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华
- 作品数:22 被引量:180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用多焦视网膜电图方法研究弱视眼视网膜功能被引量:19
- 2005年
- 目的用多焦视网膜电图的方法对两种类型单眼弱视弱视眼与健眼的视网膜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弱视的视网膜功能状况。方法使用视觉诱发电位仪,刺激图形为黑白同心圆形阵列,共有63个刺激单元,刺激野30°,检测52例单眼弱视儿童,对弱视眼与健眼一阶反映的P1波振幅密度值及潜伏期值进行比较。结果(1)弱视眼与健眼第一环P1波振幅密度值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双眼第二至第五环P1波振幅密度值、双眼各环P1波潜伏期值均无统计学差异。(2)所有弱视眼与健眼在第一环P1波振幅密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弱视眼第一环P1波振幅密度值在不同程度及类型弱视中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功能存在异常,而周边视网膜功能无异常改变,信息传导时间在视网膜层无异常。(2)不同程度及类型的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功能异常的程度未见明显差别。
- 刘海华田桂芬甘晓玲
- 关键词:视网膜多焦视网膜电图弱视多焦视网膜电图弱视眼单眼弱视诱发电位仪
- 低龄儿童不同类型斜视手术远期疗效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分析早期手术治疗儿童斜视的远期疗效,探讨低龄儿童不同类型斜视的手术时机和设计。方法手术治疗397例3岁以下斜视患儿,手术后随访6~144个月,观察术后眼位、双眼单视功能及二次手术情况。结果(1)外斜视组、垂直分离性斜视(DVD)组远期正位率分别为78.1%、68.4%,低于术后正位率,P〈0.05;内斜视组、上斜肌麻痹(SOP)、A—V综合征及特殊类型斜视远期正位率与术后正位率无差异,P〉0.05。(2)各组远期立体视〈800”的比率均高于术前,P〈0.05。(3)发病年龄早、伴有垂直斜视及术后一周欠矫或过矫是影响内、外斜视术后远期效果的主要因素,P〈0.05;手术年龄在24个月内与25-36个月远期眼位无差别,P〉0.05。结论(1)内斜视,SOP及A—V综合征,3岁前手术远期眼位较满意并有利于立体视功能。(2)内、外斜视近期应适度欠矫和过矫,以+10^△之内为宜。垂直斜视诊断明确者尽量一次手术,特殊类型斜视宜选分次手术。
- 刘海华甘晓玲李巧娴田桂芬
- 关键词:儿童手术外斜视内斜视垂直斜视
- 弱视儿童的MRI全脑皮层厚度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利用皮层厚度分析技术探讨弱视患儿脑灰质发育的异常。方法对11例弱视患儿和10名视力正常儿童行3DT1WI扫描,数据应用Freesurfer软件进行后处理,以双样本独立t检验进行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全脑皮层厚度比较,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像素在标准脑模板上生成伪彩图。选取像素阈值为500个相邻像素,分析弱视患者皮层厚度改变的区域。结果弱视组在双侧中央前回、左侧距状回前部、左侧颞上回和右侧额中回、额上回皮层厚度大于对照组;而在双侧舌回、枕颞外侧回、顶上小叶的区域,对照组皮层厚度大于弱视组。结论皮层厚度分析研究能够发现弱视患儿与视觉相关的大脑区域的灰质皮层发育异常,从而为探讨弱视相关的神经结构发育异常提供有用信息。
- 谢晟江界峰叶锦棠肖江喜刘海华蒋田仔
- 关键词:弱视磁共振成像
- 一种眼科全麻手术带探头的鼻腔引流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科全麻手术带探头的鼻腔引流装置,涉及眼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引流部,包括有引流管和固定结构;所述引流管末端插入在患者鼻腔内部吸引出患者鼻腔分泌物;所述引流管首端外侧固定有固定结构,置于患者鼻腔中...
- 陈秋艳穆莉刘海华崔琳冯然
- 儿童视觉电生理检查特点和应用
- 刘海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下睑内翻倒睫眼贴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下睑内翻倒睫眼贴;主要用于牵拉患者近内眦部下睑,以治疗睑内翻倒睫,通过可为单个或者一组设置的眼贴,在使用时贴合于患者的近内眦部下睑,并向垂直向下方向牵拉以及水平方向牵拉;设置...
- 刘海华陈秋艳
- 下斜肌后徙转位术后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通过比较下斜肌(Inferioroblique IO)后徙术与IO后徙转位术,术后至少3年的疗效,评价IO后徙转位术的安全性.方法 比较IO后徙术组(22例33只眼)和IO后徙转位术组(27例33只眼)病例手术后IO运动程度和眼球上转程度,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1)IO后徙转位术组左右眼手术后远期IO运动程度、眼球上转程度均明显低于IO后徙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术后IO运动程度不足与手术年龄、有无弱视、屈光状态、是否同时行水平斜视手术、术前IO功能亢进程度和斜视度均无关.(3)IO后徙转位术组术后远期IO运动程度、眼球上转程度均低于近期(1周至1个月),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术后中期(3~6个月)与远期IO运动程度、眼球上转程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O后徙转位术式存在术后眼球上转功能不足,IO功能不足的缺点,并且在术后持续存在.
- 刘海华甘晓玲李巧娴田桂芬
- 关键词:斜视眼球运动下斜肌后徙转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