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亚军

作品数:268 被引量:905H指数:14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4篇期刊文章
  • 66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8篇医药卫生
  • 20篇文化科学
  • 6篇化学工程
  • 6篇理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8篇中药
  • 26篇色谱
  • 25篇挥发油
  • 23篇相色谱
  • 20篇制剂
  • 20篇高效液相
  • 19篇液相色谱
  • 19篇磷脂
  • 19篇高效液相色谱
  • 18篇色谱法
  • 18篇磷脂复合物
  • 18篇教学
  • 16篇液相色谱法
  • 16篇提取物
  • 16篇高效液相色谱...
  • 14篇皂苷
  • 12篇药物
  • 10篇丹参
  • 10篇正交
  • 9篇星点设计

机构

  • 262篇陕西中医药大...
  • 18篇成都中医药大...
  • 16篇江西中医药大...
  • 9篇中国药科大学
  • 7篇陕西中医药大...
  • 5篇咸阳职业技术...
  • 3篇陕西科技大学
  • 3篇宝鸡市中医医...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医学院
  • 2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西安高新医院
  • 1篇济宁市疾病预...

作者

  • 267篇史亚军
  • 114篇张小飞
  • 104篇郭东艳
  • 69篇邹俊波
  • 65篇程江雪
  • 52篇崔春利
  • 49篇王昌利
  • 46篇孙静
  • 46篇王媚
  • 41篇唐志书
  • 33篇王晶
  • 29篇果秋婷
  • 22篇赵重博
  • 16篇杨明
  • 16篇宋逍
  • 11篇王露
  • 11篇范妤
  • 10篇施俊辉
  • 10篇王晶
  • 10篇梁玉琳

