部超声、CT、MRCP检查,内镜逆行胆囊-胰腺造影乳头切开取石,最终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进行检测,并与随机抽取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前白蛋白进行对照。[结果]胆石组有96%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水平(156±4.23)低于正常值标准,对照组只有32%(259±3.8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石症患者血清前白蛋白较其他疾病降低。
胡伟朱虹林一帆巩阳刘杨高文艳季芳雷春红李昊燃盛天骄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血清前白蛋白
胆管内支架联合化石利胆汤治疗较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内镜介入联合化石利胆汤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经B超、CT、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明确诊断的胆总管结石,收集因无法行内镜下胆总管取石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行内镜下胆总管支架置入术,A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B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术后第2天给予化石利胆汤口服,在患者病情平稳后均停用西药治疗。分别在内支架基础上,B组继续给予化石利胆汤口服,2组治疗1个月后,行ERCP取石术,未成功者再于半年后行取石。[结果]B组腹痛腹胀及黄疸消退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及对比治疗1周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白细胞计数下降情况,随访3个月、半年后再次取石成功率均显著优于A组,2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介入取石配合化石利胆汤治疗效果更好、更安全、可靠。
季芳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管内支架
冬胃颗粒治疗军人寒凝气滞及寒凝血瘀型胃脘痛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冬胃颗粒治疗寒区军人寒凝气滞及寒凝血瘀型胃脘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某寒区军人寒凝气滞或寒凝血瘀型胃脘痛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冬胃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片口服。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第1天、3天、7天、14天时,腹痛腹胀、泛酸、嗳气及纳差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第1天、3天、7天、14天,观察组缓解腹痛有效率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第7天、14天,观察组缓解泛酸有效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第1天、3天、7天、14天,观察组嗳气、纳差控制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GEE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泛酸症状的总体疗效非常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冬胃颗粒治疗寒区军人寒凝气滞及寒凝血瘀型胃脘痛可快速缓解症状。
李学彦刘旭涛林一帆陈晶陆宇平高文艳巩阳刘杨季芳陈山泉
关键词:胃脘痛寒凝气滞寒凝血瘀
王长洪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被引量:1
2013年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临床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位于结肠黏膜层,以溃疡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及排黏液脓血便,有复发性、难治性的特点,病程长,病情迁延反复。目前西医治疗主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氨基水杨酸类药物,不良反应较高及治疗费用昂贵等直接影响本病治疗效果。
季芳王长洪
胃镜下可疑恶性溃疡AgNOR定量检测与随访二次活检病理结果对照研究
2009年
为了探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AgNOR)检测对良、恶性溃疡的鉴别及可疑恶变溃疡的临床随访、二次活检的辅助指导价值,对58例经首次胃镜检查可疑恶性溃疡、活检病理未能确诊为胃癌的患者,进行AgNOR银染法染色并行图像分析检测后,密切临床随访,随访时间1~72周(平均7周)。所有患者均再次胃镜复查,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结果表明,AgNOR每核平均颗粒数≥7.0的30例中19例二次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63.3%),AgNOR每核平均颗粒数<7.0的28例中5例确诊为胃癌(17.9%),两组胃癌检出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AgNOR颗粒数量增多与胃癌关系密切,对AgNOR每核平均颗粒数≥7.0的患者进行密切随访,有助于胃癌的早期发现。
邹蕾林一帆麻树人宋福林雷春红李昊燃陆宇平高文艳巩阳刘杨季芳陈山泉王长洪
关键词:AGNOR
伴有食物不耐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IL-17和IL-23的表达及健脾法对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伴有食物不耐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十二指肠黏膜IL-17和IL-23的表达及健脾法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健脾法为主的中药,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50mg,日3次,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后内镜下取十二指肠黏膜,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IL-17和IL-23的表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的总有效率(P<0.01);各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两组IL-17、IL-2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IL-17、IL-2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和IL-23参与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患者的发病,健脾法治疗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有效,有可能通过调节IL-17和IL-23在肠黏膜的表达达治疗效果。
