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作品数:1,138 被引量:7,423H指数:34
相关作者:沈继章杨姗周梅玲陈祖望洪应中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影像学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90篇期刊文章
  • 8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64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8篇成像
  • 273篇肿瘤
  • 272篇磁共振
  • 205篇磁共振成像
  • 148篇细胞
  • 142篇血管
  • 127篇影像
  • 112篇动脉
  • 109篇胰腺
  • 91篇肝癌
  • 91篇病理
  • 84篇肝脏
  • 82篇X线
  • 80篇影像学
  • 78篇X线计算
  • 78篇X线计算机
  • 75篇造影
  • 75篇细胞癌
  • 69篇体层摄影
  • 69篇肝细胞

机构

  • 1,077篇复旦大学
  • 29篇复旦大学上海...
  • 26篇复旦大学附属...
  • 16篇西门子(深圳...
  • 15篇复旦大学附属...
  • 13篇温州医科大学
  • 12篇南通大学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温州医学院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上海市金山区...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上海市第一人...
  • 7篇上海中医药大...
  • 7篇上海市公共卫...
  • 6篇深圳市人民医...
  • 6篇上海联影医疗...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同济大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31篇曾蒙苏
  • 167篇周康荣
  • 157篇王建华
  • 105篇颜志平
  • 102篇严福华
  • 100篇周建军
  • 78篇陈财忠
  • 70篇饶圣祥
  • 56篇陈颐
  • 50篇纪元
  • 49篇王小林
  • 45篇程洁敏
  • 45篇钱晟
  • 45篇罗剑钧
  • 45篇张志勇
  • 44篇陈刚
  • 43篇龚高全
  • 43篇刘清欣
  • 40篇林江
  • 38篇沈继章

传媒

  • 118篇中国临床医学
  • 104篇放射学实践
  • 97篇中华放射学杂...
  • 94篇临床放射学杂...
  • 61篇复旦学报(医...
  • 56篇中国医学计算...
  • 37篇介入放射学杂...
  • 2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0篇中国医学影像...
  • 18篇中华肝胆外科...
  • 17篇中华肿瘤杂志
  • 17篇医学影像学杂...
  • 14篇中华医学杂志
  • 13篇实用肿瘤杂志
  • 13篇中华普通外科...
  • 11篇国外医学(临...
  • 11篇中国临床医学...
  • 8篇中国实用外科...
  • 8篇中国CT和M...
  • 8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3篇2024
  • 40篇2023
  • 35篇2022
  • 36篇2021
  • 28篇2020
  • 42篇2019
  • 52篇2018
  • 36篇2017
  • 39篇2016
  • 24篇2015
  • 29篇2014
  • 45篇2013
  • 31篇2012
  • 41篇2011
  • 67篇2010
  • 76篇2009
  • 69篇2008
  • 83篇2007
  • 57篇2006
  • 56篇2005
1,1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脐水平测定腹围与腹内脂肪体积关系的研究
目的:比较临床常用的3种腹围测量方法与CT测定的腹内脂肪体积的关系,探讨最能反映腹内脂肪堆积程度的腹围测量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7例18岁以上经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成年人进行身高、体重和臀围测量,分别采用髂嵴上缘水...
林寰东颜红梅饶圣祥姚秀忠高鑫
文献传递
3.0T磁共振自由呼吸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对胰腺肿块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自由呼吸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在胰腺肿块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3.0T磁共振对58例胰腺肿块患者(胰腺癌患者30例、肿块型胰腺炎患者9例、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9例及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10例)以及1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T1WI、频率饱和脂肪抑制T2WI、MRCP、DWI及三维LAVA平扫,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增强扫描,自由呼吸背景抑制DWI基于SE-EPI序列及b值分别为0s/mm2和600s/mm2。比较不同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组织的ADC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正常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癌、肿块型胰腺炎和实性假乳头状瘤。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组织的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573,P<0.001);LSD两两检验显示,肿块型胰腺炎、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的ADC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以ADC≥0.00133mm2/s为标准,从肿块型胰腺炎中鉴别诊断胰腺癌,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7%和88.9%,阳性预测值96.3%,阴性预测值66.7%;以ADC≤0.00125mm2/s为标准,从神经内分泌肿瘤中鉴别实性假乳头状瘤,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和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3.3%。结论:行3.0T磁共振,自由呼吸背景抑制DWI序列的ADC值能够较好地反映正常胰腺及胰腺肿块的组织病理生理特征,有助于胰腺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姚秀忠刘豪陈文芳曾蒙苏
