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激光
  • 5篇视网膜
  • 5篇网膜
  • 5篇激光治疗
  • 4篇视网膜病
  • 4篇视网膜病变
  • 4篇病变
  • 3篇内障
  • 3篇黄斑
  • 3篇白内障
  • 2篇植入
  • 2篇植入术
  • 2篇术后
  • 2篇水肿
  • 2篇凝固术
  • 2篇人工晶体
  • 2篇人工晶体植入
  • 2篇人工晶体植入...
  • 2篇中心性
  • 2篇中心性浆液性

机构

  • 9篇济南施尔明眼...

作者

  • 9篇刘力
  • 8篇袁明俊
  • 7篇王兴荣
  • 6篇毕宏生
  • 3篇潘雪梅
  • 3篇董卫红
  • 3篇卢秀珍
  • 2篇杨露
  • 1篇王宝晶
  • 1篇李海燕
  • 1篇蔡婉婷
  • 1篇谢华
  • 1篇王桂敏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眼科
  • 2篇山东医大基础...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影响后发障光切术后效果的临床观察
2000年
目的 :分析后发障光切术后并发症及视力不增的原因及研究预防措施。方法 :对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 8d~ 5年后发障的 115例、148眼行Nd :YAG激光后囊膜光切术 ,术后次日复诊 ,随诊 7d~ 3个月。结果 :接受该法治疗的 115例 ,除 1例玻切术后硅油充满前房的患者膜切开不成功外 ,余者均切膜成功 ,成功率为 99.32 %。视力提高 10 8眼 ( 72 .97% ) ,不变 4 0眼 ( 2 7.0 3% )。视力由治疗前的 0 .31±0 .2 6提高到治疗后的 0 .56± 0 .37。结论 :后发障光切术是白内障术后因后发障而再次致盲患者有效的、非介入性的手术治疗 ,安全 ,患者无痛苦 ,成功率高 ,视力提高显著。白内障术后视力不提高系治疗前原有眼部病变所致 ,与激光治疗本身无相关性 ,并发症的发生则与激光能量及膜质量成正相关。因此 ,早期治疗和分次治疗可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Ⅲ级膜后发障的分次治疗尤为重要 ,可避免一次性过高使用能量 ,给周围组织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刘力董卫红谢华袁明俊
关键词:白内障外科手术激光手术后囊混浊
Q开关Nd:YAG激光在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对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行Nd :YAG激光早期治疗的必要性。方法 :对 4例发病 7天至 1个月的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患者 ,行Q开关Nd :YAG激光出血前表面膜切开。术后随访 7天至 3个月。结果 :其中 2例因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 ,并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 ,病程不超过 15天患者 ,接受激光治疗时 ,血池前表面膜切开后 ,出血引流彻底。随访 1个月视力由治疗前的光感提高到 0 8~ 1 0。另外 2例因病程达 1个月 ,一直药物治疗无效 ,就诊时视网膜前出血部分机化 ,膜切开后血液引流不完全 ,3个月随访时 ,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吸收 ,机化膜形成 ,中心视力丧失。结论 :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应早期用Q开关Nd :YAG激光治疗 ,效果显著 ,创伤小 ,并发症少 ,操作简单 ,病人无痛苦 ,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治疗手段。
刘力卢秀珍袁明俊
关键词:视网膜出血黄斑激光
透明角膜切口位置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散光的影响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研究透明角膜切口位置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散光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老年性白内障 6 8例、80眼进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根据切口位置分为 1组 :上方切口 4 3眼 ,2组 :颞侧切口 37眼。分别于术前、术后 1d、1周、1、3月通过Topcon验光仪、Marco角膜曲率计检测角膜散光度及轴向。结果 :术后 1天、1周、1月 1组散光均大于 2组 ,以术前逆规性散光最甚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术后 3月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根据Gravy向量法分析 ,1组术后 38例逆规性散光 ,2组术后 36例循规性散光。结论 :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短期形成的散光较小 ,且以循规性散光为主 ,为正常人所能接受 ,对术前具有逆规性散光的患者此为最佳手术方式。
潘雪梅毕宏生王兴荣刘力
关键词:超声疗法人工晶体散光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对中心视野的影响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自愈与激光治疗后中心视野 (central visualfield,CVF)的变化对比观察。方法 :连续就诊的 34例 38眼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ien angiography,FFA)确认的 CSC病人 ,单眼 30例 ,双眼 4例 ,其中 2 6眼呈“炊烟状”或“墨渍样”改变 ,作为激光治疗组 ;12眼呈“玻璃疣状”改变 ,不予激光治疗 ,作为自愈组给予维生素口服。治疗前及痊愈后均行 CVF检查。结果 :激光组 2 6眼治疗后平均 33.88± 11.71天视力恢复。其中发作次数少的 2 2眼 CVF完全恢复正常占 84.6 2 %。另 4眼复发次数较多 ,CVF异常 ,占 15 .38%。自愈组 12眼 ,平均 12 6 .6 7± 38.2 2天视力恢复 ,首次发作的 6眼 CVF恢复正常占 5 0 %。两组病程及视敏度相比 ,P<0 .0 5 ,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按复发次数多少分开比较 ,虽然激光组平均缺损 (mean defect,MD)、缺失偏离 (lossvariance,L V)比自愈组要好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C愈后 CVF异常与其反复发作呈正相关 ,而恰当的激光治疗不会造成
刘力卢秀珍毕宏生王兴荣潘雪梅袁明俊李海燕杨露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
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发性白内障336例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董卫红王兴荣刘力蔡婉婷袁明俊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性白内障ND:YAG激光
