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金勇

作品数:27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排卵
  • 7篇卵巢
  • 7篇激素
  • 6篇妊娠
  • 4篇诱导排卵
  • 4篇受精
  • 4篇腔内
  • 4篇周期
  • 4篇综合征
  • 4篇宫腔
  • 4篇宫腔内
  • 4篇宫腔内人工授...
  • 3篇多胎
  • 3篇多胎妊娠
  • 3篇阴道
  • 3篇子宫
  • 3篇细胞
  • 3篇促排
  • 3篇促排卵
  • 2篇单卵

机构

  • 27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湖北省妇幼保...

作者

  • 27篇刘金勇
  • 22篇刘嘉茵
  • 10篇王菁
  • 9篇崔毓桂
  • 7篇王媁
  • 5篇舒黎
  • 4篇侯振
  • 4篇冒韵东
  • 4篇刁飞扬
  • 3篇袁纯
  • 3篇张园
  • 2篇马翔
  • 2篇钱易
  • 2篇张炜
  • 2篇倪丽莉
  • 2篇周伟
  • 2篇杨晓玉
  • 2篇高彦
  • 1篇吴畏
  • 1篇严正杰

传媒

  • 4篇生殖与避孕
  • 3篇国际生殖健康...
  • 2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国外医学(妇...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辽宁医学院学...
  • 1篇中华生殖与避...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取卵试管恒温装置的一次性无菌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卵试管恒温装置的一次性无菌保护套,包括保护套,保护套又包括前侧面、顶面、后侧面和试管套,前侧面一端与顶面固定连接,后侧面一端与顶面固定连接,顶面上设置有孔,试管套与孔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隔离取卵试...
王菁李杨房莉倪丽莉刘金勇刘嘉茵
文献传递
短效口服避孕药在40岁以上高FSH患者IVF/ICSI中的短时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避孕药短时应用结合微刺激方案在40岁以上高FSH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促排卵效果及周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克罗米芬联合HMG微刺激IVF或ICSI助孕的40岁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27个周期。其中,基础FSH≥20 U/L者予口服避孕药(OCP)短时预处理,为OCP组(n=103);而10 U/L0.05)。结论对40岁以上高龄FSH>20 U/L无法常规启动IVF促排卵的患者,可行OCP短时预处理,可有效降低FSH和LH水平,结合微刺激方案能有效帮助部分患者获得妊娠。
蒋春艳鲁南张园袁纯钱易王菁刁飞扬马翔刘金勇刘嘉茵高彦
关键词:口服避孕药诱导排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ICSI双卵双胎减为单胎术后妊娠结局分析
舒黎张园冒韵东刘金勇刘嘉茵
双酚A对颗粒细胞激素生成及相关甾体生成酶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双酚A(BPA)对大鼠颗粒细胞雌、孕激素生成及相关甾体生成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72h后给予不同浓度的BPA(0、10-7、10-6、10-5、10-4M)处理,继续培养48h后,收集细胞培养液,用超敏感的固相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孕酮和雌二醇(E2)的浓度;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定颗粒细胞内芳香化酶(P450arom)、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和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BPA作用下,颗粒细胞孕酮分泌量在10-7M到10-5M组逐渐升高(P<0.05),但在10-4M剂量组出现意外陡降(P<0.01);而E2的分泌量则随BPA浓度的增加而下降(P<0.01)。P450arom mRNA表达显著降低;P450Scc表达量亦在10-7M到10-5M组逐渐升高(P<0.05),而10-4M组出现显著降低(P<0.01)。StARmRNA表达在10-4M组增高(P<0.05)。结论BPA能直接作用于卵巢颗粒细胞,通过作用于P450arom,P450Scc等相关酶的表达以及类固醇合成的限速因子-StAR的表达,而影响颗粒细胞雌孕激素的分泌。
周伟刘嘉茵崔毓桂刘金勇
关键词:双酚A颗粒细胞雌激素孕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癫痫及其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6年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高雄激素性无排卵不孕的最常见原因,是一种多病因,临床表现多态性的综合征。丙戊酸钠(VPA)对癫痫全面性和部分性发作均有效,作为一线广谱抗癫痫药物广泛应用。研究显示,使用VPA治疗癫痫的女性患者PCOS发病率明显升高,部分学者认为与癫痫放电有关,另有学者认为与VPA的治疗有关。
刘金勇刘嘉茵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癫痫丙戊酸钠
