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术后
  • 15篇肝移植
  • 11篇胆管
  • 11篇手术
  • 10篇胆道
  • 10篇结石
  • 9篇移植术
  • 9篇肿瘤
  • 9篇外科
  • 9篇肝移植术
  • 8篇移植术后
  • 8篇肝癌
  • 8篇肝移植术后
  • 8篇并发
  • 8篇并发症
  • 7篇胆道镜
  • 7篇诊治
  • 7篇肝胆
  • 6篇复发
  • 5篇脓肿

机构

  • 63篇大连市友谊医...
  • 6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化集团有限...
  • 1篇沈阳市第五人...
  • 1篇沈阳医学院沈...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7篇付维利
  • 33篇谭文翔
  • 17篇吕文才
  • 14篇郎桂玲
  • 12篇毛卫
  • 11篇冯众一
  • 10篇杨玉龙
  • 9篇王晓光
  • 9篇郭宏伟
  • 8篇席力罡
  • 7篇马跃峰
  • 7篇魏磊
  • 5篇刘小北
  • 5篇郎志谨
  • 4篇孙尚韶
  • 4篇臧福波
  • 4篇刘爱连
  • 4篇于国锋
  • 3篇贾莉
  • 3篇温爽

传媒

  • 6篇中华肝胆外科...
  • 4篇肝胆外科杂志
  • 4篇肝胆胰外科杂...
  • 4篇中国医药指南
  • 4篇医学与哲学(...
  • 3篇中国现代普通...
  • 3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中国冶金工业...
  • 2篇医师进修杂志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并有糖尿病的细菌性肝脓肿诊治经验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总结合并糖尿病的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占同期收治细菌性肝脓肿的50%。高龄糖尿病患者是细菌性肝脓肿的高发人群,右上腹痛、寒战高热、右上腹压痛与肝区叩痛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绝大多数患者的血常规检查为炎症表现。影像学诊断应首选B超检查,大部分细菌性肝脓肿可在B超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而治愈。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肝脓肿近来有增多的趋势,多见于高龄患者。提高认识,仔细查体,综合分析,是提高确诊率的关键。
吕文才付维利孙红梅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糖尿病
SD大鼠肝癌模型的MRI征象与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17
1999年
目的:通过SD大鼠肝癌模型的MRI征象与病理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人类肝癌的MRI征象的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经腹腔种植Walker-256癌肉瘤成功地建立SD大鼠肝癌模型22只,共28个病灶。使用1.5超导MR机扫描,观察MRI图像,留取肿瘤标本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病理结果与MRI征象对比,并与人类肝癌的MRI征象和病理改变相对照。结果:SD大鼠肝癌模型的MRI表现及病理改变与人类肝癌相似。结论:SD大鼠移植型肝癌模型是一种容易复制、实验周期短的肝癌模型。
刘爱连郎志谨付维利付维利
关键词:NMR肝肿瘤
胰腺少见良性肿瘤的CT诊断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总结经薄层移动式动态CT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岛细胞瘤7例(胰岛素瘤5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2例),胰腺囊腺癌4例,分析其CT征象,指出典型的胰岛素瘤瘤体积较小,CT平扫为等密度,造影后明显增强,肿块多位于胰尾部,肿瘤直径多为1.0cm-2.5cm。无功能胰岛细胞瘤体积较大,有完整包膜。胰腺囊腺瘤肿块大小不等,多为结节状及分叶状,有完整的纤维包膜。典型的CT表现为:平扫为有小分叶的低密度灶,CT值略高于囊肿,内有放射状细小等密度分隔,中央可见小钙化灶,造影后肿瘤分隔及包膜增强,边缘锐利。
刘爱莲丁昭岐朗志谨付维利
关键词:胰腺肿瘤计算机体层摄影CT
动态增强磁共振在评价肝细胞癌微血管密度中的意义被引量:16
2001年
目的 :将肝细胞癌(HCC)的动态增强MRI与组织学微血管密度(MVD)这一肿瘤预后的可靠指标进行对照性研究。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研究47例经MR检查、治疗性肝癌切除术和病理证实的HCC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计数肿瘤微血管 ,以其均值分高、低MVD两组。在MRI上测量肿瘤T1WI、SPGR平扫和增强扫描的信号强度 ,计算对比增强率(CER) ,并将动态增强曲线分成四型。结果 :47例的MVD值与MR的对比增强率呈正相关 ,高MVD和低MVD两组的CER值和增强曲线构成具有显著的不同。结论 :肝细胞癌的磁共振动态增强曲线和对比增强率能够反映肿瘤微血管形成程度 ,从而有助于判断病人的预后。
潘平刘爱连宋清伟郎志谨付维利孙萌
关键词:磁共振动态增强肝细胞癌微血管密度
