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留生
- 作品数:14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穿脾门静脉置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研究经皮穿脾门静脉置管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家猪 5头 ,穿刺针 ,导丝 ,导管 ,引流管等。先作腹部CT平扫 ,根据CT片作穿刺定位 ,用逆向法和进腹法作经脾门静脉置管。术中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 ;术后 3、7、14、30天分别处死实验动物 ,观察脾脏穿刺点情况 ,导管情况 ,以及感染情况。脾脏穿刺点作病理检查。结果 5头实验动物全部存活 ,处死动物时脾脏穿刺点表面情况肉眼观察 :3头实验动物脾脏留置管全部脱出 ,2头实验动物的导管不通 (分别为 14天组和 30天组 )。血肿情况 :3天组实验动物脾脏穿刺点表面有陈旧暗红色血肿块 ,7天组血块不明显 ,代之为少量纤维粘连。 14天组有一个动物脾脏穿刺点表面光洁 ,仅见一小的穿刺疤痕。另一动物有大量纤维组织粘连。 30天组的脾脏表面也为粘连的纤维组织。病理切片所见 :主要为穿刺处脾组织镜下出血 ,除看到脾脏细胞外 ,主要为红细胞融合成片。随时间的推移 ,红细胞数减少 ,14天后基本趋于正常。结论 经脾穿刺门静脉置管最大的风险为脾脏穿刺置管时的损伤造成的出血。出血的最高机率为术后 1周内 ,为防止危及生命 ,应该在术前作好出凝血方面的实验室检查 ,如有出凝血功能障碍 ,应予纠正。如果不能纠正就应列为脾穿刺的禁忌症。穿刺时使用细针和细导管。而且?
- 程洁敏王建华龚高全陈颐史留生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CT定位
- 胸膜平滑肌瘤——附1例临床及病理报告
- 2001年
- 许建芳史留生周燕南宿杰阿克苏
- 关键词:病理
- 肝细胞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微小静脉癌栓与近期复发率的观察
- 1997年
- 肝细胞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微小静脉癌栓与近期复发率的观察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271000)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新泰市天宝医院冯勇赵玲刘来村史留生刘康达杨秉辉戴元锋为探讨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肝细胞癌(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的防治作用,我们对比观...
- 冯勇赵玲刘来村刘来村刘康达史留生刘康达
- 关键词:肝肿瘤复发动脉栓塞术
- 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诊断方法的研究被引量:9
- 1998年
- 对20例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诊断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提示:胆汁脱落细胞检查、刷取细胞检查和钳取组织活检的阳性率分别为10%、52.6%和75%。联合应用三种检查方法可使诊断的敏感性提高到84.2%。60%的病人血清CA19-9值显著升高,达正常值的6倍以上。B超、电脑彩超、CT和磁共振胆道成像的确诊率分别为55%、85%、55%和91.4%。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诊断可分两步进行。首先,通过B超结合临床资料对病人初步筛选,然后采用三项检查法:(1)血清CA19-9值测定(若>222kU/L);(2)电脑彩超;(3)磁共振、磁共振胆道成像或螺旋CT胆道成像。如果两项以上检查结果提示肿瘤征象,则可基本上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
- 王炳生焦宛刘厚宝屠金夫陈财忠曹永胜史留生
-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肿瘤手术前
- 周围型小肺癌:瘤—肺界面的HRCT与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2
- 1996年
- 本文对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32例的瘤—肺界面进行了HRCT与病理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术前有HRCT扫描,术后标本充气后HRCT扫描,然后行Heitsman法固定48-72,小时,标本制成组织学切片。对照观察术前.术后标本HRCT及组织学切片,结果表明HRCT能精确反映瘤—肺界面的大体病理改变。周围型小肺癌HRCT常表现为(1)分叶,(2)毛刺,(3)边缘模糊或部分边缘模糊,(4)纵隔窗上边缘锐利。作者初步认为HRCT对周围型小肺癌定性诊断十分重要。
- 张志勇史留生周康荣洪应中徐从德
- 关键词:肺肿瘤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病理
