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小红

作品数:34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5篇狂犬
  • 20篇狂犬病
  • 17篇病毒
  • 12篇犬病
  • 12篇狂犬病病毒
  • 11篇疫苗
  • 7篇抗体
  • 7篇狂犬病疫苗
  • 6篇人用狂犬病疫...
  • 6篇CT
  • 5篇N-
  • 4篇蛋白
  • 4篇毒株
  • 4篇中和抗体
  • 4篇糖蛋白
  • 4篇免疫
  • 4篇免疫原性
  • 3篇新型冠状病毒
  • 3篇生物学特性
  • 3篇生物学特性研...

机构

  • 34篇中国食品药品...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北京生物制品...
  • 1篇北京生物制品...
  • 1篇康希诺生物股...

作者

  • 34篇吴小红
  • 26篇曹守春
  • 25篇李加
  • 24篇石磊泰
  • 21篇李玉华
  • 17篇王云鹏
  • 16篇刘景华
  • 16篇俞永新
  • 14篇董关木
  • 7篇唐建蓉
  • 5篇刘欣玉
  • 4篇杨立宏
  • 2篇张晓焕
  • 2篇叶强
  • 1篇聂建辉
  • 1篇朱凤才
  • 1篇胡月梅
  • 1篇李长贵
  • 1篇邹剑
  • 1篇付瑞

传媒

  • 7篇中国生物制品...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药事
  • 2篇微生物学免疫...
  • 2篇中国医药生物...
  • 2篇中国病毒病杂...
  • 2篇药学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国际生物制品...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2013年中...
  • 1篇第五次全国免...