关键词:肿瘤胰腺磁共振成像表观弥散系数
不同材料镫骨赝复体术后听力效果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的镫骨赝复体对镫骨置换术后听力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提供的人体正常耳CT扫描结果,用自编软件将CT扫描数值化并导入PATRAN重建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动力学的传导振动原理,对正常的听小骨结构进行动力数值计算分析,并与目前已报道的试验结果对比。对同种置换方式下采用不同材料(不锈钢、钛合金、生物陶瓷)的镫骨赝复体所重建的听骨链结构进行动力数值计算分析,并与正常的听骨链结构力学行为进行对比。结果本文所建立的中耳三维有限元模型形态符合人体中耳,由该模型计算所得频率响应曲线与新鲜颞骨测试所得频率响应曲线其大小及分布基本一致。钛合金材料的镫骨赝复体振幅和正常人体的镫骨底板振幅最为接近,生物陶瓷次之,而不锈钢镫骨赝复体最差。结论采用钛合金镫骨赝复体术后听力恢复最好。钛合金是一种理想的制作镫骨赝复体的材料。
黄新生姚文娟付黎杰谢晓凤刘骏桢林江聂喜林
关键词:听小骨有限元赝复体手术效果
3.0T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在鉴别直肠黏液腺癌和普通腺癌中的价值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定量直方图参数在鉴别直肠黏液腺癌(MC)和普通腺癌(A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9月至2019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且磁共振成像(MRI)及DKI结果完整的110例患者资料,其中MC组16例,AC组94例;两名医师分别在b=1000 s/mm2的DKI图上勾画感兴趣区域(ROI),并获取DKI定量参数,包括非高斯分布的扩散系数(D值)、峰度系数(K值),通过图像配准获得扩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直方图分析,分别获得上述各参数的平均值、25%位数、50%位数、75%位数、偏度和峰度。评价直肠MC组和AC组各定量直方图参数分析结果的差异,筛选主要指标及多变量综合分析指标,并评价与组织病理学分型相关的定量直方图参数鉴别诊断直肠MC与AC的效能。结果患者性别、年龄、病灶位置、T分期和N分期在MC组和AC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变量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D50%位数和K25%位数为有统计学意义指标(均P<0.05),二者联合指标ROC曲线下面积为0.85,但采用DeLong法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医师测得的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结果一致性好,组内相关系数范围0.880~0.981。结论DKI双指数模型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有助于直肠MC和AC的鉴别,其中D50%位数和K25%位数具有鉴别诊断意义,且优于单指数模型的ADC值。
衡海艳丁雪陈浩戴晓晓吴永友范国华陈光强曾蒙苏沈钧康
关键词:直肠肿瘤黏液腺癌磁共振成像
Ⅰ型和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差异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Ⅰ型和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PRCC患者资料,其中Ⅰ型21个病灶,Ⅱ型27个病灶(1例患者左肾含2个病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肾脏CT或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对PRCC的形态学特征、肿瘤外侵征象、增强CT表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病灶最大径、三期CT值及皮髓交界期△CT、实质期△CT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分类变量进行比较。结果一般形态学上,Ⅱ型PRCC平均最大径大于Ⅰ型(t=-2.604,P=0.013),密度/信号更不均匀(χ~2=14.928,P=0.000),更易出现囊变或坏死(χ~2=5.598,P=0.018),且程度更明显(χ~2=4.769,P=0.029);在CT图像上,两型之间出血和钙化征象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有66.7%Ⅱ型PRCC和23.8%Ⅰ型PRCC出现乳头结节,两型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8.694,P=0.003)。在肿瘤外侵表现方面,除边界征象外,Ⅱ型较Ⅰ型PRCC更易发生肾周脂肪侵犯、肾窦侵犯及转移(P<0.05)。在增强CT表现方面,两型在皮髓交界期CT值、皮髓交界期△CT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74,P=0.012;t=-3.109,P=0.005),而在平扫期CT值、实质期CT值、实质期△CT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Ⅰ型和Ⅱ型PRCC在形态学特征、肿瘤外侵征象及强化程度上有一定差异,部分Ⅱ型肿瘤具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预后更差。
戴辰晨丁玉芹曹颖丽周建军
关键词:肾肿瘤乳头状肾细胞癌