氪黄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氪黄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14 8例 (2 10眼 )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进行氪黄激光局部或格栅状光凝治疗。同时选择同期内采用药物治疗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共 43例 (61眼 )作为对照组 ,按病程分为≤ 6个月和 >6个月两组病例 ,随访一年 ,观察光凝后不同时期视力及黄斑水肿的变化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光凝组治疗后视力提高者 91眼 (4 3 3 3 % ) ,不变者 114眼 (5 4 2 9% ) ,下降者 5眼 (2 3 8% ) ;黄斑水肿完全消退者 90眼 (4 2 86% ) ,部分消退者 10 1眼 (4 8 0 9% ) ,不变者 14眼 (6 67% ) ,加重者 5眼 (2 3 8% )。对照组治疗后视力提高者 1眼(1 64 % ) ,不变者 19眼 (3 1 15 % ) ,下降者 41眼 (67 2 1% ) ;黄斑水肿完全消退者 0眼 (0 % ) ,部分消退者 4眼 (6 5 6% ) ,不变者 2 4眼 (3 9 3 4% ) ,加重者 3 3眼 (5 4 10 % )。两组间相比 ,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光凝组中 ,病程≤ 6个月组 ,光凝后视力提高者 69眼 (5 1 49% ) ,其中 1个月时视力提高者 5 7眼 (82 61% ) ,3个月时视力提高者 67眼 (97 10 % ) ;而病程 >6个月的患者 ,光凝后视力提高者 2 2眼 (2 8 95 % ) ,其中 1个月时视力提高者 5眼 (2 2 73 % ) ,3个月时视力提高者 11眼(5 0 0 0 % )。两组间相比?
董卫红毕宏生王兴荣刘力卢秀珍袁明俊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激光凝固术氪黄激光
眼前节应用Nd:YAG激光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分析眼前节病人Nd :YAG激光治疗时 ,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2 6例 3 2只眼后发性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病人 ,激光治疗前及治疗后 1个月均行角膜内皮检查 ,观察其大小、形状、密度、数量的变化。将能量在 4~ 4 5mJ范围者 ,归为低能量组 ,能量在 5~ 8mJ范围者 ,归为高能量组。结果 低能量组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为 3 8%。高能量组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为 12 15 %。经统计学处理 ,分别t =1 97,t =2 0 2激光总能量与内皮细胞的丢失无相关性 ,分别t=1 97,t =2 0 2 ,P >0 0 5。而单次能量的大小与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则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t =5 80 ,P <0 0 0 1。结论 Nd :YAG激光在眼前节病变中的应用可以造成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而单次能量的大小是其损伤的直接原因 。
刘力潘雪梅毕宏生王兴荣王桂敏王宝晶袁明俊杨露
关键词:ND:YAG激光角膜内皮细胞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
氪黄、绿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评价氪黄、绿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serouschori oretinopathy ,CSC)的疗效。方法 :将 1 3 8例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确诊为CSC患者中的 1 0 6例 1 1 2只眼采用氪黄、绿激光治疗作为光凝组 ,3 2例 3 3只眼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视力变化、治愈率、复发率、并发症及光凝组病程与治愈速度的关系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光凝组视力由术前的 0 58±0 3 0增至光凝后的 0 89± 0 2 9(P <0 0 5) ,治愈率为 98 2 % ,复发率为 5 4 % ,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对照组视力由术前 0 59± 0 3 2增至术后的 0 76± 0 3 0 ,治愈率为 63 6% ,复发率为 3 6 4 %。光凝组治疗前病程越短 ,治愈率越高 ,恢复速度越快。结论 :氪黄、绿激光治疗CSC ,可以显著地提高视力和治愈率 ,降低复发率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治疗尤具重要意义。
毕宏生刘力王兴荣袁明俊
关键词:视网膜疾病激光光凝固术
氪黄激光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囊样水肿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2
1999年
目的 评价氪黄激光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retinopathy,NPDR) 所致的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edema,CME) 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7 例(52 只眼) NPDR 所致CME患者行氪黄激光局部或格栅状黄斑区光凝,按病程分为≤6 个月和≥7 个月两组病例,随访1 年,观察光凝后不同时期患者视力及黄斑水肿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光凝前视力027 ±021 ,光凝后为053 ±026( P< 001 ) 。视力提高者为904 % ,不变者为58% ,下降者为38 % 。CME完全消退者为558 % ,部分消退者为423 % ,不变者为19 % ,术后1 个月即达到较理想状态。病程≤6 个月组,光凝后1 个月时视力提高者即达815 % ,6 个月时达1000 % ,水肿完全消退者为704 % ,部分消退者为296 % 。病程≥7 个月组,光凝后1 个月时视力提高者仅为200% ,6 个月时方达880 % ,水肿完全消退者为400 % ,部分消退者为560 % 。两组患者视力恢复速度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 001) 。
毕宏生刘力王兴荣袁明俊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黄斑氪黄激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