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桂芬
- 作品数:13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用多焦视网膜电图方法研究弱视眼视网膜功能被引量:19
- 2005年
- 目的用多焦视网膜电图的方法对两种类型单眼弱视弱视眼与健眼的视网膜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弱视的视网膜功能状况。方法使用视觉诱发电位仪,刺激图形为黑白同心圆形阵列,共有63个刺激单元,刺激野30°,检测52例单眼弱视儿童,对弱视眼与健眼一阶反映的P1波振幅密度值及潜伏期值进行比较。结果(1)弱视眼与健眼第一环P1波振幅密度值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双眼第二至第五环P1波振幅密度值、双眼各环P1波潜伏期值均无统计学差异。(2)所有弱视眼与健眼在第一环P1波振幅密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弱视眼第一环P1波振幅密度值在不同程度及类型弱视中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功能存在异常,而周边视网膜功能无异常改变,信息传导时间在视网膜层无异常。(2)不同程度及类型的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功能异常的程度未见明显差别。
- 刘海华田桂芬甘晓玲
- 关键词:视网膜多焦视网膜电图弱视多焦视网膜电图弱视眼单眼弱视诱发电位仪
- 低龄儿童不同类型斜视手术远期疗效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分析早期手术治疗儿童斜视的远期疗效,探讨低龄儿童不同类型斜视的手术时机和设计。方法手术治疗397例3岁以下斜视患儿,手术后随访6~144个月,观察术后眼位、双眼单视功能及二次手术情况。结果(1)外斜视组、垂直分离性斜视(DVD)组远期正位率分别为78.1%、68.4%,低于术后正位率,P〈0.05;内斜视组、上斜肌麻痹(SOP)、A—V综合征及特殊类型斜视远期正位率与术后正位率无差异,P〉0.05。(2)各组远期立体视〈800”的比率均高于术前,P〈0.05。(3)发病年龄早、伴有垂直斜视及术后一周欠矫或过矫是影响内、外斜视术后远期效果的主要因素,P〈0.05;手术年龄在24个月内与25-36个月远期眼位无差别,P〉0.05。结论(1)内斜视,SOP及A—V综合征,3岁前手术远期眼位较满意并有利于立体视功能。(2)内、外斜视近期应适度欠矫和过矫,以+10^△之内为宜。垂直斜视诊断明确者尽量一次手术,特殊类型斜视宜选分次手术。
- 刘海华甘晓玲李巧娴田桂芬
- 关键词:儿童手术外斜视内斜视垂直斜视
- 葡萄膜炎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脉络膜厚度与视功能预后分析--光相干断层扫描在葡萄膜炎的应用
- 杨柳赵亮郭春英田桂芬
- 儿童非共同性斜视治疗
- 刘家琦郭静秋甘晓玲李巧娴田桂芬陈斯同
- 儿童非共同性斜视,先天性多于后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最为多见。手术时机选择,依双眼视觉功能的程度,功能丧失者应早期手术。
- 关键词:
- 关键词:非共同性斜视先天性
- 弱视儿童扫描视觉诱发电位视力与国际标准视力的比较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扫描翻转图形视觉诱发电位(SPVEP)在弱视儿童客观视力评估的可行性。设计前瞻性病例研究。研究对象80例(148眼)弱视儿童及26例(52眼)正常视力儿童。方法弱视儿童进行扫描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视力(SPVEP-A)与国际标准E字视力检测;正常视力儿童进行SPVEP-A、传统瞬态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视力(PVEP-A)与E字视力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使用LKC公司UTES-E3000型视觉电生理仪检测SPVEP,选用0.2~18.8epd的25个空间频率正弦光栅连续刺激视网膜,经离散傅立叶分析,获得振幅。空间频率曲线,并将相关直线外推至0振幅,获得SPVEP视力。在PVEP检测中将典型VEP波形的最高空间频率作为PVEP视力。主要指标SPVEP-A、PVEP-A和E字视力。结果弱视患者矫正视力在0.1~0.8之间,SPVEP-A在0.35~0.9之间,SPVEP-A与E字视力的相关系数r=0.602(P<0.01)。SPVEP-A两次重复检测的相关系数r=0.448。轻度弱视SPVEP-A与E字视力的相关性(r=0.773)优于中重度弱视者(r=0.590)。正常儿童SPVEP-A与E字视力的相关系数r=0.424,PVEP-A与E字视力的相关系数r=0.679。SPVEP-A与E字视力比较存在高估、低估现象,在E字视力的低视力段,SPVEP-A存在高估现象;在E字视力的高视力段,SPVEP-A存在低估现象。结论扫描翻转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是筛查弱视儿童客观视力的一种疗法。SPVEP-A与E字视力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但变异较大,应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 樊云葳李晓清田桂芬
- 关键词:弱视
- 30~50月儿童立体视发育研究
- 目的:研究年龄在30~50月的儿童,立体视的发育情况。方法:对157名年龄在30~50月的儿童进行视力、眼位及立体视的检查。立体视检查采用 Titmus、RPS(学龄前儿童随机点立体图册)、TNO 三种方法依次进行。对不...
- 夏爽李晓清田桂芬
- 文献传递
- 儿童立体视发育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30—50个月正常儿童立体视发育情况。方法前瞻性研究。对152名30—50个月的儿童进行视力、眼位及立体视的检查。其中立体视检查采用Titmus、RPS、TNO3种方法进行。对不同年龄组儿童的立体视功能进行比较,探索立体视在此年龄段的发育状况。结果119人完成检查且视力≥0.6,年龄为32~50个月;12人完成检查但视力〈0.6,年龄为34~49个月;有21人因为不合作未完成检查,年龄为30~49个月。不合作儿童的平均年龄低于能够合作完成检查的儿童(P〈0.01)。视力≥0.6的119人中,达到Titmus60”、Titmus100”和RPS60”的百分比与年龄间存在正相关。将这119人按年龄以每5个月为一组分为4组,46~50个月组达到Titmus60”、Titmus100”和RPS60”的人数百分比高于前3组(P〈0.05)。119名儿童中有89.9%的儿童达到Titmus100”,94.1%的儿童达到RPS200”,95.0%的儿童达到TNO240”。结论30—50个月儿童的立体视功能仍处于发育过程中。此年龄段儿童中大约90%能够达到Titmus100”、RPS200”和TNO240”的立体视锐度。RPS不包含单眼线索,且提供了匹配图形,适宜在小儿眼科临床中应用。
- 夏爽李晓清孙冰田桂芬
- 关键词:深度知觉儿童学龄前
- 下斜肌后徙转位术后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通过比较下斜肌(Inferioroblique IO)后徙术与IO后徙转位术,术后至少3年的疗效,评价IO后徙转位术的安全性.方法 比较IO后徙术组(22例33只眼)和IO后徙转位术组(27例33只眼)病例手术后IO运动程度和眼球上转程度,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1)IO后徙转位术组左右眼手术后远期IO运动程度、眼球上转程度均明显低于IO后徙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术后IO运动程度不足与手术年龄、有无弱视、屈光状态、是否同时行水平斜视手术、术前IO功能亢进程度和斜视度均无关.(3)IO后徙转位术组术后远期IO运动程度、眼球上转程度均低于近期(1周至1个月),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术后中期(3~6个月)与远期IO运动程度、眼球上转程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O后徙转位术式存在术后眼球上转功能不足,IO功能不足的缺点,并且在术后持续存在.
- 刘海华甘晓玲李巧娴田桂芬
- 关键词:斜视眼球运动下斜肌后徙转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