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一帆

作品数:206 被引量:1,133H指数:16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94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5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1篇溃疡
  • 38篇结肠
  • 37篇中医
  • 28篇结肠炎
  • 28篇溃疡性
  • 28篇溃疡性结肠炎
  • 25篇中药
  • 23篇结石
  • 22篇粘膜
  • 22篇胃粘膜
  • 21篇增生
  • 20篇内镜
  • 19篇胆总管
  • 18篇胆管
  • 18篇异型增生
  • 17篇胆总管结石
  • 16篇病变
  • 15篇细胞
  • 15篇癌前
  • 15篇癌前病变

机构

  • 192篇沈阳军区总医...
  • 60篇辽宁中医药大...
  • 16篇第四军医大学...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4篇西安市中心医...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辽宁省中医研...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辽宁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沈阳铁路局中...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206篇林一帆
  • 118篇高文艳
  • 99篇王长洪
  • 94篇刘杨
  • 89篇巩阳
  • 85篇陆宇平
  • 55篇杨卓
  • 46篇陈山泉
  • 32篇麻树人
  • 32篇雷春红
  • 26篇季芳
  • 26篇王立新
  • 25篇盛天骄
  • 21篇胡家露
  • 18篇朱虹
  • 18篇李昊燃
  • 15篇吴卓霖
  • 15篇张宁
  • 14篇刘阳
  • 14篇刘杰

传媒

  • 51篇中国中西医结...
  • 25篇沈阳部队医药
  • 14篇中华中医药学...
  • 10篇辽宁中医药大...
  • 7篇辽宁中医杂志
  • 7篇临床军医杂志
  • 6篇现代中西医结...
  • 5篇中国内镜杂志
  • 5篇创伤与急危重...
  • 4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实用中医内科...
  • 3篇中医杂志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3篇中医药学刊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湖南中医杂志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癌症

