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兴安

作品数:153 被引量:303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5篇医药卫生
  • 44篇生物学
  • 9篇文化科学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1篇病毒
  • 51篇汉滩病毒
  • 40篇基因
  • 36篇抗体
  • 30篇免疫
  • 24篇汉坦病毒
  • 20篇嵌合
  • 18篇蛋白
  • 18篇综合征
  • 18篇细胞
  • 18篇出血热
  • 17篇克隆
  • 16篇免疫学
  • 15篇肾综合征
  • 15篇肾综合征出血...
  • 15篇综合征出血热
  • 14篇腺病
  • 14篇腺病毒
  • 13篇单克隆
  • 13篇重组腺病毒

机构

  • 149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国家海洋局第...
  • 7篇西安文理学院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西安联合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153篇吴兴安
  • 113篇徐志凯
  • 100篇张芳琳
  • 78篇白文涛
  • 60篇王海涛
  • 44篇胡刚
  • 40篇刘勇
  • 39篇阎岩
  • 39篇于澜
  • 31篇罗雯
  • 20篇史梦远
  • 19篇王芳
  • 16篇薛小平
  • 15篇张晓晓
  • 15篇尹文
  • 14篇张亮
  • 13篇刘梓谕
  • 12篇闫岩
  • 11篇程林峰
  • 11篇赵茜

