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创一期矫治法洛四联症
- 目的总结7例股动静脉插管体外循环经左前胸微型切口入路一期矫治法洛四联症体会。方法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采用股动静脉插管体外循环经左前胸微型切口矫治法洛四联症7例,男3例,女4例;年龄(3.5~10.0)岁,中...
- 乔彬李海杰刘士峰邵宝伟吴莉莉张锋泉王同建宁岩松鞠吉峰蒋怡燕司彪朱萌
- 实验猪血流量及压力测定的麻醉管理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实验猪血流量及压力测定的麻醉管理,评价该实验期间麻醉效果。方法巴马香猪10头(雄雌各半),体重35~40 kg,月龄5~6个月。术前12 h禁食,6 h禁水。麻醉前15 min在臀大肌肌肉注射氯胺酮10mg/kg,阿托品0.02 mg/kg,咪达唑仑0.1 mg/kg作基础麻醉。开放耳缘静脉,颈内静脉置F5双腔管,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可夹在舌头上),鼻咽温,股动脉置20号套管针监测动脉压。麻醉诱导氯胺酮10 mg/kg,速眠新Ⅱ0.1 mg/kg联合静脉注射,保留呼吸行气管插管,压力控制呼吸,潮气量8~12 ml/kg,空氧混合气体吸入。麻醉维持速眠新Ⅱ0.1 mg/kg追加1次/60 min,辅助异氟醚0.8%~1.4%吸入。实验方法:实验猪取仰卧位,胸骨正中切口,前腔静脉近心端、远心端,主肺动脉瓣上1 cm,左、右肺动脉起始部,缝制荷包线,插套管针连接压力感受器、测量血管内压力,测压完成后,应用Veri Q 4221流量仪,测量上述部位血管流量。结果实验中基础麻醉效果较好,气管插管一次成功,无麻醉死亡;麻醉维持稳定,血流动力学平稳,术中无疼痛反射,肌肉松弛良好,总时间2.5~3.0 h,实验结束后均在10~15 min内恢复呼吸,一次拔除气管导管,无感染,24 h进食,放养于猪舍内至今全部存活。结论麻醉处理合理,效果良好,麻醉方法可行性强,用药合理,保障实验顺利进行。
- 蒋怡燕乔彬吴莉莉王同建宁岩松张锋泉段文元林晓娜徐军
- 关键词:动物实验基础麻醉麻醉诱导麻醉管理
- 改良双侧Glenn术临床应用研究
- 目的分析改良双侧Glenn术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结果,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应用改良双侧Glenn术治疗功能性单心室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3.5~18.0岁,平均(7.4±3.3)...
- 乔彬李海杰刘士峰邵宝伟吴莉莉王同建张锋泉宁岩松鞠吉峰蒋怡燕司彪朱萌
- Narcotrend监测对调控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麻醉深度的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Narcotrend脑电/意识深度监测(NT指数)指导下调控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麻醉深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患者80例(ASA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组(n=40):NT指数指导下进行麻醉用药与调控;C组(n=40):隐蔽NT指数监测,由麻醉科医师按传统经验调节麻醉用药。常规监测ECG、HR、SpO2、桡动脉压、右颈内静脉中心静脉压(CVP)及NT指数,记录NT指数、术中麻醉用量、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NT指数波动较小,N组镇静药量、镇痛药量及肌松药用量比C组明显减少(P<0.05),苏醒时间提前3~4 h;拔除气管导管提前7~8 h(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应用NT麻醉深度监测系统安全有效,可使麻醉深度达到量化,个体指数明确,麻醉深度直观明确,是一种连续实时无创的脑电/意识深度监测方法供临床选用。
- 蒋怡燕乔彬吴莉莉林晓娜
- 关键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麻醉深度
- 不同的吸入氧浓度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气体交换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纯氧常规用于麻醉前预先吸氧和麻醉诱导,但吸高浓度氧会发生肺不张,可在全麻期间损害肺气体交换,本研究以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xygen,FiO2)为纯氧(1 L/L)通气为对照,观察气管插管后FiO2为0.5 L/L混合空气通气对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先天性心脏病(非紫绀型)手术患者102名,年龄1月~13岁,均以1 L/L O2在麻醉前预先吸氧3 min和(麻醉诱导时)面罩通气2 min,接下来气管插管。这些患者随机分为2组:混合通气组(51例,行FiO2为0.5 L/L O2通气),纯氧通气组(51例,行1 L/L O2通气)。分别于预先吸氧前和气管插管后30 min、入ICU、拔管后30 min以及术后前3 d做动脉血气分析,并计算动脉血氧分压(PaO2)/FiO2比值。结果:PaO2术后在入ICU(0.6 L/L FiO2)、拔管后30 min(1.5 L/min)面罩吸氧两个时间点,动脉血氧PaO2在混合通气组明显高于纯氧通气组,PaO2/FiO2值在插管后30 min、入ICU(0.6 L/L FiO2)、拔管后30 min(1.5 L/min)面罩吸氧等时间点混合通气组明显高于纯氧通气组(P<0.05),且混合通气组的ICU机械通气时间、住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结论:先天性心脏病(非紫绀型)手术患儿全麻时,混合通气较纯氧通气能够显著的改善肺的气体交换功能和预后。
