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国明

作品数:11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引流
  • 2篇增殖
  • 2篇指骨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损伤
  • 2篇四肢
  • 2篇锁定钢板
  • 2篇缺损
  • 2篇羟基乙酸
  • 2篇外置
  • 2篇微球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增殖
  • 2篇纤维细胞
  • 2篇纤维细胞增殖
  • 2篇聚乳酸
  • 2篇聚乳酸-羟基...
  • 2篇骨折
  • 2篇钢板
  • 2篇PLGA微球

机构

  • 1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作者

  • 11篇吴国明
  • 9篇许良
  • 5篇杜伟斌
  • 5篇王楠
  • 1篇全仁夫
  • 1篇周辉

传媒

  • 5篇中国骨伤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健康研究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摩氏摩根菌致右手中指严重感染一例被引量:1
2018年
患者男,77岁,有中指肿痛伴活动不利10d。无明确外伤史.于10d前不明原因下出现右中指肿痛伴活动不利,无胸闷气急,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头晕。临床检查:体温38.3℃,肤温偏高,右手背肿胀,右中指淤肿明显,近节处乌青肿胀明显,压痛阳性,患指活动不利,指端血运一般.皮肤感觉尚可。
杜伟斌王利祥吴国明许良
关键词:右手手背肿胀胸闷气急恶心呕吐
微型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近节指骨粉碎性骨折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采用微型锁定钢板外置联合小切口复位治疗近节指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微型锁定钢板配合小切口切开复位治疗17例近节指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16~64(37.2±20.1)岁;2例伴有软组织挤压开放伤,Ⅰ期急诊清创后固定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时根据美国手外科协会手指总主动屈曲量表(total active flexion scale,TAFS)评价疗效,观察骨折愈合,钉道情况,局部软组织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7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2(9.3±3.6)个月。2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1例出现局部皮肤坏死,Ⅱ期植皮修复创面,无外置断钉及感染,皮肤软组织愈合良好,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24(15.7±2.1)周。术后6个月根据TAFS标准评定:优9例,良5例,差3例。结论:微型锁定钢板外置联合小切口复位治疗近节指骨粉碎性骨折,皮肤软组织情况良好,操作简便,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指间关节活动度好,恢复期功能评分优良率高。
王利祥王楠许良吴国明
关键词:指骨骨折切开复位
负载5-氟尿嘧啶的PLGA微球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2022年
目的 探究负载5-氟尿嘧啶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微球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肌腱损伤的影响。方法 使用PLGA作为5-氟尿嘧啶载体材料试制负载5-氟尿嘧啶的PLGA(5-Fu-PLGA)微球缓释剂。在体外成纤维的细胞模型上,通过组合运用Western-blot、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等一系列实验技术评估负载5-氟尿嘧啶对细胞凋亡及相关信号转导的影响。结果 成功制备5-Fu-PLGA微球。CCK-8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的PLGA微球能够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5-Fu-PLGA微球处理成纤维细胞后,AKT、Juk、mTOR及Bcl-2、Bcl-xL、Survivin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Bax、Bim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5-Fu-PLGA微球处理的成纤维细胞内ROS含量升高,5-氟尿嘧啶的PLGA微球引起成纤维细胞凋亡的比例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氟尿嘧啶的PLGA微球缓释剂能够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
吴国明张盈王楠
关键词: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信号转导成纤维细胞肌腱粘连
微型锁定钢板外置治疗第5跖骨粉碎性骨折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采用微型锁定钢板外置联合闭合复位治疗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第5跖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微型锁定钢板配合闭合复位治疗13例伴有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的第5跖骨粉碎性骨折的患者。男11例,女2例;年龄21~69岁;根据AO分型,87(S)-C2.2型9例,87(S)-C2.1型4例。未累及第5跖骨-楔骨关节面,均为第5跖骨骨干粉粹性骨折;软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3例伴有少量的皮肤软组织缺损,Ⅰ期急诊手术清创缝合后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并予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中足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1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1例出现局部皮肤坏死,Ⅱ期植皮修复创面。无外置断钉,无感染发生。所有骨折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9周。末次随访AOFAS评分49~98分,优7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微型锁定钢板外置联合闭合复位治疗第5跖骨粉碎性骨折,操作简便,较外固定架占位小,局部血运破坏小,有利于软组织损伤的恢复,固定可早期门诊拆除,临床适用于足背软组织损伤严重、粉碎性骨折避免剥离骨膜的患者,且占位较微型外固定架更小,便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
王楠王利祥许良吴国明
关键词:跖骨骨折外固定器
