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火祥

作品数:242 被引量:1,015H指数:16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9篇期刊文章
  • 7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7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0篇耐药
  • 51篇耐药性
  • 33篇杆菌
  • 29篇细菌
  • 27篇球菌
  • 25篇克雷伯菌
  • 24篇药性分析
  • 24篇前列腺
  • 24篇耐药性分析
  • 24篇肺炎克雷伯
  • 24篇肺炎克雷伯菌
  • 23篇前列腺炎
  • 23篇腺炎
  • 22篇敏感性
  • 22篇分离率
  • 20篇药敏
  • 19篇药物敏感
  • 18篇单胞菌
  • 15篇药物
  • 15篇慢性前列腺

机构

  • 242篇浙江省人民医...
  • 7篇温州医学院
  • 7篇宁波市第一医...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 5篇磐安县人民医...
  • 5篇安县中医院
  • 4篇杭州市第一人...
  • 4篇浙江大学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无锡市克隆遗...
  • 4篇杭州医学院
  • 3篇宁波市第六医...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杭州市中医院
  • 3篇台州市路桥区...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42篇吕火祥
  • 100篇胡庆丰
  • 84篇沈蓓琼
  • 50篇刘建栋
  • 24篇朱永泽
  • 20篇周永列
  • 16篇任黎刚
  • 15篇费鲜明
  • 15篇肖家全
  • 14篇魏取好
  • 12篇袁武锋
  • 11篇董志超
  • 11篇胡丽庆
  • 11篇徐娟
  • 10篇王素梅
  • 9篇杨广宇
  • 9篇廖维维
  • 8篇孙仁华
  • 7篇费保莹
  • 7篇许立