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在腹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total pelvic exenteration,TPE)在腹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方法:2002至2012年应用TPE治疗盆腔内侵犯广泛的直肠癌、宫颈癌、膀胱癌、盆腔巨大恶性软组织肿瘤等恶性肿瘤,共完成TPE 40例。结果:直肠癌及复发直肠癌盆腔直接浸润转移癌21例中,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13/21)、33%(7/21)、19%(4/21)。子宫颈癌盆腔广泛转移9例中,1、3年生存率分别为66%(6/9)、33%(3/9)。卵巢癌盆腔广泛转移5例中,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5/5)、60%(3/5)、40%(2/5)。结论:TPE是创伤大、危险性高的手术,是治疗盆腔内侵犯广泛的直肠癌、宫颈癌、膀胱癌、盆腔巨大恶性软组织肿瘤等恶性肿瘤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刘东举董晓红郝帅范宇洋董吉峰杨国志王博付维利姜虹赵立伟杨威涛
关键词:全盆腔脏器切除术腹部肿瘤直肠癌盆腔恶性肿瘤
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53例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不能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53例,男30例,女23例,平均年龄67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全部行PTCD治疗。结果 53例患者均胆道穿刺成功,置入引流管。血清总胆红素下降至50μmol/L以下46例,无明显下降5例,升高2例。结论 PTCD缓解梗阻性黄疸效果明显,为不能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方法,但对于合并肝细胞性黄疸患者治疗效果差。
王希春程慕华吕文才付维利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女性肝肿瘤行TACE后闭经三例
2003年
吕文才付维利
关键词:女性肝肿瘤TACE闭经介入治疗
利用纤维胆道镜诊断和治疗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六例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6例肝移植术后出现反复胆系感染、梗阻性黄疸的患者,通过T管窦道,采用纤维胆道镜进行治疗,同时记录术后不同时期纤维胆道镜的观察结果.结果在移植术后3~5个月的患者,胆道镜下可见胆道内满视野'柳絮状物',胆管壁苍白,或粗糙不平.在术后6、11、18个月的患者,纤维胆道镜观察到胆管内呈条索状、柱状的褐色结石,多位于肝门处,胆管吻合口有不同程度的狭窄;胆管壁粗糙不平,黏膜明显充血,触之易出血.通过纤维胆道镜能方便地取出胆管中的柳絮状物和结石.结论通过T管窦道,利用纤维胆道镜观察移植肝胆管内情况的同时,能方便地进行治疗.
杨玉龙付维利谭文翔刘小北冯秋实张宝善
关键词:肝移植内窥镜检查术后胆道并发症纤维胆道镜肝移植术后移植后
胰腺癌的MRI表现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总结胰腺癌的MRI征象,并比较不同序列对胰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70例经临床与手术证实的胰腺癌患者均采用1.5T超导MR机扫描,除常规的T1WI,T2WI序列外,还采用RT1WI、造影增强后FMPSPGR和延迟T1WI及MRCP扫描.对各序列的图象进行质和量分析.结果FT1WI对肿块的显示最明显,72.22%为明显的低信号,尤其对无明显轮廓改变的小胰腺癌显示更敏感;胰、胆管扩张以造影增强后T1WI及FMPSPGR显示最可靠;胰周血管包绕、浸润以造影后FMPSPGR显示最清楚;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以T1WI显示最好;肝脏转移灶以T2WI序列最敏感.MRCP形成类似ERCP的影像,对胆管的梗阻部位和形态的显示有很大的帮助。结论MRI多种扫描序列的应用对胰腺癌的诊断是很有价值的.
刘爱连郎志谨丁昭歧付维利
关键词:肿瘤转移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肝癌血源性微转移检测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外周血端粒酶亚单位hTERT mRNA,AFP mRNA及TPS(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表达水平,来提高肝癌血源性微转移早期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对肝移植术后进行早期预测微转移,以指导综合治疗,改善预后。方法选取肝癌肝移植病人20例,肝癌伴肝外转移10例作为实验组,胆石症病人10例、乙型肝硬化病人10例作为对照组。外周抗凝血进行低温离心取有核细胞成分进行RT-PCR mRNA检测;非抗凝血离心留取血清进行TPS ELISA检测。结果外周血AFP mRNA在肝癌中表达率为75%,端粒酶为90%,伴肝外转移者均为100%。TPS表达水平在116-4600U/L之间,中位值为1600U/L,伴肝外转移者多〉1600U/L。AFP或端粒酶任意一项表达阳性肝癌为100%。对照组中胆结石病人AFP、端粒酶及TPS均阴性。肝硬化病人AFP表达率10%,端粒酶10%,TPS值〈1600U/L,实验组与对照组间三者表达有显著差异。术后AFP持续阳性、术前TPS〉1600U/L的2例病人于术后2个月左右发生肝肺转移死亡。另外2例术后AFP、端粒酶由阴性转阳性且TPS升高到500U/L左右,分别于术后6、8个月出现转移,带瘤存活。结论联合检测AFP mRNA,hTERT mRNA及TPS使检测微转移敏感性达100%,使AFP阴性肝癌亦得到诊断。术后AFP、端粒酶持续阳性且TPS水平高者易于发生转移且转移出现时间早。动态监测AFP、端粒酶由阴转阳、TPS逐渐增高是转移复发的征兆。该研究为评估预后及预警术后转移复发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冯众一付维利杨玉龙谭文翔
关键词:端粒酶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