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雪峰

作品数:123 被引量:499H指数:1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总装备部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2篇骨折
  • 28篇手术
  • 22篇手术治疗
  • 20篇脊柱
  • 19篇腰椎
  • 18篇股骨
  • 17篇航天
  • 17篇航天员
  • 16篇救护
  • 14篇股骨粗隆
  • 14篇粗隆
  • 13篇疗效
  • 13篇内固定
  • 11篇神舟
  • 10篇脊柱侧
  • 9篇急救
  • 9篇侧凸
  • 8篇后凸
  • 8篇关节
  • 7篇髓内

机构

  • 113篇解放军第30...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安徽省铜陵县...
  • 1篇嘉鱼县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1篇周雪峰
  • 71篇马华松
  • 56篇邹德威
  • 55篇鲍磊
  • 44篇白克文
  • 34篇彭军
  • 31篇海涌
  • 26篇王蒙
  • 26篇岳茂兴
  • 24篇高铁山
  • 24篇刘志国
  • 24篇方伟武
  • 23篇化楠
  • 21篇张坚
  • 20篇崔少杰
  • 19篇谭荣
  • 15篇邵水霖
  • 15篇李成林
  • 14篇宋志
  • 13篇陈志明

传媒

  • 14篇总装备部医学...
  • 11篇中国脊柱脊髓...
  • 9篇中国矫形外科...
  • 5篇临床骨科杂志
  • 5篇中华急诊医学...
  • 4篇颈腰痛杂志
  • 4篇第三届全军创...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第四届全军腰...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老年保健