高文艳王长洪吕冠华林一帆陆宇平巩阳刘杨季芳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食物不耐受健脾法IL-17IL-23
胰管内支架置入术联合化瘀清胰汤治疗慢性胰腺炎15例
2011年
[目的]观察内镜下胰管内支架置入术联合化瘀清胰汤治疗慢性胰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CP患者随机分为A组(12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B组(13例)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化瘀清胰汤,口服或鼻饲;C组(15例)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行内窥镜逆行胆囊-胰腺造影(ERCP)术、胰管内支架置入术,疗程为7 d,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并随访半年。[结果]手术成功率100%,C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脂肪泻3项症状积分显著优于A、B组,3组相比,C组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A、B组(58.3%、76.9%)(P<0.05)。随访结果显示,C组患者体质量均有一定程度增加,治疗后随访体质量指数(BMI)(平均27.5±14.8)较治疗前(平均21.3±2.5)明显提高(P<0.05)。[结论]内镜下胰管内支架置入术联合清胰化瘀汤治疗CP,较单纯西医综合治疗与单纯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疗效更好,更安全、可靠。
刘杨麻树人张宁杨卓高飞邹蕾陆宇平高文艳巩阳季芳王长洪林一帆
化石利胆汤对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CYP7A1和B-UGT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化石利胆汤对经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取石后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血液及胆汁中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bilirubin UDP-glucronosyltransferase,B-UGT)、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 alpha-hydroxylase,CYP7A1)的影响。方法:经ERCP证实为胆总管结石并经(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机械碎石、网篮球囊取石术等取石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服药组为常规西医治疗并口服化石利胆汤,对照组为术后只给予常规治疗,每组各50例。服药后第1天、第7天、1个月观察患者血CYP7A1、B-UGT mRNA的表达,及服药后第1天、第7天胆汁中CYP7A1、B-UGT的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服中药后血中CYP7A1、B-UGT mRNA及胆汁中CYP7A1、B-UGT蛋白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前后2基因及蛋白表达无变化。结论:化石利胆汤很可能是通过上调CYP7A1、B-UGT的mRNA及蛋白表达,抑制成石性胆汁的形成,从而起到治疗胆结石的作用。
巩阳林一帆王长洪王立新麻树人陆宇平高文艳刘杨季芳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CYP7A1
加减化石利胆汤预防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观察加减化石利胆汤辨证施治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2003年1月—2009年1月,经腹部B超、CT、MRCP检查,ERCP乳头切开取石,最终确诊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6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0例,取石术成功后,给予中药"加减化石利胆汤"100 mL,2次/d,口服,每月服用不少于6~7剂,每年服药不少于70剂,对照组300例,未服中药及其他相关药物,同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60个月,平均48个月;患者每半年或出现腹痛症状时复查腹部B超、CT、MRCP检查。结果:实验组有19例复发,对照组有33例复发,两组术后结石累计复发概率分别是6.3%和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1,P=0.037)。结论:加减化石利胆汤辨证施治可有效预防ERCP取石术后患者的胆石症复发。
田金沙林一帆巩阳刘杨陆宇平高文艳季芳雷春红李昊燃盛天骄王长洪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品管路径在输血病历改进中的效果评价
2014年
目的通过对某院输血病历相关问题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方法通过调查某院输血病历改进前及改进后内科、外科输血病历缺陷情况,调查项目包括输血记录内容、输血知情同意书、输血前的化验单等情况。结果改进后的输血病历缺陷次数构成比,内科为14%、外科为19.4%;明显少于改进前的输血病历缺陷次数构成比,内科为35.2%、外科为46.5%。改进后的病历甲级率内科为95.3%、外科为82.4%明显高于改进前的病历甲级率内科为66.8%、外科为52.6%。结论推行品质管理路径,坚持持续改进,对于提升输血病历的内涵质量及避免医疗纠纷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季芳徐旭
关键词:输血病历品质管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