年份

  • 1篇2024
  • 1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狂犬病病毒减毒株CTN-181毒力减弱的分子基础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CTN-181弱毒株的全长基因结构及其毒力减弱的分子基础。方法将CTN-181的全长基因进行测序并与4株减毒疫苗株和5株街毒株进行全序列基因比对,与CTN-181株的母株CTN-1进行不同区段蛋白基因中的替换位点比较。结果全长基因比较显示,CTN-181株与其他9株狂犬病病毒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为81.4%~93.3%和86%~97%。与CTN-1母株比较,CTN-181株存在12处核苷酸和7处氨基酸突变,氨基酸突变位点发生在N157(N→S),M187(Q→P),G276(L→V),G333(R→Q),G336(N→D),G389(E→K)和L1061(S→N)。结论 CTN-181存在7处氨基酸突变,可以认为是其毒力减弱的分子基础,其中在G蛋白内的4个位点的氨基酸突变最为重要。
石磊泰张晓焕俞永新刘景华曹守春李加吴小红董关木
关键词:全基因组序列毒力相关基因
新型疫苗佐剂及给药途径被引量:1
2023年
疫苗对于预防疾病非常有效。弱毒和灭活疫苗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制备过程简单,成本较低。然而,在大规模应用中,由于长时间的病毒培养周期,这些疫苗的产量通常无法满足需求,而且安全性可能较差。新型纯净性较高、安全性较好的疫苗正在逐渐取代一些弱毒和灭活疫苗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然而,这些新型疫苗的免疫原性较弱,单独使用时无法引发有效的免疫反应[1]。因此,佐剂被用于提高免疫反应并增强疫苗的功效。佐剂通过增强特异性免疫细胞对抗原的呈递,提高免疫原性,从而实现对病原体的长期保护。
吴小红李加
关键词:灭活疫苗免疫原性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给药途径疫苗佐剂
狂犬病病毒不同毒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研究狂犬病不同固定毒株对动物的致病性和对细胞的感染性。方法以小鼠脑内和肌内途径接种比较不同毒株的致病性,研究并建立HEPES(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诱导的空斑形成技术测定病毒空斑形成单位(plaque-forming unit,PFU)和细胞病变感染技术测定病毒感染滴度(CCID50),并用以比较不同毒株的病毒滴度,实验同时以常规的直接免疫荧光法(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dFA)做对照。结果不同固定毒株对10~12g小鼠的脑内致病力普遍很高,但肌内毒力普遍较低,脑腔感染致病力比肌内感染致病力高3.0~5.0lg LD50,CVS株相差最大为5.0lg LD50。用两种新的方法 (PFU和CCID50)测定不同毒株的病毒滴度与dFA法测定的结果比较,除个别株外无明显差异,如CVS-11、4aG、PV株用三种方法测定的滴度均在7.1~7.9lg。结论用dFA法测定病毒滴度的结果与小鼠脑内测定的结果有可比性,用以替代小鼠脑内法测定病毒滴度是可行的。两种细胞感染法测定的病毒滴度操作简便,无需贵重仪器和昂贵试剂,可以更广泛地应用于狂犬病病毒和疫苗发展的研究。
汤重发俞永新刘景华曹守春石磊泰李加吴小红王云鹏董关木李玉华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细胞病变
第六批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国家标准品的协作标定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对第六批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国家标准品开展赋值研究。方法 组织10个有资质的实验室,分别采用小鼠中和试验(mouse neutralization test,MNT)和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apid fluorescence focus inhibition test,RFFIT),用第二批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国际标准品(RAI)对新标准品进行协作标定。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新标准品,检测其pH值,方差分析检验标准品的均匀性;将新标准品分别在不同的温度(4、25和37℃)放置不同时间(1、2、3和4周),每个时间点取3支先于-20℃保存,待所有样本收集完成后采用RFFIT法检测抗体效价,方差分析检验标准品的稳定性。结果 协作标定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MNT法的赋值为35.4 IU/mL,95%可信限为32.6~38.2 IU/mL;RFFIT法的赋值为38.7 IU/mL,95%可信限为36.8~40.6 IU/mL;将两种方法的赋值取几何均值(37.0 IU/mL)即为第六批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国家标准品的赋值,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结论 完成了第六批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国家标准品(批号:250011-201306)的赋值研究,其结果准确可靠、科学严谨,对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类制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石磊泰曹守春吴小红李加王云鹏李玉华
关键词:国家标准品
SARS-CoV-2 mRNA疫苗免疫血清抗体水平检测方法的比较
2023年
目的对3种SARS-CoV-2 mRNA疫苗免疫血清抗体水平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假病毒中和试验(pseudo virus-based neutralization assay,PBNA)及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micro-cytopathic effect neutralization test,MCPENT)检测SARS-CoV-2 mRNA疫苗免疫前及2针免疫后共120份血清(免疫前40份,免疫后80份)的抗体水平,分析3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果3种方法检测120份血清的符合率均达90%以上,Kappa系数均>0.7,P均<0.01。3种方法检测阳性血清抗体滴度结果的相关系数(r)为0.825~0.902,P均<0.01。结论3种方法用于SARS-CoV-2 mRNA疫苗免疫血清抗体水平检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及相关性。
吴小红赵丹华刘欣玉杨立宏李玉华曹守春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XBB.1.5变异株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毒种质量评价
2023年
目的:对重组新型冠状病毒XBB.1.5变异株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毒种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利用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毒种进行腺病毒载体鉴别和目的基因鉴别,以鉴别其载体是否为腺病毒载体、插入序列是否正确;对毒种进行病毒感染滴度(IFU)检测,以评估其病毒感染力;对毒种进行无菌检查、支原体检查、外源病毒因子检查、腺相关病毒(AAV)检测,以检测是否有外源性污染。结果:腺病毒载体和插入片段均正确,毒种具有很高的感染力,且无细菌、真菌、支原体、外源病毒因子、腺相关病毒(AAV)污染。结论:重组新型冠状病毒XBB.1.5变异株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毒种质量符合已上市同类产品质量标准,鉴别、活性和安全性指标检验方法对于疫苗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吴小红杨立宏郑秀玉赵丹华黄艳秋付瑞刘欣玉李玉华叶强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腺病毒载体疫苗毒种
