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
- 作品数:30 被引量:35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华李斯聪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隐性作者与神话创制:论“艺术的苏格拉底”
- 2022年
-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艺术的苏格拉底”是否可能的疑问,这实际上关涉感性与理性能否在个人身上进行统一的问题。苏格拉底的哲人身份意味着一种严格的理性,“艺术”则彰显着个人的创造力和非理性倾向。作为作者,《理想国》中的苏格拉底一方面凸显着他的城邦创制,另一方面又以“驱逐诗人”为噱头创制诗之规则。苏格拉底通过厄洛斯神话表露出他作为诗人及作者神秘而感性的一面。“艺术的苏格拉底”确有可能,它的实现将为现代人探寻丰满的德性生活提供启示。
- 任贺贺
- 关键词:理想国
- 近十五年学术写作研究的CiteSpace分析(英文)
- 本文借助CiteSpace这一科学计量学方法,对近15年来(2000-2015)学术写作研究的477篇Web of Science论文的共被引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作者详细考察了其时间分布、期刊分布、国家/地区分布和科研机...
- 肖雨
- 关键词:学术写作CITESPACE共引分析
- 2006年12月四级作文题解
- 2007年
- 2006年12月23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作文部分要求写一篇关于春节联欢晚会的议论文。对于议论文大家都不陌生,几乎各种类型的英语考试都把议论文当作重要的考试内容。以前很多四级作文都是校园类题材,而此次的题材是关于日常社会生活的,不过这应该不是大问题,因为春节联欢晚会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对其褒贬声每年不绝于耳,考生要做到有话可说并不难。另外,
- 张凌
-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文题解春节联欢晚会议论文考试内容英语考试
- “好人”的“庇护所”——《我的安东妮亚》中进步主义时期美国的国家认同被引量:4
- 2012年
- 美国作家凯瑟的《我的安东妮亚》涉及了进步主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传统。本文试从移民常将接受国视为"庇护所"这一事实切入,分析当时美国的国家认同,认为美国在进步主义时期被塑造成坚守"自由"和"民主"理念的"好人的庇护所",并通过"教育"机制强化了这一形象。
- 周铭
- 关键词:《我的安东妮亚》庇护所国家认同
- “愿西部之鹰飞向……”:《我们中的一员》战争书写中的“跨国美利坚”
- 2021年
- 薇拉·凯瑟获得普利策奖的小说《我们中的一员》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了浪漫化描写而遭訾议。但无论是抨击凯瑟的战争书写与现实脱节,还是辩解小说揭示了战争的残酷,都忽视了小说创作时期美国社会对于战争的想象。实际上,小说通过男主人公参战参与了美国建构跨国身份的议题,而女性传教则是男性参战的变体和镜像。
- 周铭
- 关键词:第一次世界大战
- “文明”的“持家”:论美国进步主义语境中女性的国家建构实践被引量:4
- 2016年
- 本文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女性运动置于当时的"进步"语境中进行考察,认为既有研究将之概括为"新女性"对于主流社会价值观的颠覆这一结论过于强调性别政治而忽略了种族和国家话语的影响。实际上,中产阶级女性并未违反传统性别规范,相反,她们通过"持家话语"积极地参与了美国国家形象建构的进程,利用种族等级论和道德规范塑造了美国的"进步"文明和"民主"国家的形象。
- 周铭
- 关键词:文明女性角色
- 《教授的房屋》:进步主义时期美国的身份危机被引量:3
- 2014年
- 薇拉·凯瑟《教授的房屋》介入当时美国社会的民主话语论争,从"替代"角度刻画了国家、公民和知识分子三个层面的身份焦虑。小说中的替代关系包含"替代"和"被替代"两个方面:"替代"指美国在国际舞台对欧洲领导角色的取而代之,"被替代"焦虑包括群体层面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对新移民浪潮的恐惧以及知识分子在民主实践中领导权的丧失。
- 周铭
- 关键词:身份建构
- 从结构主义视角看《睡谷的传说》与《蓝色房间》叙事的相似性
- 2019年
- 基于结构主义观点,罗兰·巴特认为叙事作品被分为功能层、行为层、叙述层,理解叙事作品需要把握三个描写层次的内在关系。此理论的展开可分析跨时间、空间的文学作品中相同的元素。华盛顿·欧文作品《睡谷的传说》与肯尼斯·格雷厄姆的《蓝色房间》在语言风格、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上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文章将从罗兰·巴特的观点出发,试论这一相似性。
- 陈令祚
- 关键词:结构主义罗兰·巴特《睡谷的传说》
- 从詹姆逊的文化批评看后现代社会中的乌托邦意识被引量:8
- 2006年
- 林慧
- 关键词:后现代社会乌托邦理想詹姆逊文化批评现代社会文化乌托邦主义
- “流言”的政治功能——波特的“故事”与“诗”被引量:4
- 2011年
- 从波特创作的文化语境来看,大众传媒和"流言"是当时群体价值运转的主要方式,发挥着社会表征和权力实践的功能。本文借助流言理论对波特作品与当时社会话语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波特的作品不仅揭示出大众流言属于"群体性话语建构",还意图通过刻画一个"纯粹真实"的对抗话语空间来超越流言,表现出艺术家对流行社会思潮的反思和批判。
- 周铭
- 关键词:流言社会表征