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作品数:5,585 被引量:21,732H指数:42
相关作者:夏毅敏刘义伦胡均平谭青王艾伦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湖南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272篇期刊文章
  • 230篇会议论文
  • 3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26篇机械工程
  • 1,160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4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5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39篇矿业工程
  • 334篇建筑科学
  • 331篇交通运输工程
  • 320篇理学
  • 201篇化学工程
  • 200篇电子电信
  • 173篇文化科学
  • 118篇航空宇航科学...
  • 104篇冶金工程
  • 102篇电气工程
  • 94篇动力工程及工...
  • 72篇天文地球
  • 58篇医药卫生
  • 35篇经济管理
  • 3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25篇液压
  • 410篇合金
  • 394篇仿真
  • 364篇有限元
  • 292篇铝合金
  • 221篇齿轮
  • 157篇数值模拟
  • 157篇值模拟
  • 129篇有限元分析
  • 127篇挖掘机
  • 121篇液压系统
  • 121篇教学
  • 120篇机器人
  • 106篇铸轧
  • 101篇压机
  • 99篇采矿
  • 96篇应力
  • 96篇锥齿轮
  • 95篇振动
  • 93篇超声

机构

  • 5,506篇中南大学
  • 103篇湖南科技大学
  • 80篇长沙理工大学
  • 54篇湖南大学
  • 42篇湖南工程学院
  • 42篇湖南工业大学
  • 37篇湘潭大学
  • 35篇中南林业科技...
  • 34篇湖南省林业科...
  • 33篇湖南工业职业...
  • 33篇山河智能装备...
  • 30篇湘潭工学院
  • 30篇江西理工大学
  • 29篇湖南师范大学
  • 28篇邵阳学院
  • 25篇株洲工学院
  • 22篇韶关学院
  • 22篇中国铁建重工...
  • 21篇中国航空动力...
  • 20篇长沙大学

作者

  • 236篇谭建平
  • 233篇何清华
  • 192篇吴运新
  • 189篇唐进元
  • 172篇刘义伦
  • 161篇夏毅敏
  • 156篇刘少军
  • 123篇李晓谦
  • 118篇胡均平
  • 112篇卜英勇
  • 103篇蒋炳炎
  • 103篇严宏志
  • 103篇谭青
  • 101篇黄明辉
  • 100篇湛利华
  • 100篇毛大恒
  • 98篇王艾伦
  • 92篇段吉安
  • 90篇徐海良
  • 86篇胡军科

传媒

  • 316篇中南大学学报...
  • 190篇现代制造工程
  • 134篇凿岩机械气动...
  • 133篇热加工工艺
  • 131篇计算机仿真
  • 115篇机械科学与技...
  • 90篇机床与液压
  • 84篇机械传动
  • 79篇制造业自动化
  • 78篇矿山机械
  • 71篇锻压技术
  • 63篇机械工程学报
  • 63篇振动与冲击
  • 58篇机械工程师
  • 53篇建筑机械
  • 51篇中南工业大学...
  • 51篇机械设计
  • 50篇润滑与密封
  • 47篇机械设计与研...
  • 44篇工程设计学报