年份

  • 3篇2019
  • 9篇2018
  • 14篇2017
  • 15篇2016
  • 19篇2015
  • 20篇2014
  • 6篇2013
  • 14篇2012
  • 17篇2011
  • 10篇2010
  • 9篇2009
  • 14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2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介入加中药清胰利胆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30例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观察内镜介入联合清胰利胆中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B超、CT、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明确诊断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30例,经ERCP明确胆道梗阻部位及性质后,经奥狄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或鼻胆管引流术(ENBD),术后给予清胰利胆中药。[结果] ENBD成功率100%,治疗后黄疸、血淀粉酶及发热、腹痛迅速消退,30例胰腺炎全部治愈。[结论] 内镜介入并清胰利胆中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安全、有效、可靠。
王长洪麻树人刘杨杨卓陆宇平张宁李顺明高文艳林一帆王立新朱虹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治疗
加味四君子汤三联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为观察加味四君子汤三联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中医辨证属脾虚血瘀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及胃黏膜病理改变,对68例脾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或)伴有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者服用甲硝唑与叶酸,其中中西医结合组34例同时服用加味四君子汤。甲硝唑服用1周,其他服用至第24周。治疗前后观察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胃黏膜病理改变情况。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P<0.05)和病理改变逆转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四君子汤三联疗法能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一定程度逆转胃黏膜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
雷春红林一帆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加味四君子汤甲硝唑叶酸
加味四君子汤三联疗法治疗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并改变CdX2 基因蛋白的表达
目的:为研究加味四君子汤联合甲硝唑、叶酸三联治疗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中医辨证属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黏膜改变及CdX2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68例脾虚血瘀型胃脘痛,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为萎缩性胃...
林一帆刘阳陈山泉王长洪宋福林张续李昊燃邹蕾陆宇平杨卓高文艳巩阳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四君子汤
文献传递
大肠息肉、大肠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否为大肠息肉、大肠癌的危险因素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06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医科、内窥镜科、消化内科、普外科收入患者,其中大肠息肉组患者30例,大肠癌组患者30例,同时选取肠镜检查无明显异常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行13 C呼气试验检测Hp,并对大肠息肉、大肠癌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结果]大肠息肉组(50.0%)、大肠癌组(46.7%)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0.0%)。大肠息肉组与对照组比较(χ2=6.99,P〈0.01),大肠癌组与对照组比较(χ2=5.65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大肠息肉组与大肠癌组比较(χ2=0.6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Hp阳性的大肠息肉患者中,脾肾阳虚证明显高于其他证型(χ2=24.2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Hp阳性的大肠癌患者中,阴阳两虚证明显高于其他证型(χ2=8.2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感染可能是大肠息肉、大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大肠息肉、大肠癌分别与中医脾肾阳虚证及阴阳两虚证密切相关,根除Hp并结合温阳散结、养阴益气治疗可能是防治大肠息肉、大肠癌的方法之一。
祖浩妍杨卓蒋会勇巩阳林一帆刘杨
关键词:大肠息肉大肠癌HP感染中医证型
扶正逐瘀中药联合内镜介入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继发全身炎症反应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扶正逐瘀中药联合内镜介入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继发全身炎症反应(SIRS)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AOSC继发SIRS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清热解毒中药组(A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解毒中药)、扶正逐瘀中药组(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服扶正逐瘀中药)、及对照组(C组,仅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每组15人,于治疗前、口服中药第3天、第7天检验血清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结果]A组、B组、C组中分别有1、1和2例被剔除,其余患者完成试验。口服中药第7天,检测41例患者白细胞计数:A组:(8.42±1.88)×109/L(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7.55±1.11)×109/L(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8.85±1.60)×109/L。降钙素原计数:A组:(0.83±0.39)ng/ml(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0.73±0.28)ng/ml(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1.08±0.39)ng/ml。白介素6:A组:(22.89±11.05)ng/L(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13.99±4.85)ng/L(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28.72±13.63)ng/L。[结论]清热解毒中药联合扶正逐瘀中药对AOSC继发SIRS的治疗有辅助治疗效果,可加快感染指标的恢复。
薛宁林一帆王利平于丽高文艳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全身炎症反应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内镜像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内镜像与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为UC的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9月~2015年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的32例UC患者,进行系统的中医体质量表测定。统计UC患者的结肠黏膜内镜像,归纳常见的结肠黏膜内镜像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32例UC患者结肠黏膜内镜像表现中以Ⅱ型表现为最多,其次为Ⅰ型,Ⅲ型最少。其中Ⅰ型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或)水肿;Ⅱ型主要表现为溃疡、糜烂、弥漫性分布;Ⅲ型表现以息肉、肠腔狭窄、肠管僵硬为多。其体质调查中以阳虚质(75%)与气虚质(65.63%)为最多,其余体质类型相对较少,各体质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65,P〈0.05)。UC患者结肠镜像表现中弥漫性分布、溃疡、糜烂、黏膜充血(或)水肿、黏膜脆性增加,触之易出血、颗粒样改变的各体质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肠黏膜内镜像的体质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患者以阳虚质与气虚质两种体质类型为主,且多为兼夹体质。结肠内镜像分型与中医体质具有相关性,各内镜像分型均以阳虚质、气虚质为主。
王利平高文艳林一帆张建觅于丽王长洪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阳虚质气虚质中医体质
猕猴桃根的抗肿瘤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肿瘤目前是世界范围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逐年递增,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中医学认为肿瘤多是本虚标实之证,恶性肿瘤发病的关键病理基础为火热之毒,因此,清热解毒法乃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治疗法则之一,应贯穿治疗本病之始终。猕猴桃根是具有代表性清热解毒中药,具有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在抗肿瘤作用的临床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疗效。近几年临床对猕猴桃根的研究较多,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总结猕猴桃根有效部位筛选、有效成分以及不同肿瘤类型临床研究,对猕猴桃根抗肿瘤作用和临床应用以及药理活性成分进行综述,以证实猕猴桃根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开发以及应用前景优秀。
李京徐莹徐莹杨晓丹刘杨栾玉婷林一帆
关键词:猕猴桃根肿瘤抗肿瘤作用
健脾温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效性的Meta分析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健脾温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选取国内外多个权威数据库为资料源,并辅以手工检索。使用Jadad量表记分法进行质量评估,通过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文献6篇,共计44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221例,对照组221例。森林图显示OR值5.38,95%CI[3.09,9.34],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健脾温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较其他疗法(西药、中医其他内科治法、安慰剂)有更好的疗效。
魏秋月林一帆盛天骄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疗法健脾温肾法META分析
胃癌前病变MC5抗原定量分析及对胃癌高危人群预测价值的探讨被引量:2
1997年
应用本院制备的抗结肠癌单克隆抗体MC5及ABC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了64例具有随访结果的胃粘膜异型增生标本。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MC5抗原的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通过计算约登指数及绘制ROC曲线探讨了高危界值。64例标本中包括癌变组30例,未癌变组34例,随访时间6~72个月(平均26个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癌变组30例标本中有20例表达阳性(66.7%),未癌变组34例标本中仅8例呈阳性表达(23.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图像分析等结果显示,MC5的平均灰度值>0.22为高危界值,以此值作为判定不典型增生是否具有癌变倾向的依据,其灵敏度为76.7%,特异度为73.5%,准确度为75.0%。结论:MC5抗原的表达程度和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癌变关系密切。MC5抗原表达阳性的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尤其当灰度值≥0.22的病例,是具有潜在癌变倾向的高危人群,对这些病人进行严密的随访监测,可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刘杰胡家露曹晓燕樊代明陈希陶张学庸林一帆张沥
关键词:胃粘膜增生胃肿瘤癌前病变高危人群
中医体质与消化系统疾病关系研究概况被引量:2
2014年
随着中医体质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范围的不断扩大,更多趋向于疾病与体质关系的探索。该文综述中医体质的概念、分型与证候的关系,消化系统疾病与易患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消化系统疾病的辨质施治及辨体调护等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体质的判定有待进一步量化;疾病阶段不同,中医体质的调研结果易出现体质与证候的混淆;体质调研结果尚待与实验检测指标规范结合;结合现代微观技术的研究成果少等;研究可结合三因制宜原则进行调查及标准化制定。
冯玉霞林一帆刘杨
关键词:中医体质消化系统疾病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