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月

作品数:49 被引量:146H指数:9
供职机构:辽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9篇文化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重金
  • 8篇重金属
  • 5篇教学
  • 5篇沉积物
  • 4篇河床
  • 4篇本科
  • 3篇生源要素
  • 3篇粒度
  • 3篇景观
  • 3篇景观变化
  • 3篇景观设计
  • 3篇矿物
  • 3篇河床演变
  • 3篇高校
  • 3篇垂向
  • 2篇地理
  • 2篇应用技术型
  • 2篇应用型本科
  • 2篇应用型人才
  • 2篇人文

机构

  • 44篇辽东学院
  • 15篇南京大学
  • 7篇辽宁师范大学
  • 3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丹东职业技术...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信息技术有限...

作者

  • 45篇刘月
  • 28篇程岩
  • 21篇李富祥
  • 17篇刘敬伟
  • 17篇张亮
  • 15篇高建华
  • 12篇张春鹏
  • 7篇李红军
  • 3篇郑存德
  • 3篇石勇
  • 3篇冉隆江
  • 2篇李雪铭
  • 2篇杨旸
  • 1篇于欣
  • 1篇杜家笔
  • 1篇胡锐
  • 1篇白凤龙
  • 1篇赵婷婷
  • 1篇王应飞
  • 1篇程知欣

