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永列

作品数:421 被引量:1,283H指数:16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3篇期刊文章
  • 131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 8篇专利

领域

  • 401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0篇细胞
  • 48篇血清
  • 47篇凋亡
  • 46篇四嗪二甲酰胺
  • 44篇流式细胞
  • 43篇蛋白
  • 40篇流式细胞术
  • 35篇细胞株
  • 35篇白血
  • 35篇白血病
  • 33篇细胞凋亡
  • 31篇血小板
  • 29篇体外
  • 26篇肿瘤
  • 26篇淋巴
  • 26篇淋巴细胞
  • 26篇免疫
  • 21篇血管
  • 21篇血压
  • 20篇白血病细胞

机构

  • 415篇浙江省人民医...
  • 60篇浙江工业大学
  • 25篇浙江中医药大...
  • 17篇温州医科大学
  • 15篇温州医学院
  • 14篇浙江大学
  • 10篇浙江省临床检...
  • 9篇杭州医学院
  • 8篇南京医科大学
  • 7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嘉兴市第二医...
  • 3篇浙江中医学院
  • 3篇浙江省新华医...
  • 3篇浙江省血液中...
  • 3篇杭州市第六人...
  • 3篇嵊泗县人民医...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2篇台州学院

作者

  • 421篇周永列
  • 141篇邱莲女
  • 62篇胡庆丰
  • 46篇吕亚萍
  • 39篇夏骏
  • 33篇刘建栋
  • 30篇吕火烊
  • 29篇林慧君
  • 28篇吴建国
  • 25篇胡惟孝
  • 25篇朱永泽
  • 23篇王珍妮
  • 21篇陈永健
  • 21篇王文松
  • 20篇吕火祥
  • 20篇吴茅
  • 18篇费鲜明
  • 17篇金卫东
  • 15篇魏取好
  • 13篇林惠君