年份

  • 7篇2024
  • 98篇2023
  • 114篇2022
  • 165篇2021
  • 169篇2020
  • 197篇2019
  • 223篇2018
  • 221篇2017
  • 240篇2016
  • 231篇2015
  • 225篇2014
  • 202篇2013
  • 242篇2012
  • 288篇2011
  • 318篇2010
  • 354篇2009
  • 331篇2008
  • 374篇2007
  • 376篇2006
  • 277篇2005
5,5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D Micro-LED显示研究
2021年
3D显示代表着显示技术和产品发展前沿,Micro-LED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显示技术,3D Micro-LED则同时具有3D显示的特征和Micro-LED的优势。本文介绍了3D显示技术及3D Micro-LED显示相关的像素器件设计等研究,希望促进3D Micro-LED显示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徐意黄锦鹏汪炼成
关键词:3D显示
胶接对Al-Li-S4铝合金织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将新一代Al-Li-S-4铝锂合金用砂纸打磨,用磷酸进行阳极化处理,用环氧320/322胶胶接,然后以12℃/min的速率升温至120℃,保温固化1 h。采用BrukerD8 Discover型X射线衍射仪测定胶接固化后的织构,并与未胶接的Al-Li-S-4合金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胶接后合金主要织构的成分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在胶接应力的作用下织构的位置发生变化。其中,黄铜织构与铜织构较稳定,而立方织构的取向密度变化较大,位置也有所改变。通过研究胶接对材料织构的影响,了解材料内部应力及晶粒取向上的变化,为胶接工艺的制定及改进提供参考。
孙振起黄明辉
关键词:铝锂合金阳极化胶接残余应力织构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双模拔制力优化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工艺参数对钢管双模拔制力的影响。对钢管双模拔制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钢管轴向应力的分布。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前模锥角、后模锥角、过渡圆弧半径、前模孔径、拔制速度工艺参数对钢管拉拔的影响,得到了最佳拉拔参数。利用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应用模拟试验证明了正交试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黄小青唐华平
关键词:正交试验钢管
工程机械负载模拟实验系统研究
2013年
针对整机测试的复杂性与测试条件的不可控性,设计了适合工程机械的负载模拟实验系统,并搭建了实验平台;运用Matlab系统辨识建立了精确的比例溢流阀数学模型,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策略,进行了负载模拟控制算法参数的在线调试,并确定了合适的PID参数值。通过测试,实际负载与模拟负载误差σ≤4.5%,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准确可靠的负载模拟。
胡均平李亮红
关键词:系统辨识PID控制
带均压槽气体静压轴承承载性能仿真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气体静压轴承的承载力和刚度相对于传统轴承较低,限制了大承重在高精度等场合中的应用,传统设计方法为了提高气体静压轴承承载性能,采用增大供气压力和增加节流孔等措施,造成轴承结构复杂,且易导致轴承自激振动现象。提出在气体静压轴承承载面开设均压槽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建立带有周向均压槽的平面气浮圆轴承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形状和几何参数的均压槽对轴承承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压槽能够明显提高气浮轴承的承载力;正常工作时,带三角形均压槽的气浮轴承承载能力和刚度最佳;气浮轴承承载力随均压槽深度和宽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增速趋缓。
冯小磊吴运新李杨龚海
关键词:均压槽仿真承载力
试棒结构及钎料包扎工艺对烧结质量的影响
2017年
针对"烧结+钎焊"的电机转子真空钎焊方式,通过肉眼观察试棒烧结钎料后的钎料附着率及表面质量对试棒的结构及钎料包扎工艺分别进行实验研究。在试棒烧结阶段,设计适合于烧结的试棒结构,通过实验进行如下的设计及工艺方案改进:试棒设计顶针结构,钎缝部位与装夹部位一次加工成形,确保了钎缝部位与装夹部位的同轴度,为后续试棒的钎料包扎工艺设计及改进提供基础保障。设计6种钎料的绑扎方式,并实验优化对两种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改进设计;比较两种钎料绑扎方式的优缺点,确定"不锈钢皮+不锈钢丝"的绑扎方式;最后对这种绑扎方式做进一步的改进设计,获得质量优良的烧结钎缝。本研究设计的试棒结构及钎料包扎工艺为后续电机转子的真空钎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再华易幼平贺地求
关键词:真空钎焊
表面换热系数对铝厚板淬火温度和应力演变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6
2006年
淬火过程中表面换热系数是反映界面能量传递和介质冷却能力的重要物理参数。通过对铝厚板淬火的多组模拟实验,研究了表面换热系数对工件冷却速度、内应力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过大的表面换热系数并不能明显提高工件心部的冷却速度,却大大增加了工件的残余应力。铝厚板淬火工艺应根据工件的组织性能要求,合理选择的表面换热系数和冷却方式,尽量减小工件的残余应力。
姚灿阳吴运新袁望姣
关键词:淬火换热系数残余应力
功率反馈式闭式液压泵、液压马达系统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对闭式系统中泵、马达之间的功率匹配进行了研究。在系统中采用了功率反馈的形式,提高了使用效率,降低了装机功率;系统中的变速箱能够实现不同转速的泵、马达的正常工作;换向补油装置则能保证泵、马达在换向工作下的正常补油,同时也解决了闭式系统中常见的发热及过滤等问题。
吴时飞胡军科何国华张保松
关键词:闭式液压系统功率匹配
7075铝合金残余应力松弛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分别采用淬火和退火态喷砂两种强化工艺引入结构和表层集中残余应力,研究了在循环应力下具有不同残余应力状态的7075铝合金表层残余应力松弛现象,并基于应力松弛机理讨论了两种不同强化工艺下残余应力松弛规律的异同.分析结果表明,加载应力的状态与大小、残余应力的初始分布和冷作是影响两种强化工艺下残余应力松弛异同的主要因素.淬火强化引入的是梯度较小、非均匀分布的结构残余应力,而喷砂强化引入的是梯度大、均匀分布的表层残余应力.由于应力分布梯度与表层冷作程度的不同,在相同的加载条件下,喷砂样较淬火样有更大的应力松弛趋势.
胡永会李益华
关键词:铝合金淬火喷砂
电动转弯系统减摆器的设计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对油液式减摆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在飞机整个起飞、着陆剖面内的交变载荷下,油液阻尼及弹簧的减摆器结构实现了电动转弯系统主动转弯、滑跑纠偏以及防摆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可为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张威廖平汪赵宏
关键词:减摆器阻尼
共55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