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朝晖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科技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路堤
  • 2篇应力
  • 2篇填土
  • 2篇填土高度
  • 2篇土拱效应
  • 2篇土应力
  • 2篇土应力比
  • 2篇桩承式路堤
  • 2篇桩土
  • 2篇桩土应力
  • 2篇桩土应力比
  • 2篇拱效应
  • 1篇双向搅拌桩
  • 1篇路基
  • 1篇路基工程
  • 1篇扩大头
  • 1篇搅拌桩

机构

  • 3篇湖北科技学院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篇刘朝晖
  • 2篇王鑫

传媒

  • 1篇山西建筑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钉形双向搅拌桩在桩承式路堤中的应用
2012年
对钉形双向水泥土搅拌桩的优点作了具体介绍,着重阐述了钉形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桩长,桩径,桩间距等参数的取值方法,指出设计桩承式路堤时,恰当选取相关参数可以使土拱效应充分发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节约成本。
刘朝晖
桩承式路堤中填土高度对土拱效应作用的试验研究
2015年
为研究低填路堤下应力分布特点,结合武汉市中北路延长线的实际工程,在路堤填土过程中进行了土压力和沉降观测,研究了填土过程中土压力和沉降的变化特点,分析了填土过程中土拱效应的形成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填土较低时,土压力的分布不均匀,而填土较高时,路堤中土压力分布比较均匀;而且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桩顶及桩间土都有沉降趋势,并且桩间土沉降明显大于桩顶沉降.三角形布置形式下,土拱分布在三角形桩布置形式的各边上,土拱效应在桩土间是逐渐发挥的,并且在填土高度达到0.5s(s=桩中心距)时,土拱效应开始显著发挥.
刘朝晖王鑫
关键词:土拱效应填土高度桩土应力比
桩承式低填路堤土拱效应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低填路堤下土拱效应的特性.通过建立三维土拱模型,研究影响土拱效应的主要参数——桩布置形式、桩间距、填土高度和扩大头直径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是三角形还是正方形布置形式,钉形桩的应力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对称性;在布置形式、填土高度和桩间距等参数一定的条件下,随着钉形桩扩大头直径的增加,土拱效应发挥程度降低,当扩大头较大,相邻两桩桩边缘较近时,群桩的挤土作用较明显;在正方形桩体布置形式下,填土路堤中应力分布较均匀,挤土作用下的土拱形态对称性比三角形布置形态要好,但桩土应力比却并不一定比三角形的大.在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填土高度、扩大头直径以及桩的布置形式等因素.
刘朝晖王鑫
关键词:路基工程土拱效应填土高度桩土应力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