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红艳

作品数:51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0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细胞
  • 10篇胃癌
  • 10篇病理
  • 9篇海马
  • 8篇缺血
  • 7篇细胞集落
  • 7篇粒细胞
  • 7篇粒细胞集落刺...
  • 7篇脑缺血
  • 7篇集落
  • 7篇集落刺激因子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结
  • 5篇淋巴结转移
  • 5篇慢性
  • 5篇病理学
  • 4篇凋亡
  • 4篇胃腺
  • 4篇胃腺癌
  • 4篇腺癌

机构

  • 45篇江汉大学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武汉市中医医...
  • 2篇中山大学
  • 2篇武汉市公安局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49篇周红艳
  • 25篇刘丽江
  • 18篇陈莹
  • 16篇舒细记
  • 13篇邓昊
  • 13篇镇鸿燕
  • 11篇李艳
  • 11篇黄萱
  • 10篇柳威
  • 8篇艾永循
  • 8篇陈艳华
  • 8篇陈琼霞
  • 6篇熊巍鹏
  • 5篇王成鑫
  • 4篇叶庆
  • 3篇胡锡元
  • 3篇刘良
  • 3篇周亦武
  • 3篇李上勋
  • 3篇许爱萍

传媒

  • 9篇江汉大学学报...
  • 3篇法医学杂志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癌症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医学信息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7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脾脏细胞核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关系的图像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人脾脏细胞DNA含量改变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6例已知死亡时间的人体脾脏,在死后5~36h内逐时进行细胞学涂片、Feulgen Vans染色观察,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脾脏细胞核积分光密度、平均灰度等灰度参数,所得数据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在5~36h内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平均灰度均值均与死亡时间显著性相关,并得出对应的回归方程,其中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平均灰度逐渐增大。结论人脾脏细胞核DNA含量改变呈现一定规律,与死亡时间明显相关。
舒细记胡家伟刘丽江任亮周红艳刘良
关键词:DNA含量死亡时间法医病理学
应用图像分析技术评估胃腺癌细胞增殖、DNA倍体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应用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胃腺癌细胞DNA倍体平均含量、细胞增殖状况,评估其与胃腺癌淋巴结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关系.方法:收集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胃腺癌标本69例,经Feulgen染色,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胃腺癌细胞DNA倍体平均含量、细胞增殖状况进行定量分析,观察其与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N0、N1、N2、N3组胃腺癌细胞DNA异倍体平均含量、增殖期细胞数量随淋巴结转移数目增高而依次升高,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转移淋巴结个数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腺癌细胞DNA异倍体含量高、进入S/G2/M期细胞多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且与胃腺癌UICC/AJCC的淋巴结转移分期呈正相关,评估胃腺癌细胞增殖、DNA倍体状况对提示淋巴结转移的程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舒细记镇鸿燕周红艳刘丽江
关键词:胃腺癌细胞增殖活性DNA倍体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分期
电流斑的环境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利用环境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energydispersive X-ray microanalyser,ESEM-EDX)研究电流斑微观形态特征及元素构成,以期为电流斑及电击死的鉴定提供更准确、客观的依据。方法用ESEM-EDX检测5例电流斑的扫描电镜形态、金属颗粒的形态及其元素组成。结果电流斑及周围皮肤可见电穿孔、金属熔珠,熔珠主要由铁、铜、铝等常见金属元素和金、钛、钡等人体少见的金属元素构成。结论 ESEM-EDX检测可为电击死的鉴定提供客观的依据。
刘丹王昊李上勋马祥涛段祎杰周红艳周亦武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电击伤皮肤
胃腺癌组织学异质性与淋巴结转移程度相关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研究胃腺癌组织学异质性与淋巴结转移程度的关系, 探讨胃腺癌组织学异质性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138例胃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对全部肿块进行间断连续切片后,在光镜下检查,以出现两种和两种以上的组织学亚型为有组织学异质陛.对切除的淋巴结进行全数检查,并按照UICC/AJCC的标准进行N分期,比较不同的N分期中胃腺癌组织学异质性的分布. 结果:138例胃腺癌中组织学异质性的出现率仅为58.7%.组织学异质性以同时存在两种组织学亚型者居多(69/81,85%), 其中半数以上是管状型腺癌+低分化型腺癌(42/69,60%). 138例胃腺癌检查出淋巴结8 568个,平均每例62.1个.N0: 33例,N1:36例,N2:29例,N3:40例.N0组中有组织学异质性的胃腺癌仅占36%,N3组中占80%.有无组织异质性在不同的N分期中分布不同,差异有显著性(X2 值=14.86,P<0.001).若按照占优势的组织学结构进行分型,138例胃腺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程度之间并无以上关系(X2值=5.24,P>0.05). 结论:胃腺癌的组织学异质性常见,出现率为58%.胃腺癌组织学异质性与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关系.
