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品数:989 被引量:2,743H指数:18
相关作者:明兴祖余江鸿刘忠伟李光丁智平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29篇期刊文章
  • 40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31篇机械工程
  • 148篇金属学及工艺
  • 138篇自动化与计算...
  • 99篇文化科学
  • 84篇一般工业技术
  • 78篇化学工程
  • 72篇交通运输工程
  • 70篇理学
  • 3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2篇矿业工程
  • 32篇电子电信
  • 29篇艺术
  • 26篇动力工程及工...
  • 22篇建筑科学
  • 19篇电气工程
  • 17篇水利工程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航空宇航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6篇齿轮
  • 63篇教学
  • 52篇合金
  • 51篇面齿轮
  • 49篇有限元
  • 46篇传热
  • 36篇机器人
  • 34篇激光
  • 32篇数值模拟
  • 32篇课程
  • 32篇值模拟
  • 31篇仿真
  • 29篇汽车
  • 22篇有限元分析
  • 21篇教育
  • 21篇高校
  • 20篇运动学
  • 20篇热强化
  • 20篇机械类
  • 19篇飞秒

机构

  • 970篇湖南工业大学
  • 52篇湖南大学
  • 38篇湘潭大学
  • 34篇中南大学
  • 26篇株洲时代新材...
  • 21篇湖北文理学院
  • 17篇长沙理工大学
  • 15篇清华大学
  • 15篇盐城工学院
  • 14篇湖南理工职业...
  • 13篇湖南铁道职业...
  • 11篇中国航空动力...
  • 9篇重庆交通大学
  • 8篇南昌大学
  • 7篇武昌工学院
  • 6篇重庆大学
  • 5篇邵阳学院
  • 5篇武汉理工大学
  • 5篇株洲国创轨道...
  • 4篇安徽理工大学

作者

  • 71篇明兴祖
  • 65篇唐川林
  • 54篇孙晓
  • 54篇李光
  • 51篇丁智平
  • 49篇余江鸿
  • 43篇汤迎红
  • 40篇张勇
  • 39篇谷正气
  • 38篇彭德其
  • 37篇俞天兰
  • 37篇胡东
  • 37篇何国旗
  • 31篇张凤华
  • 30篇米承继
  • 29篇胡成武
  • 29篇俞秀民
  • 29篇吴吉平
  • 26篇丁泽良
  • 26篇蔡颂

传媒

  • 159篇湖南工业大学...
  • 45篇包装学报
  • 21篇内燃机与配件
  • 17篇机械科学与技...
  • 16篇热加工工艺
  • 14篇机械传动
  • 14篇塑性工程学报
  • 13篇机械工程学报
  • 13篇机电产品开发...
  • 1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0篇制造技术与机...
  • 10篇科技视界
  • 9篇家具与室内装...
  • 9篇艺海
  • 9篇科技与创新
  • 8篇机械工程师
  • 8篇锻压技术
  • 8篇矿山机械
  • 7篇工程塑料应用
  • 7篇机械与电子