传媒

  • 22篇浙江检验医学
  • 2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9篇浙江医学
  • 13篇中华微生物学...
  • 12篇临床检验杂志
  • 9篇中华检验医学...
  • 9篇2006年浙...
  • 8篇中华医院感染...
  • 8篇中国实验诊断...
  • 8篇中华血液学杂...
  • 7篇国外医学(临...
  • 7篇中国实验血液...
  • 6篇浙江临床医学
  • 6篇江西医学检验
  • 6篇中国临床药理...
  • 6篇2007年浙...
  • 6篇2004年浙...
  • 5篇上海医学检验...
  • 5篇医学研究杂志
  • 5篇2015浙江...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11篇2018
  • 10篇2017
  • 15篇2016
  • 16篇2015
  • 9篇2014
  • 9篇2013
  • 17篇2012
  • 23篇2011
  • 27篇2010
  • 38篇2009
  • 35篇2008
  • 29篇2007
  • 40篇2006
  • 20篇2005
  • 28篇2004
  • 7篇2003
4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周血T细胞受体和CD_(25)在大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变化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T细胞受体(TCR)和IL-2受体α链(CD25)在大鼠心脏移植排斥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淋巴细胞TCRαβ、TCRγδ和CD25的表达变化,结果心脏移植术后淋巴细胞TCRαβ和CD25的表达[(52.0±10.7)%、(2.1±1.9)%]显著高于术前[(41.7±9.2)%、(1.3±0.8)%](均P<0.05);TCRαβ和CD25的表达变化与排斥反应的进程有关,术后第5天[(51.8±11.5)%、(2.0±1.5)%]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至第14天[(60.5±6.3)%、(3.1±1.6)%]仍维持在高峰平台,高于术前(均P<0.05),此时移植物排斥反应多表现为2~3级。TCRδγ在外周血中的表达量较低,在术前和术后无显著变化。结论淋巴细胞TCRαβ和CD25在移植排斥反应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动态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TCRαβ和CD25的表达有助于临床移植排斥反应的评价。
周永列严志焜吕治林赵仲生邱莲女周冰潘晓华林惠君
关键词:T细胞受体CD25心脏移植移植物排斥
中段尿在常温下保存时间对培养结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临床尿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明确尿液标本合理保存时间,加强对标本细菌培养前的保存时间控制。方法随机选取114份患者尿液标本,比较其在新鲜尿液即刻培养结果和室温(22~25℃)的环境中各放置0.5、1、2、3、4和5 h等不同时间点细菌培养结果的分离率差异,采用样本率与总体率(新鲜尿液培养的分离率)的差别检验(|u|和P)分析其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新鲜尿液即刻培养与放置0.5 h培养结果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6%);之后随放置时间延长分离率逐渐升高,2 h接种标本分离率为43%,差异无统计意义(|u|=0.9489,P>0.05);放置3、4和5 h后接种标本分离率分别为50.9%、55.3%和63.2%,呈显著增高(|u|值分别为2.627、3.586和5.446,P值均小于0.01)。结论在常温下不同的保存时间对培养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尤其在2 h后影响更为显著。准确有价值的培养结果,与标本合理的存放时间有极大的关系,加强尿液培养前阶段的保存时间控制非常重要。
胡丽庆吕鹏周永列王盛
关键词:尿液细菌培养
尿NAG测定用于抗生素的肾毒性监测
1992年
N-乙酰-B-D氨基葡萄精苷酶(NAG)(EC 3.2.1.30)是一种溶酶体酶,分子量11.2万~12.6万,不能通过肾小球。在肾脏中该酶主要存在于近曲小管细胞中,文献报道在各种肾炎、肾小管疾病肾功能衰竭,肾移植排斥等均明显升高。本文就尿NAG作为肾损伤的敏感指标用于监测抗生素肾毒性,进行了研究。
周永列
关键词:抗生素肾毒性
四嗪二甲酰胺诱导肺癌细胞株EBC-1凋亡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四嗪二甲酰胺(ZGDHu-1)诱导肺癌细胞株EBC-1凋亡及分子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ZGDHu-1与EBC-1细胞在体外培养,用5′-溴-2′脱氧尿苷(Brdu)-ELISA法观察ZGDHu-1抑制EBC-细胞增殖作用;用Annexin-V/PI双标记和ELISA法测定凋亡细胞核小体等技术观察ZGDHu-1诱导EBC-细胞凋亡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ZGDHu-1作用后EBC-1细胞P38MAPK和Stat3磷酸化表达的变化,同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P53、Fas、Caspase-3等蛋白质的变化。结果 ZGDHu-1能抑制EBC-1细胞增殖,呈现作用时间和剂量的量效关系,24h、48h、72h后的IC50分别为(295±25)ng/ml,(112±8)ng/ml和(23±2)ng/ml。EBC-1细胞与ZGDHu-1作用后,Annexin-V+/PI-表达升高,细胞内核小体含量显著增加,二者均呈现剂量依赖性。EBC-1细胞与50ng/ml、200ng/ml、500ng/ml等浓度的ZGDHu-1培养48h后,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率为67.4%、88.2%和91.1%,对照组为10.6%;而磷酸化Stat3表达率分别为56.5%、43.6%和34.6%,对照组为89.1%。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bax、P53和Fas蛋白的表达随药物作用浓度的升高而显著上调,bcl-2的表达没有变化,Caspase-3蛋白的表达则明显下调。结论 ZGDHu-1能显著抑制EBC-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细胞凋亡。Fas介导的线粒体的途径可能是ZG-DHu-1诱导EBC-1细胞凋亡通路之一;P38MAPK和Stat3激活也参与了ZGDHu-1诱导EBC-1细胞的凋亡。
周永列许武林王珍妮吕亚萍胡惟孝
关键词:四嗪二甲酰胺肺癌分子机制
