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国际政治研究所

作品数:22 被引量:49H指数:4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外交
  • 3篇东北亚
  • 3篇同盟
  • 3篇能源
  • 2篇援助
  • 2篇战略文化
  • 2篇政治
  • 2篇日美同盟
  • 2篇内政
  • 2篇中日关系
  • 2篇主义
  • 2篇经济合作
  • 2篇局势
  • 1篇地缘
  • 1篇地缘政治
  • 1篇地震
  • 1篇钓鱼岛主权
  • 1篇东北亚安全
  • 1篇东日本大地震
  • 1篇学术

机构

  • 21篇吉林大学
  • 1篇爱荷华大学

作者

  • 3篇巴殿君
  • 2篇沈海涛
  • 2篇高科
  • 2篇张景全
  • 2篇李永强
  • 2篇王箫轲
  • 2篇徐博
  • 1篇张慧智
  • 1篇王发臣
  • 1篇王胜男
  • 1篇张玉国
  • 1篇刘涛

传媒

  • 4篇东北亚论坛
  • 2篇当代亚太
  • 2篇日本学刊
  • 2篇现代商贸工业
  • 2篇中国周边外交...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世界知识
  • 1篇求索
  • 1篇领导之友
  • 1篇俄罗斯研究
  • 1篇日本研究
  • 1篇党建
  • 1篇日本侵华史研...
  • 1篇国际援助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韩国,从东北亚眺望中东
2015年
2014年12月18日,韩国外交部长官尹炳世开启为期七天的中东四国之行,相继出访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和沙特阿拉伯,期间还出席了第11届韩国—中东论坛。作为韩国的中东政策的战略一环,此次出访表明了韩国不断提升在中东地区政治影响力的战略意图。 从地缘政治来看,中东在世界政治变化中居于敏感而重要的地缘政治地带:不仅拥有巨大的能源资源,其地缘政治与地理位置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价值。
巴殿君
关键词:地缘政治能源资源政治影响力中东局势
核武器对同盟的影响——以朝核问题与日美同盟的互动为例被引量:6
2009年
核武器通过对威胁能力与威胁认知的修正对同盟建立产生影响。核武器及其拥有国的数量影响同盟的结构样式和结构变动。核武器拥有、部署及威慑功能的变动持续塑造同盟参与国对威胁的认知,从而影响同盟参与国的对外政策。同盟内核保护的明确性与可信性、核武器功能及部署的分享与分工、国际核安全机制的构建,都将影响同盟的内部互信。综观朝核问题对日美同盟的影响:日美同盟参与国对外政策的不协调为其表,日美同盟内互信的动摇为其中,日美同盟结构的进一步"平等化"为其里。
张景全
关键词:核武器
安倍主义东亚观的现状与悖论浅析被引量:3
2013年
安倍主义作为安倍执政以后日本外交的主导方针之一,在日本外交的实践中得以不断体现。随着以安倍主义为指导的日本外交在东亚地区的实施,安倍主义东亚观逐渐形成并发展。对安倍主义的东亚观研究从对安倍主义与安倍主义东亚观的基本释义分析,以基本概念结合日本外交政策的现实实践进行论证,形成对安倍主义东亚观的实践评估。在这一评估的基础上,提出安倍主义东亚观"厚此薄彼"的结构悖论,是脱离了东亚地区国际关系客观现实的外交认知。结合安倍主义与积极和平主义对接的现实,对安倍主义东亚观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
李永强沈海涛
关键词:日本外交
中国在东北亚地缘政治变局中的战略选择被引量:1
2015年
大国力量汇集、合作与竞争并存,一直是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东北亚地区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战略依托,也是我国周边外交的前沿地带,对我国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2014年以来,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出现诸多新的变化,突出表现为俄罗斯加速推行"东进"战略、美国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实施调整、朝鲜半岛局势在紧张中出现缓和迹象、日本在解禁集体自卫权后加快走上"政治、军事大国"道路。
徐博
关键词:中国梦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周边外交
美国对外援助决策机制分析——兼论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3
2015年