年份

  • 7篇2024
  • 60篇2023
  • 50篇2022
  • 63篇2021
  • 49篇2020
  • 50篇2019
  • 51篇2018
  • 46篇2017
  • 48篇2016
  • 66篇2015
  • 52篇2014
  • 54篇2013
  • 63篇2012
  • 80篇2011
  • 46篇2010
  • 48篇2009
  • 32篇2008
  • 39篇2007
  • 38篇2006
  • 18篇2005
9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ZrTiAlN涂层的残余应力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有限元法分析Q235 A基ZrTiAlN涂层的残余应力,研究涂层厚度、过渡层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层-基界面边缘处存在明显应力集中现象;涂层内的切向应力和轴向应力主要表现为拉应力,径向应力则表现为压应力。涂层厚度的变化对层-基界面应力的性质与分布影响很小;但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界面处的切向应力增大,径向应力和轴向应力减小。加入过渡层后,涂层内残余应力明显减小,其中含有TiAl/Zr过渡层的涂层的切向应力、轴向应力和径向应力的最大值分别降低33%,25%和14%。
丁泽良黄志翔陈飞龙张诗淼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残余应力过渡层
锥形橡胶弹簧结构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根据锥形橡胶弹簧实际工况,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映射网格模型,并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刚度计算。通过动刚度测试试验对有限元计算刚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正确、产品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王伟晓丁智平黄友剑王进陈灿辉卜继玲
关键词:刚度有限元分析
基于改进欧拉法的铣削稳定性半解析法预测
2015年
针对基于再生颤振理论构建的铣削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欧拉法用于预测铣削稳定性的半解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改进欧拉法推导出传递矩阵,然后利用Floquet理论判断特定切削状态的稳定性,进而通过改变主轴转速和轴向切削深度获得铣削稳定性叶瓣图。与半离散法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前提下,基于改进欧拉法的铣削稳定性求解方法计算效率更高。
李忠群彭岳荣夏磊朱帆
关键词:FLOQUET理论铣削过程
创新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内容 有效促进“三个结合”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从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创新了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内容,通过有效促进理论与机械工程实践教学相结合、机械学科及专业建设与实践教学建设相结合、教研及科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三个结合",不断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
唐川林明兴祖胡成武周静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
水箱进水智能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2
2018年
针对传统的箱式变频加压设备在水箱补水过程中,因自由出流而造成市政管网压降的问题,设计了水箱进水智能控制系统。首先介绍了水箱进水智能控制系统装置的结构组成、控制流程和系统的工作原理,选用三菱FX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实现对水箱进水过程的智能控制。本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市政管网压力,降低管网压力波动范围,减少水厂机组的频繁调配,降低能耗以及市政管网爆管的几率,也为同类水箱控制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孙晓肖腾杨帆谢知航
关键词:超声波传感器PLC
大学生暑期创新锻炼计划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暑期研究锻炼班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取得比预期要好的效果。本文初步总结的基本经验三条:暑期创新锻炼效果的关键在于有较高创新能力的导师的悉心指导;重点抓好暑假的集体研究阶段,争取实现每组有实质性进步的创新,基本完成阶段...
俞天兰彭德其俞秀民蒋少青刘桂英
关键词:大学生论文写作教学计划
文献传递
换热器自转螺旋扭带自动阻垢技术应用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以内置自转塑料螺旋扭带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对换热管中有、无自转扭带时污垢的粘附速率、换热器的动态污垢热阻、管壁的磨腐速率进行了工业应用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转清洗扭带的防垢、除垢、清洗效果显著,扭带管的污垢平均粘附速率是普通光管的54%;动态污垢热阻比光管下降了30%;塑料扭带对管壁的磨损微乎其微。为自转螺旋塑料扭带的工业应用推广提供了依据。
张琳尤一匡钱红卫柳毅张成军俞秀民宣益民
关键词:换热器强化传热
20Cr2Ni4齿轮钢激光喷丸和机械喷丸残余应力场有限元模拟
2023年
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20Cr2Ni4齿轮钢喷丸强化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探究了激光喷丸(LSP)与机械喷丸(SP)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残余应力场,分析了网格尺寸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建立了复合喷丸的有限元网格模型,研究了不同复合方式的喷丸对残余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喷丸有限元分析中,网格尺寸一般控制在0.1 mm以下,相较于激光喷丸,机械喷丸对网格密度的要求比较高。当弹丸直径为Φ0.5 mm,且冲击区域最小单元网格尺寸为0.03 mm以下时,模拟结果有效。相较于激光喷丸,LSP-SP复合喷丸在表面产生的残余压应力略有提升,应力在靶材表面没有被严重的削弱。复合喷丸的残余压应力层深可以达到机械喷丸的2~3倍;在深度方向的最大残余压应力可以达到材料屈服强度的1.5倍。
何国旗谢远昊何瑛蔡颂
关键词:激光喷丸残余应力有限元模拟
宽板弯曲变薄的3种理论求解方法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理想塑性宽板弯曲变薄问题在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两方面长期存在的矛盾,从宽板塑性弯曲变形时体积不变、平面变形假设和应变增量中性层处切向应变增量为0等变形特点出发,提出了宽板塑性弯曲变薄的3种理论求解方法。此3种理论解法概念正确,理论依据合理,推导方法严谨,对塑性成形理论与冲压工艺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
邬移华
关键词:变薄
巨型模锻液压机主动同步控制方案的设计被引量:3
2012年
同步控制系统是巨型模锻液压机上必备的关键装置,其同步控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在分析主工作缸不同步的成因及对同步控制性能影响的基础上,根据巨型模锻液压机同步控制的实际应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点驱动的主动同步控制方案。
刘忠伟
共9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