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祥文

作品数:52 被引量:10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天文地球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篇矿物
  • 7篇辉石
  • 6篇榴辉岩
  • 6篇晶体
  • 6篇辉岩
  • 5篇透射电子显微...
  • 5篇准晶
  • 4篇硬玉
  • 4篇硬玉石英岩
  • 4篇石英岩
  • 4篇水钠锰矿
  • 4篇体缺陷
  • 4篇绿辉石
  • 4篇晶体缺陷
  • 4篇空间群
  • 4篇变质
  • 4篇超高压榴辉岩
  • 4篇超高压硬玉石...
  • 3篇电镜
  • 3篇动力学

机构

  • 48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武汉工业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桂林工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2篇刘祥文
  • 14篇赵文霞
  • 14篇金振民
  • 8篇曲晶
  • 8篇陈敬中
  • 7篇杨光明
  • 7篇王璐
  • 5篇路湘豫
  • 5篇刘凡
  • 5篇谭文峰
  • 5篇肖少泉
  • 5篇冯雄汉
  • 3篇张素新
  • 3篇叶先贤
  • 3篇孙振亚
  • 3篇金淑燕
  • 3篇徐薇
  • 3篇郑曙
  • 3篇赵文俞
  • 2篇陈家玮

传媒

  • 9篇电子显微学报
  • 8篇地球科学(中...
  • 4篇中国科学(D...
  • 3篇矿物学报
  • 2篇岩石学报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地质实验室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2006年全...
  • 1篇2007'全...
  • 1篇2008年全...
  • 1篇第八届全国显...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10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 5篇1993
  • 1篇1991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准晶结构几何理论初探被引量:13
1991年
准晶结构几何理论是准晶研究的重要课题。作者从准晶空间几何格子图形出发,推导出了准晶平面几何格子,进一步拼成准晶结构几何点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准晶结构几何点阵的基本特点、准晶结构模型与准晶几何点阵间的关系及内在联系,并阐述了准晶与晶体对称轴间的关系式2~k^(1/2)(k=0,2,4,6,8,10,12)。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准晶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陈敬中万安娃路湘豫赵文霞刘祥文
关键词:准晶
两类榴辉岩的石榴石变形特征差异——来自TEM研究的证据被引量:17
2005年
大陆碰撞造山带中超高压榴辉岩从变形程度上通常可以分为面理化榴辉岩和块状榴辉岩两类。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岩心中面理化榴辉岩和块状榴辉岩的石榴石变形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面理化榴辉岩中石榴石的位错密度比块状榴辉岩中石榴石的位错密度高大约3个数量级,位错密度达1.2×1010/cm2。并且有水分子团与高密度位错共存,表明主导石榴石发生强烈塑性变形的机制为水弱化的位错滑移。(2)块状榴辉岩中石榴石的位错密度低,没有观察到水分子团,虽然在局部发现有位错网,但总体上仍呈刚性。(3)两类榴辉岩的石榴石中占主导地位的位错滑移系都是1/2<111>{110},其次为<100>{010}。本文对变形石榴石晶体中水的赋存状态、水弱化机制及变形石榴石形态优选方位与晶格优选方位不协调问题进行了讨论:(1)水在石榴石晶体中有三种可能赋存状态:第一种是吸附于位错管道中的极化水分子;第二种是通过晶体表面以及位错管道扩散进入晶格的间隙水分子;第三种是以4OH-替代SiO44-形式的结构水。(2)石榴石水弱化机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水弱化促进的位错滑移机制,在面理化榴辉岩石榴石的塑性变形中起主导作用;另一种是水弱化促进的扩散和颗粒边界滑移机制,在面理化榴辉岩石榴石的塑性变形中只起次要作用。(3)变形石榴石不产生明显的LPO是由其晶体结构本身特征所决定的,并不能排除其主导变形机制仍然是位错滑移的可能性。
刘祥文金振民金淑燕曲晶徐薇
关键词:CCSD榴辉岩石榴石TEM
石榴石异剥橄榄岩中橄榄石的钛铁矿和含铬钛磁铁矿出溶体被引量:8
2005年
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岩心中石榴石异剥橄榄岩橄榄石中发现杆状钛铁矿和含铬钛磁铁矿出溶体.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电子探针详细研究了杆状钛铁矿和含铬钛磁铁矿出溶体的成分、形态、结晶习性以及与寄主矿物橄榄石之间的拓扑关系.发现钛铁矿出溶体与Arami橄榄石中钛铁矿出溶体具有相似的特征,但含铬钛磁铁矿出溶体与Arami橄榄石中铬铁矿出溶体具有较大的差异.分析认为文中发现的杆状钛铁矿和含铬钛磁铁矿出溶体最初都是固溶在β相橄榄石中,以后随着压力降低,发生固溶体分解而产生含铬钛磁铁矿及钛铁矿出溶体;该石榴石异剥橄榄岩可能曾经就位于300km以下的地幔转换带.
刘祥文金振民曲晶王璐
关键词:橄榄石钛铁矿
碱性介质中水钠锰矿的生成途径被引量:9
2005年
