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兰

作品数:188 被引量:1,196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8篇期刊文章
  • 4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6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2篇听神经
  • 48篇神经病
  • 48篇听神经病
  • 44篇基因
  • 31篇耳聋
  • 25篇听力损失
  • 25篇突变
  • 22篇新生儿
  • 21篇听力学
  • 18篇听力筛查
  • 18篇综合征
  • 16篇新生儿听力
  • 15篇听觉
  • 15篇谱系
  • 15篇谱系障碍
  • 15篇家系
  • 14篇前庭
  • 13篇遗传性
  • 12篇神经性
  • 12篇听力

机构

  • 18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6篇兰州大学第二...
  • 14篇浙江中医药大...
  • 13篇国家人类基因...
  • 6篇复旦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南开大学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武警总医院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河北省人民医...

作者

  • 188篇兰兰
  • 162篇王秋菊
  • 95篇王大勇
  • 46篇关静
  • 39篇史伟
  • 37篇谢林怡
  • 37篇丁海娜
  • 34篇韩东一
  • 32篇李倩
  • 32篇韩冰
  • 31篇赵亚丽
  • 28篇王洪阳
  • 27篇纵亮
  • 26篇熊芬
  • 23篇张秋静
  • 23篇赵翠
  • 22篇齐悦
  • 19篇李娜
  • 18篇韩明鲲
  • 17篇于澜

