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伟

作品数:70 被引量:261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2篇磁共振
  • 38篇成像
  • 24篇磁共振成像
  • 9篇弥散
  • 8篇癫痫
  • 8篇颞叶
  • 8篇颞叶癫痫
  • 8篇弥散张量
  • 8篇功能磁共振
  • 7篇癫痫患者
  • 7篇细胞
  • 7篇继发
  • 7篇继发性
  • 7篇继发性损害
  • 6篇静息态
  • 6篇静息态功能磁...
  • 5篇张量成像
  • 5篇弥散张量成像
  • 4篇肿瘤
  • 4篇纹状体

机构

  • 59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青岛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宁市第一人...
  • 1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南宁市第二人...
  • 1篇广西百色市人...

作者

  • 59篇叶伟
  • 24篇龙莉玲
  • 21篇李文美
  • 18篇黄仲奎
  • 15篇宋英儒
  • 12篇戴旖
  • 11篇梁志坚
  • 10篇郑金瓯
  • 9篇李谷买
  • 7篇程道宾
  • 7篇秦超
  • 6篇王进
  • 5篇李荣富
  • 5篇李茂
  • 5篇陈子蓉
  • 4篇江山
  • 3篇李伟雄
  • 3篇梁漱溟
  • 3篇王子军
  • 3篇陆芳