钻取式柱状自体髂骨植骨术应用及供骨区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钻取式柱状自体髂骨植骨术的临床疗效及分析该植骨术对供骨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自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回顾性分析自体髂骨植骨患者68例,按照取骨方式不同,分为钻取式取骨(钻取组)和骨刀式取骨(骨刀组),每组34例。钻取组男24例,女10例;年龄23~53(40.06±5.60)岁;骨刀组男26例,女8例;年龄22~54(39.32±6.44)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取骨手术时间、术中供区出血量、术后供区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供区并发症等,并采用VAS评分对术后不同时期供区进行疼痛评价。结果:6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钻取组平均16.9个月,骨刀组平均17.1个月。两组受区显示骨愈合结构,采用自体髂骨植骨术均见效果良好。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供区出血量及术后供区伤口愈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髂骨凹陷、麻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VA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1年钻取组VAS评分均比骨刀组低(1.85±0.61 vs 2.97±0.67,P=0.000;1.15±0.56 vs 2.41±0.61,P=0.000)。结论:术中无须大块特殊形状或较多皮质骨髂骨植骨时,用钻取式柱状自体髂骨植骨术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能促进受区早期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较传统骨刀取骨优势明显。
杜伟斌王利祥沈福祥吴国明许良全仁夫
关键词:髂骨骨移植手术后并发症
负载川芎嗪-PLGA微球的制备及体外缓释性能研究
2020年
目的运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川芎嗪-PLGA微球,并测定载药微球的理化性质,绘制体外释药曲线。方法选用传统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川芎嗪-PLGA微球,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形态形状,公式计算包封率及载药量。溶解后,分光光度法定时测定释放的药物浓度,绘制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曲线。结果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川芎嗪-PLGA微球成球规整,表面光滑,分布较均匀,成球形态饱满,微球包封率(79.4±3.31)%,载药量(7.8±0.24)%,体外释放突释率为(19.57±2.14)%,28 d累积释放药量达(74.82±0.92)%。结论PLGA微球是川芎嗪较为理想的缓释载体,包封率及载药量适宜,体外释放具有良好的缓释性,突释效应小。缓释微球能够延长所载川芎嗪的作用时间,减少给药次数,从而增强患者的适应性。
许良王楠吴国明
关键词:川芎嗪PLGA微球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
纤维蛋白胶在骨科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被引量:7
2010年
吴国明周辉
关键词:纤维蛋白胶骨组织工程
川芎嗪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TGF-β_(1)和bF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体外培养大鼠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川芎嗪抑制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采取MTT法及荧光染色检测不同浓度的川芎嗪对大鼠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ELISA法测定大鼠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_(1)和bFGF的表达量。结果:在三种川芎嗪浓度条件下(1mg/ml,10mg/ml,50mg/ml),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与川芎嗪浓度成正比,在50mg/ml浓度时,抑制作用最为明显。采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TGF-β_(1)和bFGF的分泌量,发现实验组两者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浓度为50mg/ml时,含量最低(P<0.05)。结论:川芎嗪能够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TGF-β_(1)和bFGF的表达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活性。
王楠许良吴国明
关键词:川芎嗪成纤维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无菌留置针改良的可滴冲式VSD技术促进四肢感染性创面愈合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物理负压创面治疗方式,核心是通过可控性负压进行引流吸附并促进创面生长,治疗各种急慢性、复杂创面,取得良好疗效[1-3]。感染性创面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普遍,早期、有效的控制感染,加速创面修复对患者的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4-5]。
杜伟斌王利祥许良吴国明曾林如
关键词:感染性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不同微型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或合并骨缺损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讨3种不同类型微型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或合并骨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3例手指软组织或合并骨缺损患者,男24例,女9例;年龄21~52(36.42±5.70)岁;软组织缺损面积:1.3 cm×1.8 cm~2.3 cm×4.2 cm。根据损伤程度、性质和患者意愿,其中15例(15指)行逆行掌背动脉穿支筋膜皮瓣,9例(10指)行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9例(9指)行游离第2趾末节趾骨复合皮瓣。观察患者术后皮瓣成活率和并发症情况,并采用Dargan功能标准评定手指功能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皮瓣均存活,供区和受区未发生深部感染情况,其中1例供区出现植皮部分坏死,1例供区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创面积极换药后愈合。33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6(8.34±1.28)个月。修复手指两点分辨觉为8~12(8.84±0.43) mm,患指皮瓣外形、质地、感觉功能均得到良好恢复;供区未见明显并发症。手指关节Dargan功能评价:优18例,良14,中1例。结论:3种微型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或合并骨缺损均可获得良好疗效。逆行掌背动脉穿支筋膜皮瓣无须吻合血管,操作安全、简单,成活率高。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可同期切取其他多个穿支皮瓣分别修复缺损创面,瘢痕小且隐蔽。游离第2趾末节趾骨复合皮瓣能最大限度修复手指形态、功能,供区隐蔽。
杜伟斌王利祥申丰曾林如吴档吴国明许良
关键词:外科皮瓣软组织损伤指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