传媒

  • 19篇陕西中医
  • 16篇陕西中医学院...
  • 14篇中草药
  • 12篇陕西中医药大...
  • 9篇现代中医药
  • 8篇中国中药杂志
  • 8篇中药材
  • 8篇中南药学
  • 7篇西北药学杂志
  • 6篇中国药师
  • 6篇化学教育(中...
  • 5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中成药
  • 3篇中国中医药信...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华西药学杂志
  • 3篇安徽医药
  • 3篇中国现代中药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4
  • 11篇2023
  • 21篇2022
  • 25篇2021
  • 26篇2020
  • 37篇2019
  • 20篇2018
  • 22篇2017
  • 16篇2016
  • 14篇2015
  • 15篇2014
  • 7篇2013
  • 1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2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止鼾颗粒成型工艺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优选止鼾颗粒(人参、白术、半夏等)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方法进行优选,以加入辅料的量、辅料的配比及润湿剂乙醇的体积分数作为考察因素,以制剂的成品率、流动性和溶化性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优化。结果采用该法优化所得二项式方程拟合度高,预测性好,相关系数为0.924 2,效应面法优选出的最佳工艺为:辅料配比1.65∶1(糊精∶乳糖)、辅料用量为2倍,乙醇体积分数为75%,最佳工艺试验验证结果与二项式拟合方程预测结果的偏差小于3%。结论应用效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止鼾颗粒成型工艺稳定可行。
史亚军王昌利赵海峰年娟娟
一种新的强力定眩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强力定眩胶囊原料药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取配方量40~50%天麻,粉碎,加乙醇溶液提取两次,提取液过滤,浓缩,得稠膏I;2)将步骤1)所得天麻药渣与杜仲和杜仲叶混合,加水煎煮三次,得煎液I;...
王媚史亚军邹俊波崔春利张小飞李婧琳郭东艳孙静
文献传递
贝加灵喷雾剂的纤毛毒性作用及粘膜刺激性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考察贝加灵对蟾蜍口腔粘膜纤毛的影响及对大鼠鼻腔粘膜的刺激性。方法采用在体蟾蜍上颚纤毛运动模型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纤毛持续运动时间,以纤毛活动时间为指标考察贝加灵的纤毛毒性大小;分别取给予贝加灵1,3,5,7 d及给药7 d停药1周后的大鼠鼻粘膜做组织切片检查,观察粘膜有无病理变化。结果贝加灵对纤毛运动影响较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制剂对纤毛作用具有可逆性;对大鼠鼻粘膜结构形态无影响。结论贝加灵对蟾蜍上颚纤毛没有影响,对大鼠鼻粘膜也无明显刺激性。
刘剑云史亚军施俊辉唐梅苏柘僮杨明
关键词:纤毛毒性
一种包含爆珠的口罩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包含爆珠的口罩,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重叠设置的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边沿固连所述外层边沿,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对应人体口鼻部设置多个爆珠组件,所述爆珠组件为条形,相邻所述爆珠组件之间存在间隔;所述爆珠...
张小飞果秋婷邹俊波史亚军
文献传递
UPLC-ESI-MS/MS法同时测定强力定眩胶囊中的7个指标成分被引量:4
2020年
建立了同时测定强力定眩胶囊中天麻素、绿原酸、阿魏酸、蒙花苷、对羟基苯甲醇、松脂醇单葡萄糖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ESI-MS/MS)。采用Thermo Syncronis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35℃;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天麻素、绿原酸、阿魏酸、蒙花苷、对羟基苯甲醇、松脂醇单葡萄糖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分别在0.0838~20.9673μg·mL^-1、0.2848~71.2174μg·mL^-1、0.0286~7.1615μg·mL^-1、0.2112~52.8701μg·mL^-1、0.0672~16.8124μg·mL^-1、0.0784~19.6124μg·mL^-1、0.0768~19.2342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800,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8.99%~101.92%之间。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强力定眩胶囊指标成分的测定。
王媚边敏琦邹俊波崔春利张小飞史亚军郭东艳乔安平贾小刚
关键词:天麻素绿原酸阿魏酸蒙花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
贝加灵喷雾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贝加灵喷雾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贝加灵高、中、低剂量组、尼莫地平组、空白乳剂组。贝加灵高、中、低剂量组(2.66,1.33,0.66 mg.kg-1)鼻腔给药,尼莫地平组(0.4 mg.kg-1)尾静脉注射给药,5 d后,采用血管内栓线阻断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继续给药2 d,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局灶性缺血脑损伤血清中超氧歧化酶(SOD)活力、脑组织中Ca2+-ATP酶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贝加灵高、中、低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1.06±0.80),(1.00±0.84),(0.89±0.94)分,极显著性降低(P<0.01);高、中剂量组脑组织含水量(79.33±1.46)%,(79.34±1.01)%,极显著性降低(P<0.01),低剂量组含水量(79.72±1.87)%显著性降低(P<0.05);血清中SOD活力(177.622±5.224),(160.350±41.139),(167.279±6.450)U.mL-1,脑组织Ca2+-ATP酶含量(3.444±3.730),(3.192±1.298),(2.866±0.156)U.mg-1,均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贝加灵喷雾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有一定修复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抗自由基和改善能量代谢发挥这一作用。
施俊辉史亚军刘剑云唐梅熊永爱杨明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抗自由基
一种出料便捷的高效性中药炮制加工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出料便捷的高效性中药炮制加工机,包括基座和加热板,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且液压伸缩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端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第一电动机与转轴相连接,所述转筒右端贯穿外...
张小飞王潇孙静果秋婷张媚邹俊波史亚军赵重博王晶程江雪唐志书王昌利王尭贾妍卓卜雕雕梁玉琳王奕淳
文献传递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选消肿巴布剂的制备处方及初步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优化消肿巴布剂的制备处方及临床疗效初步评价。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巴布剂的黏性、残留量、外观形状为评价指标,对巴布剂处方主要影响因素骨架材料、增黏剂及交联剂的用量进行优化,并对制剂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优化的消肿巴布剂处方配比为HQ841∶PVP k120∶PVPP∶甘羟铝∶水∶甘油∶乙醇=4∶3∶2∶0.15∶60∶25∶10,临床观察显效率为91.67%,有效率为97.22%。结论:优选所得处方黏着力适中,无残留,膏体性状良好,临床使用效果良好。
史亚军袁普卫王卉张小飞郭东艳
关键词:临床疗效
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宣肺解热颗粒治疗COVID-19
2022年
目的 探寻宣肺解热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合并发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筛选宣肺解热颗粒的有效组分,并预测潜在靶基因,并用GeneCards和CTD数据库检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发热的相关疾病靶点,得到上述二者共有的靶点,导入Cytoscape中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将上述二者共有的靶点输入STRING蛋白相互作用在线数据库,将得到的数据结果导入Cytoscape软件获得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网络;用R语言对共同靶点进行GO(Gene Ontology)与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结果 经筛选得到活性成分84个、靶点82个。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宣肺解热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发热主要作用于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1)、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关键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主要与影响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和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等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β-谷甾醇、刺芒柄花素及N-反式阿魏酰酪胺等有较强的的亲和力。结论 本研究初步验证宣肺解热颗粒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来发挥治疗COVID-19合并发热的作用。
张雪邹俊波张小飞彭磊陈志泽郭东艳梁玉洁张恩户史亚军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一种亲水性茯苓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亲水性茯苓粉的制备方法,属于制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称适量干燥的茯苓粗粉,加入一定浓度的改性剂,采用一定的手段混合均匀后置于超微粉碎设备中,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粉碎一定时间所得的复合物。本发明产品原料易获...
史亚军李婧琳张小飞邹俊波王媚崔春利郭东艳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