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秀英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安徽省教育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主题

  • 5篇翻译
  • 4篇朱生豪
  • 2篇莎剧翻译
  • 2篇翻译思想
  • 1篇译学
  • 1篇莎士比亚
  • 1篇莎士比亚戏剧
  • 1篇莎学研究
  • 1篇神韵
  • 1篇神韵说
  • 1篇审美
  • 1篇审美取向
  • 1篇全景式
  • 1篇文化阐释
  • 1篇文学
  • 1篇文学审美
  • 1篇戏剧翻译
  • 1篇伦理
  • 1篇伦理视角
  • 1篇归化

机构

  • 3篇苏州大学
  • 2篇首都经济贸易...
  • 2篇浙江机电职业...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淮北职业技术...
  • 1篇浙江旅游职业...

作者

  • 6篇任秀英
  • 2篇李媛慧
  • 1篇李敬科
  • 1篇朱凌云

传媒

  • 2篇淮北职业技术...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外国语文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国莎学研究的“全景式”解读——评李伟民的《中国莎士比亚批评史》
2009年
李伟民教授的《中国莎士比亚批评史》中的莎学研究涉及了多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做到了史论结合。它以中国当代莎学研究发展史为线索,又对莎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特定的新见解。这本厚重的著述是中国语境下对莎学研究的“全景式”解读。尤其是蕴涵其中的“莎士比亚批评”显示了我们中国人比较的眼光,构成了中国莎学研究的最鲜明之处,形成了莎士比亚批评的中国特色。
任秀英
关键词:莎学研究
朱生豪与梁实秋的莎剧翻译对比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朱生豪与梁实秋都是莎剧的主要译者,但他们的翻译思想不尽相同。本文采取译剧版本对比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朱生豪与梁实秋的文学观分析,指出了他们的翻译思想与文学观之间的密切关系,即"文如其人,译如其文"。本文认为,朱生豪追求"神韵",而梁实秋旨在"存真"。二者不同的翻译思想和文学观使各自的译作产生了不同的审美取向。
李媛慧任秀英
关键词:朱生豪翻译思想莎剧翻译
从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看“中华龙”和“Dragon”被引量:2
2008年
翻译中对跨文化因素的处理往往采用"归化"和"异化"两种不同的手段,从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来看"中华龙"与"dragon",把"龙"译为"dragon"是属于归化的策略;从后殖民理论吸取营养的异化翻译策略来看,则将归化翻译视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和征服的共谋,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或翻译技巧上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带有颠覆性的政治和文化战略。
朱凌云任秀英
关键词:翻译策略
朱生豪莎剧翻译的文学审美取向被引量:3
2013年
在莎剧翻译中,朱生豪以其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修养提炼出来的诗话的白话文体符合汉语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欣赏习惯,也与莎剧的语言风格最吻合,是诗化的散文和散文化的诗。在翻译实践中,朱生豪"神韵说"的翻译思想体现了原作的诗情和神韵,译出了莎剧的文学性和艺术美。
李媛慧任秀英
关键词:朱生豪莎剧翻译文学审美
朱生豪译学成就析因——翻译伦理视角
2013年
翻译必然牵涉到伦理规范,翻译活动涉及到诸多翻译主体间的关系,如作者与译者、译者与读者、译者与委托人间的多元关系,因此是一种典型的伦理活动。本文从翻译伦理视角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探求朱生豪译学成就的成因。研究表明:朱生豪恰当地处理翻译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翻译主体间的关系,协调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其集译学之大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敬科任秀英
关键词:朱生豪翻译伦理
朱生豪莎士比亚戏剧翻译的文化阐释
朱生豪作为中国莎士比亚戏剧翻译的先行者,以他的诗人气质和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修养成就了翻译莎剧的豪举,为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其翻译思想和翻译特点却未引起研究界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以朱生豪的译莎动力...
任秀英
关键词:戏剧翻译朱生豪莎士比亚戏剧翻译思想审美取向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