传媒

  • 52篇中华耳科学杂...
  • 32篇听力学及言语...
  • 14篇临床耳鼻咽喉...
  • 1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0篇中国听力语言...
  • 6篇中国耳鼻咽喉...
  • 6篇全国耳鼻咽喉...
  • 4篇2010全国...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医学会2...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2014第四...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8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1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5篇2016
  • 16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19篇2012
  • 2篇2011
  • 16篇2010
  • 5篇2009
  • 14篇2008
  • 17篇2007
  • 15篇2006
  • 3篇2005
1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听力医学中心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目前,国内大型综合性医院各科室之间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System,HIS)的网络,各种信息诊断子系统的管理框架日趋完善,基本实现了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但对于在耳科...
兰兰
关键词:信息系统临床听力学
英国听力学协会推荐耳蜗微音电位测试流程被引量:2
2021年
1缩写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气导(Air Conduction,AC);听神经病谱系障碍(Auditory Neuropathy Spectrum Disorder,ANSD);骨导(Bone Conduction,BC);英国听力学协会(British Society of Audiology,BSA);短声听性脑干反应(Click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ckABR)。
熊芬兰兰王秋菊
关键词:耳蜗微音电位听性脑干反应气导短声
EMG修正对颈部及眼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研究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修正对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s)结果产生的影响,并建立修正后的cervical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 VEMP)及ocular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 VEMP)正常值范围,为临床上准确评估前庭感受器功能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500Hz tone-burst刺激声对20名(40耳)听力正常且无耳蜗及前庭系统疾病的正常青年人进行c VEMP及o VEMP测试。受试者年龄为20-30岁,平均年龄(23.76±2.81)岁。测试强度为100d B n HL,通过ER-3A标准插入式耳机给声,测试时体位采取坐姿。结果所有受试者均能引出清晰可重复的c VEMP及o VEMP波形。Tone-burst c VEMP的P1潜伏期为14.13±1.97(ms),N1潜伏期为21.54±2.23(ms),幅值为1.63±0.60(μV)。Tone-burst o VEMP的N1潜伏期为10.15±0.72(ms),P1潜伏期为15.79±1.01(ms),幅值为1.38±1.02(μV)。cVEMP修正前后的振幅有显著性差异(*P<0.05),修正前后比值达到40~50倍。结论 EMG修正对振幅标准化有重要意义,其中对c VEMP的测试结果影响较大,建立一组EMG修正后VEMPs的正常参考值范围能够更准确评估双侧不对称性。Tone-burst c VEMP及o VEMP引出率高,可作为临床上评估椭圆囊和球囊功能的常规检测方法。
于澜赵苗苗李清溪刘兴健谌国会熊芬谢林怡兰兰王大勇吴子明冀飞赵立东王秋菊
国人前庭水管扩大患者SLC26A4基因的特异性突变被引量:52
2006年
目的探讨SLC26A4基因与前庭水管扩大(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EVA)的关系及其在中国人群EVA患者中突变的频率及分布情况,为相关基因的筛查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集中国人群中的38例EVA核心家系,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扩增SLC26A4基因的21个外显子,纯化PCR产物后直接测序,使用DNAStar及Bioedit序列比对软件分析SLC26A4基因的突变位点。结果35例EVA核心家系的SLC26A4基因发生了突变,所占比例约为92.1%(35/38)。在发现的12种突变类型中,6种为新的突变类型(待发表),其余类型国际上已见报道:分别为IVS7-2A>G、L676Q、H723R、IVS15+5G>A、R409H和M147V。在所有的突变中,IVS7-2A>G突变的发生率最高,约为81.6%(31/38)。结论中国人群的EVA患者中存在SLC26A4基因的多种突变类型,其中IVS7-2A>G突变的发生率最高(81.6%),应视为特异性热点突变,建议在中国人群进行SLC26A4基因的突变热点的普遍筛查,降低EVA患儿的出生率。
赵亚丽李庆忠翟所强兰兰袁虎王秋菊
关键词:前庭水管扩大SLC26A4基因突变
主观性耳鸣患者听性脑干反应特征分析
2022年
目的探究纯音听阈正常的主观性耳鸣患者听性脑干反应(ABR)波形特征。方法选取听力正常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6耳作为耳鸣组(A组),年龄18~40岁,男女比例1:1,耳鸣类型均为单一频率的持续性耳鸣。选取与耳鸣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听力正常受试者18耳作为对照组(B组)。耳鸣组和对照组均在符合国家标准的隔声室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在屏蔽室行听性脑干反应测试并记录各波的潜伏期及幅值。耳鸣组行耳鸣评估。结果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结果显示,耳鸣组和对照组Ⅰ、Ⅲ、Ⅴ波的潜伏期、波间期、波幅及Ⅴ/Ⅰ波幅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耳鸣组波Ⅲ波幅大于波Ⅴ的比例为53.9%(14/26),对照组则未观察到类似情况。结论对听力正常的主观性耳鸣患者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查有助于发现和随访其听觉通路的隐性功能改变。听性脑干反应的波形特征可能是某种亚型耳鸣患者的听力学特征表现。听性脑干反应幅值可能成为耳鸣诊断的一项较为客观的评估方法,对疗效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于澜兰兰冀飞谢林怡熊芬王秋菊
关键词:耳鸣听性脑干反应
遗传性中频听力下降家系遗传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针对一个中国的遗传性中频听力下降家系,分析其听力表型特点,并探讨其遗传学特征。方法对一个国人遗传性中频听力下降家系的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及临床遗传学特征的分析。对先证者家系成员进行调查并绘制系谱图。对调查的家系成员进行病史、体检、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检查,对先证者还进行了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结果该家系共有3代21人,10人为耳聋患者。耳聋在家系中代代相传,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听力表型为一种迟发型的、渐进性的、以中间频率下降为主的听力损失。家系1-3各代发病平均年龄分别为30、22、16.7岁,有逐代提前的趋势。听力损失随着年龄增长由中频逐渐累及全频,听力曲线由覆盆型变为平坦型。结论此家系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非综合征型中频听力下降家系,后续研究将针对此家系进行进一步的候选基因突变筛查、连锁分析及定位克隆研究,以便寻找到相应的耳聋相关基因。
刘穹余力生韩东一兰兰王卉史伟王秋菊
关键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遗传性聋遗传异质性家系
脑脊髓炎患者的ABR特点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脑脊髓炎对ABR的影响。方法对脑脊髓炎患者的听力学结果及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脊髓炎主要表现为纯音测听结果正常,而ABR严重异常,ABR波形分化欠佳,波潜伏期及波间期延长、振幅降低、阈值升高。结论脑脊髓炎可累及听神经病变导致ABR严重异常。
谌国会兰兰王秋菊
关键词:脑脊髓炎听性脑干反应听觉诱发电位
4例听性脑干反应阈值与纯音不符病例分析
2022年
听觉功能是人体重要的功能,是指与辨别方位、音质、音量和音调、感受声音有关的感觉功能,包括听觉缺失、听力损伤、聋,以及听觉辨别、言语辨别、声源定位、单侧声音的功能。语言精神功能和知觉功能不包含在内[1]。随着社会保障愈加完善,听障人士的权益保障也日渐重视,职业听力损失已列入我国重要的职业病之一[2]。因此,除了外伤司法鉴定外。
谢林怡熊芬兰兰冀飞王秋菊
关键词:听觉功能听性脑干反应听力损伤听力损失声源定位
遗传性耳聋胚胎植入前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流程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熊文萍彭红梅关静兰兰王大勇赵立东王秋菊
听神经病患者听力转归与病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听神经病患者听力转归与病程的相关性,为临床咨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对1995年7月至2017年12月之间连续就诊的听神经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纯音听阈变化与病程的相关性由线性回归模型评估并进行曲线拟合。结果听神经病患者性别差异不显著,男性占50.9%(198/389)。起病年龄0-40岁,以3岁以内和青春期前后发病最为常见。92.5%(360/389)为双侧AN。初次测听结果以上升型听力曲线最常见,占50.6%(379/749),其次为不规则型(24.3%),全聋型和平坦型占比接近(分别为10.9%和8.8%),下降型仅为4.8%,尚有0.5%为正常听力。轻度及以下听力损失最多(39.3%),其次为中度听损(32.7%),重度和极重度听损各占13.9%和14.2%。经过随访,患者的听力转归呈现较大差异,56.0%(51/94)出现听力恶化,23.1%(23/94)听力保持稳定,20.9%(20/94)得到改善。进行曲线拟合后发现,病程与AN患者听阈并非简单的直线相关性,转折点出现在病程3-4年时,在此之前AN患者听阈维持相对稳定,在此之后则表现为逐渐变差的整体趋势。结论听神经病患者可以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听力曲线和听力损失程度,纯音听阈的转归有较大个体差异。随着病程延长,整体趋向于听力逐渐恶化。
冰丹王洪阳谢林怡关静兰兰韩冰王大勇王秋菊
关键词:听神经病病程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