肾细胞癌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评价皮髓交界早期和皮髓交界期的价值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多层螺旋CT皮髓交界双期扫描的影像学特征和各自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31例,术前均经多层螺旋CT平扫、皮髓交界早期、皮髓交界期和实质期扫描,注射对比剂1.5~2.0ml/kg体重,流率为5ml/s。仔细复习CT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31例均为单个肾细胞癌。21个病灶皮髓交界早期强化最为显著,6个病灶皮髓交界期强化最为显著,4个病灶实质期强化最显著;三期扫描强化不均匀依次为23、12和7例。平扫+皮髓交界早期发现29个病灶,定性诊断26个;平扫+皮髓交界期发现25个病灶,诊断21个;平扫+皮髓交界早期+实质期发现30个病灶,诊断28个;平扫+皮髓交界期+实质期发现30个病灶,诊断23个。结论与皮髓交界期相比,皮髓交界早期可以发现更多的病灶,显示肾细胞癌更多的恶性征象,因而定性价值更高。我们建议采用平扫+皮髓交界早期+实质期扫描取代传统平扫+皮髓交界期+实质期扫描,而平扫+皮髓交界早期+皮髓交界期+实质期扫描更能充分显示肾细胞癌的血液动力学。
周建军丁建国周康荣陈祖望
关键词:肾细胞癌多层螺旋CT
多排螺旋CT在鉴别卵巢与非卵巢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对卵巢源性与非卵巢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42例盆腔肿块患者术前行16排螺旋CT扫描,并行多平面重组(MPR)和曲面重组(CPR)。以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评价卵巢血管蒂征、病侧正常卵巢显示、盆腔肿块与输尿管的关系在卵巢源性与非卵巢源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42例盆腔肿块中,术后病理诊断卵巢源性肿瘤28例,非卵巢源性肿瘤14例。以卵巢血管蒂征判断卵巢源性肿瘤的准确率为88.1%,敏感性为89.3%,特异性为85.7%,阳性预测值为92.6%,阴性预测值为80.0%。CPR可清楚显示卵巢血管蒂与盆腔肿块的关系。以病侧正常卵巢显示判断非卵巢源性肿瘤的准确率为83.3%,敏感性为50.0%,特异性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80.0%。卵巢血管蒂征及病侧正常卵巢是否存在对鉴别卵巢源性与非卵巢源性肿瘤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DCT能清楚显示盆腔肿瘤与卵巢及卵巢血管蒂的关系,对鉴别卵巢源性与非卵巢源性肿瘤有重要价值。
饶圣祥曾蒙苏程伟中杨姗缪熙音张利军陈刚
关键词:卵巢肿瘤多排螺旋CT
三氧化二砷诱导犬髂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诱导犬髂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 MTT、细胞生长曲线、倒置相差显微镜、细胞爬片HE染色、透射电镜等观察三氧化二砷作用后VSMC的变化。结果: VSMC细胞与三氧化二砷共孵育后出现细胞数目减少,脂肪颗粒增多;电镜等观察到核膜皱缩、核染色质凝结、边集等细胞凋亡现象,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此现象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明显。结论:一定浓度的三氧化二砷能抑制VSMC细胞的生长.导致细胞变性.并诱导细胞凋亡。提示三氧化二砷作为涂层支架的药物可以抑制的平滑肌细胞生长,促进平滑肌细胞凋亡。
陈鹏王建华胡美玉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凋亡
镍钛记忆合金血管内支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国产镍钛记忆合金血管内支架及带聚氨酯膜内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和影响内支架通畅的因素。方法:采用三类支架,健康犬21只,导入支架43个,其中裸支架22个,带膜支架21个。支架置入后即时、6周、2、3、4个月行血管造影,并对支架区血管行大体病理、光镜、扫描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43个支架均成功导入靶区,裸支架开通率为100%(20/20),完全通畅率为80%(16/20)。带膜支架开通率为5.26%(1/19),狭窄率为31.6%(6/19),闭塞率为63.2%(12/19)。裸支架比部分包被支架通畅率高,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支架亦比全包被支架通畅率高,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各期裸支架表面皆被内膜覆盖,电镜下见排列整齐的内皮细胞。带膜支架狭窄者可见支架内血栓,血栓内为较厚的增生内膜。结论:国产镍钛记忆合金血管裸支架植入容易,生物相容性好。聚氨酯膜内支架易导致血管成形术部位急性血栓形成及内膜增生,生物相容性差。
刘清欣王建华颜志平刘嵘钱晟
关键词:内支架生物相容性
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的CT和MRI诊断
2023年
目的 探讨分析CT和MRI对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primary clear cell carcinoma of the liver, PCCCL)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1例经病理证实为PCCCL患者的CT和MRI资料,18例行CT检查,12例行MR检查,11例行CT和MR检查。结果 CT平扫27例为低密度,12例病灶内测得CT值为负值;2例呈稍高密度;MR平扫T_(1)WI呈稍低信号19例、稍高信号4例,T_(1)脂肪抑制信号减低;T_(2)WI呈混杂高信号22例,低信号1例;增强后36例呈动脉期强化,门脉期呈相对低密度/信号;14例肿瘤内见软组织结节伴结节状强化;27例见包膜伴延迟强化。结论 PCCCL是肝细胞肝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影像表现与普通肝细胞癌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特点;瘤内脂肪成分、肿瘤内结节伴强化是其重要特征,强化方式仍以“快进快出”为主,假包膜出现率较高。
常燕翔陈进夏茜饶圣祥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共10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