美国对外援助决策过程是一个多方参与的政治过程,其中包括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利益集团的干预和府会决策的博弈。“上帝选民”的使命观和务实的功利主义是影响决策的文化氛围,它决定了公众对援助的态度、对传播美式自由民主的执着和讲究回报的现实主义诉求。为数众多的利益集团则通过游说、咨询等方式对援助决策施加影响,以使援助方案符合自身的利益。政府和国会扮演了援助决策的主角,以总统为首的行政部门负责策划对外援助的政策方针,国会负责审批行政部门提出的援助方案及预算,并提出各种指导性和批评性意见,两者保持了合作与制衡的关系,并表现出不同的决策偏好。美国援外决策机制虽然存在部门重叠、多方掣肘的弊端,但在利用舆论氛围、注重制度建设和部门协调方面给我国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王箫轲
关键词:利益集团
东日本大地震后的日本内政与外交
2011年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地区地震、海啸、核事故接踵而至,日本遭受了史无前例的三合一式打击,堪称日本的"3·11"。目前,灾后重建虽然已经展开,但日本的内政与外交仍承受着地震与海啸的"余波",经历着核危机的"辐射"。
张景全
关键词:外交内政震后核事故核危机
关于中日钓鱼岛主权的历史争端与战略思考
2013年
在中日间围绕钓鱼岛主权的争端中,日本屡屡挑战中国国家利益的底线,成为中日关系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与核心问题。日本政府通过不断促使钓鱼岛列岛主权争端的升级,掀动“中国威胁”论,调整和扩充日本的军事力量,并通过日美同盟把美国紧紧捆绑在日本的战略布局当中,实现一石三乌的战略效应。日本安保战略和政策的调整明确而具体地反映了日本对中国和平崛起的恐惧和困惑。在今后的地区国际政治博弈当中,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依然会作为中日关系大棋局上的一个重要“劫”而发挥特殊的作用。
沈海涛
关键词:中日关系
上海合作组织能源俱乐部建设:问题与前景被引量:4
2007年
成立能源合作俱乐部的前提与基础、动力与阻力、模式与路径、进程与前景问题,已经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内部以及相关各国关注的核心与焦点。基于不同战略考量和利益观念下的冲突与合作问题,必然会直接影响能源俱乐部的建设。本文着重考察了成立能源俱乐部的三大前提和基础,梳理了组织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的动力与阻力,探讨了两个类型的操控模式和分配模式,分析了多边合作的进程与建立的前景,从而尝试对问题进行一个整体的思考。本文认为,能源俱乐部的建立既受经济利益驱使,也受政治利益左右,更体现战略利益的诉求,同时还是与经济合作、安全合作乃至人文社会合作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也互为条件的一个综合性整体工程,因而,只有在合作中学习合作、在认同中深化认同,才可能在获益中增加获益。
张玉国
关键词:能源安全大国博弈
论“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风险及前景——以国际关系为视角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美国在中国周边地区变得更加积极以及中国的利益变得具有全球特征,中国以开放的"经济联盟"策略,通过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实现欧亚大陆与世界大洋的互联互通,具有重大意义。"一带一路"的提出标志着习近平新的外交构想已经初具雏形,预示着中国的地区与全球战略出现新的变革。从地缘政治上看,中国"一带一路"的目标是"稳疆兴疆"、建立"命运共同体"、推动"南南合作"、构筑"新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面临巨大挑战与风险,成败盛衰取决于地缘政治环境与经济现实需要相互作用的结果。既不能"一带一路"建设的风险停滞不前,也不能无限夸大"一带一路"的价值及作用。
巴殿君
是战略继承还是策略调整?——日本民主党政府东北亚安全政策述评被引量:3
2013年
"战略是一个国家或政府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筹划与指导"。[1]而政策则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2]日本民主党上台执政后,面对东北亚地区不断变化的新的地区安全环境,对于一个没有执政经验的新政党来说,其采取的各项政策在战略层面上只能是原自民党政府的继承和延续,不会因新政党上台执政而发生战略性"急变"。2011年以后,东北亚地区形势因朝鲜半岛局势、中日关系摩擦加深以及日俄在解决领土问题上的新纠纷等等,而增加了不确定性,使民主党政府的东北亚安全政策面临着新难题和新挑战,也逼迫其在安全政策上作出新调整。但这些调整仅仅是根据新形势变化作出的政策对应,多属于"策略"层面。野田首相其人、性格及处事方式的圆滑,为日本走出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局"多少会增加一些新变量。
高科
关键词:民主党政府东北亚同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