- 放射对大鼠肝脏术后再生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放射对大鼠正常肝脏术后代偿再生能力影响及再生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个组,第1组全麻下行肝脏大部切除术(对照组),第2组行全肝4Gy照射后行肝脏大部切除术(4Gy组),第3组行全肝8Gy照射后行肝脏大部切除术(8Gy组)。术后分别在0.5、1.0、2.0、3.0、7.0、10.0d处死取残肝,通过残肝重量、有丝分裂指数、BrdU及PCNA标记指数比较各组肝脏再生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比较各组再生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后1只腹部切口感染死亡,8Gy组2只大鼠放疗后胃肠道反应死亡。同对照组比4、8Gy组肝脏重量增长均变慢[第7天残肝平均重量分别为(10.474±0.41)、(9.49±0.83)、(7.214±0.23)g;t=3.15,P=0.021;t=2.46,P=0.014],但12d时4Gy组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同4Gy组相比8Gy组肝脏重量增长还慢(t=2.78,P=0.034)。8、4Gy组与对照组相比PCNA标记指数和BrdU掺入指数均有差别,最高值分别为55.3%±4.7%、71.2%±6.5%、80.2%±7.6%和25.3%±6.9%、35.3%±5.72%、44.2%±5.4%。术后第2天对照组比4、8Gy组有丝分裂指数高(t=2.04,P=0.031),4Gy比8Gy组也高(t=2.67,P=0.012);分别为25.5%±4.6%、20.4%±2.7%、14.7%±3.8%。4Gy组术后HGFmRNA表达峰值较对照组下降,8Gy组峰值不明显。4、8Gy组p53及TGF-β1术后B表达高峰值比对照组高;TGF-βR Ⅱ对照组术后表达有下降趋势,4Gy组术后下降趋势不明显,8Gy组表现为持续增高。结论全肝照射抑制正常肝细胞潜在代偿增值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性。
- 杜世锁曾昭冲汤钊猷张振宇吴铮史留生
- 自制金属内支架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3
- 1998年
- 目的:研究自制镍钛记忆合金内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通畅情况。方法: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将自制镍钛记忆合金内支架放置于猪的胆管、动脉、静脉、气管中,于术后的一段时间内,处死实验动物,观察内支架的通畅情况。结果:11只胆道支架有6只完全阻塞,有5只支架部分通畅,且阻塞程度与时间有关;10/11只股动脉支架均显示通畅。仅1只支架完全阻塞;1/1静脉支架完全阻塞;4/8只气管支架通畅。4只支架表面取了脱落细胞检查,检查发现为上皮细胞。支架周边组织光镜检查:胆管、动脉、静脉、支气管支架共31只,镜检发现支架表面部分有上皮细胞覆盖,但主要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支架所在组织的细胞增生。增生的组织细胞成分与支架植入后的时间长短有关,2周的动脉支架标本,在支架周围几乎未见结缔组织增生,随支架留置时间的延长,支架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明显加重,且支架周围有淋巴组织增生。结论:国产金属内支架置入后,内皮细胞可覆盖到支架的表面上,而内膜增生的程度与支架的直径和放置部位的管径之比有关、与支架内流过物体的流量和流速有关、与支架放置的时间长短有关。选择好合适的内支架和置放部位,可使内支架狭窄产生的时间延长。
- 王小林程洁敏颜志平史留生苏子敏王建华龚高全
- 关键词:记忆合金内支架生物相容性胆管
- 肝细胞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改变及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01年
- 冯勇杨秉辉周信达刘康达史留生刘化驰
-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增殖细胞核抗原
- 胆管癌组织中肝炎病毒抗原的检测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探讨胆管癌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0例胆管癌病人用酶免疫法检测血清抗鄄HBe、抗鄄HBc和抗鄄HCV,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HBsAg、抗鄄HBs和HBeAg,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胆管癌和肝组织中HBcAg和CP10,用PAP法检测HBsAg。结果:20例胆管癌病人血清HBsAg、抗鄄HBs、抗鄄HBe和抗鄄HBc的阳性率分别为45%、25%、35%和40%,HBV总的感染率为75%,血清抗鄄HCV阳性率为5%。癌组织中HBsAg和CP10的阳性率分别为55%和50%,而肝组织中二者的阳性率高达83.3%。结论:胆管癌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而且大多伴有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
- 钱振宇王炳生郭慕依秦净张秀荣赵仲华史留生
- 关键词:胆管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病因学
-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神经母细胞瘤石蜡包埋组织的DNA含量
- 1990年
- 神经母细胞瘤系儿童常见的恶性实体肿瘤,其疗效及预后与发病年龄、临床分期、生物学行为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Flowcytometry,FCM)检测肿瘤细胞核的DNA含量,对深入了解肿瘤细胞生物特征及临床关系提供了重要信息。随着新鲜肿瘤标本检测方法的完善,Hedley于1983年首先将FCM技术应用于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中DNA含量检测。
- 师英强曹世龙李澍黄抗美沈瑾李月云金百祥朱畅宁史留生朱列伟
- 关键词:细胞分析仪神经母细胞瘤DNA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