传媒

  • 2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1篇中国卫生检验...
  • 21篇浙江检验医学
  • 15篇中国微生态学...
  • 7篇浙江临床医学
  • 7篇中华检验医学...
  • 7篇浙江医学
  • 7篇2006年浙...
  • 6篇临床检验杂志
  • 6篇2007年浙...
  • 4篇浙江预防医学
  • 4篇2007年浙...
  • 4篇2004年浙...
  • 4篇2006年浙...
  • 3篇江西医学检验
  • 3篇浙江实用医学
  • 3篇全科医学临床...
  • 3篇2008年浙...
  • 2篇国外医学(流...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14篇2012
  • 28篇2011
  • 18篇2010
  • 17篇2009
  • 27篇2008
  • 26篇2007
  • 30篇2006
  • 12篇2005
  • 18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 8篇2000
  • 2篇1999
2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毒素及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早期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浆内毒素及1,3-β-D-葡聚糖检测在患者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l2月-2013年1月446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菌培养的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培养阳性组52例和阴性组394例,比较两组中血浆内毒素及1,3-β-D-葡聚糖水平的差异,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血培养阳性的患者血浆中的内毒素水平为(66.41±30.51)pg/ml,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的(9.62±3.31)pg/ml,且内毒素检测法阳性率为27.35%,高于血培养法的11.66%;同时真菌培养阳性患者血浆中的1,3-β-D-葡聚糖水平为(405.75±85.24)pg/ml,明显高于真菌培养阴性组(9.61±4.31)pg/ml,且1,3-β-D-葡聚糖检测法阳性率为40.81%,高于真菌培养法的1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内毒素及1,3-β-D-葡聚糖的测定在革兰阴性菌及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姜波吕火祥
关键词:内毒素1,3-Β-D-葡聚糖真菌病原菌
泌尿生殖道嗜血杆菌的感染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了解嗜血杆菌在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中的分离率及其生物型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用嗜血杆菌专用培养基 (HAE)和APINH鉴定系统对 5 0 2 2份泌尿生殖道感染标本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结果 分离出嗜血杆菌 198株 (3.9% ) ,其中副流感嗜血杆菌 139株、流感嗜血杆菌 5 4株、嗜沫 /副嗜沫嗜血杆菌 5株。进一步生化分型研究结果提示 :Ⅱ型副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率最高 (2 9.3 % ) ,其次为Ⅲ型副流感嗜血杆菌 (2 4.8% )与Ⅳ型流感嗜血杆菌 (19.2 % )。嗜血杆菌阳性检出率在感染标本中以男性尿道分泌物为最高 (39.9% )。结论 嗜血杆菌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菌之一 ,其分离率以副流感嗜血杆菌为主 ,对其型别的检测有利于对菌株的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临床与实验室人员应加强对嗜血杆菌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重视。
王伟平张仙森陈丽英吕火祥刘建栋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嗜血杆菌属细菌分型
1998年~2008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MIC的累积分布变迁
2009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人民医院近年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累积MIC分布变迁情况,为临床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WHONET5软件统计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11年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菌株,用bioLIAISON统计分析亚胺培南累积MIC分布变迁情况。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逐年上升,从1998年0.95%到2008年1.4%。亚胺培南累积MIC值从1998年到2008年向高值漂移。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率在逐年上升,且耐药率呈整体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耐药性已经非常重要。
沈蓓琼翁远珍吕火祥胡庆丰张玉霞朱永泽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亚胺培南
无CLSI解释标准的非发酵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三种检测方法比较
目前,国内用以判定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解释的标准为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机构(原标准化委员会NCCLS现为CLSI)所提供的标准。该标准提供了临床常见的肠道细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部分非发酵菌等的解释标准用以判定抗菌约...
吕火祥胡庆丰王素梅沈蓓琼王爱香刘建栋
文献传递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临床分离与耐药性的7年监测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于1950年首次分离自洋葱根部而得名,原归假单胞菌属,定名为洋葱假单胞菌,1992年归为伯克霍尔德菌属。本菌在医院环境中广泛存在,常于囊性肺纤维化和慢性肉芽肺疾...
吕火祥沈蓓琼胡庆丰费鲜明阮媚超刘建栋
文献传递
氟康唑诱导热带念珠菌凋亡机制的研究
2010年
目的观察氟康唑对热带念珠菌作用后存活率、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Ψm)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参照CLSIM27A方案中的微量稀释法测定氟康唑对热带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热带念珠菌在加入不同浓度氟康唑培养后,流式细胞术(FCM)分析荧光探针碘化丙啶(PI)标记存活率、荧光探针双氢罗丹明(DHR)标记ROS、荧光探针四氯四乙基苯并咪唑基羰花青碘化物(JC-1)标记线粒体△Ψm和DNA-Prep试剂盒标记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氟康唑作用后,热带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株存活率、ROS、线粒体△ψm和细胞周期各期比例均没有明显变化;而热带念珠菌氟康唑敏感株存活率和线粒体△ψm明显下降,ROS明显升高,而且大部分热带念珠菌阻滞于G2/M期,G01期热带念珠菌减少,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且ROS升高与线粒体△Ψm成正相关(r=0.913,P<0.05)。结论氟康唑可能提高刺激后热带念珠菌产生ROS,导致线粒体△ψm的改变和G2/M阻滞,从而诱导热带念珠菌凋亡。
邱莲女周永列胡庆丰朱永泽郭伟吕火祥
关键词:热带念珠菌氟康唑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G2/M期阻滞流式细胞术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肺炎克雷伯菌KPC酶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肺炎克雷伯菌产KPC酶的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检验中心分离到的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耐药或中介的肺炎克雷伯菌158株(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
叶智颖吕火祥
文献传递
2002-2006年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率与耐药性变迁的研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重要致病菌,可引起社区和医院感染,感染常以化脓性为特征,如果未经及时治疗,感染可扩散至周围组织或经菌血症转移至其他器官。常见的感染有疖,痈,外科切口,创伤等局部化脓性感染和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肺炎,...
沈蓓琼付金红吕火祥胡庆丰袁武锋廖维维
文献传递
夏季急性腹泻病人的病原菌调查
夏季是各类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时期,由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急性腹泻十分常见,为了解夏季急性腹泻中的致病菌的感染情况,对急性腹泻病人进行病原菌检测,现报道如下。
胡庆丰吕火祥沈蓓琼
文献传递
泌尿道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07年
李刚吕火祥胡庆丰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菌群分布耐药性分析药敏情况门诊患者中段尿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