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者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变化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检测正常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生化指标,并探讨血尿酸与胰岛素抵抗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体检者空腹血清的各项生化指标,Hs-CRP和胰岛素,计算胰岛素稳态模型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并作统计分析。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清Hs-CRP、胰岛素、HOMA-IR和HOMA-β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Hs-CRP增高,并与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相关性。
周永列陈永健胡鑫瑜
关键词:HS-CRP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
患者数据均值和百分位数在临床生化日常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临床患者大数据分析,筛选出适合进行样本质控的生化项目和相应的控制浓度点。[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统计出这些生化项目每日患者数据的算术平均数(X...
夏骏孙汝林叶德力周永列
四嗪二甲酰胺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体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四嗪二甲酰胺(ZGDHu-1)体外抑制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ZGDHu-1与HL-60细胞在体外培养,台盼蓝染色、MTT比色法观察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细胞形态学、DNA凝胶电泳、DNA含量及细胞周期分析、Annexin-V/PI双标记和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法等分析细胞凋亡。通过NBT试验、细胞表面抗原CD11b、CD13、CD14、CD64和细胞形态学检测ZGDHu-1对HL-60细胞的分化作用。用Rh123/PI测定线粒体跨膜电位(△ψm),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cl-2、Box、P53、Fas和线粒体膜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ZGDHu-1呈现作用时间和剂量的量效性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活力,10ng·ml^-1 ZGDHu-1作用HL-60细胞24~72h后,MTr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7.3±0.3)%、(15.8±1.0)%和(21.3±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8h、72h的IC50分别为180、180ng·ml^-1。HL-60细胞经ZGDHu-1作用后,大部分细胞阻滞于G2-M期,G0/1期细胞减少;出现典型的细胞形态改变,DNA片端化,经50~1000ng·ml^-1的ZGDHu-1作用后,SubG1由(3.2±1.6)%上升至(67.7±5.9)%,与对照组(0.7±0.5)%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nnexin-V/PI标记升高,TUNEL染色后的凋亡细胞的特征性改变等均证实ZGDHu-1能诱导HL-60细胞凋亡。HL-60细胞经10~100ng·ml^-1 ZGDHu-1作用3d后,细胞发生部分分化,NBT阳性率增加,细胞表面CD11b、CD13、CD14、CD64表达增加。ZGDHu-1诱导HL-60细胞凋亡和分化过程中,Bcl-2表达无变化,但Box表达显著增加,Bax/Bcl-2的比值升高,Fas表达增强,而P53表达无变化。随ZGDHu-1作用的浓度增加,△ψm下降、而线粒体膜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结论:ZGDHu-1能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细胞活力,低浓度时诱导HL-60细胞向粒单系分化,高�
周永列吕亚萍胡惟孝邱莲女王文松杨忠愚刘建栋
关键词:四嗪二甲酰胺细胞株HL-60细胞凋亡细胞分化
血清球蛋白与慢性丙型肝炎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球蛋白百分比与慢性丙型肝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以SEBIA公司HYDRASYS电泳分析进行血清蛋白电泳,用贝克曼库尔特LX20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汁酸(TBA);将结果按照ALT活度和ALT、AST及TBA组合异常项目数分组,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各种球蛋白百分比变化与ALT活度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球蛋白百分比变化趋势与ALT、AST、TBA组合异常项目数相对一致。结论血清球蛋白电泳结果可以作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情判断的指标。
蒋雷费鲜明苏芳屠静周永列
关键词:血清球蛋白慢性丙型肝炎电泳
t(8;21)染色体易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研究进展
2009年
吴建国周永列
关键词:染色体易位转录抑制异二聚体
氟康唑诱导热带念珠菌凋亡机制的研究
2010年
目的观察氟康唑对热带念珠菌作用后存活率、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Ψm)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参照CLSIM27A方案中的微量稀释法测定氟康唑对热带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热带念珠菌在加入不同浓度氟康唑培养后,流式细胞术(FCM)分析荧光探针碘化丙啶(PI)标记存活率、荧光探针双氢罗丹明(DHR)标记ROS、荧光探针四氯四乙基苯并咪唑基羰花青碘化物(JC-1)标记线粒体△Ψm和DNA-Prep试剂盒标记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氟康唑作用后,热带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株存活率、ROS、线粒体△ψm和细胞周期各期比例均没有明显变化;而热带念珠菌氟康唑敏感株存活率和线粒体△ψm明显下降,ROS明显升高,而且大部分热带念珠菌阻滞于G2/M期,G01期热带念珠菌减少,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且ROS升高与线粒体△Ψm成正相关(r=0.913,P<0.05)。结论氟康唑可能提高刺激后热带念珠菌产生ROS,导致线粒体△ψm的改变和G2/M阻滞,从而诱导热带念珠菌凋亡。
邱莲女周永列胡庆丰朱永泽郭伟吕火祥
关键词:热带念珠菌氟康唑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G2/M期阻滞流式细胞术
共4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