传媒

  • 8篇辽东学院学报...
  • 3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环境化学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海洋学报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科教导刊(电...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决策探索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水产科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类活动对鸭绿江下游水沙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基于鸭绿江荒沟站1958-2008年的实测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采用Mann-Kendall法对水沙变化的趋势进行检验,利用双累积曲线法对水沙变化进行阶段性划分,在此基础上研究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鸭绿江下游荒沟站的实测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且年径流量下降的趋势强于年输沙量下降的趋势;以1963年和1994年为转折点,将径流-输沙曲线分为3个时段:1958-1963年、1964-1994年、1995-2008年;自然因素是影响径流量减少的主因,人类活动影响较弱,平均为10%左右,但各时段影响不同;人类活动对年输沙量的阶段性影响增减不一,但总体是减沙为主,平均年减沙量约为0.81×10^6t。
刘敬伟程岩李富祥张春鹏刘月张亮郑存德
关键词:水沙变化MANN-KENDALL检验
鸭绿江河口西岸潮间带柱状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流域变化的响应被引量:9
2014年
2010年和2011年在鸭绿江西水道和西岸潮间带共采集4根柱状样,通过对210Pb测年、粒度、总有机碳、重金属元素等多指标综合分析,探讨了:(1)鸭绿江河口西水道和西岸潮间带柱状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垂向分布及其来源;(2)重金属分布的粒度控制作用;(3)不同时期的粒度和重金属分布变化及其对流域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Cu和Zn可能来源于有机质降解的内源释放;Cr和Ni表征了岩石风化剥蚀形成陆源碎屑的自然来源;Cd和Pb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2)除西岸潮间带的Cd和Pb含量可能部分受来源影响外,研究区的粒度效应是控制鸭绿江地区重金属含量分布的最主要因素。(3)粒度变化与流域演变密切相关,重金属含量对流域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明显,大致以1940年、1970年、1995年为界分为四个沉积阶段:1940年以前,自然演变对鸭绿江河口西岸潮间带的重金属分布控制明显,而1940年来至今,人类活动的控制作用日益凸显。
王应飞高建华石勇杨飏李富祥刘月程岩
关键词:重金属潮间带
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被引量:7
2019年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核心落脚点,学生习得技术的可应用性是教学成果核心价值的体现。因此,在教学中强化建立在真实项目基础上的实践内容,按照实践成果对社会应用价值的大小进行评价的方式,将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重要的教学改革方向。
刘月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应用技术型
基于垂向沉积的近百年来鸭绿江河口环境演变分析
2013年
对鸭绿江河口剖面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和重金属含量的垂向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重金属元素之间和重金属与生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总结了近百年来鸭绿江河口地区的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除Cu以外,Cr、Ni、Cu、Zn、Cd、Pb、As和Hg之间及它们与生源要素之间有着很高的相关性,主要来源于工业和农业污染物排放等;Cu与其他环境因子有着不同的来源,人类活动对鸭绿江河口地区环境变化贡献极大;鸭绿江河口地区的环境演变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总体上鸭绿江河口地区的污染状况日益严重。
李富祥李雪铭高建华程岩刘月
关键词:生源要素重金属环境演变
试论横向课题与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被引量:1
2018年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的培养应重视应用,通过学生参与横向课题的研究及将横向课题的素材应用于教学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刘月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鸭绿江口与邻近海岸沉积物的重金属背景值被引量:3
2017年
海洋区域环境背景值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在评价人为污染强度时,使用全球页岩或其他大范围的地球化学背景值,会使得判断结果出现较大偏差.本文针对鸭绿江口前期重金属研究中因背景值选择差异化造成的评价结果失真的问题,从已发表的鸭绿江的重金属数据中选取210Pb测年数据较为可靠、沉积环境相对稳定的4个柱状样用于区域重金属背景值的确定.通过筛选未受人类污染影响和自然强烈干扰的段落,计算获得鸭绿江口与邻近海岸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为:Cu 10.9 mg·kg^(-1)、Pb 23.2 mg·kg^(-1)、Zn72.9 mg·kg^(-1)、Cd 0.203 mg·kg^(-1)、Cr 49.8 mg·kg^(-1)、Ni 21.6 mg·kg^(-1).这一背景值与工业化前全球沉积物重金属最高值相比普遍偏低,与中朝地台页岩重金属背景值相比相对偏高,与其他大范围的重金属背景值的差距也较大;但与中国海域的重金属背景值接近,说明可信度较高.影响鸭绿江口与邻近海岸沉积物重金属背景值的主要因素是粒度、物源和总有机碳(TOC),这一背景值更具有自然性和地域性.
李红军刘月程岩
关键词:重金属沉积物背景值
鸭绿江河口地区沉积物的粒度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12年
通过对比鸭绿江河口不同地区柱状样的粒度参数及敏感组分变化规律,分析了河口不同地区沉积动力环境和沉积特征的差异;结合代表性柱状样的210Pb测年,分析了柱状样在不同时期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沉积特征变化。结果表明,西水道主要受潮流作用而含有泥沙互层,粒度参数变化小;西岸潮滩受潮流和波浪作用含有贝壳碎屑,并在顶部出现粗化层。近几十年来,鸭绿江河口地区沉积特征的变化主要由于人类活动对水沙入海通量的影响:1941年以前柱状样的波动沉积特征反映了河流山溪性特征;1941—1970(1980)年随水沙入海通量减少而呈现砂含量降低、粉砂增加的特征;1970(1980)—1990年由于水沙入海通量变化较小,而呈现沉积物组成和敏感组分保持稳定的特征;但1990年后随水沙入海通量的进一步降低,邻近河口区域的沉积物出现明显的粗化。
冉隆江石勇高建华刘月李富祥白凤龙李军
关键词:沉积物粒度水沙通量
鸭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水动力特征对叶绿素分布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在河口最大浑浊带有独特的生态动力过程。利用鸭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上下游两个定点站和大面站的流速、叶绿素和浊度数据,在分析最大浑浊带形成的基础上探讨了悬沙浓度与叶绿素浓度分布的对应关系及最大浑浊带水动力特征对叶绿素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定点站大小潮涨落潮时均出现悬沙浓度与叶绿素a浓度的高值分布中心,该中心主要出现在底部,且高叶绿素a浓度与高悬沙浓度中心相对应。通过对最大浑浊带形成机制的分析发现,强烈的底部泥沙再悬浮是鸭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大浑浊带内悬沙浓度与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关系均为底层大于表层,大潮高于小潮;高叶绿素a浓度与高悬沙浓度时刻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水动力特征对叶绿素a浓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有重要影响。初步分析认为鸭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内的高叶绿素a浓度主要是由再悬浮作用使底部沉积物中的底栖藻类和沉积物一起聚集在水体的底部造成的,但是该结论还有待结合其他相关研究进一步检验。
于欣杜家笔高建华杨旸冉隆江李富祥刘月程岩
关键词:悬沙浓度叶绿素浓度
《土地利用规划》微课教学方案设计被引量:1
2017年
微课, 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 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 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近年来因其知识点指向明确、 篇幅短小精悍、 适于流媒体播放、 教学设计精致、 利于自主学习等多重特征, 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
刘月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evalu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 of Yalu River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shallow sea area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和多金属污染度分析鸭绿江口及毗邻浅海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鸭绿江口及毗邻浅海沉积物Cu、Hg和Cd属于重要的污染因子;多金属污染度高强度分布区与高含沙量区存在对应关系,但对重金属富集影响更大的是人类活动。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与生物效应阈值浓度法2种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区的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参比工业化前全球沉积物重金属最高值为背景值进行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与生物效应阈值浓度法的评价结果一致,即研究区的生态风险评价结果属于轻微级,并具有更大范围内的可比性,但研究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相对污染程度偏高。
刘月程岩李富祥刘敬伟张亮高建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