年份

  • 6篇2017
  • 5篇2016
  • 13篇2015
  • 10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1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6篇2006
  • 21篇2005
  • 10篇2004
  • 11篇2003
  • 1篇2001
  • 3篇2000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炮弹伤25例的弹道分析和早期处理
目的:根据现代武器发展使用的趋势,有关炮弹伤的伤员今后有可能增多,因此探索炮弹弹道伤的弹道规律、特点及与清创手术的关系,正确迅速地做好早期处理极为重要.作者报告1999年4月8日参加抢救的25例炮弹伤患者的早期处理体会....
岳茂兴周晓光王聆吴航滨张坚周雪峰
文献传递
跳跃性多发性脊柱骨髓炎1例
2006年
鲍磊马华松周雪峰邹德威
关键词:骨髓炎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进展被引量:3
2004年
谭荣邹德威周雪峰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早期观察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探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1月起,对20例单节段或多节段以颈椎间盘退变为主的颈椎病患者进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男12例,女8例,年龄38 ̄55岁,平均47岁;其中单节段置换14例,两个节段及以上(含两个)置换6例,共28个节段;术后随访6个月至1.5年,对术后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进行JOA评分,对颈椎曲度、人工颈椎间盘及相邻节段的高度、人工颈椎间盘的活动度以及人工颈椎间盘与椎间隙终板界面间的稳定性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均获得满意改善,影像学随访消失的生理弯曲、后凸畸形均获得满意纠正。置换间隙高度与上下相邻间隙高度相等,颈椎过伸过屈位时置换间隙前高后高变化与相邻椎间隙一致,人工间盘与上下终板间紧密贴合,无透光区、无位移,随访中人工间盘活动度良好,无失稳及脱位发生。结论:颈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操作简单,在减压的同时可重建椎间隙高度及生理弯曲,恢复椎间活动度,早期临床疗效良好。
邹德威谭荣张瑞娟马华松周雪峰邵水霖白克文
关键词:人工颈椎间盘
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被引量:26
2008年
目的:探讨合并有半椎体畸形的脊柱侧后凸患者的手术矫正策略和方法,并对手术矫正效果进行评估。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合并半椎体畸形的脊柱侧后凸患者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12.2岁。侧凸Cobb角平均84.6°(28°~150°),后凸平均68°(47°~125°)。切除的半椎体最高T3,最低S1。对合并有前凸、半椎体凸向腹侧的2例患者采用前路半椎体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对于单纯的半椎体、代偿弯无结构性弯曲的9例患者行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于半椎体同时合并结构性代偿弯、Risser征大于Ⅱ级的11例患者行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长节段矫形代偿弯固定融合术;对于有半椎体畸形同时代偿弯为结构性弯曲、Risser征小于Ⅱ级未发育成熟的3例患儿行后路半椎体切除固定,在代偿弯性结构性弯则用带有可以调节的"生长阀"固定。结果:手术时间3.5~6.5h,平均4.5h;术中出血300~2100ml,平均850ml。术后出现单侧下肢麻木者1例,1周后完全缓解,无其他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侧凸平均38.3°(24°~58°),矫正率53.7%;术后后凸平均25.3°(13°~38°),矫正率61.5%。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未发现假关节形成,后凸和侧凸无明显丢失。结论:半椎体切除和采取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可以起到很好的矫正效果。虽然存在一定的神经损害的风险,但是术前充分的评估、缜密的手术设计和术中精确的操作可避免神经损害发生。
邹德威吴继功马华松周雪峰谭荣刘玉曾张乐乐陈晓明鲍磊张强
关键词:先天性脊柱侧凸半椎体切除脊柱后凸内固定
重度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9
2005年
目的:评价重度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65例重度脊柱侧凸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1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30例,其它类型脊柱侧凸18例.术前侧凸Cobb角82°~171°,平均108°,其中32例合并后凸,后凸Cobb角60°~108°,平均81.8°.冠状面C7垂线偏移骶中线21~62mm,平均29.7mm.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减退,最大肺活量平均为正常值的52%.术前均进行详细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价.根据患者的畸形部位、程度和特点选择包括一期或分期前路松解、半椎体切除、椎体截骨、后路松解、内固定、融合术等进行矫正.结果:所有患者安全完成手术,无死亡及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术后侧凸矫正36°~102°,平均53°(49.1%),后凸矫正31°~68°,平均47°(58.4%),C7垂线偏移平均矫正21.2mm.随访12~72个月,平均32个月,侧凸和后凸平均丢失分别为12°和8°,无假关节形成.最后随访时81%的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结论:详细全面的术前检查和适当的手术方法选择是重度脊柱侧凸矫正手术的关键,术中和术后的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获得手术安全的保证.
海涌陈志明马华松吴继功陈晓明邹德威周雪峰谭荣
关键词:重度脊柱侧凸矫正手术
神舟四、五、六号航天员医疗保障的难点及其救护对策研究
岳茂兴邹德威张坚刘志国周雪峰高铁山李成林化楠崔少杰方伟武张建中
损害控制技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损害控制技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8年12月~2013年12月间入院的16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损害控制技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运用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系统(POS...
王蒙周雪峰白克文鲍磊彭军马晓明周家宁伍佳剑
关键词: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POSSUM评分系统
文献传递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
2004年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对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 1996~ 2 0 0 1年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 75例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按莫子丹等[1] 的术后评定标准 ,优 6 0例 ,占 80 % ;良 13例 ,占 17 3% ;差 2例 ,占 2 7%。 75例中 7例出现术后并发症 ,包括下肢旋转畸形 3例 ,髋内翻 2例 ,内固定失败 2例。 结论 动力髋螺钉对各种类型的股骨粗隆部骨折均能坚强固定 ,有利于病人的早期功能锻炼及骨折愈合。其造成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有手术时机延误致手术难度增加 ,手术操作不规范 。
鲍磊海涌周雪峰章纯光马华松王晓平
关键词:股骨粗隆骨折动力髋螺钉并发症
抗生素骨水泥链珠结合骨搬移技术分期治疗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抗生素骨水泥链珠结合骨搬移技术分期治疗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行手术治疗32例股骨及胫骨慢性骨髓炎病人,采用分期治疗:一期进行彻底清创、去除死骨、放置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安装环形外固定延长架;二期取出万古霉素抗生素链珠,进行截骨延长、骨搬移。定期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搬移情况,骨搬移结束后视断端对合情况决定是否植骨。采用Paley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对骨性愈合及下肢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32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6~64个月。病人治疗结束后炎症完全控制,且均达到骨性愈合,其中12例在搬移结束后行自体骨移植,20例断端对合后骨性愈合。所有病人均恢复了日常生活。Paley评分骨性结果:优21例,良11例。功能结果:优23例,良7例,一般2例。搬移结束后HSS评分为(92.19±7.24)分,与术前的(71.94±11.1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40,P<0.001)。结论抗生素链珠结合骨搬移技术分期治疗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临床疗效最终达到骨性愈合,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彭军周雪峰白克文鲍磊王蒙樊佳奇
关键词:骨搬移慢性骨髓炎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