- 鞠吉峰刘亚莉乔彬吴莉莉蒋怡燕师建国裴建明
- 关键词:先天性肺不张气体交换肺分流
- 改良双侧Glenn手术后早期处理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总结功能性单心室患者行改良双侧Glenn术后早期处理经验,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济南军区总医院共19例功能性单心室患者行改良双侧Glenn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9例;年龄3.5~18.0(7.4±3.3)岁,体重11.5~70.0(21.5±12.3)kg;术前经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功能性单心室19例,其中合并三尖瓣闭锁4例,二尖瓣闭锁1例。术后患者均取半卧位,留置桡动脉、上腔静脉测压管,常规建立下腔静脉输液通路。给予多巴胺、米力农等正性肌力药物,依据上腔静脉压力情况予以吸入伊洛前列环素,后续口服西地那非,并强调联合序贯治疗。控制红细胞积压(HCT)在0.40左右,血浆白蛋白>30 g/L。撤离呼吸机后予以抗凝治疗。结果全组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19.0±41.8)min,机械通气时间(6.5±1.9)h,监护室滞留时间(3.6±1.5)d,纵隔心包引流量(13.9±4.2)ml/kg。全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较术前上升28.3%(t=5.13,P=0.000),术后平均肺动脉压(13.6±3.6)mm Hg。结论改良双侧Glenn术对于难以解剖根治及不能Ⅰ期生理矫治的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效果良好。术后应结合新的手术方式及病理生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处理。
- 高毅吴莉莉康霞乔彬
- 关键词:功能性单心室围手术期
- 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治疗策略
- 目的:回顾性总结新生儿复杂先心术后的治疗经验,探寻合理的术后监护方法,提高监护质量。方法: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ICU新生儿复杂先心病术后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0.6~30(17.7+3.9)d,体...
- 高毅乔彬吴莉莉康霞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输入经体外循环后血液对机体炎症因子的影响观察
- 目的 观察输入经体外循环后血液对机体炎症因子影响变化规律,与进行超滤后未输机血组进行比较,探讨输入机血是否增高炎性因子导致机体进一步损害.方法 2009年6月到2009年8月婴幼儿先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
- 吴莉莉王振祥段海云尤峰董凯
- 文献传递
- 新生儿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
- 目的:总结11例新生儿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患儿5~28d,平均(10.6+2.7)d。男8例,女3例,体重2.8~4.3Kg,平均(3.5+0.5)Kg。均合并有房间隔缺损、左上腔静脉、动脉导管未闭等一种或多种...
- 宁岩松乔彬吴莉莉王同建张锋泉朱萌司彪李海杰刘士峰邵宝伟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缺损新生儿法洛四联症手术治疗
- 文献传递
- 婴幼儿主动脉弓中断及合并畸形一期矫治术的麻醉管理
- 2012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主动脉弓中断及合并畸形一期矫治术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 23例主动脉弓中断及合并畸形婴幼儿行一期矫治术,全组患者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进行,采用常规超滤及改良超滤,入室至深低温停循环前均以前列腺素E1(PGE1)10~30 ng/kg.min输注。结果转流时间为(87±72)min,阻断主动脉时间为(67±42)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45±23)min。停机后下肢动脉压力超过上肢11例,与上肢相同8例,低于上肢4例。无麻醉并发症。19例痊愈出院,恢复良好。结论适当的术中麻醉管理有助于手术成功进行与患者术后恢复。
- 鞠吉峰乔彬吴莉莉高毅蒋怡燕徐军林晓娜
- 关键词:主动脉弓中断深低温停循环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