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雪梅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济南施尔明眼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角膜
  • 3篇内障
  • 3篇激光
  • 3篇白内障
  • 2篇摘除
  • 2篇植入
  • 2篇植入术
  • 2篇视网膜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网膜
  • 2篇内皮
  • 2篇角膜内皮
  • 2篇超声
  • 2篇超声乳化
  • 1篇眼内
  • 1篇眼内压
  • 1篇眼前节
  • 1篇遗传性
  • 1篇遗传学

机构

  • 7篇济南施尔明眼...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潘雪梅
  • 5篇王兴荣
  • 5篇毕宏生
  • 4篇卢秀珍
  • 3篇刘力
  • 3篇王桂敏
  • 2篇王宝晶
  • 2篇董卫红
  • 2篇袁明俊
  • 2篇杨露
  • 1篇周芳
  • 1篇李海燕
  • 1篇蔡宛亭
  • 1篇张建华
  • 1篇杜秀娟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眼科
  • 1篇山东医大基础...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眼前节应用Nd:YAG激光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分析眼前节病人Nd :YAG激光治疗时 ,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2 6例 3 2只眼后发性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病人 ,激光治疗前及治疗后 1个月均行角膜内皮检查 ,观察其大小、形状、密度、数量的变化。将能量在 4~ 4 5mJ范围者 ,归为低能量组 ,能量在 5~ 8mJ范围者 ,归为高能量组。结果 低能量组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为 3 8%。高能量组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为 12 15 %。经统计学处理 ,分别t =1 97,t =2 0 2激光总能量与内皮细胞的丢失无相关性 ,分别t=1 97,t =2 0 2 ,P >0 0 5。而单次能量的大小与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则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t =5 80 ,P <0 0 0 1。结论 Nd :YAG激光在眼前节病变中的应用可以造成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而单次能量的大小是其损伤的直接原因 。
刘力潘雪梅毕宏生王兴荣王桂敏王宝晶袁明俊杨露
关键词:ND:YAG激光角膜内皮细胞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对中心视野的影响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自愈与激光治疗后中心视野 (central visualfield,CVF)的变化对比观察。方法 :连续就诊的 34例 38眼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ien angiography,FFA)确认的 CSC病人 ,单眼 30例 ,双眼 4例 ,其中 2 6眼呈“炊烟状”或“墨渍样”改变 ,作为激光治疗组 ;12眼呈“玻璃疣状”改变 ,不予激光治疗 ,作为自愈组给予维生素口服。治疗前及痊愈后均行 CVF检查。结果 :激光组 2 6眼治疗后平均 33.88± 11.71天视力恢复。其中发作次数少的 2 2眼 CVF完全恢复正常占 84.6 2 %。另 4眼复发次数较多 ,CVF异常 ,占 15 .38%。自愈组 12眼 ,平均 12 6 .6 7± 38.2 2天视力恢复 ,首次发作的 6眼 CVF恢复正常占 5 0 %。两组病程及视敏度相比 ,P<0 .0 5 ,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按复发次数多少分开比较 ,虽然激光组平均缺损 (mean defect,MD)、缺失偏离 (lossvariance,L V)比自愈组要好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C愈后 CVF异常与其反复发作呈正相关 ,而恰当的激光治疗不会造成
刘力卢秀珍毕宏生王兴荣潘雪梅袁明俊李海燕杨露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
透明角膜切口位置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散光的影响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研究透明角膜切口位置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散光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老年性白内障 6 8例、80眼进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根据切口位置分为 1组 :上方切口 4 3眼 ,2组 :颞侧切口 37眼。分别于术前、术后 1d、1周、1、3月通过Topcon验光仪、Marco角膜曲率计检测角膜散光度及轴向。结果 :术后 1天、1周、1月 1组散光均大于 2组 ,以术前逆规性散光最甚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术后 3月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根据Gravy向量法分析 ,1组术后 38例逆规性散光 ,2组术后 36例循规性散光。结论 :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短期形成的散光较小 ,且以循规性散光为主 ,为正常人所能接受 ,对术前具有逆规性散光的患者此为最佳手术方式。
潘雪梅毕宏生王兴荣刘力
关键词:超声疗法人工晶体散光
家族遗传性白内障伴高度近视一家系
2001年
卢秀珍屈政朋潘雪梅
关键词:白内障先天性近视遗传学
铒激光乳化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角膜内皮影响的对比观察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比较激光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角膜内皮形态、密度及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对 35例白内障病人行激光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并与同期进行的 39例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眼的角膜内皮损失率、六边形细胞百分率及角膜厚度的变化相比较。结果 :激光组术后 1周、1个月及 3个月角膜内皮损失率分别为 7.5 6 %、5 .12 %及 5 .2 6 % ,均明显小于超声组的 12 .31%、 11.37%及 12 .0 4% ;激光组六边形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5 2 .49%、 5 3.2 8%及 5 3.0 1% ,均明显大于超声组的 45 .30 %、 46 .6 1%及 45 .92 % ;角膜厚度增加率激光组为 10 .2 6 %、 4.6 2 %及 2 .45 % ,与超声组的 12 .6 9%、 5 .6 9%及2 .92 %相比无统计学差别。结论 :激光乳化术较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损伤小 。
毕宏生卢秀珍王兴荣蔡宛亭王宝晶潘雪梅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角膜内皮白内障摘除术
Ahmed青光眼阀置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27例(27眼),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1眼、葡萄膜炎性青光眼3眼、无晶体眼青光眼7眼、外伤性青光眼6眼。其中有5眼曾行小梁切除术后失败。结果术后随访1~3年。术前眼压36~70mmHg,平均(41.12±10.04)mmHg,末次随访时平均眼压(20.04±9.15)mmHg,手术前后眼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术后不用药物治疗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者15眼,联合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者7眼,总有效率为81.48%。术后9眼视力较前有不同程度提高,最好视力达0.2。结论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操作简便,疗效满意,是目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董卫红周芳王桂敏潘雪梅杜秀娟
关键词: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青光眼眼内压
LASIK术后视网膜脱离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 ,LASIK )后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 1996年 7月至 1998年 10月的 2 836例 (5 60 9只眼 )LASIK手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 6例 (6只眼 ) (A组 )和1998年 11月至 2 0 0 0年 12月行LASIK手术 2 160例 (4165只眼 )无视网膜脱离发生 (B组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组 6只眼LASIK术前平均屈光度为 -8 375± 2 761D (-5 2 5~ -12 2 5D)视网膜脱离发生在LASIK术后平均 12±6 2 3个月 (3~ 2 0个月 ) ;5只眼进行巩膜环扎加外加压术 ,1只眼进行了玻璃体切除、 18%C2 F6 气体填充联合巩膜环扎术 ,6眼均一次手术成功 ,视网膜复位。LASIK术后、视网膜脱离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 0 97± 0 2 3(0 6~ 1 2 ) ,脱离经治疗后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 0 5 8± 0 31(0 1~ 1 0 ) ,LASIK术后视网膜脱离前平均屈光度为 -0 875± 0 48D (-0 2 5~ -1 5 0D) ,治疗后为 -3 0 4± 0 62D (-2 0 0~ -3 75D)。结论 :LASIK术后视网膜脱离与近视眼本身易发生视网膜脱离有关 ,与LASIK手术无直接关系 ,常规巩膜环扎术及玻璃体切割术能有效治疗LASIK术后视网膜脱离但能增加近视度数 。
王兴荣毕宏生董卫红张建华卢秀珍潘雪梅王桂敏
关键词:LASIK视网膜脱离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