传媒

  • 29篇细胞与分子免...
  • 23篇科学技术与工...
  • 1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生物技术通讯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5篇免疫学杂志
  • 4篇高技术通讯
  • 4篇中国病毒学
  • 3篇西安联合大学...
  • 3篇单克隆抗体通...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第七次全国医...
  • 3篇第五次全国医...
  • 3篇第6次全国微...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0篇2006
  • 11篇2005
  • 11篇2004
  • 17篇2003
  • 8篇2002
  • 12篇2001
  • 5篇2000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表达抗体的研究进展
2005年
杨阳吴兴安
关键词:植物抗体转基因植物
牙鲆淋巴囊肿病基因工程疫苗及其生产方法
一种牙鲆淋巴囊肿病基因工程疫苗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是该基因工程疫苗由大小为0.6kb的淋巴囊肿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MCP片段,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2中构成的重组质粒pEGFP-N2-LCDV-MCP 0.6kb...
孙修勤郑风荣吴谡琦吴兴安沈志强曲凌云张进兴洪旭光郑明刚
文献传递
HSV-1 gC糖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构建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囊膜糖蛋白C(gC)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CI-mCMV-gC-1-IRES-DHFR-L22R,实现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1)中的稳定表达。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同时克隆有gC-1基因和中国仓鼠二氢叶酸还原(DHFR-L22R)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I-mCMV-gC-1-IRES-DHFR-L22R,按LipofectamineTM2000说明书转染野生型CHO-K1细胞,在G418和氨甲喋呤(MTX)双筛选压力下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Slot blot方法测定重组蛋白的表达,并用His-Ni琼脂糖填料进行目的蛋白纯化,纯化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I-mCMV-gC-1-IRES-DHFR-L22R。经过两轮筛选获得稳定表达HSV-1型gC基因的细胞系,Western blot成功检测到目的蛋白。结论:HSV-1 gC在CHO-K1细胞中成功表达,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合活性,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
党引利阎岩张晓晓李璞媛于澜张蕾张芳琳徐志凯吴兴安
关键词:HSVGCDHFR真核表达CHO
抗羊布鲁菌核糖体蛋白L7/L12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初步鉴定
2006年
制备抗羊布鲁菌核糖体蛋白L7/L12的单克隆抗体(mAb),为进一步研制布鲁菌检测方法和免疫制剂提供基础。常规动物免疫、细胞融合、克隆化制备抗核糖体蛋白L7/L12的mAb,并用Westernblot和ELISA方法对其特异性、抗原识别表位及相对亲和力等做了初步鉴定。获得了4株抗L7/L12蛋白的mAb:1B1,2A2,2H9和2H10,相对亲和力为2A2>2H10>2H9>1B1,4株mAb识别的抗原表位相近,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得到的4株稳定的杂交瘤细胞系分泌的mAb能特异结合L7/L12蛋白。
司瑞徐志凯张芳琳白文涛吴兴安王海涛于澜胡刚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带有小鼠CD40L基因的汉滩病毒糖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2017年
目的:构建汉滩病毒包膜糖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加入可增强免疫应答效应的细胞因子CD40L基因,检测其可否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与结果:参照GenBank中汉滩病毒M基因和小鼠CD40L的全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获得M和CD40L基因片段,将其与pCI-neo载体相连,测序证实该载体构建成功后,将此真核表达载体以脂质体转染法转染至哺乳动物细胞CHO-K1中,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发现M基因和CD40L基因可以同时表达于CHO-K1细胞中。结论:构建了带有CD40L基因的汉滩病毒包膜糖蛋白重组质粒并获得表达,为深入研究汉滩病毒感染后包膜糖蛋白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规律奠定了实验基础。
冯伟张尧张晓晓应旗康刘梓谕吴兴安王芳
关键词:汉滩病毒包膜糖蛋白CD40L
汉滩病毒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模型的建立
2017年
目的:建立汉滩病毒感染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模型。方法:PBS灌洗6~8周龄C57BL/6小鼠腹腔,分离获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以100 TCID50汉滩病毒76-118株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ELISA和Realtime PCR检测病毒感染情况。结果:病毒感染3 d后,间接免疫荧光和ELISA检测到病毒核衣壳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到病毒核酸的表达。结论:建立了汉滩病毒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模型,为进一步阐明汉滩病毒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张尧冯伟张晓晓应旗康刘梓谕吴兴安王芳
关键词:汉滩病毒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从HIV讲授探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被引量:3
2011年
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案例式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及课外科研、课外科普活动等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黎志东王平忠徐志凯吴兴安张芳琳王媛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杂交瘤细胞的半连续式培养法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研究杂交瘤细胞的体外高密度培养,大量制备高纯度单克隆抗体(McAb).方法:应用Celi-gen5L细胞培养罐,以半连续灌注方式在1%的低血清条件下培养分泌抗疱疹病毒(HSV)McAb的杂交瘤细胞1A12.结果:细胞密度最高达1.7×107/ml,鼠IgG最高为350μg/ml,连续培养23d,共获鼠IgG5.3g,平均滴度1∶64.结论:半连续式培养杂交瘤细胞,细胞密度和抗体产量均优于纯批式培养.
薛小平尹文王海涛徐志凯阎岩吴兴安
关键词:细胞培养杂交瘤细胞半连续式单克隆抗体
汉坦病毒嵌合基因G2S0.7与CTL多表位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学分析
目的:构建含有汉坦病毒M基因(编码糖蛋白G2)和部分S基因(编码核蛋白主要抗原区段)以及S基因的多个CTL表位的多种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对这些重组腺病毒的免疫学特性进行研究。 方法:构建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胡刚白文涛吴兴安王海涛徐志凯张芳琳
关键词:汉坦病毒CTL表位免疫学分析
文献传递
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汉滩病毒S,M基因片段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为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汉滩病毒囊膜糖蛋白G1与NP含主要抗原位点的片段 .将汉滩病毒 76 118株S基因编码区 5′端约 0 .7kb的片段与M基因编码G1的片段连接 ,克隆入 pGEX 4T2 ,构建嵌合基因原核表达载体 pGEX 4T2 S 0 .7G1,在大肠杆菌XL1 Blue中诱导GST S0 .7G1融合蛋白的表达 .表达产物用ELISA和Westernblot进行鉴定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证明 ,成功构建了嵌合原核表达载体 pGEX 4T2 S0 .7G1.经IPTG诱导后 ,ELISA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该融合蛋白可与抗汉坦病毒NPmAb特异性结合 .Westernblot结果显示 ,诱导出相对分子质量 (Mr)大于 1× 10 5的S0 .7G1与GST的融合蛋白 ,并有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可与抗汉坦病毒NPmAb特异性结合的蛋白带 .获得具有特异性结合活性的融合蛋白GST S0 .7G1。
罗雯徐志凯张芳琳阎岩吴兴安刘勇白文涛王海涛
关键词:大肠杆菌汉滩病毒基因片段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