狂犬病疫苗效价测定改良NIH法建立及应用
2023年
目的按照动物试验3R原则,建立改良NIH法(modified NIH,M-NIH)即单一稀释法检测狂犬病疫苗效价,替代传统的NIH法。方法通过比较单一稀释度的待检疫苗与第八批狂犬病疫苗效力试验用国家标准品的小鼠保护率,建立狂犬病疫苗效价测定的改良NIH法,并对该方法进行重复性、准确性及适用性验证。采用M-NIH法和NIH法对52批狂犬病疫苗进行比较研究,再联合9家实验室验证共计247批次,使用Kappa系数和Mcnemar-Bowker检验评价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并采用3家企业生产的狂犬病疫苗,进行适用性验证。对M-NIH法获批准后近4年来应用于狂犬病疫苗批签发检验做回顾性分析。结果52批次狂犬病疫苗效价测定的两种方法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2.3%(Kappa=0.82,P<0.01);247批次扩大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80.2%(Kappa=0.54,P<0.01)。采用M-NIH法测定标准品保护率时,实验室内变异系数为21.7%,实验室间变异系数为23.4%。3家企业批签发狂犬病疫苗适用性验证结果表明M-NIH重复性检测结果与NIH结果符合率为100%。近4年来批签发机构采用M-NIH法抽检820批狂犬病疫苗效价,合格率为93.8%;M-NIH不合格批次最终经NIH法测定后,合格率合计为99.8%。结论建立了改良NIH法。该方法获得批准后用于狂犬病疫苗的效价检测,大大减少了动物使用量,提高了狂犬病疫苗的批签发效率。
吴小红曹守春石磊泰王云鹏赵丹华李加李玉华
关键词:人用狂犬病疫苗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qPCR检测方法的验证
2023年
目的对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方法进行验证。方法以基因组两末端的反向末端重复序列(inverted terminal repeat,ITR)为目的基因,对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的腺相关病毒进行qPCR检测。对该方法进行线性范围、重复性、准确度、中间精密度、定量限、耐用性和适用性验证。结果AAV浓度在2×10^(2)~2×10^(7) copies/μ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重复性验证CV<10%;准确度验证回收率在91%~114%;中间精密度验证CV<10%;定量限为100 copies/μL;耐用性验证CV<10%;并且3种不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均未检出腺相关病毒。结论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qPCR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重复性、准确度、中间精密度、定量限和耐用性均符合可接受标准,适用于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中腺相关病毒的检测及质量控制。
赵丹华杨立宏黄艳秋所玥吴小红李玉华
关键词:腺相关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病毒颗粒数微滴式数字PCR方法的建立
2023年
目的构建一种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病毒颗粒数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检测方法。方法以新型冠状病毒BA.1株基因组为靶基因,选取刺突蛋白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病毒颗粒数ddPCR方法,并进行线性、准确度、专属性、重复性和耐用性等方法学验证。结果ddPCR的最佳退火温度是63℃,病毒颗粒数为5×10^(5)~2×10^(7) VP/ml时,线性和回收率良好,探针和引物特异性好,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都在10%以内,耐用性CV值在15%以内,并且与qPCR结果相比,CV值都在10%以内。结论本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特异性强,可用于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病毒颗粒数的定量检测。
赵丹华彭沁桦李玉华吴小红
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的免疫原性评价
2023年
目的研究狂犬病病毒aG株生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免疫接种后抗体动态水平,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并对企业A和企业B生产的狂犬病疫苗进行效力评价。方法采用企业A和B生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简称狂苗)按暴露后免疫程序接种受试者,分别于免疫前、第1针免疫后3、7、14、42 d抽血并分离血清,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apid fluorescent focus inhibition test,RFFIT)检测中和抗体滴度,比较2组受试者血清样本的抗体阳转率和抗狂犬病中和抗体滴度;并对2015年1月至2023年3月企业A和企业B申报批签发的狂苗抽检效价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效力检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20版(三部)人用狂犬病疫苗效价测定法。结果企业A和企业B生产的狂苗第1针免疫后7 d抗体阳转率分别为50.6%、51.5%,14、42 d阳转率均为100%,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61,P=0.899);第1针免后7 d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分别为1.5、2.2 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6,P=0.752);第1针免后14 d的GMT分别为5.7、8.7 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4,P=0.388);第1针免后42 d的GMT分别为9.7、9.8 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2,P=0.925)。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附录3503和《中国药典》2020版附录3503第一法(NIH法)检测的企业A和企业B的疫苗效价几何均值分别为6.8和6.0 IU/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99,P=0.094)。参照《中国药典》2020版附录3503第二法(改良NIH法)检测的企业A和企业B生产的狂苗效价均≥4.0 IU/剂。结论2家企业利用狂犬病病毒aG株在原代地鼠肾细胞上生产的狂苗均可以及时地在人体内诱导产生保护性抗体,回顾分析表明效价检测结果全部符合规定,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吴小红李加曹守春王云鹏石磊泰李玉华
关键词:人用狂犬病疫苗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疫苗免疫原性疫苗效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