刘丽江舒细记镇鸿燕邱晓东邓昊周红艳张应天
关键词:胃腺癌组织学淋巴结转移肿瘤
利用区块链技术强化慢性病患者信息管理探讨
2023年
介绍慢性病患者信息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区块链与慢性病患者信息管理的内在契合性,阐述区块链在强化慢性病信息管理方面的作用,包括提升慢性病管理效率、助力科学管理与决策、规范医疗行为等,探讨区块链在慢性病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实景。
桂玉然周红艳舒细记
关键词:区块链慢性病信息管理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海马慢性持续性低血流灌注后的修复作用
2007年
目的通过对大鼠海马的持续性低血流灌注,观察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胶质细胞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骨髓干细胞向中枢神经系统迁移的反应,探讨G-CSF对大鼠持续性低血流灌注状态下海马CA1区的病理学修复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持续性低血流灌注模型(2VO术),术后20周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骨髓干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分析海马CA1区CD34阳性细胞、锥体细胞的数量及其分布状况、以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的数量和胞质突起的长度变化。结果连续给予rhG-CSF后大鼠海马CA1区可见CD34阳性细胞存在,提示其动员了骨髓干细胞向中枢神经系统迁移。相对于对照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在持续性大脑低灌流状态下,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量明显增多,GFAP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其胞质突起分支增加、长度明显缩短。结论大鼠海马经持续性低血流灌注后,rhG-CSF可通过动员骨髓细胞向中枢神经系统的迁移,促进海马区锥体细胞、胶质细胞的增生或(和)激活,增强修复能力,为慢性持续性低血流灌注脑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丽江舒细记周红艳李艳王翠兰陈莹刘良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海马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后肾腺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及文献分析
2016年
目的后肾腺瘤是泌尿系统罕见肿瘤,对其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例手术切除的后肾腺瘤标本,应用常规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方法,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其病理特点。结果 2例后肾腺瘤均为境界清楚的肿块;镜下瘤细胞小而密集,排列成呈腺泡状、腺管状及实性小巢状结构;核圆形、椭圆形,胞浆稀少、淡染;可见乳头样及不成熟肾小球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T1、CD57、Vimentin阳性,CK7、AMACR阴性。结论后肾腺瘤为罕见的肾脏原发性上皮源性良性肿瘤,依据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正确诊断。
周红艳王成鑫陈琼霞刘丽江
关键词:后肾腺瘤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
STAT1对Survivin抑制胃癌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的研究
邓昊镇鸿燕李艳周红艳刘丽江黄萱陈琼霞高友晶
胃癌是全球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经发现多为进展期,胃癌的发生与发展的机制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肿瘤细胞凋亡率较低是胃癌生物学行为的一大特点。STAT1是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活化子(Signal ...
关键词:
关键词:胃癌反义寡核苷酸临床病理学分子病理学
异位胰腺组织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02年
周红艳邓羚刘丽江
关键词:异位胰腺组织文献复习先天性异常胰腺疾病病理诊断
石蜡包埋组织芯片制作的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通过构建不同规格的石蜡包埋组织芯片,探讨在制作石蜡包埋组织芯片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方法:利用组织点样仪构建组织微阵列蜡块,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制片,分别进行HE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检测组织芯片的制作质量.结果:组织微阵列蜡块中的供体蜡块组织排列整齐,组织芯与受体蜡块融合致密,组织芯片切片基本完整,厚薄均匀.经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组织形态可利用率在64.04%~93.75%.结论:良好的供体蜡块与受体蜡块、准确的组织定位、合适的排列方式和熟练的组织芯片制备技术是构建高质量组织芯片的关键因素.
陈莹邓昊周红艳官静刘丽江
关键词:组织芯片石蜡包埋组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