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金凤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节
  • 2篇体外
  • 2篇细胞
  • 2篇螺旋神经节
  • 1篇胆固醇肉芽肿
  • 1篇许旺细胞
  • 1篇英文
  • 1篇噪声性
  • 1篇噪声性聋
  • 1篇中耳
  • 1篇中耳胆固醇肉...
  • 1篇中耳炎
  • 1篇肉芽
  • 1篇肉芽肿
  • 1篇神经瘤
  • 1篇神经元
  • 1篇受体
  • 1篇术式
  • 1篇体外培养
  • 1篇听觉

机构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耳鼻咽...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7篇史金凤
  • 6篇夏寅
  • 2篇赵庆
  • 2篇雷厉
  • 2篇范尔仲
  • 2篇雷雳
  • 2篇韩德民
  • 2篇龙海珊
  • 2篇龚树生
  • 2篇李颖
  • 1篇范尔钟
  • 1篇王鸿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文摘...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培养方法对螺旋神经元体外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螺旋神经元体外生长情况,获得高纯度螺旋神经元培养物。方法利用酶消化法、剪切分离结合酶消化法对出生后3~5天的大鼠螺旋神经节进行分离,分别在血清培养基和神经元专用培养基内培养,观察神经元形态及生长情况,并进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神经元专用培养基比含血清培养基能够得到纯度更高的神经元,且细胞形态良好,轴突再生能力强。结论酶消化结合剪切分离螺旋神经节,经神经元专用培养基培养,能获得高纯度的螺旋神经元。
史金凤夏寅雷雳王鸿范尔钟
关键词: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细胞培养
双重消减纯化体外培养许旺细胞(英文)
2007年
背景: 许旺细胞培养技术和纯化方法虽不断改良, 得到的培养物纯度仍然有限, 双重消减法是否可以培养高纯度许旺细胞。目的: 采用双重消减法对许旺细胞进行培养, 观察其生长情况并测定培养纯度。设计:对照动物实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6-03/07在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免疫室和病理室完成。选用20只3天龄Wistar大鼠,雌雄不限,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分离大鼠坐骨神经,以0.2%胶原酶消化后培养。①分组干预:细胞分为实验组及对照1,2,3组,每组5只。实验组应用双30min差速贴壁法和Ara-c纯化,对照组1,2分别用双30min差速贴壁法和Ara-c纯化处理,对照组3不进行纯化。②实验评估: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许旺细胞生长情况;采用MTT法测量实验组和对照组3生长曲线,观察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许旺细胞进行鉴定;计算许旺细胞培养纯度(每个视野S100阳性细胞占所有细胞的比例)。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许旺细胞生长情况。②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③细胞生长曲线。④许旺细胞培养纯度。结果:①许旺细胞生长情况:培养5d时实验组许旺细胞形态及增殖能力良好,偶见成纤维细胞。对照组1、2在培养第5天时可见较多成纤维细胞,许旺细胞形态好,但较少呈漩涡状排列的生长区域。对照组3从培养第2天开始成纤维细胞迅速增殖,所占比例逐渐增大,许旺细胞生长受到影响,突起较短,少见漩涡状生长区域。②许旺细胞生长曲线:实验组许旺细胞于第3天进入对数增殖期,至第6天达平台期。对照组3较实验组提前1d进入对数增殖期。③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实验组经抗S100抗体染色,阳性的许旺细胞胞体及突起呈棕褐色,梭形或三角形,双极突起,漩涡状排列。成纤维细胞�
史金凤雷雳夏寅
关键词:许旺细胞纯化
两种术式听神经瘤切除术疗效观察
史金凤
噪声性聋耳蜗螺旋神经节磷酸化c-Jun活性变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神经损伤性噪声引起4周昆明小鼠出现暂时性阈移(TTS)和永久性阈移(PTS),探讨听觉通路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活性调节耳蜗螺旋神经节(CG)磷酸化c-Jun变化。方法:采用30只昆明小鼠制作噪声性聋动物模型,进行听觉脑干诱发反应听力检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对耳蜗听觉通路中NMDAR关键成分(磷酸化c-Jun)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噪声性聋诱导PTS后8h、48h、7d、14dCG磷酸化c-Jun的相对吸收度值明显增加,而阳性细胞数依次减少。噪声性聋诱导PTS前后立即腹膜腔注射MK-801引起相似改变。而诱导TTS后48h则降至正常水平。结论:磷酸化c-Jun在噪声性聋后表达的增加具有时间相关性;MK-801通过阻断噪声暴露后传入神经递质谷氨酸,减少突触后钙内流所致的兴奋性毒性,从而保护听觉神经。因此,NMDAR可能参与了内耳损伤。
夏寅龙海珊韩德民龚树生雷厉史金凤范尔仲李颖赵庆
关键词:噪声性聋免疫细胞化学螺旋神经节
2006北京国际耳科论坛纪要
2006年
夏寅史金凤
关键词:耳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隔声后听觉重塑模型中听皮质突触NR2A表达的变化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隔声后听觉重塑模型中听皮质突触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基NR2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清洁级SD大鼠45只,分成隔声组、隔声后听觉重塑组及对照组各15只,Optiprep沉降梯度超速离心从初级听皮质提取高度纯化的突触体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蛋白质印迹检测技术对生后隔声14d组、28d组、42d组、隔声7d后再给予纯音暴露的各实验组听皮质突触体NR2A表达进行比较。结果:隔声使生后14d组和28d组动物听皮层NR2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隔声7d后再给予纯音暴露则又使NR2A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呈现双向调节趋势。隔声和纯音暴露对生后42d组成熟大鼠听皮层NR2A表达不再产生明显调节作用(P>0.05)。结论:在大鼠生后发育关键期,听觉经验可改变听皮层NMDA受体NR2A蛋白表达水平。研究结果为研究感觉功能发育可塑性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资料。
夏寅龙海珊韩德民龚树生雷厉史金凤范尔仲李颖赵庆
关键词:突触体NMDA受体隔声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临床特征
2006年
夏寅史金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