传媒

  • 1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0篇临床放射学杂...
  • 5篇中国神经精神...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华放射学杂...
  • 4篇广西医学
  • 3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天性复杂型心脏病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技术
目的:总结MRI在先天性复杂型心脏病临床应用技术并评估价值.方法:38例先天性复杂型心脏病进行SE T1W、FSE T2W、Double-TR-FSE及Fast-Cine序列成像,测各序列血流信号与心肌壁、大血管壁间的对...
李文美李谷买龙莉玲黄仲奎叶伟宋英儒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影像学诊断
文献传递
幕上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误诊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幕上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的MRI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幕上HB,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3例行CT平扫检查,1例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扫描,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实质肿块型7例,囊实性4例。MRI平扫,实性部分T1WI呈稍低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信号。MRI增强扫描,瘤体实性部分显著性强化,其中均匀强化7例,不均匀强化伴囊变4例。8例瘤体或瘤周见流空血管影。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11例术前均误诊,其中误诊为脑膜瘤4例,胶质瘤2例,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血管外皮瘤1例,转移瘤1例,颅咽管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误诊主要原因是少见发病部位及其MRI表现不典型。结论幕上HB少见,MRI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肿块实性部分显著性强化伴有流空血管影有助于诊断。
李向荣秦宇红蒋牧良黄丽轩叶伟
关键词:血管母细胞瘤磁共振成像误诊
纹状体梗死后黑质继发性损害的磁共振表现与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conven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测纹状体梗死后黑质继发性损害的敏感性及其影像学特点。方法对首次发病、确诊为单侧基底节区新发纹状体梗死患者,分别在急性期(7 d)、亚急性期(8~21 d)及慢性期(3个月以后)进行1次或多次常规MRI检测,分析其MRI资料。结果本研究中纹状体梗死患者70例,MRI检测提示黑质继发性损害患者27例(38.57%),2例患者出现双上肢齿轮样肌张力升高、面部表情缺失、等类似帕金森病样症状。纹状体梗死后黑质继发性损害的MRI表现为,梗死灶同侧黑质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在T2及FLAIR出现斑片状高信号改变,而且该信号改变在慢性期逐渐消失。结论纹状体梗死后黑质的继发性损害在MRI上有特征性改变,而且可能参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病过程。
李宗亚秦超梁志坚李海洪王子军戴旖叶伟
关键词:黑质继发性损害磁共振
髓外硬膜下神经鞘膜瘤与脊膜瘤的MRI诊断(附31例报告)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探讨髓外硬膜内神经鞘膜瘤及脊膜瘤的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一附院1995~1997年间经MRI诊断,手术病理证实为髓外硬膜内神经鞘膜瘤24例及脊膜瘤7例共31例的MRI及临床表现;结果:MRI对髓外膜内肿瘤的定位准确率达100%。T1WI低信号,尤其是T2WI不均匀高信号,GdDTPA强化明显而不均匀,肿瘤沿扩大的椎间孔突出到椎旁呈哑铃状是神经鞘膜瘤的特征,而脊膜瘤的MRI表现常为T1WI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信号较均匀,且发病部位、好发年龄及性别有一定特点,但两者的临床及MRI表现尚有一定的重叠率。结论:椎管内髓外硬膜下神经鞘膜瘤与脊膜瘤的术前诊断,MRI具有准确的定位和较高的定性能力,如结合患者的姓别、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等综合分析,将更能提高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崔惠勤崔惠勤陈翰高苏丹柯龙莉玲李文美
关键词:神经鞘膜瘤脊膜瘤椎管内肿瘤磁共振成像
MR灌注成像在脑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评价MR灌注成像在脑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 34例脑星形细胞瘤患者行常规MRI及MR灌注成像 ,所有病例分为 3组 :低级别星形细胞瘤 (LGA) 12例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AA) 13例 ,胶质母细胞瘤 (GBM) 9例。灌注成像先得到信号强度 时间曲线 ,并合成局部脑血容量 (rCBV)图 ,计算相对局部脑血容量 (rrCBV)。计算出感兴趣区对比剂首过期末的信号下降百分率 ,作出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 (MTT)图 ,得出MTT值 ,计算出微血管相对渗透值 (rP)。结果 LGA、AA及GBM最大rrCBV分别为 3.2 3± 0 .92 ,5 .0 5± 0 .6 6 ,5 .18± 0 .34;3组的微血管rP分别为 1.34± 0 .4 6 ,2 .17± 0 .2 8,2 .5 9± 0 .6 0。 3组间的rrCBV及rP值均有显著性差异 ,rP与rCBV有明显正相关 (r=0 .85 3,P <0 .0 1)。结论 MR灌注成像参数rrCBV、rP能在术前可靠地评价星形细胞瘤的病理级别。
龙莉玲魏新华黄仲奎李文美叶伟
关键词:MR灌注成像脑星形细胞瘤术前GBM脑血容量百分率
电影磁共振正常心脏测量及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测量磁共振正常心脏径线,探讨EMF磁共振成像特征。方法:20例正常人心脏,平扫常规用横轴位、冠状位、长轴位及短轴位。而电影MR则改进为用平扫显示较好的层面进行扫描。并用改良轴位与横轴位进行对比,再与超声测量结果对比。测量EMF相应数据。结果:各正常径线测量值与国内作者测量值一致,横轴位与改良轴位测量数据相近似,左室MR功能测量与B超测量值相关好(P>0.05)。根据MRI的特征性表现可将EMF区分为右室型、双室型及左室型,并与其它心脏疾病鉴别。结论:MRI可准确测量心脏各径线,判断心脏功能,尤其电影MRI对EMF有特殊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
陈翰高龙莉玲李茂曾自三李谷买李文美叶伟崔惠勤陶新智朱性威
关键词:心内膜心肌纤维化
CT和MRI对鼻咽癌临床分期差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比较CT和MRI对鼻咽癌临床分期的差异和探讨MRI在鼻咽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8月至2008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102例,放疗前1周内以同一固定体位,完成增强CT和增强MRI。CT和MRI上分别读片判定鼻咽癌临床分期。结果:相对于CT检查,MRI使41.18%(42/102)病例的’92福州分期的T分期发生改变,其中23.53%(24/102)为升级,17.65%(18/102)为降级;使26.47%(27/102)病例的UICC/AJCC分期的T分期发生改变,其中20.59%(21/102)为升级,5.88%(6/102)为降级。N分期CT和MRI一致。结论:对于鼻咽癌局部T分期的准确确定,MRI比CT更有价值;对于N分期,CT和MRI一致。
杨红茹刘文其李坚叶伟王仁生
关键词:鼻咽肿瘤磁共振成像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脑干胶质瘤的磁共振诊断
1999年
目的:探讨脑干胶质瘤的磁共振(MR)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8例脑干胶质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都作了轴位、矢状位或(和)冠状位的MR常规扫描,36例作了增强检查。结果:脑干增大膨突35例,肿瘤效应35例,基底动脉包埋征6例,脑积水3例。肿瘤为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29例有对比增强,表现为片状、结节或肿块状、环状、结节-环状等。38例病理均证实为星形胶质细胞瘤。结论:MR是诊断脑干胶质瘤最理想的影像方法。脑干增大膨突、信号异常、片状、结节或肿块状、环状强化为其特征。
李茂李文美叶伟梁漱溟
关键词:脑干胶质瘤NMR成像
脑出血后锥体束继发性损害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锥体束继发性损害的磁共振成像(MRI)特点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首次单发病灶,伴有锥体束不同程度损害,曾于急性期(7天)内及亚急性期(21天)后分别进行头颅MRI检查的脑出血患者,同时分析在第二次MRI资料的T2/FLAIR图像上,在同侧远离血肿下方的大脑脚、脑桥及延髓出现异常信号患者的MRI资料。结果本组11例患者,男10例,女1例。MRI显示,第一次MRI检查中,所有患者在同侧远离血肿部位下方的大脑脚、脑桥、延髓等平面无异常信号;在第二次检查的T2/FLAIR图像上,所有患者在同侧远离血肿部位下方的大脑脚、脑桥、延髓等一个或多个平面上出现边缘不清的异常信号,其中2例为低信号,余9例为高信号。结论 MRI可以检测到局灶性脑出血后锥体束继发损害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应被误解为新发脑梗死或其他病变。
李胜愉梁志坚王进黄彩球蒙喜斯戴旖叶伟曾莉梅庞霖霖韦生伟
关键词:脑出血磁共振成像锥体束继发性损害
3M一体化激光相机的废弃照片分析(附220例分析)
2001年
林盛才龙莉玲林创武叶伟
关键词:CT机CT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