水钠锰矿(birnessite)是表生作用中含锰矿物岩石风化和氧化较为常见的产物.在碱性介质中,以O2氧化Mn(OH)2合成单相水钠锰矿,结合快速X射线衍射(XRD),粉晶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子衍射(ED),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EDAX),红外光谱(IR),化学组成分析等方法和相关氧化锰矿物的Eh-pH平衡关系对该反应过程和水钠锰矿的生成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该反应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黑锰矿(Mn3O4,hausmannite)和六方水锰矿(β-MnOOH,feitknechite)的形成阶段,(2)黑锰矿和六方锰矿转化为布塞尔矿(buserite)阶段,(3)布塞尔矿生长阶段,(4)布塞尔矿转化成水钠锰矿阶段;氧化过程中,布塞尔矿按两种途径由中间产物溶解后重新结晶生成,矿物转化受其表面溶解O2浓度决定的Eh值控制.实验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水钠锰矿在碱性介质中的形成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对水钠锰矿的合成,改性和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也具有实际意义.
冯雄汉谭文峰刘凡黄巧云刘祥文
关键词:水钠锰矿碱性介质氧化锰矿物岩石风化表生作用能量色散
常压下Mn(Ⅲ)在Na-布塞尔矿向钙锰矿转化中的作用
2009年
隧道构造的钙锰矿以其特殊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在催化、吸附、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常以层状Na-布塞尔矿(Na-buserite)为前驱物进行人工合成。焦磷酸盐(pH=1~8)对Mn(Ⅲ)有很强的络合作用,经焦磷酸盐处理的Na-布塞尔矿向钙锰矿转化的特点可表征Mn(Ⅲ)在层状向隧道构造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常压回流条件下Na-布塞尔矿向钙锰矿的转化程度随着焦磷酸盐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直至不能向钙锰矿转化。钙锰矿形成的难易与Na-布塞尔矿结构中Mn(Ⅲ)被络合数量成反比,用对Mn(Ⅲ)络合作用很弱的焦磷酸盐溶液(pH=10)处理的Na-布塞尔矿可在常压回流条件下完全转化形成钙锰矿。
崔浩杰刘祥文冯雄汉谭文峰刘凡
关键词:水钠锰矿常压
大别山双河超高压硬玉石英岩显微组构特征及其流变学意义被引量:3
2004年
硬玉石英岩是大别—苏鲁超高压 (UHP)变质带内重要超高压岩石类型之一 ,其变形机制和动力学背景参数 (应变、应力、应变速率 )对于全面了解超高压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硬玉石英岩 3个样品中的主要组成矿物硬玉和石英进行显微组构和透射电镜 (TEM)的初步研究 .晶格优选方位 (LPO)测量成果表明 :硬玉组构类型与绿辉石相近 ,为L ,LS型 ;石英组构类型主要为单斜对称 .TEM研究表明硬玉滑移系以 (1 0 0 ) [0 0 1 ]、(1 1 0 ) [0 0 1 ]及 (1 - 1 0 ) 1 / 2 [1 1 0 ]为主 .石英中位错发育 ,滑移系以 (0 0 0 1 ) [1 1 2 - 0 ]底面滑移为主 。
王璐金振民刘祥文金淑燕
关键词:硬玉绿辉石组构流变学TEM
晶体畸变能对晶体缺陷形成的制约被引量:2
1997年
晶体缺陷控制着不同成因机制的矿物岩石塑性变形,晶体缺陷的形成又受晶体畸变能的制约,同一地质体中的各种矿物,由于晶体畸变能不同,可形成不同的晶体缺陷;而同一矿物不同方向畸变能的不同。
赵文霞杨光明刘祥文
关键词:晶体缺陷塑性变形矿物晶体
超高压变质岩中几种出溶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正> 关于超高压(UHP)变质岩形成深度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了解折返至地壳超高压岩石的峰变质深度是讨论造山带深部变质作用、岩浆形成和流体活动的关键。一些高压-超高压条件下稳定的矿物固溶体出溶现象的发现,为超高压...
刘祥文金振民曲晶王璐
文献传递
自组装法制备纳米银-螺旋藻复合材料及其表征被引量:2
2004年
在液相中 ,以适当的温度、浓度 ,采用自组装方法 ,把贵重金属Ag负载到具有孔洞结构的螺旋藻内。经清洗和低温烘干处理后 ,研磨成粉即得纳米银 -螺旋藻复合材料。样品分别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X射线能谱成分分析 (EDAX)、红外光谱 (FTIR)等进行表征。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表述了纳米银粒子在螺旋藻中的分布情况及粒径分布 ;X射线能谱成分分析 (EDAX)和电子衍射花样分析确定了螺旋藻上负载的都是纳米银 ;红外光谱 (FTIR)研究分析了纳米银与螺旋藻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 ,纳米银粒子以窄的粒径分布约 1~ 12nm均匀而无团聚的分散在螺旋藻中。平均粒径约 4nm ,最小粒径
张华英刘祥文蒋述兴
关键词:自组装法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
萨碳硼镁钙石晶体结构的精确测定被引量:1
2004年
本文对萨碳硼镁钙石(sakhaite)Ca_(48)Mg_(16)(BO_3)_(28)(CO_3)_(16)(Cl,F)_6(OH)_6·nH_2O的晶体结构进行了重新测定,求得晶胞参数:a=b=c=1.46151(9)nm。晶胞体积:V=3.1218(3)nm^3。单位晶胞中分子数Z=1,空间群为Fd3。结构测定的精度偏离因子R=0.0504。根据矿物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特征,与前人报道的萨碳硼镁钙石及其人工合成矿物晶体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指出本次测定的矿物与前人报道的天然萨碳硼镁钙石或人工合成矿物在矿物成分与结构上的差异,据此,讨论了我国产出的“萨碳硼镁钙石”有待重新命名的必要性。
杨光明刘祥文马喆生施倪承
关键词:晶体结构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