一种宫内防粘连O型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宫内防粘连O型环,涉及防粘节育环技术领域。包括O型主环,O型主环的内壁中心处开设有流通孔,O型主环的外壁套设有保护套,保护套的外壁向外延伸设置有密封液膜,保护套的外壁底部向下延伸设置有两个主环尾巴。通...
袁纯冒文盈高彦刘金勇侯振
文献传递
一种摩擦力较小的阴道扩张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擦力较小的阴道扩张器,包括鸭嘴形上页、鸭嘴形下页和多个滚动装置。鸭嘴形上页和鸭嘴形下页的形状相同且相对设置,多个滚动装置平行地分布于鸭嘴形上页的上表面和鸭嘴形下页的下表面,每个滚动装置包括中心轴、多个...
王菁刘金勇丁小敏崔毓桂刘嘉茵
文献传递
人工授精周期诱导排卵药物及方案的研究进展
2013年
诱导排卵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是广泛应用的一项辅助生育技术。诱导排卵目的是形成单一卵泡的发育成熟,尽可能地减少发生多胎妊娠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风险。抗雌激素类和芳香化酶抑制剂因口服方便而广泛应用,单独使用妊娠率较低。促性腺激素类药物可以获得较高的临床妊娠率,采用小剂量递增的温和方案不但能够保证较高的单卵泡发育还能够明显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于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中卵巢反应预测因子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刘金勇王媁
关键词:诱导排卵促性腺激素多胎妊娠
低剂量重组人促卵泡刺激素(rFSH)递增方案诱导排卵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在低剂量重组人促卵泡刺激素(rFSH)递增方案诱导排卵中临床结局的预测因子。方法:总结全国22家生殖中心对WHOII型无排卵为主要不孕原因的患者使用低剂量rFSH递增方案共433个诱导排卵周期中418个符合疗效分析的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单卵泡发生率、周期取消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比较37.5Iu和75.0IU不同rFSH启动剂量的临床、实验室结局,分析单卵泡发育、卵巢诱导成功、周期取消与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卵巢储备等预测因子间的关系。结果:①所有对象临床妊娠率为17.94%,单卵泡发育率为57.66%,OHSS发生率为2.31%,多胎妊娠率为O.23%,周期取消率为12.68%;②果纳芬(rFSH)平均治疗天数为12.7±5.6d,平均总使用剂量为813.8±480.4IU,平均阈剂量为73.0±29.7IU;其中75.12%的患者总使用剂量〈1000IU,73.68%的人群刺激天数在5—15d之间;③启动剂量为37.5IU者较启动剂量为75IU者的卵巢诱导时间明显增加(14.1±5.6dVS10.9±4.9d,P=0.000),果纳芬总使用剂量明显减少(767.0±495.0IUvs879.1±542.7IU,P=0.000),单卵泡发育率明显增加(62.30%1,s51.15%,P=0.027),周期取消率明显升高(17.62%VS5.75%,P=0.000);OHSS发生率无明显差异(2.87%vs1.72%,P=0.532),临床妊娠率和生化妊娠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不同阈剂量下临床妊娠率和生化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质量≥70kg时阈剂量明显增加;⑤周期取消的预测因素与年龄呈负相关(r=-0.169,OR=O.845,95%CI=0.744~0.960,P=0.010),与既往诱导排卵周期数呈正相关(r=-0.240,O尺=1.271,95%CI=I.093~1.478,P=0.002)。结论:低剂量递增方案诱导排卵可以取得较高的单卵泡发育率和临床妊娠率�
刘金勇王媁张松英郑洁刘嘉茵
关键词:低剂量
41例男性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男性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HH)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男科就诊的IHH导致的41例男性不育患者中,13例为kallmann综合征,7例有隐睾病史.41例患者中,35例接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人绝经促性腺素(HMG)治疗,给予hCG、HMG治疗3~24个月;6例拒绝接受此研究方案.结果:治疗后,35例患者均感觉体力改善,性欲增强,同时第二性征得到不同程度的发育.27例患者疗程超过6个月,且双侧睾丸总体积、卵泡刺激素和睾酮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2.9)mL vs.(9.1±3.9)mL,(1.2±0.8)IU/L vs.(2.0±0.8)IU/L,(1.1 ±0.8)nmol/L vs.(12.5±2.7)nmol/L,均P<0.05].35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4,7,5例在治疗第3,6,9个月出现精子,共16例,其中11例患者的配偶在治疗过程中自然妊娠.结论:男性IHH的临床特征为睾丸功能低下,hCG联合HMG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恢复部分生育能力.
杨晓玉刘金勇舒黎张炜刘嘉茵崔毓桂
关键词:性腺功能减退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